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泡沫

搜索文档
低利率环境与房地产“止跌回稳”|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23 09:54
全球低利率环境成因 - 自然利率受人均技术水平和劳动力变化影响,工业革命后能源、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促进作用达顶峰并下降 [5] - 发达经济体生育率走低因女性地位提升需平衡事业家庭,城市化推高房价和养育成本,老龄化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储蓄率和长期利率 [6] - 金融层面因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金融危机和公共卫生事件增加风险厌恶,推高无风险资产需求,大量外汇储备流向美国压低利率,收入不平等降低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压利率 [6] 中国低利率环境成因 - 实体层面技术追赶效率下降,自主创新不确定性高,人口自2022年进入负增长,2022至2024年减少85万人、208万人、13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2年开始下降 [7] - 金融内部因投资者风险偏好收窄,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购房逻辑转向负债最小化,预防性储蓄增加,2022和2023年住户存款增34.5万亿元,等于2014—2019年六年总和 [7] - 金融外部因人民币安全资产特质增强,经济基本面稳定通胀低保证购买力,经常账户顺差和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应对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保证利率稳定,2024年外资净增持人民币债券468亿美元增4.2倍,持有余额超6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8] 低利率对资产价格影响理论 - 低利率政策目标刺激通胀和经济复苏,但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副作用,因基础货币投放导致流动性过剩可能脱实向虚 [10] - 低利率降低资金成本,增加购房需求,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发挥作用,房地产估值对贷款利率敏感改善价格预期 [10] - 理论不完备因流动性可能进入僵尸企业,购房决策需考虑收益存在门槛效应,预期改变需居民收入改善前提,实证支持低利率刺激房价但数据非低利率时期 [10] 日美低利率政策救市比较 - 日本救市仅单一降息,东京圈房价1991年第一季度开始下跌,央行1991年7月贴现率从6%下调至5.5%,1991至1995年9次下调至0.5%,期间房价下跌39.5%,1995至1999年继续下跌28.7% [12] - 日本财政政策未出手甚至紧缩,1991年出台税改提高固定资产税率,金融机构破产财政资金未救助,认为问题仅限中小银行且经济基础未受影响 [12] - 日本泡沫损失惨重,房价下跌周期持续22年,1992至2004年银行业累计利润86.4万亿日元,坏账损失96.4万亿日元,净损失10万亿日元,1994至2004年企业累计破产18.3万家,僵尸企业占比从1989年4%升至2001年25.5% [13] - 美国救市全方位,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底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0.25%共500基点 [13] - 美国2008年9月7日接管两房,因两房2007年年报亏损数十亿美元面临破产,两房为住房金融体系关键机构 [14] - 美联储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2009年3月18日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8500亿美元机构债,共三轮量化宽松 [14] - 财政部救助计划包括布什政府问题资产救助计划7000亿美元购买担保金融机构问题资产,奥巴马政府金融援助计划1.5万亿美元清理银行有毒资产 [15] 低利率政策有效性要素 - 低利率政策能否促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取决于降息速度、是否救助金融机构以及财政政策配合力度 [2] - 中国政策力度处于日美中间状态,需多方政策加力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避免发生日本病 [2]
迷因股”行情死灰复燃、美国地产市场依旧疲软、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前
2025-07-28 01: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股市、房地产市场、民营股、非盈利科技公司、SPAC、加密货币、标普 500 红利股 - **公司**:Open Door、GoPro、谷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表现 - 美国股市表现出色,4 月到现在标普 500 指数反弹近 30%,接近 6400 点高位,连续五天上涨且几乎每天创新高,推动因素有企业财报强劲、贸易谈判进展、中美高层会谈即将举行以及市场情绪平稳[2] - 全球股市亢奋,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未来世界性冲击或数据变化易暴露风险[1][9] 不理性行为 - 民营股暴涨,如 Open Door 和 GoPro 股价从不到 1 美元涨至 2 - 3 美元,是散户在社交媒体炒作所致,非基于公司基本面改善,且散户参与非盈利科技公司比例达 25%,超 2021 年的 23%[3][4] 各资产表现 - SPAC 和加密货币表现强劲,SPAC 指数大幅上涨,比特币和以太坊在特朗普推动稳定币法案落地后呈强势走势;标普 500 红利股指数 4 月以来表现逊色,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倾向激进投资方式[1][5] 金融条件与市场 - 美国金融条件宽松程度达 2022 年加息前水平,加上稳健经济状况、良好企业财报和贸易谈判乐观预期,推动市场强劲表现[1][6] 美联储政策 - 预计下周美联储不降息,但可能有反对票,关注关税通胀风险,坚持独立性,货币政策取决于基本面,9 月降息预期受通胀影响[3][15][18] - 市场担忧美联储继续降息致资产价格泡沫扩大,货币供给 M2 高于疫情前,应保持紧缩政策,警惕流动性泛滥风险[1][7][8] 房地产市场 - 美国房地产市场疲软,二手房和新屋销售低迷,住宅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负,供需趋于平衡,房价增速放缓,高利率是主因,30 年期房贷利率下降幅度小于历史同期[3][10][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因开发商出身且地产商推动,频繁催促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决策非其单方面决定[13] - 下周重要经济事件有美联储 7 月会议、8 月 1 日贸易谈判最终期限、下周五非农数据公布,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14] - 美联储理事沃勒可能在下周会议投反对票支持降息,鲍曼曾表示 7 月可考虑降息,立场待看最新数据[15] - 关税带来的涨价效应已显现,未来关税增加将推高通胀风险,美联储需关注此风险并坚持独立性[16]
《伟大的博弈》戈登对话刘俏:游戏应该公平,关税只是牌桌上的“筹码”
凤凰网财经· 2025-05-22 07:24
中美关税博弈进展 - 美方取消对中方91%的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 [1] - 关税战降温标志着新一轮大博弈周期开启 市场情绪在狂热与恐慌间摇摆 [1] 历史周期与市场泡沫 - 人类每隔20年重复泡沫周期 源于对新技术的集体狂热与遗忘 [5][7] - 典型案例包括1927年航空股泡沫 90年代互联网泡沫及房地产泡沫 [5][6] - 自由市场本质是"正和游戏" 华尔街140年发展证明资本流动的经济活力 [8][9] 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影响 - 高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极端情况退回到封闭的本地市场 [10] - 特朗普关税策略本质是谈判筹码 旨在推动公平贸易规则 [11] 资本市场角色演变 - 华尔街历史上推动铁路普及 每英里建设成本3万美元 [13] - 当前资本聚焦AI等创新领域 中国需转向创新消费驱动型经济 [15] - 美国"星际之门"计划耗资5000亿美元 显示资本对前沿技术的支撑 [15] 全球化与投资机会 - 全球化提升股市流动性 促进跨市场投资组合多元化 [16] - AI与气候变化领域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将催生伟大公司 [17] 投资策略与市场规则 - 历史经验显示应避免追涨杀跌 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积累1860亿美元财富 [18] - SEC通过提高保证金比例至40%-50%抑制市场波动 [20] - 需建立法治框架约束垄断 技术手段提升信息透明度 [2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国70%金融资产通过机构持有 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80%但信息劣势明显 [23] - 中国股市将向机构主导转型 公募基金重要性提升 [23] 资本市场社会责任 - 政府需通过规则监督社会责任 ESG价值应纳入定价机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