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通道水冷板(MLCP)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Rubin或推动微通道液冷技术应用,液冷通胀逻辑再强化
中金· 2025-09-28 14: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持续提高 带动芯片功耗进一步通胀 英伟达下一代芯片Rubin/Rubin ultra功耗或从GB300的1400W提升至2000W以上 [6] - 当前单相冷板方案散热能力上限约1500W 较难支撑下一代芯片散热需求 液冷技术方案或向两相式冷板或微通道水冷板(MLCP)迭代 [6] - 微通道冷板技术通过微米级流道和集成化散热设计实现低热阻、高换热面积和高流速 散热效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案 可支持超过2000W的散热需求 [17][19][20][21] - 微通道冷板制造工艺复杂 成本较现有冷板方案或抬升3-5倍 但对数据中心节能效果显著 可将PUE指标降低至1.1以下 [20][36] 技术方案对比 - 风冷最大支持TDP低于500W 传统管式水冷板支持500W-1500W 3D VC支持超过500W 微通道水冷板(MLCP)支持超过2000W [21] - 微通道水冷板典型热阻普遍低于0.05℃·cm²/W 显著低于风冷(>0.20)和传统水冷板(0.10-0.20) [21] - 微通道冷板通过微米级流道(50-500微米)和集成化设计缩短传热路径 减少热阻累积 冷却液直接输送至热源区域 [17][19][22] 市场参与者分类 - 深耕微通道技术的初创公司:Mikros Technologies(Jabil子公司)拥有Normal Flow微通道技术 散热效率达1000W/cm² 热阻低至0.02°C·cm²/W;JetCool与伟创力合作 拥有微对流冷却技术 热传递系数达传统方案10倍 [26][27] - 传统散热方案厂商:如AVC、Cooler master、Auras等 与英伟达绑定较深 具备研发能力和量产优势 已开始微通道散热研发部署 [28] - 专注盖板的企业:如健策(Jentech) 在微通道盖板研发与客户需求沟通中具备优势 [28] 国产供应链机会 - 微通道制造壁垒提升带来国产液冷链配套机会:传统VC散热厂商(如中石科技、苏州天脉、捷邦科技)因工艺技术可迁移;液冷散热模组厂商(如思泉新材、远东股份)具备微通道工艺基础;换热器厂商(如康盛股份、银轮股份)因微通道技术Know-how可迁移 [30][32] - 3D打印工艺配套产业链机会:包括南风股份、江顺科技等 [32] 技术挑战 - 微通道冷板加工需采用蚀刻、微铣削、3D打印等精密工艺 良率控制和制造难度高于传统冷板 [23] - 系统纯净度要求高:微米级流道易因杂质堵塞 需更高冷却液过滤和维护标准 [23] - 泵送能力要求提升:流道狭小导致流体阻力增大 系统压降明显 需更高泵送功率和可靠性 [23]
双融日报-20250925
华鑫证券· 2025-09-25 01:36
市场情绪状态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8分 处于过热状态[6][9]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9] - 过热状态表明市场极度活跃 投资者情绪极度乐观 需警惕市场过热带来的风险[19]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因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而受关注 文件中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明显提高 马斯克重申机器人业务占特斯拉未来约80%的价值[6] - 医疗器械主题受上海市政策推动 计划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6] - 液冷主题因英伟达要求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而升温 新散热方案单价是现有的3至5倍 适用于功耗高达2000W以上的AI新平台[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前一交易日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阳光电源(141,122.14万元)、通富微电(119,114.80万元)和北方华创(109,380.41万元)[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立讯精密(146,141.15万元)、中芯国际(124,971.96万元)和海光信息(91,443.40万元)[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包括通信(-223,651万元)、汽车(-186,263万元)和有色金属(-169,430万元)[17]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以电力设备(281,216万元)、电子(281,100万元)和计算机(197,234万元)为主[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电子(1,109,537万元)、电力设备(250,208万元)和机械设备(87,629万元)领先[18]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包括电子(1,831万元)、传媒(1,624万元)和钢铁(477万元)[18]
双融日报-20250924
华鑫证券· 2025-09-24 01: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46分 处于中性区间[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会出现阻力[8] - 该指标从指数涨跌幅 成交量 涨跌家数 KDJ 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构建 属于摆荡指标 适用于震荡市[21]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特斯拉"宏图计划4"推动 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显著提升 马斯克称特斯拉约80%未来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5] - 医疗器械主题因上海发布产业行动方案催化 目标2027年新增超500件境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超100件海外获批产品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五大领域[5] - 液冷主题受英伟达新技术需求驱动 因AI平台功耗或超2000W 要求开发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单价为现有方案3至5倍[5]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沃尔核材以109,439.92万元居首 亿纬锂能(65,207.11万元)和长川科技(57,082.71万元)分列二三位[9] - 融资净买入前三为立讯精密(135,218.65万元) 胜宏科技(79,242.06万元)和中际旭创(66,118.46万元)[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行业为电子(-1,410,991万元) 