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服务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继续加仓阿里,恒生科技ETF(520920)进入上市倒计时!机构看好恒生科技迎来“主升浪”行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2:55
南向资金动向 - 9月25日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0.46亿港元 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 46.32亿港元 腾讯控股11.11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超11400亿港元 为去年同期2倍以上 [1] - 恒生科技ETF(520920)9月30日上市交易 截至9月23日持有人户数6018户 户均持有202,728.32份 [1]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当前PE估值24.29倍 处于过去五年36.54%分位点历史低位 [1] - 2025Q2收入同比增速14.43% 净利润同比增速16.18% 领先港股主要指数 [2] - 指数涵盖30只科技龙头股 集中投资信息技术 可选消费 通讯服务领域 [1] 流动性环境改善 - 美联储9月降息及后续降息周期概率提升 直接缓解港股流动性困境 [2]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恒生科技往往兼具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2] - 外资回流预期与南向资金形成双驱动 可能开启主升浪行情 [3] 龙头企业动态 - 阿里云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合作 集成软件栈缩短具身智能开发周期 [2] - 阿里云为迎接ASI时代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2] - 指数可通过QDII投资网易 京东 携程 百度等非港股通科技公司 [1]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9月第4期:港股卖空占比降至历史低位-20250923
海通证券· 2025-09-23 09:36
核心观点 - 全球市场小幅收涨,估值继续提升,港股卖空占比降至历史低位[1]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鲍威尔发言中性偏鸽,市场预期年内降息1.8次[4][46] - 欧美经济预期改善,美股科技盈利预期连续上修,港股盈利预期转为上修[1][4][59] 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小幅上涨:MSCI全球指数上涨1.0%,其中发达市场上涨1.0%,新兴市场上涨1.1%[4][8] - 发达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最强(+2.2%),新兴市场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优(+2.3%)[8] - 板块表现分化:全球可选消费与信息技术板块表现突出,港股非必需性消费上涨4.9%,美股通讯服务上涨3.4%,欧股信息技术上涨8.2%[9] - 大宗商品涨跌互现:COMEX黄金上涨0.5%,COMEX铜下跌0.5%[8][11] - 汇率市场平稳:美元持平,英镑和日元贬值,人民币持平[8][13] 交投情绪 - 欧美股市成交放量:标普500成交额达82150亿美元(环比上升),欧洲Stoxx50成交额达6086亿美元(环比上升)[17][18] - 港股卖空占比降至历史低位:当前卖空占比为11.8%,处于滚动三年分位数3%的水平[17][22] - 投资者情绪分化:港股情绪处于历史高位,北美情绪处于历史偏高位置(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84.8%)[17][30] - 波动率变化:港股和日股波动率下降,美股和欧股波动率上升[17][25][26] 估值水平 - 发达市场估值提升:PE为24倍(2010年以来93%分位数),PB为3.9倍(100%分位数)[27][34] - 美股估值高位:纳斯达克指数PE达43.2倍,标普500 PE分位数达94%[27][31] - 新兴市场估值分化:创业板指PE达43.4倍,恒生指数PE仅12倍[28][32] - 行业估值差异:港股医疗保健业PE最高(46.8倍),美股信息技术PE分位数最高(100%)[36][43] 资金流动 - 美联储降息落地:9月17日降息25BP,鲍威尔发言中性偏鸽[4][46] - 利率预期变化: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1.8次,欧央行降息0.15次,日央行加息0.7次[46][50] - 全球资金流向:7月资金主要流入印度(61亿美元)、欧洲(60亿美元)、中国香港(39亿美元)和韩国(34亿美元)[53][55] - 港股资金流入:最近一周资金合计流入29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流入420亿港元,稳定型外资流入145亿港元[53][58] 基本面与盈利预期 - 港股盈利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从2066上修至2068,能源业上修最多(+4.0)[59][61] - 美股盈利持平: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持平在269,信息技术板块上修最多(+0.1)[4][59][65] - 欧股盈利持平: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持平在337,公用事业上修最多(+3.9)[4][60][66] - 日股盈利下修:日经225指数2025年EPS从2018下修至2012,医药板块上修最多(+1.4)[60] 经济数据 - 美国经济数据疲软: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低于预期7.5万人),失业率升至4.3%[67][70] - 通胀温和回升:8月美国CPI同比2.9%,核心CPI同比升至3.1%[67][68] - 欧洲经济改善: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0.7%(连续8个月改善),7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1.8%[71][72][75] - 经济意外指数变化:美国经济意外指数升至13.6,欧洲升至23.7,中国降至-29.9[77][79]
