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搜索文档
亿道信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6%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证网· 2025-04-22 13: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 8亿元 同比增长22 6% [1] - 研发投入达2 39亿元 同比增长36 16% [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在人工智能 空间计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推出AI企业工作台 实现企业专属信息的快速检索和精准解答 [1] - 开发AESOF边缘计算开发架构和AIEdgeserver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1] XR/AI穿戴领域进展 - 子公司亿境虚拟推出AI眼镜全栈产品交付方案 具备"快 省 全"三大核心优势 [1] - "SW3030AI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搭载高通AR1芯片平台 缩短量产时间并降低开发成本 [1] - AI眼镜方案已通过多家品牌客户验证 在整机重量 AI大模型交互等关键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未来战略方向 - 以"AI+XR"技术融合为切入点 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 [2] - 发力XR创新产品的研发 销售与量产交付 持续拓展产品应用生态 [2]
智能穿戴融资降温?AI大模型正在重写行业游戏规则丨热门赛道
创业邦· 2025-04-10 23:52
行业定义 - 智能穿戴是指通过集成传感器、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嵌入日常穿戴物品,实现健康监测、运动追踪、信息交互及环境感知等功能的电子设备,核心在于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 [4] - 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强调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重点培育智能穿戴等消费端场景,部署4大行动和15项具体措施,推动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4] 产品分类与技术路线 - 智能穿戴设备分为腕戴类、头戴类、眼镜类、服饰类、鞋类及贴片类等,其中腕戴类设备如智能手表与手环最为成熟普及 [5] - 技术路线依赖四大核心:多维传感与集成技术、低功耗计算与边缘处理技术、无线通信与互联技术、柔性电子与人体工学设计 [6] - 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医疗级监测、AI训练指导、人机交互重构,未来将向智能化、微型化、平台化发展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传感器、芯片、通信模块、电池及柔性材料等关键元器件供应商 [7] - 中游集中在整机制造与系统研发,要求技术集成与市场洞察能力 [8] - 下游涵盖销售渠道、行业落地方案及数据增值服务,形成"硬件驱动+数据赋能+服务延伸"格局 [9] 融资趋势 - 2020至2024年智能穿戴赛道融资事件呈高点后持续下滑趋势,2021年达峰值35起,2024年降至11起,行业进入调整期 [10] 代表企业 至格科技 - 专注AR衍射光波导和微纳光学领域,采用IDM模式掌握三大核心技术,建成业内首条全自动批量生产线,月产能10万片 [12] - 2025年3月完成B轮亿元级融资,2023年7月完成Pre-B轮融资,资金用于产能扩充和研发迭代 [13] Rokid - 专注AR眼镜软硬件研发及YodaOS操作系统生态构建,技术覆盖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光学显示等领域 [14] - 2024年9月完成C5轮亿元融资,1月完成C4轮近5亿融资,推出多款智能眼镜产品 [15] 雷鸟创新 - 聚焦消费级AR生态,发布全球首款双目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雷鸟X2,新一代光引擎体积缩减50% [16] - 2024年9月完成B+和B++轮融资,总融资超5亿元,资金用于AI+AR技术研发及产研基地扩建 [17] 热点讯息 - 创维发布仅重34.7克的全场景AI智能眼镜,突破行业重量与续航瓶颈 [19] - 苹果开发无创血糖监测技术,计划推出AI健康教练等四大模块 [20] - 谷歌与Fitbit合作引入个人健康大语言模型,基于Gemini模型构建 [23] - Meta与雷朋智能眼镜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副,计划年内达200万副 [24]
港青创业,一路向北
投资界· 2025-04-01 07:52