计算机(-1,342,698万元)和机械设备(-701,456万元)[16] - 融资净买入前三行业为电子(325,237万元) 通信(128,495万元)和电力设备(73,168万元)[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综合(2,097万元) 建筑装饰(-4,311万元)和公用事业(-7,190万元)[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银行(2,856万元) 电子(1,859万元)和汽车(1,325万元)[18]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荣威上车豆包大模型,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中银国际· 2025-09-23 00: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上汽荣威M7 DMH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实现从指令式到自然人感交互的跨越 具备模糊语义理解 行业领先记忆贯穿能力 复杂控车能力和汽车大师功能 覆盖15类核心场景 支持超过300个车控能力和1000多个接口[1][11][12] - 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升温 Figure AI完成C轮超10亿美元融资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英伟达 英特尔资本等巨头参投 资金将用于扩展家庭和商业运营 构建下一代GPU基础架构及启动数据收集工作[1][13][15] - 散热成为AI产业链战略物资 英伟达因AI新平台Rubin与Feynman功耗或超2000W 推动MLCP液冷方案 单价为传统散热方案的3至5倍 供应商Boyd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500万块液冷板[1][16][17] 行业重点事件分析 - 智能座舱革新 荣威M7 DMH搭载豆包大模型实现四大能力提升 包括模糊语义理解(支持倒装句式 否定表达和多意图) 记忆贯穿(覆盖车端状态 地理位置及多轮交互信息) 复杂控车(300+车控能力)及汽车大师功能 重新定义人车交互模式[11][12] - Figure AI融资里程碑 融资额超10亿美元 估值390亿美元反映资本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看好 但需关注"演示能力"向"交付能力"转化 公司核心发展领域包括BotQ生产部署 GPU基础设施升级及多模态数据收集[13][14][15] - 液冷技术升级需求迫切 英伟达MLCP技术将芯片金属盖与液冷板整合 通过微通道直接冷却芯片 缩短传热路径 预计2026年下半年应用于Rubin GPU 目前面临流体力学复杂性及冷液渗漏风险 量产需3-4个季度[16][17][18]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智能座舱及车载AI领域关注中科创达 科大讯飞 四维图新 光庭信息 华阳集团 东软集团[1][6]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优必选 科大讯飞 凌云光 汉王科技 软通动力 智微智能 索辰科技[1][6] - 液冷散热产业链包括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国长城 润泽科技 依米康[1][6] - 投资建议覆盖智能座舱 人形机器人及液冷企业 具体为科大讯飞 软通动力 索辰科技 智微智能 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科创达 四维图新 华阳集团[4] 行业动态摘要 - 芯片及服务器领域 英伟达要求开发MLCP液冷技术 腾讯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西部数据提高HDD价格 英伟达在英国部署12万个GPU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三年迭代路线[19] - 云计算领域 科威尔与英伟达签署63亿美元算力订单 CoreWeave投资15亿英镑建设数据中心 华为CloudMatrix云节点将升级至8192卡[20] - 人工智能领域 湖南上线低空经济互联网平台 上海推动高端AI医疗器械发展 谷歌母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华为发布AGI驱动产业革命报告 微软建设AI数据中心 Meta推出智能眼镜及神经腕带[20] - 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 丽江打造数字农业产业集群 金砖国家论坛聚焦AI绿色低碳经济 通威太阳能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工业互联网同舟AI平台发布[21][22] 公司动态要览 - 奇安信拟注册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含10亿元中期票据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3][22] - 商络电子全资子公司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 实现控股[3][22] - 软通动力解除限售股份2.73亿股 占总股本28.61% 控股股东刘天文解除质押1950万股[24] - 索辰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力控元通51%股权[25]
北交所市场周报250915-250919:指数震荡调整,专精特新板块彰显韧性,关注节前行情-20250922
西部证券· 2025-09-22 11:5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制造与新质生产力赛道[3][32]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短期震荡调整但专精特新板块韧性显著 中长期受益于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驱动[1][3][32] - 当周北证50指数下跌1.43% 日均成交额272.3亿元环比下降14.7% 日均换手率3.3%[1][7] - 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机器人板块表现突出 新股世昌股份上市首日涨幅达271.6%[1][3][29] - 政策端聚焦服务消费扩张与数据要素改革 商务部等九部门推出19条扩消费措施[2][27] - 产业并购活跃 企业通过整合提升产业链议价能力(如五新隧装收购案例)[3][29] 市场表现总结 - 当周涨幅前五个股:世昌股份(+271.6%)、开特股份(+33.8%)、三维股份(+22.5%)、安徽凤凰(+20.4%)、天宏锂电(+19.1%)[1][19] - 当周跌幅前五个股:云创数据(-18.0%)、国义招标(-13.3%)、奔朗新材(-11.8%)、驰诚股份(-11.4%)、沪江材料(-11.2%)[1][17] - 北证50指数市盈率74倍 显著高于创业板指(44倍)和科创50(50.2倍)[14] 重点新闻及政策动态 - 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MLCP液冷技术 成本较当前方案高3-5倍 量产需3-4季度[2][18] - 