"牛市旗手"绣红旗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9-22 09:10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五味杂陈 盘面消息 A股主要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22%,收报3828.58点;深证成指涨 0.67%,收报13157.97点;创业板指涨0.55%,收报3107.89点;科创50指数涨3.38%, 收报1408.64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21215亿,较上交易日缩量2023亿。 老水看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今 天 沪深两市三大指数全线飘红,券商在这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至少三次力挽狂 澜,将指数从大跌边缘硬生生拉回。第一次发生在上午 10:02 ,第二次在中午 11:20 ,最 后一次在下午 14:07 。彼时指数均处于大跌边缘,且均呈现下跌屡创新低的态势。 券商上周扮演压盘角色,今 天 则转为护盘角色。最终,券商板块在中信证券的带动下上涨约 1% ,位列涨幅榜前列。 整个市场今 天 成交量仅 2 .11 万亿,属于缩量反弹格局。下跌个股数量仍远多于上涨个股, 其中下跌 2990 家,上涨 21 52 家。 盘面上,热点与强势板块仍集中在科技股。除贵金属(黄金、白银)板块上涨 6.18% 外,消 费电子、半导体、通讯服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2.7 ...
晨星:AI的采用料将结构性降低多个行业长期运营成本 哪些行业受益最多?
智通财经· 2025-09-04 06:21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从炒作转向实现实质成本节约 对投资者具有重大影响 [1] - AI采用预计结构性降低多个行业长期运营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并为被低估公司创造重新评估机会 [1] 行业受益分析 - 消费周期性及防御性行业仍被低估 或将实现超出预期的盈利改善 [1] - 通讯服务行业已因AI实现成本改善 多媒体内容、广告制作、旅行社及招聘平台的代理AI减少劳动成本 [1] - 半导体行业通过AI优化芯片生产流程降低研发成本 [2] - 金融服务行业通过AI自动化客服中心流程及贷款审批降低银行及保险公司成本 [2] - 医疗保健行业通过AI在临床试验及药物开发数据管理方面优化运营并改善成果 [2] 重点关注公司 - 消费周期性行业关注百威、花王、携程(09961)等 [1] - 通讯服务行业关注Naver、百度(09888)、腾讯(00700)、网易(09999)等 [1] - 半导体行业关注台积电、SK海力士、立讯精密(002475)、村田制作所等 [2] - 金融服务行业关注汇控(00005)、三菱UFJ金融集团、星展银行、东京海上日动等 [2] - 医疗保健行业关注Hoya、医渡科技(02158)等 [2] 投资策略建议 - 理解何时及如何在不同行业分配资金至关重要 因AI受益步伐不一 [1] - 密切关注具备成本削减潜力公司的AI应用进展 把握市场重新评估带来的投资机会 [2] - AI正通过替代劳动力和研发提升运营杠杆 即使被低估消费行业出现轻微正增长反弹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盈利改善 [2]
南向资金连续27个月净流入港股,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增幅较高
环球网· 2025-09-04 00:55
南向资金流入情况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到10057.3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1] - 南向资金已连续27个月净流入 [3] 港股通标的持股变化 - 近六成港股通标的年内持股数增加 [3] - 银行股的持股数量增幅较高 [3] 港股库存周期特征 - 上游产业持续去库存 中下游产业已进入补库存周期 [3] - 新经济步入持续补库阶段 旧经济仍以两位数幅度收缩供给 [3] 行业供需格局分析 - 信息技术 可选消费 医疗保健处于主动加库存 供需格局良好 [3] - 能源 公用事业 房地产仍在主动去库存 处于周期底部 [3] - 通讯服务 原材料等开始被动去库存 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3] 港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下游产业链 成长性较强 与中国宏观经济联系较弱的新经济行业中报结果较佳 [3] - 偏向传统经济并与中国宏观经济强联系的行业面临业绩压力 [3] 投资机会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机会 [3]
行业首个!日日顺联合中国移动获中物联科技进步奖
全景网· 2025-08-27 01:12
