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业

搜索文档
宏观策略周报:美国持续释放关税缓和信号,全球风险偏好大幅升温-20250428
东海期货· 2025-04-28 0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短期维持A股四大股指期货(IH/IF/IC/IM)为短期谨慎做多;商品维持为谨慎观望,维持国债为谨慎观望;排序上:股指>国债>商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202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强劲且高于预期,消费、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长及抢出口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美国贸易缓和信号及政治局会议政策支撑国内市场风险偏好升温 [2] - 美国4月经济因服务业景气度下降整体放缓,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致经济预期放缓,但关税政策缓和,美元短期反弹,全球风险偏好大幅升温 [2] - 短期来看,A股四大股指期货谨慎做多,商品谨慎观望,国债谨慎观望,排序为股指>国债>商品;商品策略排序为贵金属>有色>能源>黑色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重要要闻及事件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显著调降全球经济增速,预计2025年降至2.8%,2026年降至3% [3] - 美国总统及财长称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将缓和,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拟对汽车制造商免征部分关税 [2][3] - 美国4月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显示经济整体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创2022年7月以来新低 [4][5] - 欧洲央行预计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0.9%,通胀率为2.2% [5] - 中国4月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 [7][8]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积极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外贸等 [9] 本周重要事件及经济数据提醒 - 4月28日发布产业数据,如电解铝库存、锌锭社会库存等 [10] - 4月29日发布产业数据及欧元区、美国相关经济数据 [10] - 4月30日发布产业数据及中国、日本、德国、美国等相关经济数据 [10] - 5月1日发布产业数据及日本央行利率决议等相关信息 [10] - 5月2日发布产业数据及美国失业率、非农就业人口变动等相关数据 [10] 全球资产价格走势 - 股票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为6.73%表现较好,上证指数周涨跌幅为0.45% [11] - 债券市场中,美债10Y周涨跌幅为-13.00BP,中债10Y周涨跌幅为0.82BP [11] - 大宗商品市场中,COMEX黄金今年以来涨幅为24.89%,SHFE螺纹钢今年以来跌幅为6.29% [11] - 汇率市场中,美元指数周涨跌幅为0.10%,欧元兑美元周涨跌幅为0.05% [11] 国内高频宏观数据 - 上游展示了CRB商品指数、国内南华商品指数、石油能源、煤炭能源、焦煤、焦炭、铁矿等相关价格及库存数据 [12][13][16] - 中游展示了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的价格、产量、开工率、库存等数据 [40][41][52] - 下游展示了房地产、汽车、物价等相关数据 [69][70][79] 国内外流动性 - 全球流动性展示了美国国债收益率及周变化情况 [80][81] - 国内流动性展示了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逆回购到期数量、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回购利率、国债利率等数据 [82][83][90] 全球财经日历 - 包含中国、美国、欧元区、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4月27日至5月2日的重要经济指标数据及预测值 [102]
企业CEO明确发声了:关税战会毁了一切!
