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今年“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28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00:53
成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今年以来全市申请以旧换新补贴已超389万件,补贴金额约31亿元,拉动消费超285亿元 [2] - 近4000家汽车、家电、数码、家居企业和超2.2万个门店参与活动 [2] - 原有12个家电补贴品类扩围至18个 [2] -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2.9%、4.5%、197.2% [5] 设备更新投资情况 - 2024年全市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70.4亿元,同比增长65.1% [3] - 2025年计划实施工业技改和设备更新项目450个,推动累计建成智能工厂95个以上 [7] - 首创"微技改"专项支持,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已储备项目400余个,预计撬动社会投资超30亿元 [7] 汽车消费拉动效果 - 全市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分别达5.8万辆、10.9万辆,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 [3] - 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扩大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支持范围 [8][9] 农业机械更新扩展 - 将粮食烘干中心、规模养殖设施设备等纳入更新范围,市级政策从1个领域2个方向扩充为6个领域9个方向 [10] 数码产品补贴新增 - 新增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1] - 拓展家电线上"立买立减"渠道,开展蓉城家庭焕新行动 [11] 资金保障情况 - 2024年全市获得"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39.55亿元,安排市级财政资金31亿元 [4] - 再生资源回收总量700万吨,入选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3][4]
成都发布新一轮“两新”政策,将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技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3:09
成都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成都印发《成都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明确54条年度重点任务 [1] - 2024年计划实施工业技改和设备更新项目450个,推动累计建成智能工厂95个以上,完成36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1] - 计划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00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1000部,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出租车1500辆、网约车5000辆 [1] - 持续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行动,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与措施 - 2023年成都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70.4亿元,同比增长65.1% [2] - 2023年完成既有建筑增设电梯1275部、更新电梯762部,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分别达5.8万辆和10.9万辆,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 [2] -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超310万件 [2] - 2024年家电补贴品类从12个扩围至18个,已下达18.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3] - 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2.9%、4.5%、197.2% [4] - 截至5月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超389万件,补贴金额约31亿元,拉动消费超285亿元 [4] 中小企业技改支持政策 - 首创"微技改"专项支持,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已储备项目400余个,预计撬动社会投资超30亿元 [6] - 开发"技改贷""设备租赁补贴"等专项金融产品,对融资租赁项目按年利率2.5%给予补贴,单户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 [6] - 2023年为1255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71.8亿元 [6] - 推动构建"联合体"协同机制,对完成协同改造的链主及中小配套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 [6] - 推出"设备更新需求清单"动态发布机制,重点推动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链式技改 [6]
广东发布31条措施提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8 00:5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广东省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支持汽车置换更新、12类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以旧换新,以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 - 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扩大参与范围并完善境外人士流程 [2] - 资金分配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7] 收入增长与就业促进 - 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10万人以上 [3]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支持个人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3] - 针对农民群体,深化农产品"12221"营销体系,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3] 服务消费与商旅文体融合 - 擦亮"食在广东"招牌,挖掘餐饮文化,打造"广东美食地图",强化"粤贸全国""粤夜粤美"等消费品牌 [6] - 优化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培育"+旅游"模式,开展文旅消费季惠民活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6] - 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增设口岸免税店促进入境消费 [6] 智能家居与新技术应用 - 鼓励家电、房地产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和体验中心,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场景落地 [8] - 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打造数实融合场景,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 [8] -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培育试点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 [8]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9] - 推进广州、深圳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5年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4500家 [9] - 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9]
线上线下消费热 以旧换新热度高 宝安尽显消费“西引力”
深圳商报· 2025-05-07 23:21
