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建议强化政策协同,推动“十五五”时期价格合理回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15:28
报告建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发力,考虑到受价格水平偏低影响实际利率仍较高,后续可根据经济 形势和市场情况,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居民负债压力,进而提升市场需求,同 时,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效发挥货币政策稳定物价的功能。此 外,优化信货结构,配合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 报告指出,"反内卷"政策初见成效,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举措,预计 "十五五"时期将保 持政策的连续性,依据法律法规治理企业的无序竞争行为;避免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行业及企业定价进 行干预,转而采用高效的激励办法,实现优质产品对应合理高价的良性循环。 报告还提出,同步推进收入分配、社保、统一大市场等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例如,加 快打通市场卡点堵点,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健全要素按贡献決定报酬机 制;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生育补贴等民生领域支出,缓解居民支出压力与未来不确定性, 增强消费预期。 报告认为,"反内卷"政策推进下,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行业价格水平显著改善, 8月煤炭开采、黑色金属采选冶炼等上游原材料相关环节行 ...
连平:下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同发力促内需|全球财经连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1:51
(原标题:连平:下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同发力促内需|全球财经连线)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 庞成 实习生李宜馨 横琴报道 其次,美国关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在上半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断推进,对 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最终走向仍未明确。目前,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对其关税权限提出 质疑,若美国最高法院支持这一观点,将对后续的关税战产生重大影响。在关税战持续的同时,美国在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对中国的打压也未曾停歇,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将长期存在。然而,从另一方 面来看,这种外部压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逐步构建起更为完整、 更具自主性的产业体系。 第三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去年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而今年由于关税战等因 素引发美联储对通胀走势的重新判断。当前通胀虽有上升,但整体幅度低于预期,而就业状况明显弱于 预期。因此,美联储很有可能在9月重启降息进程,年底前可能继续下调利率,甚至在2026年还会有进 一步降息的动作。若降息落地,将使全球流动性变得更加充裕,部分资本可能会外流并流入包括中国在 内的新兴市场,进而缩小中美之间的利差。但与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8-14 01:11
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M2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1] - 主要金融指标继续高于经济增速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1] 政府债券发行与政策合力 - 上半年政府债券累计发行13.3万亿元 其中国债发行7.89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2] - 2万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专项债额度已发行约1.8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提前 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2] - 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至65.3%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 居民部门杠杆率略降0.7个百分点 [3] - 政府债券快发多发实质是政府加杠杆 企业和居民稳杠杆 有利于宏观杠杆率结构优化 [3] 信贷数据波动因素 - 贷款增量存在季节特征 7月份是明显信贷"小月" [4] - 部分银行为业绩考核将信贷投放前置到6月份 对7月份贷款数据带来扰动 [4] - 6月份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和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窗口期导致信贷数据波动 [4] - 观察6-7月份金融数据时应将两个月数据合并分析 剔除季节性和外部冲击因素 [4] 贷款数据分析维度 - 7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 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5] - 新发放贷款是流量指标 需结合贷款发放量和回收量综合评估 [5] - 贷款余额增速到一定阶段后会趋于稳定 但存量贷款滚动续作仍能有效满足融资需求 [5] 信贷结构优化 - 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7]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7]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量占比不断上升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7] - 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贷款增速趋缓 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 [7] 未来信贷展望 - 随着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显效 全年信贷将维持合理增长 [8] - 科创、消费、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信贷能得到有力保障 [8]
中信证券:宏观政策协同有力 关注金融子板块预期改善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3-29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宏观政策协同有力推动金融行业行稳致远,自上而下助推经济高质量运行和高水平安全,有益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一揽子政策落地,各金融子板块存在政策引导预期改善的投资机会 [1] 各金融子板块情况 银行 - 政策助推量价协同,重点风险底线明确,货币政策带来稳定息差预期,化险政策助力信用风险改善,两会提及金融机构支持科创及消费领域创新政策,关注增量业务空间 [2] - 2025年银行规模增速小幅修复,息差降幅边际收窄,资产质量平稳运行,预计全年上市银行收入和利润增速同比小幅改善 [2] 证券 - 2025年《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加速落地,围绕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和优化资本市场生态进行明确规划,中长期资金将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保险 - 供需格局再平衡正开启慢牛之路,供给侧寿险业务向头部公司集中,需求侧低利率环境下同业竞品失竞争力,过去靠传统险抢占市场未来用分红险满足需求,上市头部保险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4] 投资策略 银行 - 绝对收益属性可期,预计上市银行1Q25信贷投放积极,资产定价稳定,息差回落幅度小于预期,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稳定,部分银行非息收入环比走弱但投资收益规模环比稳定,银行股投资受商业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逻辑牵引 [5] 证券 - 围绕行业供给侧改革长线布局,围绕Q1业绩基本面和汇金系并购题材布局,板块回撤至合理位置选择低估值、一季报强基本面且具备并购重组或指数纳入题材的标的布局,美股层面关注相关标的 [5] 保险 - 正开启慢牛之路,预计市场长期低利率震荡,分红险转型刚开始,银保市场洗牌头部公司获取增量,下周财报发布股价或波动,主要A股保险股在历史PB区间波动适合做贝塔交易,港股关注基本面、商业模式、成长性好的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