腾讯云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海外客户规模一年翻倍 覆盖80余国家和地区[2][21] - 华为计划2027年实现百万卡级昇腾AI集群 Atlas 950/960超节点持续推进[23][24] - SpaceX开发手机直连星链技术 计划2026年测试D2D服务[22] - 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 首套房暂免征收 支持人才及消费潜力释放[26] 核心驱动因素 - 宏观政策对冲:国内消费信贷加码与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形成流动性支撑[27][28]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 杭州"改革沙盒"等创新实践落地[27] - 资金面交投活跃但机构调仓导致个股分化 专精特新企业抗跌性显著[3][30]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关注10月代码切换适应性风险 中长期布局科技制造及新质生产力赛道[3][27] - 重点关注汽车零部件(如新能源高压油箱)、数字经济、新能源材料领域[3][29][32] - 跟踪北交所企业并购整合进展 聚焦精密传动、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升级[3][32]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2
国信证券· 2025-09-22 02:33
核心观点 - 美联储9月FOMC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同时维持缩表节奏[8] - 国内高频宏观指标出现回暖信号,消费、投资、房地产领域景气均有所回升,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回升[10][11] - 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科技板块(特别是算力与AI产业链)成为上涨核心驱动力,与经济基本面疲软形成鲜明对比[22][23] - 创新药及CXO产业链景气度较高,器械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26][27][28] -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华为发布昇腾芯片三年规划及超节点方案,全光互联(OCS)成为趋势[30][31] 宏观与策略 - 政府债净融资第37周(9/8-9/14)达6084亿元,第38周(9/15-9/21)为3179亿元,截至第37周累计11.1万亿元,超出去年同期4.9万亿元[8] - 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发行1.96万亿元,发行进度达98%,财政部考虑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债务限额[10] - 8月国内GDP同比增速约3.8%,较7月继续下滑,CPI为-0.4%,PPI为-2.9%,通缩风险依存[12][13] - 30年国债与10年国债利差为32BP,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债市交易主线转向基本面,短期有望超跌反弹[12][13] 行业与公司 - A股医药行业2025H1营收12838.3亿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1135.1亿元(同比下降6.0%),但创新药板块营收303.6亿元(同比增长9.6%),CXO板块营收451.2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112.8亿元(同比增长61.3%)[26][27] - 医疗器械板块受益于政策优化、景气回升和业绩复苏,医疗设备招投标持续回暖,高值耗材在集采反内卷和关税缓和背景下估值修复机会大[28][29] - 华为发布昇腾950/960/970芯片及超节点方案,Atlas 950 SuperPod支持8192张昇腾卡(算力达8 EFLOPS FP8/16 EFLOPS FP4),Atlas 960 SuperPod支持15488张昇腾卡(算力达30 EFLOPS FP8/60 EFLOPS FP4)[30][31] - 2025年Q2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营收达145亿美元(约1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建设[3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近一周(2025.9.15-2025.9.19)A股核心宽基集体下跌,但成长风格显著优于价值,大盘成长上涨1.95%,国证成长上涨1.49%,而国证价值下跌2.06%,大盘价值下跌3.23%[19] - 截至9月19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PE、PB、PS基本位于近一年92%-96%分位数,PCF分位数处于低位(3%-35%分位数)[19] - 必选消费行业估值性价比凸显,食品饮料1年/3年/5年四项估值分位均值仅为49.69%/24.26%/14.59%,农林牧渔为64.70%/39.56%/27.68%[20] - 港股市场行业表现分化,汽车(+7.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6.9%)、电子(+4.8%)涨幅居前,恒生汽车指数估值上升7.3%至15.7x[33][34] 金融工程与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美国被动ETF净申购达5000亿美元,资金持续从开放式基金流入ETF,8月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624亿美元,债券型ETF净流入481亿美元[39][40] - 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76.35%,超额收益44.02%,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097亿港元[43] - 多因子选股中,成长因子表现出色,中证1000增强组合年内超额收益16.52%[47][49]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集中上市,上周股票型ETF净申购53.32亿元,创业板类ETF净申购最多(19.47亿元)[52][53]
双融日报-20250922
