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搜索文档
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伊迪:以XR与AI重塑文化产业新生态
环球网· 2025-09-12 07:5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XR虚拟拍摄和院线成片观看的沉浸式体验 展示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 勾勒未来影视产业虚实共生和高效协同的发展图景 [1][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公司推出沉浸式2.5D影视制作体验项目 以热门IP《无负今日》为蓝本 观众通过绿幕朗读台词实时生成成片画面 实现从创作到观影的全流程参与 [3] - XR虚拟拍摄技术已深度渗透影视产业 在电视剧和电影制作中应用广泛 技术占比持续提升 [3][4] - 待播剧《云襄传之将进酒》开篇三场戏采用虚拟拍摄技术 还原复杂历史场景与视觉奇观 展示跨媒介内容生产可行性 [4] - 公司自主研发"弧光智作系统"(A.R.C) 借助AI优化项目管理、资源调度与后期流程 实现影视制作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 [4][6] - 公司构建自研大模型智能体平台 集成各类商业与私有化大模型 具备记忆模块与工具调用能力 应用于AI角色对话、剧情生成和大世界构建等环节 [4]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双轮驱动 从研发端和体验端赋能产品迭代升级 [4] - 积极探索数字内容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将中国传统文化IP通过数字化手段创造性转化 反哺实体文旅场景 实现虚实结合和双向赋能 [5] - 游戏《诛仙》手游与江西上饶望仙谷景区合作 将实景地貌植入游戏世界 《梦幻新诛仙》联动京绣、张家彩窑和潍坊风筝等非遗技艺 推出特色时装与玩法 [5] - 通过AR互动和生物塑造角色定制等技术 打造"CityGame"数实融合沉浸式文化体验 已成功落地多个文旅项目 显著提升景区复购率 [5] - 热播剧《追光的日子》带动广东惠州文旅消费约18亿元 《嘘,国王在冬眠》深度融合冰雪运动与地域文化 赋能地方文旅发展 [6] 全球化发展 - 公司自2006年《完美世界国际版》走向海外以来 坚持"全球发行、全球制作、全球伙伴"的理念 出海战略呈现精品化、多端化和本地化三大特点 [7] - 2023年《幻塔》主机版成功登陆国际市场 成为首款覆盖移动端、PC端和主机端的全球化产品 验证全平台一体化研发与发行能力 [7] - 2025年《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P5X)出海 开服前空降35个国家及地区iOS游戏免费榜Top1 即将推出的《异环》将全平台登陆全球市场 [8] - 公司注重本地化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 实现文化双向交流 2024年上海Major赛事邀请非遗传承人登台演出 秦腔和壮族山歌通过全球直播覆盖100多个国家 [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AI被视为数字文创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对游戏和数字文创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游戏行业成为AI技术的实验场、孵化器和放大器 [6] - AI工具已全面融入游戏生产管线 包括D+工具、剧情生成和大世界生成等新型开发工具 协助构建AI驱动的新形态开发流程 [6] - 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双重机遇下 数字文化产品成为连接虚实和赋能实体文旅的新载体 [6] - 未来影视产业将实现想象、技术和内容的三位一体 技术不再只是工具 而是与创意和叙事深度融合的创作伙伴 [8]
影视版块持续爆火!能否诞生下一个十倍股?
