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 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8-14 14:26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直接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贴息支持 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为期一年 [1] - 贴息对象包括6家国有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5家其他金融机构 后者涵盖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和微众银行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财政贴息与促消费政策形成合力 刺激信贷需求和资金供给 [1] 入选机构特征 - 4家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招联、兴业、中银)总资产均超700亿元 2024年末合计资产6388亿元 占行业总规模50% [2] - 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民营银行 2024年末总资产超6000亿元 零售贷款余额居民营银行首位 [2] - 入选机构具有客户覆盖广、风险管理成熟、业务能力强的特点 能实现政策杠杆放大和资金精准投放 [4] 融资活动加速 - 消费金融公司2025年以来发行13期金融债 募资161亿元 蚂蚁消金发行首期20亿元金融债 利率区间1.7%-2.4% [2] - 消金公司金融债平均利率降至2.5%以下 2025年部分低于1.7% 有助于缓解期限错配风险 [3] - 微众银行发行53期同业存单 募资1545亿元 同比增340% 苏商银行发行87期 新网银行发行77期 [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政策与2025年6月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消费信贷支持政策形成合力 被视作业务扩张的"加速器" [5] - 贴息资金来自财政预算 监管部门将重点审查贷款投向精准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 [5] - 政策可能推高融资需求 加剧低成本资金竞争 促使机构加快金融债和同业存单发行 [6] 机构应对策略 - 消费金融公司需平衡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控效率 [6] - 民营银行需在主动负债基础上探索多元资本补充工具 应对长期资金需求 [6] - 机构需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 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 [5]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8-14 12:44
政策内容与范围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中央财政将在未来一年内对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政策于9月1日实施 为期一年[1] - 贴息对象包括6家国有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5家其他金融机构 其中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 1家互联网型民营银行为微众银行[1] 入选机构概况 - 4家入选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均在700亿元以上 截至2024年末合计总资产约6388亿元 占全国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的一半[2] - 微众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 零售贷款余额长期居民营银行首位[2] 融资活动加速 - 2025年以来8家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13期金融债 募集资金总规模达161亿元 其中马上消金发行3期 中银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各发行2期[2] - 蚂蚁消费金融8月4日发行成立以来首期金融债 规模20亿元 期限三年 票面利率区间1.7%至2.4%[2] - 截至8月14日微众银行发行53期同业存单 合计融资1545亿元 同比增长340% 增幅居行业首位[3] - 苏商银行年内发行87期同业存单 新网银行发行77期 发行频率密集[3] 融资成本与工具优势 - 2024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平均发行利率降至2.5%以下 2025年部分机构发行利率低于1.7%[3] - 金融债期限较长、利率较低 有助于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并提升抗风险能力[3] - 同业存单期限灵活、发行效率高 已成为民营银行维持资产扩张和流动性稳定的重要工具[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与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形成政策合力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5] - 政策推动机构加快信贷投放 但贷款规模扩大将直接推高资金需求 低成本资金竞争趋于激烈[6] 机构运营要求 - 监管部门将重点审查贷款投向精准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 防止资金挤占或转移[5] - 机构需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 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5] - 消费金融公司需在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效率[6] - 民营银行应在主动负债之外探索更多资本补充工具 应对长期增长的资金需求[6]
中原消费金融拟发行15亿元个人消费贷ABS
经济观察网· 2025-08-14 11:16
经济观察网中国货币网8月14日消息,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拟发行"鼎柚2025年第四期个 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总规模15亿元。其中,优先A档规模11.02亿元(占比73.47%),获联合资 信、中债资信AAA级评级;优先B档0.96亿元(占比6.40%),评级为AA+sf/AA+sf;次级档3.02亿元(占比 20.13%),未予评级。(编辑胡群) ...
传化智联:截止目前,公司持有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5.01%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8:29
公司持股情况 - 公司目前持有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5 01%股权 [2]
四家消金纳入个人消费贷贴息经办机构 正加紧制定实施细则
中国经营报· 2025-08-14 03:58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 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可以办理贴息个人消费贷款的23家贷款经办机构中,有4家为持牌 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招联消金")、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金")、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消金")。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将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纳入首批贴息金 融机构名单,是《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将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公司扁平灵活、触达深入等专业优 势。 对于此次政策落地,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将抓紧制定细则,推进实施工作。 蚂蚁消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政策参与机构,公司将积极贯彻政策要求,从消费场景、风险控制、客 户服务、营销宣传等方面做实做细实施方案,发挥好财政资金贴息政策作用。 据了解,在此前的业务实践中,蚂蚁消费金融针对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已推出分期免息服务。该 服务的落地,是蚂蚁消费金融联合合作平台及商家共同发力,通过多方协同承担贴息 ...
