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业民间投资何以逆势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9-26 21:51
新质生产力引领作用持续显现。一方面,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民间资本投向新质生产力 领域。另一方面,制造业民间投资对风险的多元偏好、充沛的创新活力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契合了培 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对于技术迭代快、决策灵活和持续创新的内在要求。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 出,与制造业民企产业升级需求形成呼应,推动了民间投资潜力的释放。 当前,制造业民间投资正处于一个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投资方向将进一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绿色 低碳等产业领域聚焦。对此,要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回应企业关切,更大力度破立并举来稳定预 期、激发活力,促进制造业民间投资盘活存量、做大做优增量。 制造业民间投资正处于一个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投资方向将进一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等 产业领域聚焦。要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回应企业关切,促进制造业民间投资盘活存量、做大做优 增量。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排名之外,一组有关制造业的数据 值得关注:在500强民营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从2023年的63.8%提升至目前的66.4%,连续3年保持 增长。 此外,制造业民企在营收占比、研发投 ...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信号持续释放
经济网· 2025-09-25 05:35
本报记者 马文博 近期,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发声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 信号持续释放。业内人士表示,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 动投资提质增效,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投资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9月12日召开的国 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 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 投资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 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有所放缓,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基本稳 定。 今年以来,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有利于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支撑民间投资增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民间投资"与"新质生产 ...
政策信号持续释放 多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36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发声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近期,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业内人士 表示,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投资提质增效,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图为贵州省盘州市茶厅左线隧道出口的施工现场。(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投资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 9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 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民间投资增长有支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有所放 缓,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一 ...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9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民间投资将在 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民间投资带来压力,但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将为民间投资不断提供广阔空间。民营企业的独特 优势也在市场考验中不断凸显,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应变机制和强大的创新活力,使其能够快速适 应市场变化,把握新发展机遇。民营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在积极布局绿色产业、人工智 能、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投资主体将更趋协同化,大型 民营企业引领创新,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生态。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民间投 资实现量质齐升。 ...
国家税务总局:七八月份税收同比增幅明显 和股市活跃等有关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9:28
9月17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1—8月,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下同) 同比增长2%,其中7、8月份收入增幅明显回升。 一方面,经济决定税收。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系列增量和存量政策持续显效,经济运行 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税收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带动。7、8月份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8月份上证指数突破3800 点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超过100万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额达2.3万亿元为年内新高。资本市场交易活 跃不仅直接带动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大幅增长,还带动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行业税收增长,如7、8月份证 券业税收增长均超过70%、保险业税收增长则超过10%;同时,企业投资收益、股票分红增加,也带动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收。 此外,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坚守法 治公平,加强合规管理,着力营造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良好生态。在通过精准宣传辅导,帮助经营主 体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同时,一方面,以案示警促进依法经营,今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分级分类曝光 了300余件税收违法案件,释放出坚定 ...
透视8月经济“成绩单”: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消费潜能继续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0:01
国家统计局9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工业、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和进出口规 模继续扩大,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速与1至7月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的态势没有改变。从8月数据 看,工业、投资、消费等数据的同比增速较7月略有回落。专家分析,主要指标单月同比降幅边际收 窄,呈现企稳迹象。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下阶段情况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 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畅通,将 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和向好发展。 消费继续扩容提质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国补"资金接力供给,贴息政策精准发力,一揽子政策"组合 拳"持续发力,促进了消费增长。数据显示: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8月,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 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 8月,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分 别同比增长8.1%和9.3%。 人工智能蓬勃兴起,相关行业较快增长。8月,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 同比 ...
1—8月 制造业超半数行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00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的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制造业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快于民间项目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40.6%,分别比上半年和 去年同期提高1.7和2.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付凌晖: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16个行业民间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 运输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2.6%和16.2%。 与此同时,创新投资力度不断加大。1—8月份,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专业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7.6%。 此外,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民间投资增长空间持续拓展。1—8月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 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3.5%。 ...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利润率端边际改善,工企利润实现降幅收窄
渤海证券· 2025-08-27 11:49
总体利润表现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2] - 7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2] 量价因素分析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2][3] - 1-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较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3] 利润率改善 - 1-7月营收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4.6%,但降幅较1-6月收窄[3] 企业类型分化 - 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边际改善[3] - 仅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边际回落[3] 行业表现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1-7月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较1-6月扩大[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较高增长[4] - 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4] 风险提示 - 极端天气影响不及预期可能对量端产生担忧[5]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可能从出口端对国内经济形成扰动[5]
前7个月辽宁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01
工业增加值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 [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 [1] - 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矿采选、燃气生产供应、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制造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工业产品产量 - 变压器产量同比增长68.2%,化学试剂增长37.4%,泵增长26.4%,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8.5% [1] - 合成氨增长15.1%,纸制品增长15.0%,工业机器人增长6.5%,汽车产量下降13.4%但新能源汽车增长16.3% [1] 固定资产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7.0% [2]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9%,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6.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7.2亿元,同比增长5.5% [2]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7.0%,日用品类增长12.9%,烟酒类增长6.6% [2] - 智能手机销售增长1.3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98.2%,一级二级能效家电增长46.6%,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17.6% [2]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4376.1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出口2347.8亿元增长13.6% [3] - 机电产品出口1185.1亿元增长8.9%,其中电工器材出口114.3亿元增长15.6% [3] - 汽车零配件出口85.0亿元增长12.5%,船舶出口134.9亿元增长26.6%,农产品出口188.5亿元增长9.1%,钢材出口227.3亿元增长11.1% [3] 企业类型表现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6.0%,私营企业增长3.1% [1] - 集体企业下降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8% [1] - 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57.5% [1]
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1 21:58
经济增速与区域表现 - 22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3%),其中西藏以7.2%领跑,甘肃(6.3%)、湖北(6.2%)、浙江(5.8%)分列区域前列 [1][2] - 西部省份表现突出,9个省份增速超全国线,东部7个、中部5个、东北1个 [2] - 广东GDP总量保持全国第一(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紧随其后 [3] 外贸与工业表现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值占全国64.1%,同比增长4.8%,贡献全国出口增量近六成 [3] - 31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利润增速达两位数 [4] - 造船业方面,辽宁造船完工量、订单量均列全国第2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 [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速显著,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等细分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福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江苏航空航天器、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速超10% [5] - 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7%;湖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8% [5] 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 - 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2%;浙江家电、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速超60% [4] - 湖北家电类零售额增长30.8%,家具类增长63%,增速较一季度显著提升 [4] - 四川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光伏电池增长1.9倍,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3.2% [5] 区域发展战略 - 广东计划发力人工智能、海洋牧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7] - 江苏强调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8] - 上海聚焦三大先导产业规模扩张,深化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