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业

搜索文档
上海杨浦交出“十四五”成绩单:五年累计征迁改造旧住房42.1万平方米,全区民生财政投入增长了50.2%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08:48
9月2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六场新闻 发布会,围绕"在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主题,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介绍杨浦 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杨浦区委副书记周嵘,杨浦区委常委、 常务副区长尼冰,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方面,立足杨浦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 导,"人工智能+""互联网+"为两个重点方向,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四大新兴产业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 互联网"大厂"、"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一大批数字经济企业在杨浦链式集聚、拔节生长。 在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方面,持续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为创新主体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比如,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吸引了一大批拔尖人 才纷至沓来,区域内的两院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等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主动承接上海建设全球技术交 易枢纽的重大 ...
新城市志|第二座5万亿之城来了,中国城市格局怎么变
新浪财经· 2025-09-20 06:17
北京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 北京即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紧随上海之后 [1] - 2024年北京GDP达49843.1亿元,同比增长5.2%,2025年上半年GDP为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 [3] - 过去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3] 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 信息服务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每年跨越千亿级台阶,产业规模全国之首 [4] - 形成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 [4] 金融业实力与贡献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 [5]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5] - 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总量近半,2024年备案大模型105款 [5]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丰硕 [5] 消费与内需潜力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7.5% [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疏解非首都功能,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7] -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落地,涵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 [7] - "北京研发、津冀生产制造"模式成熟,"十四五"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为"十三五"近两倍 [8] 交通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京津冀跨界连通道路达11条,轨道交通平谷线建成后燕郊到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 [9] - 三地共建115个医联体,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 [9] - "河北福嫂"占北京家政市场38.4%,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9] 中国城市经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已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有望增至30个 [14] - 京沪为5万亿第一梯队,深圳、广州、重庆为4万亿第二梯队,苏州、成都等为2万亿第三梯队 [14] - 重庆2024年GDP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增长90.5%) [14] - 苏州2024年增速6%,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 [14] - 江苏聚集苏州、南京等5座万亿城市,为万亿城市最密集省份之一 [14] - 唐山2024年突破万亿元,使全国万亿城市数量增至27座 [15]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北京亮出高质量发展“家底”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03:53
经济发展成就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经济总量 [2]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2]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水耗 碳排放等多项指标达全国最优水平 [2] 产业结构升级 - 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信息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2]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2] - 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2] 科技创新实力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约占全国一半 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2] - "十四五"以来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 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两倍 [1] - 科技成果"蛙跳"现象得到扭转 [1] 区域协同发展 -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1] -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1]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 [1] 重大项目建设 - "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全部开学开诊 城市副中心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1] - 北京艺术中心 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地标 环球影城成为文旅新名片 [1] - 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唯一"双奥之城" 中轴线申遗成功使世界文化遗产达8处居全球城市首位 [1] 对外贸易发展 - 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连续3年超3.6万亿元 [3] - 服务贸易2021-2024年年均增速达9.4% [3] 营商环境优化 - 迭代出台营商环境改革措施1700余项 非现场监管覆盖率近70% [3] - 经营主体2021-2024年年均增长6.2% 总量达268.6万户 [3] - 深化接诉即办改革 "有困难打12345"成为市民普遍选择 [3] 民生服务改善 - 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5万个 建成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3] - 152家医院线上互认检验检查结果 发展养老助餐点2666家覆盖超九成城乡社区 [3] - 450多万名老年人就近解决吃饭问题 提供普惠托位超过3.1万个 [3] - 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园覆盖率均达94% [3]
智库要览丨服务贸易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6 07:38
ZHIKUYAOLAN 编者按 服务贸易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当前,服务贸易的增速总体高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多家国际机构、研究院 等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赋能,中国的服务贸易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服 务贸易结构不断提质升级,多元化、高质量的"中国服务"加速走向世界。 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阅读提示: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关键动力。《2025年年度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但贸易体系展现出显著韧性。尤 其是服务贸易表现亮眼,2024年服务贸易额增长9%,所有主要服务部门均实现增长。《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2025》指出,当前,全球服务贸 易包容发展需求不断升级,数字化对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服务贸易包容发展成为新的国际规则热点,全球供应链重构正在对世界服 务贸易包容发展产生影响。《全球贸易最新动态》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放缓,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仍增加了约3000亿美元,但受诸多不确定因素 的影响,下半年全球贸易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 《2025年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三季度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22:39