核心观点 - 日日顺供应链与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物资需求预测项目填补了智能预测领域的技术空白 通过AI模型实现供应链决策的实时化和自动化转型 [1] - 项目在同比销售增长前提下实现年度月均申购量下降20%以上 库存周转天数由120天压缩至26天(效率提升462%) 每月节约供应链总成本千万元级别 [2] - 该项目重构了传统供应链决策机制 以数据驱动替代经验判断 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复制路径 [2] 技术突破 - 首次将Transformer模型引入物资预测领域 能精准捕捉单个产品需求模式并洞察产品间复杂关联 [1] - 项目为通讯行业首个AI物资预测项目 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 中国移动提供AI和大数据技术支撑 日日顺供应链发挥集中化、标准化管理优势实现技术落地 [1] 运营成效 - 年度月均申购量下降20%以上 库存周转效率提升462% [2] - 市场产品供应链总成本节约达千万元/月 大幅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2] - 从根本上改善预测与实销偏离的长期困境 [2] 战略规划 - 日日顺将持续深化通讯领域集中化+标准化管理优势 推动供应链智能化升级 [2] - 中国移动期待与日日顺深化合作 以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更多科技红利 [2] - 项目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化转型实施路径 [2]
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曝光:英伟达稳居第一,多只头部公募纳指ETF现身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11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二季度持仓分析 - 英伟达稳居第一大重仓股 持股市值达2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持5076万美元 二季度股价上涨45.77% [2] - 前五大持仓全部为科技股 包括英伟达 谷歌 三倍做多FANG+指数ETF 三倍做多纳指ETF和Meta [3][5] - 持仓组合呈现高度科技导向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 其次为通讯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 [4][6] 重点持仓变动情况 - 大幅增持英伟达和谷歌 分别增加5076万美元和6124万美元 [4] - 新进特斯拉 奈飞 Coinbase等个股 持仓市值分别为6301万美元 5723万美元和5470万美元 [5] - 减持苹果 微软和亚马逊 减持金额分别为4534万美元 1100万美元和2688万美元 [7] 行业配置特点 - 科技板块占绝对主导地位 前十大持仓中有7只为科技相关企业 [4][6] - 通过三倍做多FANG+指数ETF和三倍做多纳指ETF强化科技板块配置 [5][8] - 减持消费电子类个股 如苹果 同时增加对AI硬件和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配置 [6][7] 市场观点与策略 - 基础层AI硬件龙头被视为核心资产 但需通过波段操作平衡估值波动风险 [6] - 应用层拓展至新兴领域 如加仓谷歌AI模型投入和新进Coinbase 体现对技术落地场景的前瞻布局 [6] - 采用"分层策略"看待科技股前景 优选现金流强劲的生态型公司作为长期投资标的 [6]
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投资机会,高股息资产稳定结构性牛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09:17
港股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呈现结构性牛市 新消费 创新药 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支撑反弹 [1] - 南向资金成为关键护盘力量 持仓以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为核心 近期开始多元化配置信息技术 通讯服务等行业 [1] - 港股整体资金青睐金融与科技板块 周期类板块信心仍偏弱 [1] - 下半年港股结构性牛市韧性仍在 人民币国际化及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的价值是长期看点 [1] 银行板块分析 - 银行作为低波动 高股息策略的代表 具备稳定股息率 低波动率及股息免税优势 [1] - 银行板块竞争格局稳定且受周期性影响较小 [1]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的是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 [1] - 该指数从香港市场中筛选具备持续高股息支付能力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覆盖金融 地产等传统高分红行业 旨在反映港股市场中以稳定分红为核心特征的价值型证券的整体表现 [1] 相关基金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 [1]
港股通50ETF(159712)涨超1.2%,市场关注结构性机会与流动性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03:13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在AI科技重估带动下开局强劲,新消费、创新药、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支撑 [1] - 金融与科技板块最受市场青睐,南向资金持仓以金融(尤其是银行)为核心,近期开始多元化配置信息技术、通讯服务 [1] - 外资偏好金融、可选消费及信息技术 [1] - 下半年结构性牛市韧性料将延续,人民币升值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重要支撑 [1] 行业分析 - 金融板块因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 [1] - 科技成长板块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 [1] - 长期看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代表,"国家风险溢价"收敛潜力大,内资定价权上升将放大重估高度 [1] 港股通50ETF - 港股通50ETF(159712)跟踪港股通50指数(930931),由符合港股通资格的50家大型企业组成 [1] - 指数成分股覆盖多个行业,侧重于金融、信息技术和消费等关键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代表性及流动性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50ETF发起联接A(014689)和国泰中证港股通50ETF发起联接C(014690) [1]
