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目标

搜索文档
9月经济:如何影响四季度政策布局?
民生证券· 2025-09-25 09:03
出口 - 9月低基数对出口形成缓冲,非美经济体需求支撑我国出口韧性[4] - 9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逆势抬升,反映贸易结构多元化成效[4] - 中国至美集装箱船舶吨位同比增速显示对美出口可能再度放缓[8][9] 工业生产与价格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放缓概率较高[5][10][11] - PPI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南华工业品指数指向价格回升[5][15] - 9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概率较高,受季节性因素推动[5][13][16][18] 消费与零售 - 9月家电线上销售额与乘用车销量双双滑入负增长区间[5][19][20] - 社零增长面临高基数压力,政策效应递减导致放缓可能性较大[5][23] - 商品房成交面积在历史同期底部徘徊,“金九银十”开局平淡[6][22] 投资 - 1-8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放缓至5.1%,逼近5%左右临界点[6][25][27] - 基建投资边际好转,9月沥青开工率直线回升,水泥价格指数企稳[7][28] - 政策性金融工具预期对冲投资下行压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7][29][30]
马达加斯加2026年财政法案预测经济增长率为4.8%
商务部网站· 2025-09-20 04:19
据马达加斯加快报报道,经马部长会议审议通过的2026年财政法案显示,马达加斯加政府设定来年 经济增长目标为4.8%,202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估将达到100万亿阿里亚里(约合227亿美 元)。 (原标题:马达加斯加2026年财政法案预测经济增长率为4.8%) ...
印尼局势趋稳,动荡的背后是经济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9-04 04:32
事件背景 - 印尼国会向议员发放每月5000万印尼盾住房津贴 约合21795元人民币 相当于雅加达最低工资10倍 引发民众抗议[3] - 示威活动从和平演变为暴力冲突 军车碾压致一名摩的司机死亡 民众冲击国会议员私宅及财政部长雅加达郊外私宅 抢夺财物和贵重物品[3] - 多地爆发类似动乱 包括巴厘岛 警方动用催泪弹驱散人群[3] - 示威导致超过700人受伤 基础设施损失约550亿印尼盾 约合2396万元人民币[4] 政府应对措施 - 总统普拉博沃发表声明强调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1][3] - 议会领袖同意取消数项议员津贴并暂停议员出访海外安排[3] - 财政部长穆丽亚妮呼吁民众团结 避免打砸抢烧 表示政府尊重并倾听民意[4] 经济影响分析 - 印尼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 全球第四大经济体[6] - 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87% 但环比萎缩0.98% 为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值[6] - 家庭消费不振和投资大幅下降使2025年8%经济增长目标难以实现[1][6] - 免费午餐计划每年消耗财政约300亿美元 相当于政府预算14% 引发预算赤字接近GDP3%法定上限的担忧[6] - 3月曾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当前示威活动加剧经济压力[6] - 资产管理公司表示政治风险重估将导致印尼盾及整体资产出现更大波动[6] - 经济事务统筹部长重申经济增长处于正轨 预计今年可达5%至5.2%目标[6] 外部反应 - 中国外交部表示希望印尼确保中方在印尼机构和人员安全[4] - 分析指出印尼经济发展快速但民众受益不均 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引发不满情绪[1]
Q2货政报告,五大信号
华西证券· 2025-08-16 15:13
货币政策基调 - 政策基调延续7月政治局会议表述,强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 - 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为5%,但未再提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1] 信贷政策调整 - 信贷表述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调整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转向重结构[2] - 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70%,取代地产和基建成为主要信贷增量来源[2] 资金效率与利率 - 重提防范资金空转,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 延续降低融资成本提法,可能通过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引导降成本[4]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核心CPI上涨0.7%[8] 经济形势判断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4] -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5] - 一些行业存在低价过度竞争,外需收缩加大供需平衡压力[6]
中央政治局会议,如何影响你我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5:18
宏观经济政策基调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落实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2] - 政策工具可能包括降息 上调财政赤字率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 下半年GDP增速仅需4.7%即可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 大规模刺激政策必要性降低 [3][4] 财政政策部署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3] - 财政发力空间包括调整预算结构 优化各省额度分配 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券和化债额度 [4] - 已下达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10] 货币政策导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 [3][12] - 二季度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可能推出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11] 内需释放措施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在民生保障中扩大消费需求 [10]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10]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 通过高质量城市更新防范风险 避免大拆大建 侧重城中村改造 危旧房改造和城市基建安全工程建设 [6]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推进融资平台出清 2028年为重要时间节点 [6][7]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具体措施包括金融开放 投资端改革 设置科创成长层以及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8] 外贸外资稳定政策 - 帮助受冲击较大外贸企业 强化融资支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12]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9% 其中出口增长7.2% [13] - 在贸易战背景下支持企业通过削减成本 多元化出口方向和改进技术进行结构调整 [12] 产业改革与创新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13]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13]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3]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全年目标可控,四季度政策加力无悬念