线下消费表现 - 宝安区重点监测的8个商圈"五一"假期客流量超336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60% [1] - 线下消费金额超20亿元 同比增长30.83% [1] - 欢乐港湾举办"深圳西引力"艺术开放周和公园文化季活动 吸引大量消费者 [1] - 满京华·满纷天地策划电竞主题节日活动 配合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海选赛 [1] - 大仟里举办"有限面包公社5.0"快闪活动 配合好利来西部首店开业 [1] - 全区消费笔数超300万笔 同比上升7.67% 占全市消费比重近20% [1] 线上消费表现 - 宝安区数字消费交易规模同比增速18.74% 全国非县域地区排名第三 [2] - 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超50% 同比增长23.9% [2] - 汽车置换更新申请411辆 销售金额9163万元 全市排名第一 [2] - 家电数码以旧换新核销13243笔 补贴金额超600万元 销售总额超4500万元 [2] 消费趋势特点 - 户外疗愈 首发经济 非遗体验成为新消费热点 [1][2] - 消费场景持续丰富 吸引多元消费群体 [1][2] - 电竞主题活动和艺术体验活动有效提升消费吸引力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和家电数码消费 [2]
支持广深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广州日报· 2025-05-07 20:25
就业增收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2] -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2] - 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2] 生育养育保障与教育供给 -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2] - 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 [2] - 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 [2] - 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 [2]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提质增效,引导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活动 [3] - 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3] - 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市、县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3] 入境消费与服务业开放 -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 [3] - 支持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深圳积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 [3] - 深化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深圳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新一轮试点建设 [3] - 支持广州、深圳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3]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 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4] - 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4] - 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4] - 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4] - 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4] 新型消费与休假制度 - 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支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及场景提升培育试点 [5] - 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5]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5]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 消费限制优化 - 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5] - 引导深圳推行"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指标的做法 [5] - 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在完善相关审批许可手续后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 [6] - 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和出租车候车点 [6]
广东发文提振消费:鼓励广深增发购车指标,开展“机器人+”深挖机器人消费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1:18
就业与收入提升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计划到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1]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1]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 支持个人投资政府债券及养老金理财产品 [1] 居民保障与服务消费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落实育儿补贴并简化流程 鼓励对二孩三孩家庭额外支持 [2] - 加强教育服务供给 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水平 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2] -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机制 推动医疗机构免陪护服务规范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2] - 推进适老化改造及长者饭堂建设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 [2] - 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托育试点 增加每千人口托位数 [2] 大宗消费促进措施 - 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覆盖汽车家电数码产品 采用"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3] - 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扩大保障房供给 优化公积金政策支持购房首付提取 [3] - 争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拓展租赁及房车露营市场 建立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 [3] 消费品牌与新型业态 - 强化"粤贸全国""食在广东"等品牌 支持老字号保护及原创IP开发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消费 [4] - 加快AI大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打造数实融合场景 推进即时电商及直播带货创新 [4] - 培育低空及邮轮游艇消费 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互认 开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挖掘 [4] 基础设施与政策优化 - 推进智慧商圈街区景区建设 完善社区商业及夜间消费配套 [4] - 因城施策取消或调整消费限制措施 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4] - 鼓励广深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 推动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型 [4]
区域的视角系列(5):如何看待北京消费数据?
