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
icon
搜索文档
液冷板块火出圈,业绩支撑股价飞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39
液冷技术受益于AI算力需求与数据中心绿色转型,成为高成长赛道。年内液冷概念涨幅达69%,多只个 股涨幅超150%。 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与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液冷技术正从"小众方案"跃升为高成长赛道。 近期,液冷板块内多只股票强势涨停,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成交量也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态势,引发了市 场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液冷概念(BK1138)年内累计涨幅高达69%,思泉新材(301489)、飞龙股 份(002536)等龙头股年内涨幅超250%,多只个股频现涨停潮。 随着英伟达GB200液冷机柜大规模商用及ASIC芯片加速渗透,分析机构ResearchNester预计,全球液冷 市场规模或从2024年的30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213亿美元。 这场由技术迭代与业绩兑现共同推动的资本盛宴,能否持续点燃投资者热情? 板块飙涨 今年以来,A股液冷板块整体表现强劲,呈现显著上涨趋势。 记者调查获悉,自7月下旬起,便有券商投顾在荐股交流群中频繁提示液冷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其定位 为"确定性较强的细分赛道"。 相关分析指出,该板块的市场热度已逐步传导至企业基本面,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亦得到实质性支 ...
A股收评:放量逾5300亿元!沪指创10年新高,北证指数涨6.79%创历史新高,全市场超4000股上涨
格隆汇· 2025-08-18 07:18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上涨0.85%报3728点 创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上涨1.73% 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 [1] - 创业板指上涨2.84% 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 [1] - 北证50指数上涨6.79% 创历史新高 [1] 市场交易数据 - 全天成交额达2.81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363亿元 [1] - 成交额创2024年10月9日以来新高 [1] - 全市场超过40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板块表现 - 液冷概念板块爆发 曙光数创/高澜股份/强瑞技术等十余股涨停 [1] - CPO概念板块走强 德科立/锐捷网络等多股涨停 [1] - 军工及船舶制造板块大幅上涨 长城军工/中天火箭/国机精工等十余股涨停 [1] - 短剧概念板块拉升 华策影视涨停 [1] - 华为海思概念走强 晶赛科技30%涨停 [1] - F5G概念/消费电子/AI语料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煤炭/贵金属/磷化工等少数板块下跌 [1]
液冷服务器概念涨势扩大,曙光数创一度涨停,云计算50ETF(516630)午后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6:1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行业板块多数走高 炒股软件 液冷服务器 光模块CPO等概念板块持续活跃 [1] - 云计算50ETF(516630)一度涨超4% 持仓股中曙光数创 润和软件 中际旭创 用友网络 科华数据等领涨 曙光数创午后一度触及30CM涨停 [1] 液冷技术行业 - Blackwell性能激增使液冷方案成为必须 ASIC液冷需求明确且客制化程度高助推毛利率提升 [1] - GB200/GB300持续放量与迭代及ASIC服务器陆续导入 散热产业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并迎量价齐升 [1] - 基于制造业和材料学领域深厚基础 本土市场将诞生国际一流液冷公司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散热领域建议关注曙光数创 英维克 飞荣达 [1] - 数据中心散热领域建议关注高澜股份 科华数据 网宿科技 [1] - 服务器整机领域建议关注工业富联 浪潮信息 中科曙光 中国长城 [1] 云计算ETF与算力需求 - 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扩张显示AI算力需求强劲 国产算力产业链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2] - 云计算50ETF(516630)跟踪云计算指数(930851) AI算力含量较高 覆盖光模块&光器件 算力租赁 数据中心 AI服务器 液冷服务器等热门概念 [2] - 云计算50ETF(516630)为跟踪该指数合计费率最低的ETF [2]
