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消费潜力

搜索文档
多项指标将破纪录,各方期待消费热潮,中国迎接“超级黄金周”
环球时报· 2025-09-28 23:02
" 将迎来出入境高峰 "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王逸 柳玉鹏】"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 铁路旅客发送人数将超过2.19亿人次,会创历史新高。""预计双节第一个(交通)高峰会出现在10月1 日,单日客流量可能会超3.4亿人次,再次出现历史峰值。""据预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民航市场的 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9月28日,在国 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以及铁路、民航等部门官员纷纷预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多项出行指标将 创"历史之最"。多个旅游网站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假期出游人数同比大幅增长,旅游和消费将全 面进入高峰期。这些强劲的信号,预示着今年双节假期将成为一个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超级黄 金周"。与此同时,国家移民管理局28日称,预计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随着我国免 签"朋友圈"扩容,入境消费便利化举措落地,"中国游"和"中国购"持续火热,各国游客将感受到一个开 放包容、繁荣稳定、充满活力的中国。 假期出行将达 23.6 亿人次 28日上午,国新办就国庆中秋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举行 ...
专家: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国有资本可发挥更多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2:56
政策方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 重点聚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提升养老金水平 [1] - 国有资本在释放消费潜力方面被赋予重要作用 通过结构调整将收益转向支持消费 [1][2] 国有资本运作 - 国务院2017年实施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截至2024年底划转股权账面价值达2.1万亿元 [1] - 2024年度收取划转企业分红264.22亿元 累计分红总额达1116亿元 [1] - 若划转10万亿元非金融国有资本权益 按市场估值对应约20万亿元资产规模 [1] 经济效益 - 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达7.36% 新增资产年收益潜力约1.5万亿元 [1] - 收益用于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 对全社会消费带动作用显著 [1] - 国有资本收益转化消费支持 符合经济结构转型方向 [1][2] 市场影响 - 养老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进入股票市场 对市场稳定发展和财富效应产生积极作用 [2] - 形成扩消费、强社保、稳股市的联动效应 [2] - 政策体现国有资本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战略职能 [2]
今日视点:“金”举措精准滴灌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0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带动了生产和投资,也连接着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 费,既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居民生活品 质的关键。《意见》明确了当前金融支持消费增长的方向和重点: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三大重点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等"组合拳",为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 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这体现了金融支持消费的"精准滴灌"。比如,在"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方面,《意见》提出,"围绕文化 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产业 发展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 活力"。 ■ 择 远 提振和扩大消费再迎重磅政策支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 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简称《意 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可以预期的是,多部门共同发力、各项政策发力显效以及消费需求不断释 放,将为 ...
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
南京日报· 2025-07-27 01:21
经济形势分析 - 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态向好的态势,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势头持续巩固,新的动能不断累积 [1] -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决胜期 [1] 政策与规划 - 加速承接国家一揽子政策红利,超前谋划"政策工具箱"和"项目储备包" [1] - 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经济运行调度,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1] 产业发展 - 强化工业、服务业支撑,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持续稳住生产性服务业 [2] - 推动各制造业重点板块和主城区板块紧盯目标、扛起责任、多做贡献 [2] - 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攻坚办和产业专班作用 [2] - 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企业培育、项目推进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 消费与内需 - 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拓展新型消费、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 [2] - 深化文商旅体展融合,大力发展票根经济、夜间经济,全方位激发内需活力 [2] 投资与基建 - 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加快北站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 - 加力支持民间投资,加快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外资外贸 - 稳定外资外贸,强化开放平台支撑,做大做强跨境电商 [2] - 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推动外资企业保存量、拓增量 [2] 区域发展 - 江北新区、江宁区、玄武区、溧水区先后作交流发言 [3]
盛松成:想方设法缓解消费不足,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
第一财经· 2025-07-03 11:42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 释放消费潜力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 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 - 2024年中国消费率56.6% 显著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 人均GDP1.3万美元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5月同比增长6.4% 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消费券政策取得成效 [3] 收入分配改革与消费活力 -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之比60.8% 低于欧美国家70%-85% 再分配后收入占比持续低于初次分配 [4] - 建议降低年收入10-35万元个税税率5个百分点 每年减少税收不超过1000亿元 为中低收入群体带来增量现金流 [4] - 居民储蓄比例较高 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促进存款转移 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和当期消费倾向 [5] 服务业开放与消费升级 - 中国在旅行、医疗等领域存在巨额服务逆差 中高收入群体海外高端服务需求旺盛 [6] - 可借鉴制造业开放经验 2001-2019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80% 带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2.1% [7] - 鼓励外资进入医疗、教育等领域试点 通过"以资引资"模式增强外企长期投资意愿 同时支持本土中小企业参与竞争 [7] 消费与投资协同关系 - 一季度产能利用率74.1% 低于2006-2019年平均77% 提振消费可引导高质效投资 [8] - 高技术投资增速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消费能带动生产、就业和投资 只有无效投资没有无效消费 [8] 地方政府促消费机制 - 建议将消费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 [9] - 现行增值税"五五分享"和"属地征收"原则 削弱了地方政府对消费活动的关注 [9] - 建议建立消费地补偿机制 适当调高地方增值税比例 增强地方政府促消费积极性 [10]
