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库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黑色金属数据日报-20250922
国贸期货· 2025-09-22 05:13
| | | | | | | | | ER FARF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09/22 | 国贸期货出品 TG国贸期货 | | | | | | | | | | | | |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 31号 | | | | | | | | | | | | | 黑色金属研究中心 执业证号 投资咨询证号 | | | | | | | | | | | | | 张宝慧 F0286636 Z0010820 | | | | | | | | | | | | | 黄志鸿 F3051824 Z0015761 | | | | | | | | | | | | | 董子勖 F03094002 Z0020036 | | | | | | | | | | | | | 薛夏泽 F03117750 Z0022680 | | | | | 远月合约收盘价 | | RB2605 | HC2605 | 12605 | J2605 | JM2605 | 7 ...
广发证券:从加息周期步入降息周期 看好全球制造业投资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3:20
全球货币政策周期转变 - 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9月至12月期间降息三次 [1] - 欧洲央行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已连续降息8次 [1] - 中国、南非、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在2025年均进入降息周期 [1] 全球制造业扩张趋势 - 8月全球PMI创14个月新高 33个样本国家中有18个国家PMI增长 东南亚、欧洲和美国表现强势 [2] - 德国制造业PMI在8月首次升至50荣枯线以上 机械设备及金属制造等行业PPI呈现扩张 [2] - 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和国内减税推动制造业回流 建造支出显著增加 本轮回流以金属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 [2] 美国库存周期与行业景气度 - 美国制造业库存去化已持续20个月 零售商去库最彻底并已开始补库 零售端补库带动制造端和批发端被动去库存 [3] - 建筑机械库销比和新签订单景气度最高 其次为工业机械、空调制冷设备、涡轮机和发电机 [3] - 美国挖机销量在基建和地产疲弱背景下快速恢复 工业品复苏韧性足且持续性强 消费品去库结束但未开始补库 对利率敏感性强 [3] 重点投资方向 - 全球定价能力突出的资源品资产 包括油气、海工、采矿和造船板块 [1] - 海外份额持续提升的工业品资产 包括工程机械、叉车和高机板块 [1] - 降息周期中弹性突出的消费品资产 美国手工具在上轮降息周期大幅跑赢家具和家电 [1] - 深度参与全球工业品供应链的企业 [1]
“反脆弱”系列专题之十四:经济的“韧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6 13:45
经济增长隐忧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但7月社零增速降至3.7%[3][15] - 7月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回落11.3个百分点至6%[3][15] - 7月房企信用融资增速下降13.5个百分点至-15.8%,竣工面积增速下降27.7个百分点至-29.4%[3] - 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4和3.3个百分点至-7.8%和-14.1%[3] - 7月PPI为-3.6%,中下游产能利用率较低(中游74%、下游74.7%)抑制价格传导[4][24] 服务业韧性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8%,1-7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至5.2%[5][32] - 暑期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5.8%),民航旅客运输量达1.5亿人次(同比5.4%),8月全国迁徙指数同比上升至23.9%[5][35] - 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预计带动信贷新增2100亿元,政策支持向服务业倾斜[6][37] 出口潜力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其中仅约30%来自“抢出口”短期因素,70%源于外需改善和份额提升[7][44] - 对新兴经济体生产资料出口和非美发达经济体消费品出口增长强劲,美国补库周期或持续支撑需求[7][52] - 对东盟“抢出口”贡献约2个百分点,但新兴经济体投资提速(如南非投资从-17%升至4%)和“一带一路”份额提升支撑出口潜力[8][59]
金信期货:金信期货日刊-20250723
金信期货· 2025-07-23 0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于历史规律与当前政策经济环境 2025 - 2026 年股商双牛行情大概率重演 商品先引领方向 股市在盈利兑现后全面爆发 未来商品需求可能从结构性复苏转向全面扩张 推动有色金属、原油能化等品种开启主升浪 当前股市处于牛市初期阶段 2025 年下半年上证指数有望突破 4000 点并加速上行 本轮“反内卷”改革若有效破解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的负反馈 中国资产有望迎来堪比 2007 年的系统性重估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05 - 2007 年双牛行情的特征 - 股市演进路径:2005 年 6 月上证指数触及 998 点后反弹至 1300 点并横盘半年 2006 年起在经济过热与流动性泛滥驱动下上涨 2007 年 10 月攀升至 6124 点 累计涨幅达 513.6% [5] - 商品领先启动:大宗商品行情较股市提前半年启动 2006 年夏季铜、锌、原油等工业品价格率先进入牛市 2004 - 2006 年加息周期中 铜价涨幅达 144.3% 原油涨幅 105.6% 贵金属黄金上涨 39.1% [5] - 核心驱动逻辑:“基本面 + 流动性”双轮驱动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制度桎梏 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企业盈利跃升 