核心经济指标表现 -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1]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7] - 7-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5.8%和5.6% [7] 消费与零售行业表现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1-8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 快于商品零售增速 [7]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2] 制造业与工业生产 -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2] - 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2]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7-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为9.3% [7] 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 - 1-8月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 [4] - 专业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6% [4]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 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绿色产业 [5] 经济循环与市场活力 - 8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扩张 铁路货运量增速加快 [2] - 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 [2] - 8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 [3] - 7-8月货物出口分别增长8.0%和4.8% [7] 价格指标与创新动能 - 7-8月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0.8%和0.9% 连续4个月涨幅扩大 [7]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 智能终端产品受青睐 [3] - 数字经济发展向好 [3]
8月经济边际改善,政策仍需适时加力丨温彬专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2:38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相较7月,8月各项指标回落幅度有所收窄,呈边际改 善迹象。当前宏观政策处于"持续用力、适时加力"过程中,主要呈渐进式、托底式特征,以助力完成全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温彬。资料图 8月经济指标回落幅度收窄 8月各项指标的边际改善大体符合市场预期。此前公布的景气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较 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显示经济景气度仍在收缩,但收缩幅度较7月份好转。近日公布的其他经济指标 也大体符合这一特征。 三是新动能表现强劲。在基建和房地产开发等旧动能表现偏弱的同时,新动能则保持快速增长。8月 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 业。1~8月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4.1%、28.0%、12.6%,远高于制造业投资整体增速。 四是物价结构性回暖。受食品价格偏弱拖累,8月CPI同比-0.4%,低于上月的0%,但核心CPI同比增长 0.9%,涨 ...
解码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5 16:14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台阶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3]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实现 [3]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3] 支柱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3]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持续强化 [3] - 制造业向新优化 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50% [3] 科技创新生态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5] - 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5]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6]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占全国约一半 [5]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6] - 信息服务业保持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增长速度 [3] 未来产业布局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6]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 [6]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近200种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应用落地 [6][7] 消费新业态 - 服务消费额前四年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1][8]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平均每天5场活动 [8] - 市场总消费预计2025年超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8] 投资与改革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8] - 北交所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支持212个项目约190亿元 [4] -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推向全国 [4] 产业结构优化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7]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达全国最优水平 [3] - 乡村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提高20%以上 2024年乡村游总收入超35亿元 [9]
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由负转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5:41
消费市场表现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增长0.17% 较7月环比下降0.14%明显改善 [2]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 同比增长4.6% [2] - 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 粮油食品类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7% 5.8% 16.9%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家具类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6% 14.3% 14.2% 7.3% [2]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1亿元 同比增长4.6% 增速较城镇高1.4个百分点 [2] 工业生产情况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8月累计增长6.2% [3] -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1% 制造业增长5.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 [3]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 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9和4.1个百分点 [3] - 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20% [6] -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减速器 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6] 固定资产投资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4.2% [4] - 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0.20% 较7月环比下降0.63%明显改善 [4]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7% 销售额55015亿元 下降7.3% [4] -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3.0% [4] -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信息服务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 28.0% 12.6% [4] 政策效果显现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 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5] - 扩内需政策效能向生产端传导 相关行业生产较快增长 [5]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 智能终端产品受青睐 数字经济发展向好 [6] - 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作用下 8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 [6]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元!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券商中国· 2025-09-15 15:13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 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 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 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 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从发展质效看,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 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强调,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北 京市发改委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首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 走 ...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27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 就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 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从发 展质效看,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 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强调,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北京市发改委将扎实推进高 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