格隆汇APP· 2025-09-12 07:45
影视行业热度提升 - 2024年影视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年初哪吒2热映带来影视股集中爆发 [2][3] - 《南京照相馆》点燃暑期档 "21条"政策出台拯救影视市场 未上映的《731》收获4000万预售票房再次点燃板块 [4][5] - 柠萌影视上半年扭亏为盈仅盈利0.11亿元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70% 慈文传媒无作品产出但股价涨58.8% 稻草熊娱乐净利润同比下滑118.42%却股价上涨20% [9][11] 行业结构变化 - 院线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万达/中影/大地等头部院线占据超四成市场份额 [13] - 资金流向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市场份额稳定增长的头部院线企业 [14] - 广电总局取消剧集制作限制后 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出现涨停 [12] 奈飞成功模式分析 - 奈飞股价自年初累计上涨超40% 2022年至今上涨7倍 [16] - 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超出预期2282万美元 每股收益7.19美元同比增长47.3% 超出预期0.10美元 [28] - 产生2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较去年同期的12.1亿美元大幅增长 [29] - 2025年用户数超3.016亿 占据全球最大流媒体市场份额 [24] - 原创内容占比超60% 《西线无战事》《犬之力》等作品提名奥斯卡奖 [33][34] 内容为核心竞争力 - 奈飞通过增加广告/打击共享账户/提升会员定价提升营收 国内平台正采取类似策略 [17] - 平台现象级爆款繁多 内容潜力无限 [20] - 采用数据驱动的内容推荐模型预测用户偏好 《纸牌屋》上线首月新增用户300万 全球播放量突破10亿次 [42] - 内容投入持续加大 2015年预算50亿美元 2020年170亿美元 2024年预计突破200亿美元 [42] 国内行业困境 - 国内影视公司多数在亏损线挣扎 奈飞市值约为国内公司的百倍以上 [21][30] - 视频平台内容库缺乏深度 被迫采用日更模式维持用户留存 [32][33] - 用户增长见顶 市场饱和 年轻人进场率下降 中老年人成为影院主力 [36] - 平台内容缺乏深度与院线投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37] 破局方向 - 需建立工业化制作体系 利用技术推动优质内容产出 [38] - 好莱坞成功基于工业化制作体系 奈飞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体系 [39][40] - 长剧和电影具有更大的公共影响力和穿越周期能力 长尾效应愈发突出 [45] - 投资逻辑正从"赌爆款"转向业绩确定性和技术赋能 [46]
“熊猫带你看世界” 在光影中共创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9-12 06:49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活动在成都举行 聚焦搭建全球影视产业合作桥梁 推动深度合作[1] 项目发布与路演 - 印度梦想影视制作公司推介社会剧情片《一千公里》 计划在孟买贾格兰电影节全球首映 期待赢得中国观众青睐[2] - 华策影视集团发布3部新作 包括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和《家业》及电影《刺杀小说家2》 海外发行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影视文旅融合创新项目星空影视共创产业园 落户成都市新都区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 依托当地禅文化和"三香文化"[3] - 四川发布影视项目《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熊猫奇遇记》第二季[3] 项目签约与合作 - 峨眉电影集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就重点题材"苏东坡"项目签约 电影《苏东坡》已进入深度创作阶段[4][5] - "遇见光影·牵手成都"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100余家企业参与 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6] - 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数字科技文创园项目将建设AIGC数字内容创作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心 提供全流程数字影视服务[7] - 真人AI科幻武侠剧《峨眉》融合数字人和虚拟制作技术 讲述"智械战争"中峨眉宗门故事[7] - 全域短剧基地建设运营项目拟在成都打造不少于3个短剧基地 联动20余个地标景点作为拍摄地[7]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金熊猫奖与多个国际顶尖影视节展及行业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建作品互推、合作制片与发行长效机制[8] - 开罗国际电影节作为合作方之一 今年有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和中国评委参与[9]
好故事没有国界——写在第二届金熊猫奖举办之际
四川日报· 2025-09-12 06:49
打造一场全球光影盛宴 国际性是金熊猫奖的"颜值担当",在2023年举办的首届活动中,这一底色已十分鲜明。彼时,来自 104个国家和地区的7024部作品交相辉映,25个奖项荣耀绽放,有力促进影视发展、加强文明交流,让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深入人心。 3000多年前,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先民们用黄金打造金杖、金面具;后来,成都金沙遗址的先民们用 黄金制作出"金乌逐日"的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如今,一只金光闪闪的"金熊猫",成为 文明交流互鉴的新使者。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成都举行。这项永久落户四川的国际影视文化大奖,以影视 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致力于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 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这是一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国际盛会,一台共飨影视佳作、传递中国审美的视听盛 宴,一次畅游天府之国、走近国宝大熊猫的文化之旅。再度启幕的金熊猫奖,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 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新颖的形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中国的大熊猫,世界 的金熊猫"享誉全球。 在主题发言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认为 ...