华鑫证券· 2025-09-22 01: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48分 处于中性区间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 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6][10][15] - 情绪指标基于六大维度构建:指数涨跌幅、成交量、涨跌家数、KDJ、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 属于摆荡指标 适用于震荡市行情[23]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提升 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6] - 医疗器械主题:上海市政府提出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关标的包括联影医疗(688271)和透景生命(300642)[6] - 液冷主题: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 因AI新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 相关标的包括银轮股份(002126)和铂力特(688333)[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欧菲光(202,665.84万元)、赣锋锂业(157,847.52万元)、立讯精密(111,794.70万元)、中际旭创(91,583.13万元)、天孚通信(72,978.95万元)[11]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欧菲光(63,411.77万元)、均胜电子(57,720.23万元)、中微公司(53,740.56万元)、立讯精密(49,369.91万元)、昆仑万维(39,677.88万元)[1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SW交通运输(69,975万元)、SW传媒(54,491万元)、SW环保(33,598万元)、SW纺织服饰(31,690万元)、SW有色金属(30,950万元)[17]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SW计算机(-903,166万元)、SW机械设备(-737,402万元)、SW汽车(-577,549万元)、SW电力设备(-569,955万元)、SW医药生物(-436,391万元)[18]
捷邦科技(301326) - 301326捷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6
散热技术与工艺优势 - 关注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发展 但尚未收到可批量化生产订单或意向 [2][3] - 蚀刻工艺在微观精密及加工平整度上相比3D打印更具优势 [3] - 金属蚀刻工艺领域拥有行业领先技术储备及产能储备 [3] 客户合作与业务进展 - 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包括苹果 亚马逊 SONOS META 谷歌 JOBY等知名终端厂商 [6] - 新能源电池领域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 孚能科技 正力新能 鹏辉能源 多氟多等知名锂电池终端客户 [6] - 因签署保密协议 无法透露具体客户名称及项目细节(包括英伟达液冷方案反馈及苹果PRO液冷订单情况) [5] 公司发展战略 - 围绕主营业务探索符合长期战略发展方向的并购机会(包括赛诺高德并购可能性) [4] - 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及资本市场工具推动整体快速发展 [4] - 以先进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研发为核心能力 持续深耕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锂电池领域 [6] 信息披露与业绩情况 - 生产经营业务正常有序开展 [6] - 严格按照定期报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6] - 三季度业绩情况请关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定期报告 [6]
双融日报-20250919
华鑫证券· 2025-09-19 01:34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49分 处于中性区间[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8] - 该指标从指数涨跌幅 成交量 涨跌家数 KDJ 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构建 属于摆荡指标 适用于震荡市[21]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因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而受关注 文件中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明显提高 马斯克重申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和长盛轴承[5] - 医疗器械主题受上海市政策推动 计划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关标的包括联影医疗和透景生命[5] - 液冷主题因英伟达要求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而升温 AI新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 新散热方案单价是现有的3至5倍 相关标的包括银轮股份和铂力特[5]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和而泰(9786万元) 川润股份(9304万元) 永泰能源(9011万元)等[9]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包括东方财富(-50462万元) 胜宏科技(-20136万元) 指南针(-17903万元)等[11]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沪电股份(3542万元) 胜宏科技(3539万元) 三花智控(2968万元)等[11]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包括指南针(828万元) 华工科技(776万元) 科达利(719万元)等[12]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煤炭(99940万元) 房地产(22766万元) 石油石化(14361万元) 银行(6883万元) 纺织服饰(6866万元)[15]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11597万元) 电子(-10482万元) 计算机(-9661万元) 电力设备(-7656万元) 有色金属(-7626万元)[16]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为电子(18296万元) 银行(8800万元) 医药生物(7361万元) 汽车(7121万元) 食品饮料(4145万元)[18]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为机械设备(1375万元) 汽车(1189万元) 电力设备(859万元) 医药生物(753万元) 计算机(642万元)[18]
胜蓝股份:公司已就MLCP进行技术研发,相关专利在申请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4:02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就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展开研发 [2] - 相关专利正处于申请阶段 [2] 行业技术动态 - 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