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东风集团股份拟与襄阳控股等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达84.7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18 02:37
合资企业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84 7亿元人民币的合资企业[2] - 合资企业经营期限20年 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业务[2] - 合资企业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2] 出资结构与比例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35 5亿元占注册资本41 9% 以无形资产使用权方式出资[2]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出资9 2亿元占注册资本10 9% 以实物方式出资[2] - 襄阳控股现金出资28 8亿元占34% 襄高投资现金出资11 2亿元占13 2%[2] 出资资产构成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无形资产包括车辆制造专有技术资产组许可使用权 涵盖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 以及猛士系列商标权[2]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出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生产模具 厂房建筑物 机械设备)和无形资产(特定车型项目系统及流程)[2] 估值依据与方法 - 出资额基于2025年5月31日独立估值师发布的资产评估报告确定[3] - 无形资产估值主要采用收益法 模具资产采用成本法 具体方法根据资产特性及市场交易状况选择[3] 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合资企业是东风集团股份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背景下的重要战略布局[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和越野性能需求不断提升[3] - 合资企业将整合技术研发 生产制造和市场渠道优势以提升市场竞争力[3]
一汽富维取得一种汽车塑料类发光内外饰件结构专利,大大缩短零件的开发周期及研发、制造成本
金融界· 2025-09-18 00:35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获得汽车塑料类发光内外饰件结构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23331569 U 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1] - 专利结构包含半透壳体 PC膜片 扩散膜 柔性FPC灯板或灯带 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实现发光总成封装 [1] - 技术方案采用仿形结构设计 LED灯珠设置于柔性FPC正面 背面与PC膜片粘接形成发光内外饰件 [1] 公司基本面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总部位于长春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达7.43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21家 参与招投标261次 [2] - 知识产权储备包括74条商标信息 80条专利信息 21个行政许可 [2]
山子高科重组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假消息 山子高科只是意向人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17
山子高科与合众新能源重组意向 - 山子高科仅为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重整的意向投资人之一 尚未被确定为最终重组方 [2][6][7] - 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否认山子高科重组传闻 称未收到其实质性参与意向材料 [2] - 合众新能源重整意向投资人报名已于9月15日截止 共70多人报名 需提交材料并缴纳保证金方为有效 [6] 山子高科业务背景 - 山子高科为A股上市公司(SZ.000981) 成立于1998年8月 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和道路机动车辆生产 [3][4] - 2023年通过收购邢台龙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90%股权获得造车资质 2024年7月首款量产车型下线 [6] - 公司将汽车整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及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 [6] 合众新能源财务与经营状况 - 合众新能源于2025年6月12日被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 [10][12] - 截至债权人会议数据 公司账户货币资金账面余额约1545.91万元(含42万元承兑保证金) [12] - 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 总金额超260亿元 其中已确认债权1340条 金额约51亿元 [12] 哪吒汽车历史表现与现状 - 哪吒汽车2022年以15.21万辆年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 但2023年销量大幅下滑 [8] - 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具体为48.4亿元、66.66亿元、68.67亿元) [10]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余额43.17亿元 账上现金28.37亿元 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9] - 哪吒汽车已于2024年11月停产 目前保留400余名员工(含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 产线设备运转正常 [12]
山子高科重组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假消息,山子高科只是意向人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13
山子高科与合众新能源重组事宜 - 山子高科正推进与合众新能源重组事宜的传闻被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明确否认为假消息[1] - 山子高科确认公司仅为意向投资人之一 尚未成为确定重组方 最终结果需以官方公布为准[1][5][6] - 合众新能源重整意向投资人报名已于9月15日截止 共计70多人报名[5] 山子高科业务背景 - 山子高科为A股上市公司 成立于1998年8月 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和道路机动车辆生产[2] - 公司2023年通过收购获得造车资质 2024年7月首款量产车型下线 正以汽车整车作为重点突破方向[5] - 公司注册资本999747.0888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32391.7528万人民币[3] 合众新能源财务及重整状况 - 合众新能源于2025年6月12日被裁定受理破产重整 目前账户货币资金账面余额约1545.91万元[9][11] - 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 总金额260多亿元 其中已完成审查确认的债权51亿元左右[11] - 哪吒汽车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其中2023年亏损68.67亿元[9] - 哪吒汽车2023年末短期借款余额43.17亿元 账上现金28.37亿元 无法覆盖短期债务[8] - 哪吒汽车已于2024年11月停产 目前保留400余名员工 产线设备运转正常[11] 哪吒汽车历史表现 - 哪吒汽车2022年以15.21万辆年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 但2023年销量出现大幅下滑[7] - 公司从2024年开始出现经营问题 最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7][9]
东风集团股份:拟与襄阳控股等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及销售智能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14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1] - 公司以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资35.5亿元 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1.9% [1]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实物方式出资9.2亿元 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9% [1] 业务合作方向 - 订约方拟合作开发及销售智能汽车 [1]
中国汽车出海之王,叩响港股大门