东方证券· 2025-05-07 09:51
消费数据表现 - 一季度北京整体社零总额同比-3.3%,全国正增4.6%;通讯器材类同比-24.9%,汽车同比-19.9%,弱于全国的26.9%、-0.8%[5] - 一季度北京近1.5万名车主(占常住人口0.069%)提交乘用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家电以旧换新88万台(4.031%),3类数码产品以旧换新106万台(4.855%);深圳截至4月21日,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0.217%),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34.45%)[5] - 今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销售额占全国比例为19.74%,去年为17.2%,2023年为14.8%,2019年为10.6%[5] - 海淀区整体社零增速为-13.9%,商品增速-15.2%,餐饮增速-6.9%;朝阳区整体社零增速为-3.5%,商品、餐饮分别为-3%、-6%;东城区整体社零增速1.2%,商品零售增速1.3%,餐饮增速0.2%;西城区整体社零增速2.8%,商品零售增速4.3%,餐饮增速-3.6%[5] 消费数据差异原因 - 就业环境压力传导到消费者“以旧换新”参与意愿,一季度北京消费者就业满意指数为80.8,较上季降4.3个点,低于前一年同期的103.9[5] - 黄金对其他可选消费产生挤占,因金价上涨抬升北京购金意愿[5] - 首都功能疏解影响,朝阳、海淀一些央国企搬迁,导致消费数据下行压力明显[5] 历史消费增速情况 - 2019年北京、上海、天津全年社零累计同比分别为4.4%、6.5%、-0.3%,全国水平为8%[5] 风险提示 - 城市间经济表现差异大,单个城市代表性与分析价值减弱[5] - 城市规划、关税摩擦等非经济性因素对数据影响大于预期[5] - 统计数据不能反映最新变化、数据不全或各地口径不一致导致结论有偏差[5]
广东: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
快讯· 2025-05-07 07:53
政策内容 - 广东省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1] - 资金分配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1] - 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至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1] - 支持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包括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1] - 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 - 加大对个人消费者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料购置补贴力度[1] 补贴模式 - 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1] - 优化补贴方式和操作流程,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1] - 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主体参与范围,完善境外人士参与流程[1] 行业支持 - 鼓励家电、房地产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体验中心[1] - 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等多元场景落地[1] - 支持各地市结合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自主确定产品品类[1]
今日投资参考:假期文旅消费超预期 民航暑运表现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02:07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23%报3279.03点,深证成指涨0.51%报9899.82点,创业板指涨0.83%报1948.03点,北证50指数涨2.96%,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933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1500亿元 [1] - 保险、电力、银行、酿酒等板块集体走低,汽车、家电、半导体等板块拉升,人形机器人、AI应用、算力、智能穿戴概念等活跃 [1] - 国海证券表示5月中小成长和科技有望占优,建议关注计算机、传媒、军工 [1] 文旅消费 - 五一假期前三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91524万人次,同比增长5.8% [2] - 五一期间跨市住宿订单占比突破80%,连住两日及以上的深度游用户比例预期达20% [2] - 银河证券建议全面关注社服板块投资,因服务消费成为政府下一个刺激要点 [2] 航空运输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次有望突破3.5亿,同比增长15%以上 [3] - 假期前3天民航、铁路跨区域流动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5%、10.5% [3] - 5月1日窄体机利用率较2019年提升0.7h,假期国际航班量恢复率升至91% [3] 公用事业 - 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上涨29%,非居民生活用水上涨27% [4] - 中信证券预计价改落地后将大幅疏导供水企业成本压力 [4] 人工智能 - 工信部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 [5] - 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升级 [5][6] 数据基础设施 - 国家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7] -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快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7] 卫星通信 - 《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8] - 鼓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领域应用 [8] 零售消费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9] - 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家电销售119亿元 [9] - 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10.5% [9] 黄金市场 - 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06吨,同比增长1% [10] - 一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总量增长逾一倍达552吨,同比增长170% [10] 国际贸易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 [11] -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自6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 [12] 企业并购 - 美的集团完成收购Teka集团(除俄罗斯子公司) [13] - 美的将发挥全球研发与制造体系协同优势增强Teka集团竞争力 [13]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撬动消费升级新支点
政策实施成效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661万件,家装厨卫"焕新"3712.3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20万台 [1] - 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1] - 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2023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力度 - 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1]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相较2024年翻了一番 [1] - 商务部将与各地、各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抓住"五一"假期等节点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 [2] 地方创新实践 - 辽宁省家电、手机等补贴资格领取核销渠道由2个拓展到10个,汽车补贴信息填报从17项缩减为4项 [2] - 辽宁省为参与企业提供最高10万元的信贷财政贴息,参与消费者近250万人次,补贴金额达25亿元,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00亿元 [2] - 江苏省一季度累计开展2000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超4亿元惠民消费券及33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组织3万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参加 [3] - 江苏省家电以旧换新销售企业10015家、门店34120个、电商平台21家,企业参与量较2024年增长217.5%,门店参与量增长396.5% [3] - 河北省实现电动自行车1小时"一站式"换购体验,将原本需跨4个部门、耗时2至3天的办理流程压缩至1小时办结 [3] 行业影响 - 消费观念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2]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 [4] - 高品质供给升级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