影视股再度活跃 中国电影6天3板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43
影视行业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尾盘涨停并实现6个交易日内3次涨停 [1] - 金逸影视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1] - 幸福蓝海股价涨幅超过15% [1] - 吉视传媒、文投控股、北京文化、华谊兄弟等公司股价跟涨 [1] 行业催化因素 - 截至9月12日已有10部影片确定在国庆档期上映 [1]
A股影视股震荡走强,幸福蓝海涨超11%
格隆汇APP· 2025-09-12 05:47
影视股市场表现 - A股影视股震荡走强 幸福蓝海涨幅11.31% 金逸影视涨幅7.94% 中国电影涨幅5.31% 文投控股涨幅2.32% [1] - 幸福蓝海总市值10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31.38% 金逸影视总市值50.65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70.81% 中国电影总市值34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9.31% [2] - 文投控股总市值125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7.33% 北京文化总市值35.65亿元 年初至今跌幅28.14% 博纳影业总市值82.06亿元 年初至今跌幅2.61% 华谊兄弟总市值80.1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0.31% [2]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显示相关个股涨势良好 [2]
投资超120亿!64个影视产业项目在成都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50
活动现场 9月11日,在第二届金熊猫奖配套活动"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活动中,举行了"遇见光影・牵手 成都"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本次共有100余家企业参与签约,共计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覆盖重大项目、重要作品、战略投资/出海合作三大类别。 其中,重大项目类签约共24个项目,聚焦数字文创、影视基地、技术平台、总部经济等领域。重要作品 类签约共计23个作品,涵盖AI科幻、红色献礼、现实题材、国际合拍等类型。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成都对精品项目最高扶持超2100万元 今年,成都制定出台了《成都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17条政策举措,聚焦剧本创作、 拍摄制作、发行放映、影视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影视IP转化、企业扶持等关键环节,给予"真金白 银"的支持。其中,对精品项目最高扶持超2100万元,对优秀作品最高奖励1000万元。 项目签约现场 现场,记者注意到,此次重大项目类签约共24个项目,聚焦数字文创、影视基地、技术平台、总部经济 等领域。 例如,"共建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数字科技文创园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资源,以"天彭 杯"AIGC数字创意大赛为引擎 ...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912
中原证券· 2025-09-12 01:09
核心观点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区域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强化政策支持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5][8] - 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市盈率分别达15.55倍和47.12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上方[8][9][12] - 半导体行业表现突出 25Q2营收同比增长13.87%至1884.29亿元 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寒武纪单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425.01%[14] - 反内卷整治政策在多行业深入推进 化工、光伏、锂电池等行业通过自律减产和优化供需格局提升竞争力[26][29][3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昨日收盘3875.31点 单日上涨1.65% 深证成指报12979.89点 涨幅达3.36%[3] - 创业板指下跌0.47%至2022.77点 沪深300指数上涨2.31%至4548.03点[3] - 国际市场方面 道琼斯指数下跌0.67%至30772.79点 标普500下跌0.45%至3801.78点 纳斯达克指数微跌0.15%至11247.58点[6] - 恒生指数上涨1.01%至26200.26点 日经225指数上涨0.62%至26643.39点[6] 行业动态 - 汽车行业8月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同比增长13%和16.4% 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 同比增长26.8%[5][8] - 传媒板块2025H1营收2728.86亿元 同比增长2.91% 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 同比增速由-33.43%提升至38.08%[18] - 食品饮料板块8月上涨7.34% 子板块全线上涨 其中零食、软饮料和白酒表现强势 个股上涨比例达83.59%[22][23] - 基础化工行业8月上涨10.21% 