Scale up带来增量,液冷渗透加速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光模块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核心供应商积极追加上游物料订单,Marvell 的 DSP260 预定情况乐观,光芯片供给紧张导致上游提价,推动 2026 年市场前景向好[1][2] - 液冷技术在 AI 产业链中备受关注,GB200、CB300 及 NL72 机柜落地催化液冷需求,英维克等系统集成商受益较大,CDU 关键零部件在芯片系统中成本占比高,液冷板数量增加带来快接头放量机会[3][21] - 国内厂商在 switch 方案和自研 FPGA 芯片方面取得进展,逐步向以太网和 PCIe 国产替代方向发展,华为展示了 AI Cloud 集群 384 落地,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等推出针对 Sky 网络协议的解决方案[1][6][7] - 盛科在以太坊交换芯片领域覆盖 25.6T 整体交换容量,2025 年中正式量产,下一代 51.2T 芯片加速研发,匹配当前最高需求,并快速布局 SCLAP 技术[3][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skill up 趋势下,GPU 互联带宽需求大幅提升,英伟达 NVLink 和博通以太网方案竞争激烈,单卡带宽分别达到 7.2T 和 6.4T,导致光纤布线密度显著增加,单卡光纤需求量提升约 8 倍,市场容量与 GPU 出货量紧密挂钩[1][4][5] - 国内厂商在 Pcie 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博通和 Extra Lab 的 Pcie 7.0 产品预计在 2025 下半年至 2026 上半年量产,单通道速率提升至 128GT,调制方式引入 PAM-4,传输效率翻倍,万通发展收购数图科技后,其 Pcie 产品性能达到较高水平,预计 2025 年量产 Pcie 5.0 产品[1][8][9][10] - AMD、亚马逊、谷歌、Meta 和微软等成立 UA Link 联盟,开发基于以太网的新芯片间互联技术,国产 GPU 公司也在研发基于以太网修改后的互联协议,并成立 UC 联盟进行相关研发[3][11] -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利润增长超 5%,AI 发展显著拉动 IDC 业务和 AI 相关收入,云业务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兑现,高分红和高股息投资机会仍然具有吸引力[3][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国网密集发射卫星,计划 7 月至 8 月发射约 50 颗卫星,卫星数量翻倍至 100 颗左右,提升市场对发射进度的预期,国网卫星的重量比其他卫星重一倍,组网效果和通信性能在带宽、利用率以及时延方面天然优于星链或原信等其他系统[3][16][17] - 辰商科技在军队招标中表现逐渐修复,新广第一代卫星中约 60%使用辰商芯片,国网付款节奏非常快,优于传统制造业,对公司业绩改善具有及时性作用[18] - 国光电子在华为试验卫星项目中表现未受发射失败影响,未来若入局卫星通信领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19][20] - 液冷技术预计将像 2023 年的光模块一样受到关注,国内液冷供应商份额虽然不高,但能够切入市场,GB300 相比 GB200 最大的变化包括液冷板数量增加,每块液冷板需要一对快接头,带来相关标的快速放量机会[21]
详解AI机柜内的液冷各价值量环节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机柜液冷技术及GPU散热解决方案[1] - 核心公司包括英伟达、AMD、华为、摩尔线程等GPU厂商及液冷供应链企业(如酷冷大师、英维克、台达电等)[1][6][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GPU功耗提升驱动液冷需求爆发** - 英伟达GPU功耗从B200的1,200瓦增至Rubin Ultra的3,600瓦[1][3] - 机柜功率密度要求从2024年120千瓦提升至2025年140千瓦,Rubin时代或达14倍增长[3] - AMD MI300系列功耗从750瓦增至MI375的1,600瓦[11] **2 液冷技术迭代与价值量变化** - GB300液冷系统总价值量9万-10万美元(较GB200增长20%),CDU占比最大,冷板占35%-40%,快接头占20%[1][5] - GB300采用液态金属吸热、微通道铜能板技术,液冷占整机柜成本30%-40%[1][8] - 双向冷板和浸没式液冷为未来方向,但存在冷板变形等技术挑战[10] **3 国内液冷市场特点** - 国际贸易限制推动国产GPU(华为深腾、摩尔线程等)需求,液冷解决方案需求增长[12][13] - 国内数据中心通过增加密度提升性能(如华为Cloud Matrix 384功耗达NVL72的4-5倍)[11] - 国产液冷设备成本较台资低20%-30%,交付周期短(冷板量产周期4周)[14][16] **4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台资企业(如酷热大师、ABC双宏)在GB200份额高,陆资厂商需通过拳头产品突破客户粘性[2][17] - 北美市场以台系厂商为主,陆资企业(英维克等)处于认证阶段,尚未批量生产[6][22] - 台达电以CDU为主,冷板规模较小;酷冷大师受限于产能,正扩产美国/越南工厂[7][23] **5 技术平台升级** - NVL平台2026年升级至NVL144,2027年推出NVL576,采用垂直插板设计提升功率密度[9] - Rubin Yukon带宽从2增至4,总带宽达576个,推动液冷部署[9] --- 