中国银河证券: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增强投资者对消费市场信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1:49
政策内容 -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累计消费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累计消费10万元) [2] - 中央、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金额的90%、10% [2] 政策影响 - 政策预计更多惠及原本存在个人消费贷款意向的消费者,通过贴息减轻还款压力 [1][3] - 2023年中国狭义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9.8万亿元,其中银行消费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计占比44.5% [3] - 目标用户画像:22~35岁占50.4%,大专及以下或同等学历占76.8%,享乐主义、情感驱动、追逐潮流消费观念占比42.7% [3] 消费刺激组合拳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提升至重点工作首位,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 [4] - 2025年中央安排3000亿特别国债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较2024年规模翻倍 [4]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大方面30项重点任务,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等 [4] - 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4] -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4]
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消费领域
期货日报网· 2025-08-14 01:12
政策概述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 [1] - 政策特点包括补贴方式精准、支持消费力度大、惠及范围广、贴息流程高效 [1] - 1%的贴息比例可带动100倍贷款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1] 政策细节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 实施时间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 [2] - 覆盖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如买车、装修)、服务消费(如旅游、生育) [2]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 [2] - 覆盖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员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实施时间为今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2] - 贷款期限最长1年,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贴息 [2]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贴息上限1万元 [2] - 贷款资金需用于经营活动(如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能力提升),禁止用于投资理财 [2] 部门分工 - 商务部负责餐饮住宿、家政等行业政策落实,重点做好宣传、审核和效果跟踪 [3] - 人民银行将引导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优化消费金融服务(如简化审批流程) [3] - 金融监管总局督促经办机构落实信贷管理(如自主授信)、贷款用途识别和贴息资金审核 [4] 政策展望 - 政策到期后将评估效果,可能延长期限、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经办范围 [2]
蚂蚁消金: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做实做细实施方案
北京商报· 2025-08-13 18:10
政策发布 - 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公司响应 - 蚂蚁消费金融作为政策参与机构,将积极贯彻政策要求[1] - 公司将从消费场景、风险控制、客户服务、营销宣传等方面落实实施方案[1] - 公司计划发挥财政资金贴息政策作用,惠及更多消费者和经营主体[1] - 公司旨在通过高质量金融服务激活和促进消费潜力[1]
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消费领域 四部门详解“双贴息”政策
期货日报网· 2025-08-13 18:10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双贴息"政策 补贴方式精准 支持力度大 惠及范围广 流程高效 [1] - 1%贴息比例可撬动100倍贷款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覆盖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员 服务业贷款贴息涵盖各类经营主体 [1] - 贷款利息扣减和贴息申请由经办机构负责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1] 政策执行细节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自9月起实施1年 涵盖日常消费 大额商品消费及服务消费 每人单笔最高贴息500元 多笔可叠加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期为3月16日至12月31日 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100万元 最高贴息1万元 期限最长1年 [2] - 贷款资金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能力 禁止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2] 部门协作机制 - 商务部将牵头做好餐饮住宿 家政等行业政策宣传 审核把关及效果跟踪 [3] - 人民银行将引导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 优化居民消费金融服务 简化审批流程 [3] - 金融监管总局督促经办机构落实差异化授信 合理设置贷款条件 强化资金用途监管 [4] 金融机构职责 - 贷款经办机构需自主开展授信 合理设置额度 期限 利率 及时发放贷款 [4] - 需健全信息系统识别合规消费信息 按财政部要求完成贴息资金测算 审核 申请 [4]
详解金融国补:1元贴息带动百元促消费贷款
北京商报· 2025-08-13 16:24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撬动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个人最高可享3000元补贴 企业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 [1] - 政策首次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需求端降低居民信贷成本(贴息比例1%相当于减少1/3利息支出) 供给端提升服务业供给能力 形成"1+1>2"效应 [1][4][5] - 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 1元贴息可带动100元贷款投放 政策实施期限1年 覆盖商品与服务消费 [1][4][8] 个人消费贷款细则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以上汽车/教育/医疗等8大重点领域 多笔叠加后单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5][8] - 操作流程简化 借款人仅需授权贷款机构识别消费账户 贴息资金自动抵扣利息 无需额外操作 [7][8] - 以20万元装修贷款为例 3%年利率下贴息可减少2000元利息支出(降幅33%) [8] 服务业贷款政策 - 覆盖餐饮/养老/旅游等8大服务行业 单户贷款贴息上限100万元 财政补贴1%利息 最高1万元/户 [9] - 要求银行聚焦基层消费行业 优化审批流程 按月汇总贴息数据 动态监控资金用途 [9][10] - 政策到期后将评估效果 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0] 金融机构响应 - 中行/农行/建行等国有大行明确9月1日启动个人贷贴息 部分银行对服务业贷款追溯至2025年3月 [11][12] - 蚂蚁消金/招联消金等机构同步推进 重点优化场景渗透与风险管控 银行系消金公司具备双资质优势 [12][13] - 监管要求贷款机构差异化授信 严防资金挪用 将贴息执行纳入日常监管 [6][13] 市场数据支撑 - 截至6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不含房贷) 服务消费领域企业贷款余额2.8万亿元 [6] - 央行前期已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与贴息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