虎嗅APP· 2025-09-17 10:02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 上市后估值预计超千亿 有望成为年度内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 净利润达143.34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7.1%[6] - 2024年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6]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累计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5][6] - 跻身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5] - 燃油车仍贡献约七成收入 是国内少数燃油车销量仍增长的车企之一[6] 海外市场表现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586万辆的19.5%[6][8] - 产品销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收入37.4% 2025年一季度提升至38.5%[6][8] - 海外建厂数量最多且覆盖最广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本地化车型(如瑞虎7中东版加强空调 欧洲版Omoda5标配CarPlay)[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32.7% 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10]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一季度达27.3%[10][12]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占比28.7% 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16]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7.61亿元[16] - 实施"瑶光2025"战略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和13大核心技术 计划建立300个实验室和六大全球研发中心[16][1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涵盖10-40万元价格区间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15]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 包括风云/QQ/瑞虎/艾瑞泽等系列[4] - 采用混动+电动双路径 主品牌风云混动系列/纯电动品牌iCAR/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10] - iCAR品牌2024年销量64500辆 位居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第四[10] 行业背景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1000万辆 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3][10] - 公司面临守住燃油车基本盘与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10] - 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及多国贸易政策变化给出海战略带来不确定性[10]
因车门饰板存在脱落风险 Stellantis(STLA.US)将在美国召回16.4万辆汽车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58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三表示,Stellantis(STLA.US)将在美国召 回近164,000辆吉普汽车,原因是车门饰板存在脱落风险。 NHTSA表示,此次召回涉及2022年至2025年期间生产的部分克莱斯勒吉普Wagoneer和吉普Grand Wagoneer汽车,经销商将根据需要对车门饰板进行检查和更换,费用全免。 9 月初,NHTSA表示,由于混合动力控制处理器中的软件错误可能导致动力丧失,Stellantis将在美国召 回约92,000辆吉普Grand Cherokee汽车。 上周,监管机构对约287,000辆2017-2018年款克莱斯勒Pacifica小型货车展开调查,原因是这些车辆的电 动助力转向系统可能存在问题。 周三美股盘前,截至发稿,Stellantis涨0.31%。 ...
德国的世界第一,正在批量阵亡
投资界· 2025-09-17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拥有全球近半数的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企业在高度细分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但近期面临成本上升和中国竞争加剧带来的破产潮 [4][5][10][20][24][26]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特征 - 定义标准:细分领域世界前三或大陆第一 年营业额不超过50亿欧元 不为外界熟知 [10] - 核心特征:根植于中小城镇 家族传承世代经营 员工离职率低工龄长 业务极度专精 [9] - 典型代表:旺众公司占据全球超50%手推车市场份额 柯尔伯公司垄断全球高速卷烟机市场 [13][14] - 组织结构:德国中小企业占比超99% 贡献55%GDP 吸纳70%就业 提供80%培训岗位 [17] 德国制造业体系优势 - 形成金字塔结构:大众/奔驰等巨头为塔尖 大量中小企业作地基 [17] - 专注缝隙市场:在巨头忽略的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如Flexi公司专注可伸缩狗绳行销90余国 [18] - 长期主义导向:家族控股不追求上市 避免短期业绩压力 [18] 当前面临的挑战 - 能源成本飙升: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暴涨 放弃俄罗斯廉价能源后成本压力加剧 [24] - 劳动力短缺:战后婴儿潮退休叠加低出生率 造成200万职位空缺 2035年缺口达700万 [24] - 中国竞争冲击:中国供应链质量提升且价格更低 替代德国零部件需求 如Gerhardi等百年企业破产 [20][26][27] - 巨头裁员关厂:大众/博世/采埃孚等宣布大规模裁员 本土中小供应商失去订单支撑 [20][27] 中德企业对比 - 世界500强数量:中国133家企业上榜 德国仅29家 [5] - 隐形冠军数量:德国拥有近1500家隐形冠军 中国不足100家 [10] - 产业模式差异:美国推动全球化导致去工业化 德国坚持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出口导向 [15]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长城汽车“推荐”评级,坦克扩圈,魏牌向上
格隆汇APP· 2025-09-17 07:46
混合动力技术布局 - 公司具备覆盖全场景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 包含Hi4 Hi4-T Hi4-Z Hi4-G四大技术分支 涵盖乘用车及长途干线物流商用车 [1] - 技术体系覆盖从城市到越野等各类用车场景 [1] - 通过Hi4-Z技术加持 坦克品牌有望从小众走向大众 应用场景多元化带来更广阔想象空间 [1]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公司较早入局AI智能辅助驾驶 基于无图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持续迭代 [1] -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即将搭载 [1] - 魏牌全系标配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坦克品牌将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赋能下持续扩圈 [1] 产品与市场战略 - 魏牌旗舰SUV即将上市 直营体系护航 [1] - 公司在越野/泛越野 家用车两大赛道迎来高端化战略跃升期 [1] - 越野技术及品类护城河高 混动技术架构丰富 [1] 海外业务发展 - 生态出海战略行稳致远 三大全工艺工厂保障海外业务稳定性 [1] - 坦克等高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 [1]
前8月四川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发布 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
四川日报· 2025-09-17 07:32
从行业增长面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4.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6%。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天然气同比增长12.1%,发电量同比下降0.6%,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 54.1%,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1.8%,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同比增长41.6%,汽车同比增长35.5%,工 业锅炉同比增长26.7%,液晶显示屏同比增长24.8%。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5.0%。 消费品市场情况方面,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70.2亿元,同比增长3.8%;商品零售16191.2亿 元,同比增长6.0%。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445.5亿元,同 比增长25.9%。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7%,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 2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14.8%,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3.9%,粮油、食品类同比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