为释放消费潜力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6-26 01:53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通过19项具体举措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聚焦服务消费补短板 金融供给扩渠道 消费能力强根基 消费环境优化四大方向 激活消费潜能 [1][2][3] 服务消费补短板 - 我国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 但服务消费占比仅18% 与发达国家40%以上水平差距明显 [1] - 央行通过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金融机构为养老等服务领域精准输血 激励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级 [1] - 针对县域物流滞后 适老设施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 创新金融产品期限设计 推动消费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 [1] 金融供给扩渠道 - 构建覆盖信贷 债券 股权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信贷端要求银行健全专业团队 加大首贷 信用贷支持 [2] - 资本市场端支持服务消费企业发行债券 科创企业对接债券市场 鼓励对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 [2] -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为居民消费提供更丰富金融工具 [2] 消费能力强根基 - 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就业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增加财产性收入 从源头提升消费底气 [2] - 优化养老 健康保险保障 解除居民后顾之忧 形成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2] 消费环境优化 - 从支付服务 信用体系 权益保护三个维度筑牢消费生态根基 优化消费支付服务 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 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2] - 系统性优化消费生态 释放消费潜力 [2] 政策落地方向 - 需在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与落实结构性支持之间把握平衡 优化二次分配 加强财政支持 完善社会保障等多领域协同配合 [3] - 金融机构需从"规模依赖""低价竞争"转向"下沉服务""挖掘客户""做大蛋糕" 增强国内消费市场韧性 [3]
“金”举措精准滴灌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6-25 16:21
政策支持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 [1] - 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等"组合拳"为消费增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现"精准滴灌"策略 [1] - 在服务消费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包括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1]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4月加快1.3个百分点,创2024年单月新高 [2] - 增长动力来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618"促销活动提前的双重刺激 [2] 发展潜力与挑战 - 消费市场仍存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意愿不强的问题,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 - 金融机构需完善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从供需两端强化金融服务 [2] 政策预期效果 - 多部门协同发力将有效支撑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3] - 金融赋能消费有望形成"消费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2]
世界银行:释放消费潜力助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快讯· 2025-06-13 06:01
中国经济简报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 [1] - 政策支持推动消费提升和主要城市住房销售回暖 [1] - 提振居民消费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1] - 加强对农民工和零工群体的保障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需求 [1] 财政政策与投资 - 扩大公共投资规模和针对居民的定向支持等积极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增长 [1] -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投资对政策支持的响应显著 [1] - 2025年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快得益于政府加快债券发行和资金拨付 [1] - 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和重点行业定向扶持 [1]
全方位扩大内需重在释放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5-19 22:35
扩大内需战略 -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1] - 扩大内需战略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消费结构升级 -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 居民消费增速放缓 转向结构升级 服务消费占比达到或超过50% [2]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6.1% 城镇化深化催生教育 医疗 养老 娱乐等服务需求 [2] - 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 创新消费场景 将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 [2] 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 - 需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实际需要 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3] - 推进消费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应用柔性化 智能化生产模式 捕捉不同群体需求 [3] - 丰富文化 娱乐 医疗 教育等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品质供给催生新需求 [3] 县乡消费潜力 -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8.8% 较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 [4] - 县乡消费呈现梯次追赶特征 服务消费 品牌消费逐步发展 数字化延伸带来现代消费方式 [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年轻群体和回流人群成为消费主力 [4] 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 - 需建立长效机制 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 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消费环境优愿消费 [5] - 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 促消费 优化收入分配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完善社会保障 [5] - 长效机制有助于解决短期需求不足 中长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