华尔街见闻· 2025-04-25 10:21
核心观点 - 美国企业巨头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密集下调盈利预期,覆盖消费品、航空、能源、电信、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普遍警告供应链受阻、成本增加及经济前景担忧 [1] - 市场存在反向解读,认为CEO们可能通过下调业绩指引施压白宫促使政策转向,部分解释近期美股反弹现象 [2][9][10] - FactSet数据显示,标普500成份股中90%公司在Q1财报电话会提及关税影响,"衰退"一词提及率从去年Q4的不足3%飙升至44% [2] 消费品行业 - 宝洁、百事、Chipotle等公司下调全年业绩指引,归因于消费者信心低迷及关税成本压力 [2][3][4] - 宝洁指出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零售商客流量下降 [3] - 百事称消费者情绪"低迷"及关税导致其下调全年核心固定汇率每股收益预期 [4] - Chipotle下调全年同店销售增长预期上限,客流量自2月持续放缓至4月,消费者因经济担忧减少餐厅光顾 [4][5] 航空与运输业 - 美国航空因关税撤回2025年财务指引,称飞机成本过高且客户不愿承担额外成本 [5] - 达美航空、西南航空、阿拉斯加航空因经济不确定性撤回指引,联合航空罕见提供两种情景展望 [5] - 空中客车美洲公司警告全球关税对行业供应链造成"巨大压力" [5] - 货运铁路集团Norfolk Southern称关税可能减缓汽车和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 [5] 工业与能源 - 波音公司称贸易战迫使其为部分飞机寻找替代买家 [5] - 3M公司称关税是今年逆风,将通过调整生产、削减成本和提价应对 [5] - RTX警告若关税持续至年底,税前营业利润可能损失高达8.5亿美元 [5] - 通用电气计划提价以抵消约5亿美元额外成本 [5] - NextEra Energy称关税推高燃气发电机组成本,电力需求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增长 [6] - 油田服务商Halliburton和Baker Hughes警告贸易战损害盈利、扰乱供应链并压低油价,后者预计关税导致今年EBITDA损失2亿美元(约4%) [7] - GE Vernova预计今年成本增加高达4亿美元 [7] 电信与医疗 - AT&T和Verizon警告关税可能提高手机和无线路由器价格,Verizon明确表示不承担手机关税成本 [7] - 波士顿科学称关税将使其今年损失约2亿美元 [7] - 强生维持年度盈利预测,但强调医疗设备关税带来4亿美元成本 [7] 建筑与市场情绪 - 建筑商PulteGroup称关税将使新房平均售价增加约5000美元,4月需求"更加波动且难以预测" [8] - TCW Group信贷研究主管指出CEO们"非常不开心",对未来政策走向高度不确定 [8] 市场反向解读 - 部分观点认为CEO们通过密集强调关税负面影响及下调指引施压政府,可能促成政策调整 [9] - 市场押注政策转向预期(如汽车关税豁免),或解释美股在负面消息下仍反弹的现象 [9][10]
关税战后美联储第一期《褐皮书》有何特点?将产生什么潜在影响?|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4 12:00
美联储《褐皮书》核心观点 - 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多个地区经济前景"显著恶化",企业普遍采取缩短定价周期、加收关税附加费等临时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1][3] - 消费者行为因关税预期扭曲,抢购汽车和非耐用品,但非汽车类消费萎缩,国际游客数量锐减 [3] - 就业市场分化,政府职位及财政依赖机构裁员,私营企业招聘放缓甚至酝酿裁员 [3] 本次《褐皮书》的显著特点 - "关税"提及频率创历史新高,达107次(上期仅51次),"不确定性"提及89次,反映政策反复对企业信心的冲击 [3] - 物价全面上涨,多数企业计划将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短期通胀压力难以缓解 [3][5] - 制造业活动停滞,能源与农业仅微弱增长,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推迟投资 [5] 潜在经济影响 - 美联储与白宫政策博弈加剧,特朗普施压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5] - 全球连锁反应显现,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声援鲍威尔,凸显国际社会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5]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中国34%、欧盟20%等),美债、美股、美元多数时间走低,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走稳上扬 [6] 关税政策动态 - 特朗普政府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关税,选项包括整体降至50%-65%或分级方案(非战略商品35%,战略商品100%) [6] - 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025年5月会议将成为观察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 [5]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券商中国· 2025-04-23 23:22
美联储发出最新警告。 今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美国经济状况报告,其中显示,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关税方面的不 确定性,几个地区的前景"显著恶化"。根据统计,在这份报告中,总共107次提到"关税"一词,与"不确定性"有关的 词汇出现89次。 另外,近期关于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风波持续搅动美国市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表示:"我认为鲍威尔不 降息是在犯错误,我可能会给鲍威尔打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特朗普表示他"从没有打算"解除鲍威尔的职务。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改变主意与美 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有关,知情人士称,他们警告特朗普罢免鲍威尔或引发市场动荡和法律纠 纷。 美联储重磅发布 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美国经济状况报告(简称《褐皮书》),这是"关税风暴"后的第一 份《褐皮书》,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褐皮书》显示,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关税方面的不确定性,几个地区的前景"显著恶化"。各地区价格 均有所上涨,大多数地区指出,企业预计关税将导致投入成本增长加快。 在美联储最新的《褐皮书》中,"关税"一词共被提及了107次,是上一期《褐皮书》两倍以上的 ...