其他重要细节 - **静默式液冷**:从矿物油转向新型矿物油以解决氟化液成本高、挥发问题[10] - **CDU类型**:嵌入式(2.5万-3.5万美元)、分页式(70千瓦约3万美元,150千瓦3.5万-4万美元)[15] - **国际部署差异**:欧洲/东南亚因缺乏一次测冷源,sidecar方案占比30%-35%[19] - **AMD合作**:与香特尔等5家陆资厂商测试UQD兼容性,液冷/风冷方案灵活选择[25]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GB300液冷价值量:9万-10万美元(对比GB200的7万-8万)[5] - 冷板单价:GB200大冷板600-700美元/块(45块),GB300小冷板200-300美元/块(117块)[5] - 快接头单价:OCP UQD04 40-50美元/对(108对),NVQD03 50-60美元/对(252对)[5] - 管路成本:PT EPDM软管1,000-1,500美元,不锈钢管2,000-3,000美元[5]
开源证券当下配置建议:科技+军工+反内卷&PPI扩散方向+稳定型红利
新浪财经· 2025-08-18 00:17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方向关注液冷、机器人、游戏、AI应用、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深海科技)以及金融科技与券商板块 [1] - 顺周期品种扩散受益于PPI边际改善预期+部分低位补涨,包括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保险、白酒、地产或存估值修复机会 [1] - 具备反内卷弹性、更"广谱"方向包括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部分制造与成长方向 [1] - 出海结构性机会关注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汽车、风电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 [1] - 底仓配置建议关注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1]
策略周报20250817:坚定指数趋势,看好国内科技-20250817
东方证券· 2025-08-17 14:42
市场走势分析 - 指数创出924以来的新高,市场信心持续加强,科技和非银板块是推动指数上涨的核心动力,通信、电子和非银分别上涨7.7%、7.0%和6.5% [1][12] - 市场走势健康,国内资本对市场的信心仍处上行趋势,坚定持有是合适的策略选择 [2][13] 科技板块核心观点 - 科技是确定性主线,后续相对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尤其重视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 [3][14] - 人工智能细分赛道中,算力相关领域(液冷、电子布、SOFC、国产算力、先进制程)是重点,国产AI芯片核心公司本周上涨33% [4][15] - 机器人作为AI重要应用领域,重点关注新零部件方向和应用细分场景 [4][15] - AI与无人技术的深度结合在军工领域关注度提升,AI应用板块短期休整后有望卷土重来 [5][16] 行业表现数据 - 国内主要指数上周普遍上涨,申万一级行业多数呈现上涨趋势 [11][23][26] - 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及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均呈现上升趋势,显示市场资金活跃度提升 [11][27]
液冷观点更新:当前时点如何把握节奏和聚焦标的-20250817
华福证券· 2025-08-17 11:2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核心观点 - 液冷技术需求增长主要受高功率卡和机房改造空间约束驱动[2] - 北美算力以高功率高密度为导向,国产算力以TCO成本为导向[3] - 液冷市场空间来自渗透率提升、高价值量和通胀[6] - 大陆厂商机会源于新机柜工艺变化和供应链鲇鱼效应,技术进步和精密加工降本能力是关键[6] - 短期液冷业绩兑现度低可能带来情绪回调,建议聚焦龙头、份额确定性和ASIC增量逻辑[6] 需求分析 - 新增市场中高功率卡是最大约束条件,改造市场中机房改造的空间浪费是最大约束条件[2] - 北美算力导向高功率高密度,国产算力导向TCO成本(满足PUE情况下)[3] 发展节奏 - 国内分三阶段:一阶段跟随capex的β,风墙等风冷温控有较大增长;二阶段B系列可能采用风液冷源一体/动态双冷源满足稍高算力卡需求;三阶段国产算力集群和北美高端算力卡有机会上浸没式[5] - 海外:B200芯片端液冷设计和机柜预留液冷架构是重要前置条件,GB200开始第一次推整机柜CDU,液冷渗透率到GB300有望接近标配,Rubin将100%实现液冷(冷板浸没混合或全浸没方案)[5] - AISC尤其是Meta从Q4计划开始推广,假设单卡400w,128卡迭代后定制机柜预计超过50kw,至少需上冷板式[5] 投资机会聚焦 - 具备全链路解决方案的Tier1:英维克[6] - 有望通过送样或已切入北美/台资的Tier2/3,尤其绑定GB300份额提升的cooler master:思泉新材、川环科技、同飞股份、飞龙股份、硕贝德、强瑞科技、溯联股份[6] - AISC链具有海外商务关系和成本交付能力:申菱环境、依米康、川润[6] - 其他设备:华光新材、津上机床中国[6]
算力的“三维”共振