搜狐财经· 2025-07-26 02:5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为全年实现5%左右目标奠定基础 [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7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1.28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1.2个百分点 [2] - 消费和出口回升是主要支撑因素,但二季度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 政策与内需修复 - 下半年"反内卷"政策落地、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消费政策加力提效将推动内需动能修复 [1][4] - 国家发改委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项目,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扩容 [4][5] - 储备增量政策包括政府债限额空间、央行利润上缴、中央地方结余资金等 [5] 外贸结构与趋势 - 上半年出口增长7.2%,机电产品占比60%,6月同比增长9.5% [6] -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动能,契合全球绿色转型趋势 [6]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占外贸总额51.8%,东盟市场出口增长13% [8] - 下半年出口将保持温和增长,新兴市场为主力,高技术消费品进口有望回升 [1][8] 产业升级特征 - 出口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品表现突出 [6][7] - 进口下降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产替代加速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7] - 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降低对欧美市场依赖 [8]
专访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减少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干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5:01
经济增长与规划 - "十四五"时期前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5.5%,2024年上半年增长5.3%,预计全年经济总量达140万亿元[1] - "十四五"期间经济规模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2021-2024年GDP实际增速分别为8.4%、3%、5.2%、5%[5] - 建议"十五五"期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匹配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7][8] 产业结构与创新 - 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十四五"期间获得长足进步[1] - 服务业需破除"事业而非产业"观念,通过减少前置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如医疗、养老、教育领域)促进发展[16][17] - 推广PPP模式支持文旅、体育设施建设,对养老托育企业免征增值税,服务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至120%[17] 房地产市场 - 2024年1-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但降幅较2023年收窄9.4和11.7个百分点[20] - 建议取消限购、限售等限制性政策,降低首付、利率、税费等购房成本,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存量商品房收购[20][21] - 房地产新模式核心是建立"保障+市场"体系,政府负责保障性住房(如新市民、青年人群体),市场主导商品房和租赁房[23][24] 户籍与消费改革 - 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城镇化率相差18个百分点,填补缺口可新增2.5亿城镇消费主体,新市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35%[12] - 建议逐步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降低300万以上人口城市门槛,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以增强进城意愿[13] - 清理汽车限购等消费限制措施,拓展汽车后市场,优化消费场景和环境[11] 市场竞争与改革 -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非理性降价,需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恶意比价,鼓励企业整合兼并[26][27] - 重点改革包括深化国企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减少政府干预)[29] - 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接CPTPP等国际规则,调整国企竞争中性、数据跨境流动等国内政策[30]
21专访|潘向东:全年目标可控,四季度是政策加力的时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1:4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表现好于外界预期,主要得益于消费和出口"逆势"回升 [1] - 二季度投资增速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投资降幅进一步扩大 [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2.7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1.28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1.2个百分点 [2]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出口韧性是重要支撑因素,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回升,设备更新带动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 [2] - 地方债提前发行带动基建投资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2] - "两重""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协同发力 [2] 下半年经济展望 - 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将面临一定回落压力,但全年实现5%左右目标相对可控 [1][3] - 四季度预计是政策适时加力的时点,政策接续有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运行 [3] - "反内卷"政策落地实施,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托底投资,消费政策继续加力提效 [1][5]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年内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 [6] - 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方向可能扩容,对制造业投资形成积极因素 [6]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存在调整空间,降息降准窗口打开 [6] - "国补"资金若进一步发放将拉动零售增速 [6] 外贸表现与结构 - 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2.7% [7]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60.0% [7] - "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继续领跑出口 [7] - 出口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绿色智能产品升级 [8] 外贸市场多元化 - 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外贸整体规模51.8% [9] - 上半年对东盟国家出口3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东盟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9] - 新兴市场成为外贸增量主力军,下半年出口增长预计保持温和态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