美联储议息会议压轴“超级周”
华福证券· 2025-07-28 02: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美股进入财报季密集披露期,受部分经济数据向好以及企业财报季良好预期的提振,美股三大指数均上涨,当前市场处于“政策观察期 + 财报验证期”叠加阶段,下周为美国重要数据公布密集期和财报披露高峰期,需关注美国Q2实际GDP年化季率、7月非农就业数据及核心PCE等数据以及“美股七巨头”中苹果、亚马逊、微软与Meta的季报公布,同时,下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几乎完全定价7月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需重点关注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的讲话是否会释放降息信号 [2][8] 海外周观点 - 本周美股进入财报季密集披露期,三大指数均上涨,特朗普造访美联储并对鲍威尔施压要求尽快降息,但态度缓和且表示没必要更换美联储主席 [2][8] - 下周是美国重要数据公布密集期和财报披露高峰期,需关注美国Q2实际GDP年化季率、7月非农就业数据及核心PCE等数据以及“美股七巨头”中苹果、亚马逊、微软与Meta的季报公布 [2][8] - 下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几乎完全定价7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需关注鲍威尔讲话是否释放降息信号 [2][8] - 6月美国谘商会领先指标月率为 -0.3%,低于前值0%和预测值 -0.2%;7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为 -20,低于前值 -7和预测值 -2;6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为393万户,低于前值404万户和预测值400万户;至7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人,低于前值22.1万人和预测值22.6万人;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49.5,低于前值52.9和预测值52.7 [9] - 本周美联储官员较少针对利率政策发声,鲍威尔称需让大型银行自由竞争,鲍曼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重要,古尔斯比对关税推升商品通胀“略微担忧” [9] 资产价格 权益市场 - 本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涨跌不一,日经225涨幅最大为4.11%,深证成指、恒生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2.33%、2.27%,德国DAX跌幅居前为 -0.30% [3][31][34] - 分行业来看,美股医疗保健行业涨幅最大为3.67%,港股材料行业涨幅最大为8.16%、通讯服务行业跌幅最大为 -1.25%,A股材料行业涨幅为5.26%,日股金融行业涨幅最大为13.22% [3][40] 外汇市场 - 本周韩元、新西兰元等相较人民币升值,卢布、泰国铢等相较人民币贬值,美元指数下降0.80% [41] 大宗商品市场 - 本周大宗商品期货涨跌互现,CBOT豆油涨幅最大为1.15%,NYMEX轻质原油跌幅最大为 -3.31%,CBOT大豆、CBOT玉米跌幅居前,分别为 -2.73%、 -2.32% [31][46] 流动性 - 本周全球长端利率走势不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日本从1.52%上涨7.50BP至1.60%,中国从1.67%上涨6.72BP至1.73%;英国从4.67%下跌9.08BP至4.58%,美国从4.44%下跌4.00BP至4.40% [50] 本周全球重要经济数据更新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 欧元区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 -14.7,较前值 -15.3有所回升 [75] 英国制造业PMI指数上升 - 英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2,较前值上升 [75] 日本服务业PMI上升 - 日本服务业PMI呈上升趋势 [70][71] 本周已公布和下周即将公布重要数据跟踪 本周已公布数据 - 包括中国至7月21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美国6月谐商会领先指标月率、美国7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等多项数据 [75] 下周即将公布数据 - 涵盖英国7月CBI零售销售差值、美国7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美国5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等多项数据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