国盛证券· 2025-08-17 07:07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宏观层面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预计9月降息50个基点,降低科技企业债务成本并刺激研发投入[1] - 降息将促进AI企业加速技术落地和市场扩张,强化长期增长逻辑[1] 中观层面 - AI应用进入盈利拐点,GPT用户数一年内翻四倍至周活跃用户超7亿,成为全球第五大网站[2] - GPT-5发布48小时内API流量翻倍,商业模式从"投入试验"转向"生态闭环"[2] - Meta计划建造全球最大数据中心集群(Hyperion目标5GW),OpenAI拟筹资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3] - 算力成为巨头竞争核心资源,"算力基建→应用变现→垂类扩张→再投资"闭环强化[4] 微观层面 - 光模块市场形成寡头格局,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凭借技术+客户结构领先优势卡位[7] - 液冷技术路径分化:冷板式(当前主流)向浸没式(单相→两相)演进,浸没式为最终方案[8][10] - 光通信向高速率/高带宽/低功耗升级,CPO/OIO方案提升光渗透率[7] 行业动态与技术创新 AI应用进展 - GPT-5新增自动/快速/思考三种模式,思考模式支持19.6万token上下文[31] - DeepSeek App日活突破3000万,登顶中美应用商店下载榜[34] - Anthropic Claude Sonnet 4上下文token数提升至100万,可处理数十篇长篇论文[37] 硬件与技术突破 - 苹果M4 Ultra芯片预计配备32核CPU/80核GPU,内存96GB[35] - 比利时Edgx融资230万欧元推进星载边缘AI计算机商业化,计划2026年发射[41] - 北京亦庄目标2027年实现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覆盖制造/医疗/市政等场景[43] 重点公司推荐 算力基础设施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2025E PE 32.33x)、新易盛(2025E PE 26.05x)[14] - 液冷厂商:英维克(本周涨38%)、东阳光[19] - 算力设备:工业富联、寒武纪、沪电股份(2025E PE 28.90x)[9][14] 其他领域 - 边缘算力:美格智能、移远通信[9] -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海格通信[9] - 数据要素:中国移动、恒为科技[12]
错过光模块别再错过它!3家10元液冷股全曝光,外资疯狂抢筹
搜狐财经· 2025-08-17 02:06
液冷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英伟达GB200芯片单卡功耗高达1200W 彻底打破传统风冷散热局限 推动液冷技术成为无可替代的解决方案[1] - 液冷技术显著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节能效率高达40%[1] - 液冷服务器成本优势凸显:2023年比风冷服务器贵40% 2025年价差缩窄至15%以内 成本拐点已出现[1] 液冷服务器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自2025年4月持续爆发 整体涨幅超过50%[1] - 8月12日板块单日涨幅超过5%的个股达33家 大元泵业和飞荣达等概念股涨停[1] - 液冷行业高价股阵营扩张:股价超20元公司达66家 超30元公司达46家 欧陆通以248.50元领跑[3] - 股价低于10元的液冷股仅剩14家 其中仅3家获外资重仓持有[3] 外资重仓的低价液冷股分析 - 康盛股份股价4.83元 2025年一季度瑞银买入433.59万股 高盛买入370.49万股 摩根士丹利买入288.98万股[3] - 康盛股份从家电制冷管路供应商转型 凭借铜合金材料技术提供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方案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35% 远超行业50%平均增速[3] - 集泰股份股价6.95元 2025年二季度巴克莱银行持有214.64万股 摩根大通持有176.61万股 瑞银持有159.33万股[6] - 集泰股份自主研发纯度99.999%的液冷导热硅油 适配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2025年二季度液冷材料新增订单1.2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35% 远超行业22%平均水平[6] - 英威腾股价9.52元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一季度新进532.64万股成为第七大股东[6] - 英威腾推出"冰芯SC系列"冷板式液冷系统 应用于华为昇腾AI服务器 PUE低至1.04 2025年上半年液冷机柜交付量同比增长200%[6] 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表现 - 飞荣达2025年上半年液冷订单环比增长300% 净利润同比上升114%[7] - 大元泵业液冷循环泵通过英伟达认证 单泵价值量从1500元提升至3000元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35%[7] - 巨化股份电子氟化液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5000吨 毛利率超过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