大湾区创投生态 -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宣布首批出资,弘毅投资作为管理方与两家子基金管理机构及两家初创企业签约,标志着深港联手培育大湾区科创生态的新尝试 [2] - 梦工场基金不仅提供资金,还将依托弘毅投资的产业资源为项目构建生态圈,打造大湾区早期科创生态 [2] 基金运作模式 - 梦工场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采用"母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80%资金投向子基金,20%用于直投 [4] - 直投领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文化创意、金融科技五大方向 [4] - 首批合作子基金为松禾资本和戈壁创投,直投项目包括咸兑科技(AI Motion解决方案)和Manifold Tech(三维重建产品) [4] 香港青年创业趋势 - 近5-10年香港青年北上创业现象显著增加,大湾区政策、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协同优势是主要吸引力 [8] - 前海梦工场通过基金支持、人才房优惠、创业空间租金减免等配套措施助力香港团队 [8] - 未来计划以香港为桥梁,吸引海外创业者并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 [8] 基金背景与愿景 - 梦工场基金源于前海管理局"1510"发展模式,旨在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首期由前海产业引导基金出资 [4] - 弘毅投资首次管理母基金,近期将在香港发行母基金以扩大布局 [4] - 目标是通过深港协同创新,构建"梦开始的地方"的创业生态 [8]
语音唤醒眼镜“私人助理” 已有企业量产
南方都市报· 2025-03-27 23:19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LOHO与闪极科技联合推出首款量产AI智能眼镜"拍拍镜" 具备第一视角拍摄 语音唤醒 会议记录整理 实时翻译及生活信息查询等功能[2] - 产品自2023年12月发布后迅速售出5万副 经过3个月调试后近期将开放线下门店体验[2] - 产品重量为50克 体感重量30多克 镜框设计纤细 通过人体工程学设计平衡智能功能与佩戴舒适度[3] 技术特点与产业优势 - LOHO凭借眼镜制造行业积淀 在镜框内集成芯片 电路及摄像头时注重舒适性 结合流行款式与AI智能终端形成产品特色[3] - 深圳园山街道聚集深圳90%以上眼镜制造企业 年产眼镜超1亿副 80%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完整产业链[5] - 园山周边50公里范围内可快速整合硬件研发与生产资源 具备AI产业技术积累和供应链协同优势[5]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被业界称为"AI眼镜元年" 包括Snap Meta Rokid 雷鸟创新等企业已发布产品 华为 OPPO vivo 腾讯等科技巨头同步布局[5] - 雅视集团联合大朋VR 星纪魅族及普莱斯签署智能穿戴5S战略协议 李白品牌推出具备6大近视管理场景的LIPO智能眼镜[4] - 园山眼镜企业加速冲上AI赛道 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先机[2][4][5]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眼镜产业于2022年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 龙岗区与园山街道出台真金白银支持政策[6] - 全国首个眼镜产业"工业上楼"载体——园山眼镜智造产业园完成近70%招商 吸引慧明 泰尔 柏琪等龙头企业进驻 计划2024年第二季度交付[6] - "粤港澳大湾区'眼镜+'AI智能穿戴产业联盟"于2024年底成立 由集美 云天励飞 李白 LOHO等企业联合发起 推动技术标准制定与产业升级[6]
上交所百家民企大调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成潮流
证券时报· 2025-03-21 01:52
踏入实验室、走进工厂,上交所百家民企大调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跟随上交所调研团队走访发现,面对人工智能(AI)浪 潮,沪市民企上市公司纷纷行动起来,积极主动拥抱AI技术。 此次调研走访,上交所带着"企业当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资本市场工具如何助力突破瓶颈"等关键问题深入企业一线,直击痛点与难点,力求通过精准调研 推动问题解决,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沪市民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包括大模型在内的AI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 "复星医药深度融合全球领先的大模型技术,第一时间接入了DeepSeek-R1。"在走访复星医药时,该公司董事长吴以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我 们同时自主推出了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已能够解决药物研发中的诸多问题,包括文献查阅、商业分析、市场分析以及全球研发进展追踪等。" PharmAID是医药行业首个AI决策智能体平台。基于该智能体,复星医药正加速推进"药物商业价值辅助决策"的能力建设,以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加速研发成 果转化。 在吴以芳看来,人工智能颠覆医药研发格局已成定局,"我们热情拥抱AI,聚焦创新研发和营销,通过自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