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 氟化工、碳纤维和改性塑料子行业涨幅居前[26] 细分领域分析 - 半导体行业8月上涨23.84%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10.33% 集成电路子板块上涨31.47%[14]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7月同比增长20.6% 连续21个月实现正增长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1.2%[16] - 锂电池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3.78%和28.07% 全球新能源汽车1-6月销售901.43万辆 同比增长25.0%[28] - 光伏行业8月指数上涨12.14% 但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仅11.04GW 同比下滑47.55% 组件出口持续疲软[35][36] 资本开支与需求 - 北美四大云厂商25Q2资本支出合计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环比增长23%[16] - 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25Q2资本开支合计616亿元 同比增长168% 环比增长12%[16] - 英伟达预计中国市场将带来500亿美元机会 未来几年复合增速约50% 2030年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达3-4万亿美元[16] - 全球硅片出货量25Q2同比增长9.6% 环比增长14.9% 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5Q2同比增长23%[16] 投资机会聚焦 - 半导体领域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 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厂商[14][16] - 游戏板块建议关注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吉比特等业绩确定性公司[19] - 化工行业推荐供给端改善空间较大的农药、有机硅、涤纶长丝 以及盈利确定的煤化工、轻烃化工板块[27] - 食品饮料板块关注白酒、软饮料、保健品、烘焙及零食子板块 重点包括迎驾贡酒、泸州老窖、东鹏饮料等[25]
捕捉暑期档几束高光,解码现实娱乐的未来
36氪· 2025-09-12 00:00
行业趋势:线下文娱消费崛起 - 情绪价值、社交属性与自我表达成为文娱消费主流需求 年轻人倾向于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支付溢价 同时在其他领域精打细算[1] - 线下娱乐形式因时空限制形成稀缺性 成为提供情绪价值的必要条件 相比数字娱乐更符合人类对娱乐的本质需求[1][16] - 文娱消费"重返线下"成为新常态 不再是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8] 演出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8月)演出行业票房达105.56亿元 其中演唱会占比86.4% 观演人次1251.7万[6] - 演唱会市场表现强劲:五月天鸟巢连开13场 刀郎演唱会门票秒售罄 时代少年团上海5天4场吸引近20万人[6] - 剧场类演出增长显著: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票房同比增长135% 成为剧场类第二大品类 音乐剧观众近九成为女性 超三成为00后[11] 电影市场新趋势 - 影片需要具备沉浸感、仪式感与互动性才能吸引观众:《F1:狂飙飞车》票房从预测1亿+升至4.35亿 IMAX特效厅贡献近半票房[11] - 《捕风追影》成为暑期档黑马 最后一天票房占比达36.5% 逆袭冲进Top3 其特殊场次通过洒黄金树叶等设计满足年轻人玄学心理[11][12] - 不同类型影片满足多元需求:《南京照相馆》契合国民情绪 《浪浪山小妖怪》撬动合家欢群体[11] 公司战略转型 - 大麦娱乐(原阿里影业)完成品牌整合 推出"麦宝"吉祥物 升级"大麦VIP"会员体系 形成电影+演出联合会员[3] - 公司战略转向现实娱乐 涵盖电影、演出、IP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全品类 股价半年上涨140%[3][22] - 新大麦App聚合电影与演出票务 连接3亿用户 接入40+细分品类 覆盖12000+影院、20000+场馆、10万+热门景点[20][23] IP衍生与线下体验经济 - 头部影视公司积极开发IP衍生周边 响应"谷子经济"热潮[3] - 线下体验经济火热:Jellycat快闪店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互动活动 满足怀旧需求[14] - IP潮玩线下庆典成为新形式:Bilibili World和三丽鸥嗨翻节(吸引2万+粉丝)提供沉浸感与仪式感 与粉丝建立情感链接[15] 消费行为研究 - 《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近4成消费者为"价值共鸣"买单 超三分之一通过消费缓解焦虑 三分之一追求"仪式感"[16] - Soul App与复旦大学报告指出:参加线下活动的年轻人幸福感最高 线下场景满足天然情感链接需求[18] - 线下娱乐成为自由表达自我、链接陌生人的新场域 尤其在网络舆论极化背景下[18] 产业经济影响 - 大型演出带动城市文旅消费:泰勒新加坡演唱会外国粉丝占比40% 带来4.32亿美元旅游收入 贡献当地GDP约0.25个百分点[23] - 多地推出演出激励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海南、福建、河南等[23] - 大麦联合杭州文旅推出"跟着演唱会游杭州"活动 提供票务+旅游+住宿联动折扣[23] 商业模式创新 - 大麦推出官方"安心包"套餐(如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整合交通、住宿、餐食 开拓新增长点[23] - "票根经济"成为关注焦点 线下演出带动周边消费[22] - 现实娱乐战略聚焦"现场感、互动性与沉浸感" 构建娱乐产业新范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