贸易顺差激增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致流动性过剩 共同推升资产价格 [8] 本轮行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 - 政策驱动起点:两轮行情均始于重大制度变革 2005 年是股权分置改革 本轮以“反内卷”政策为核心 [12] - 横盘蓄势阶段:股市均在初期政策刺激后经历漫长震荡 2005 年在 1300 点横盘半年 本轮自 2024 年 9 月政策底确立后横盘约 8 个月 直至 2025 年 6 月商品牛市传导至股市周期板块 [12] - 商品领先股市:大宗商品均较股市提前反应 2006 年商品早于股市半年启动 本轮自 2025 年 6 月起 焦煤、多晶硅、碳酸锂等超跌商品大幅反弹 涨幅快于股市 [12] 差异性 - 政策重心转换:2005 年侧重需求刺激 本轮聚焦供给优化 且覆盖行业从传统扩展至新兴领域 [13] - 经济结构转型:2005 年依赖投资与出口 当前需在地产下行压力下依靠制造业升级与消费复苏 [14] 两轮改革情况 - 2005 年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解决非流通股问题 实现全流通市场 吸引资金入市 “棚改货币化”消化房地产库存 基建投资年均增速超 20% 拉动商品需求 [17] - 2024 - 2025 年“反内卷”:政策核心转向解决“内卷式过剩” 从概念升级为系统化治理 打破“增量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对传统与新兴行业都有很大影响 [18] 大宗商品到股市的传导逻辑 2006 - 2007 年 - 商品率先启动:2006 年在中国工业化加速与全球补库存周期共振下 铜、铝等金属及原油供需趋紧 铜价涨幅 144.3% 原油涨幅 105.6% [19] - 股市滞后反应:2007 年商品涨价推动企业盈利跃升 资源类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超 100% 带动周期股领涨 有色金属板块平均涨幅 400 - 500% 煤炭股涨幅 300%以上 并扩散至其他板块 [19] 2025 年行情 - 当前商品牛市始于 6 月 较股市整体启动提前 已传导至 A 股相关板块 焦煤从底部反弹超 50% 多晶硅价格突破 5 万元/吨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预期扭转、行业亏损倒逼、补库需求释放等 6 月以来周期板块率先响应商品涨价 呈现“商品映射型”上涨 [20] 投资建议 - 中长期建仓铜、铝、白银等长周期紧缺品种 并长周期持有 [23] - 中长期建仓股指期货的多头头寸 或者其他股票类资产 并跨年度长周期持有 [23]
市场策略更新:韧性犹在
中银国际· 2025-05-22 07:55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落但下行风险有限,A股短期蓄势震荡,关注外需及成长主线 [1] 经济数据情况 - 4月经济数据较3月回落,呈现外需强于内需、生产强于需求格局 [2] - 生产端4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1%,虽低于前值,但年初以来累计表现优于近五年均值水平 [2] - 需求端投资和消费较3月回落,地产投资及制造业投资4月不同程度走弱 [2] - 社零内部必需消费维持韧性,汽车及通讯器材同比增速较3月下行明显,“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效应趋缓 [2] 内外需情况 - 4月基本面数据显示外需超预期而内需动能环比趋缓 [2] - 海外需求韧性叠加抢出口、抢转口驱动,4月出口维持高增 [2] - 内需方面,两新、两重政策对消费及投资提振效应趋缓,地产销售增速边际回落,一线城市新房环比走弱,房价止跌回升迹象有待巩固 [2] 政策预期 - 4月内需数据边际走弱使短期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5月央行调降LPR利率,宽货币预期落地,发改委表示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将在6月底前落地 [2] 市场格局 - 当前市场处于箱体震荡格局,政策储备空间充裕,经济下行风险低,内需数据及关税进展影响政策预期强弱 [2] - 市场上行空间取决于经济修复强度,“类平准资金”支撑下市场下行风险可控 [2] - 存量政策处于加速释放阶段,市场短期难突破一季度经济增速高点及4月2日“对等关税”冲击的情绪低点,短期呈震荡蓄势之势 [2] 市场风格 - 盈利因子年内有较大修复空间但短期上行动能趋缓,市场对高盈利、高估值计价较低,业绩高增的成长股或为下半年市场风格主要超额收益来源 [2] 二季度行业建议 - 关注外需链及成长主线,包括抢出口+补库周期涨价受益行业(化工+航运),产业趋势向好+受益风险偏好回暖的成长(AI产业链、机器人、半导体周期及自主可控) [2]
再次涨停!集运欧线这是怎么了?
对冲研投· 2025-05-14 11:39
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缓和及补库周期启动推动集运指数强势反弹,短期运价受旺季支撑 [2][3] - 供需基本面改善:美线货量回升减轻欧线供给压力,欧美季节性补库需求提振海运货量 [7][8] - 船公司提涨美线运费,欧线跟涨幅度存疑,市场对反弹持续性存在顾虑 [9] - 中长期关注船公司旺季挺价策略及中美经贸摩擦的结构性影响 [10] 宏观事件驱动 - 5月10-11日中美经贸会谈达成重要共识,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24%关税90天,并取消4月8日加征关税 [2][3] - 美国调整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维持100美元从量关税,刺激进出口贸易量回升 [3] - 5月12日集运指数高开涨停,主力合约EC2508与次主力合约EC2506连续放量涨停,反映市场乐观情绪 [3] 供需基本面 供应端 - 贸易战导致美线货量下滑,4月28日至6月1日主要航线取消75个航次(占计划10%),其中61%集中在跨太平洋航线 [7] - 上海-欧线5月中下旬平均周度运力投放约25.7万TEU,中美关税互降后运力或回流美线,缓解欧线过剩压力 [7] 需求端 - 中美关税调整后双边贸易量集中增长,美国采购商或启动"抢运",推动货量脉冲式增长 [8] - 欧洲工业品补库周期5-6月启动,零售业补库集中在7-8月,传统旺季需求支撑运价 [8] 运价及策略 短期 - 赫伯罗特上调印度次大陆至北美运费1500美元/箱,海洋网联调涨美线大柜FAK费率1000美元 [9] - 欧线6月报价小幅提涨,但市场对落地幅度存疑,建议旺季合约多单持有,滞涨即减仓 [9] 中长期 - 红海绕航比例超75%支撑运价底部,但中美经贸矛盾未根本解决,需关注船公司旺季挺价策略 [10] - 策略建议关注08-10合约正套及10-12合约反套机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