港股,重磅消息!陈茂波,刚刚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4-20 14:25
国际资本加速配置香港和内地市场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国际资本正加速流入香港和内地市场,近期上市的内地企业外资认购比例较过去两年显著上升[1][4] - 外资机构在香港扩张规模并增调高层人员,反映国际投资者担忧错失投资内地时机,同时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分散风险[4] - 东升西降的投资格局逐步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零关税自由港、普通法制度)吸引全球资本[4] 港股市场表现与配置价值 - 恒生指数上周上涨2.3%,较前一周的-8.5%明显企稳,金融业、综合业、原材料业等板块涨幅领先[2][6] - 平安证券认为港股经历回调后具备较好配置价值,建议关注红利资产、内需消费优质资产及业绩确定性高的企业[6] - 银河证券指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短期建议配置贸易依赖度低且股息率高的板块(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7] 行业配置策略 - 中泰国际提出聚焦防御主线和政策催化:央国企高股息资产(能源、公用事业)、政策驱动基建链(工程机械)、新质生产力(半导体设备、AI算力基建)[7] - 中长期看好消费板块(政策支持)和科技板块(自主可控),AI产业变革与国产科技自主可控叙事将持续[6][7]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推升通胀与经济放缓风险,国际商界批评其政策不稳定并倾向选择开放市场[3][4] - 平安证券认为关税谈判拉锯战加剧海外市场波动,需关注谈判进展或通胀可控信号以扭转美股局势[6]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单日净回笼3130亿元
Wind万得· 2025-04-01 22:37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4月1日开展6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0%,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649亿元 [1] - 当日逆回购到期3779亿元,单日净回笼3130亿元 [1] 资金面 - 跨季后银行间资金市场非银机构隔夜报价虽回落但仍居高不下 [3]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4% [4]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成交利率1.9%,较上日上行 [7]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走势 - 国债1年期收益率1.5425(+0.25bp),10年期1.8280(±2.05bp) [9] - 国开债1年期收益率1.6500(±1.00bp),10年期1.8460(-0.60bp) [9] - 口行债1年期收益率1.6000(-1.00bp),10年期1.9425(-0.75bp) [9] - 农发债1年期收益率1.5800(-1.00bp),10年期1.9425(-0.75bp) [9] - 地方债1年期收益率1.6000(持平),10年期2.0550(持平) [9]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10年期跌0.08%,5年期和2年期均跌0.04% [12] 要闻资讯 - 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2,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 [13] - 税务总局拟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境外旅客可现场即时取得退税款 [13] 全球宏观 - 美国商务部长团队提议取消《芯片法案》奖励,可能暂停补贴以施压企业扩大本土投资 [15] 债券大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支持加大科创类债券投资配置力度 [17] - 三部门推动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及保险机构投资证券化产品 [17] - 上交所发布上证分行业可转债及可交换债行业指数系列 [17]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聘请银行负责全球日元债券发行 [17] 债券负面事件 - 河南新郑农商行推迟评级,山西美锦能源被列入评级观察,苏宁电器集团中债隐含评级下调 [18] - 日照市新岚山财金投资集团非标债权计划违约 [18]
美国财长亲述:美国的困境是什么?特朗普的策略是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3-22 12:42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剖析美国经济困境,批评拜登政府财政政策,提出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能源价格、放松金融监管等应对策略,还提及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等计划以解决债务赤字、通胀、分配不平等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和美国梦 [1][2][3]。 分组1:美国经济困境 - 美国面临债务和赤字膨胀问题,拜登政府无节制支出,未来可能增税,使美国陷入类似欧洲社会民主国家的经济模式,限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2] - 经济政策导致通胀上升,底层50%工资收入者实际购买力下降,资产拥有者从股市上涨中受益,加剧社会不平等 [2] - 房地产泡沫使大多数人买不起房,稀缺资源需求引发焦虑和绝望,影响美国梦实现 [5][40] - 数据可靠性存疑,拜登政府只看数据无视民众感受,引发民众焦虑情绪 [43] 分组2:应对策略 削减政府开支 - 削减巨额联邦债务,控制政府开支要循序渐进,避免引发经济衰退,目标是到2028年让赤字回到长期平均水平(3% - 3.5%) [4][46][47] - 每削减3000亿美元开支,相当于GDP下降1%,需稳步推进 [49] - 通过削减开支降低政府债务杠杆,同时精简政府人员,放松金融监管,让私营部门加杠杆填补政府降杠杆留下的空间 [50] 调整国际贸易体系 - 重新调整国际贸易体系,利用关税手段促使产业和供应链回迁美国,重振中产阶级 [5][52] 税收和监管政策 - 实行低税率且稳定可预测的税收政策,大幅削减监管,促进经济增长,提高GDP [54][58] - 税收削减和放松监管可促进经济增长,若经济增长率从1.8%提升到3%甚至更高,保持开支稳定或削减开支就能实现目标 [58] 能源政策 - 降低能源价格,持续放缓通胀,解决私营部门投资回报周期长和政策缺乏连贯性问题 [3][6] - 核能是未来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但短期内难以实现,需政府发挥作用解决供应链和监管问题 [7][124][131] 建立主权财富基金 - 考虑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更好地管理国家资产,为民众创造财富,可将社会保障基金、乌克兰经济合作收益、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份等纳入 [3][106][108] 分组3:金融监管改革 - 重新审视银行监管规定,解除金融监管束缚,如取消补充杠杆率(SLR)规定,美债收益率可能下降30 - 70个基点,每个基点相当于每年节省10亿美元 [2][78] - 用私人信贷衡量解除金融监管成效,银行放贷情况尤其是小型区域性银行和社区银行是检验标准 [74][76] - 支持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但认为其职能扩张在监管、气候政策等方面的做法可能威胁独立性,将推动安全合理的放松监管措施 [78] 分组4:其他问题及看法 - 社会保障基金可重新规划,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同时关注“婴儿债券”,为新生儿设立投资账户 [6][106] - 解决生活成本过高问题,可在保险市场、房屋建筑规范、能源成本等方面采取措施,10天后将发布生活成本报告 [141][149] - 担任财政部长后,40% - 50%工作时间花在国家安全事务上,如审查外国人购买美国资产交易、实施制裁、反洗钱等 [134]
港股交易热度持续高涨,业绩关注度逐渐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2-25 05:09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交易热度持续高涨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领涨 涨幅分别为10.34%、8.81%和6.01% [2][8]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恒生指数PE估值上升至10.33倍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风险溢价率为5.26%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尤其关注AI应用落地和央企高股息标的 [45]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全球股指涨跌互现 港股领涨全球权益指数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5][8] - 行业层面7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5个下跌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0.34%、8.81%和6.01% 原材料业、能源业和地产建筑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3.07%、2.45%和0.53% [8] 资金流动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3358.83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371.48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为358.5亿港元 沽空比例日均值为10.66% 较上周上升0.74个百分点 [11]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 [11]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为10.33倍 较上周五上升1.75%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PB为1.1倍 处于2010年以来38%分位数 [16]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4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5.26% 为3年滚动均值-2.2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6.54BP至1.7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7.96% 为3年滚动均值-0.6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77%分位 [24]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行1.54点至133.72 处于2014年以来52%分位数 AH股A股溢价率平均值为90% 较上周下行3.23个百分点 [27] 本周重要事件 国内方面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华为、比亚迪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 [31]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32] - 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 比上月增加1个 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 比上月减少2个 [32]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0%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 [32][33] -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6.0% 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 降幅与上月相同 [32][33] 海外方面 - 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 认为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速度扩张 [42] - 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高于目前的2.5% 并可能在4月开始对药品和半导体芯片行业征收25%关税 [44]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5000人至21.9万人 高于市场预期的21.5万人 续请失业金人数增至186.9万人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44]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恒生科技指数涨至2022年1月21日以来高点 未来或面临调整和获利了结 带动市场高位震荡 [45] - 业绩超预期个股或迎来交易性行情 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45] - 科技板块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下AI应用落地加快 有望从估值抬升阶段步入盈利兑现阶段 [45] - 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港股消费股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45] - 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 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