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

搜索文档
深圳楼市热度持续回升 成交量稳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57
记者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了解到,在新政发布后该协会针对行业前线经纪人发送了在线调查问卷 《深圳9.5楼市调控新政后市场行情调查》以收集最新市场资讯。问卷结果显示,在政策效果认知上, 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分区优化调整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政策(如部分区域限购放宽等)对深圳楼市影响最大, 该政策有效降低购房门槛,释放多元购房需求。客户关注重点聚焦于各区房价走势预测、贷款利率变化 及房贷成本计算、自身购房资格等,体现出客户对政策红利的积极探寻与政策对购房决策的引导作用。 调查问卷所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客户咨询量与带看量呈增长态势。在购房意愿上,35.8% 的受访者表示客户购房意愿增强,开始积极关注市场、部分客户加快购房决策,新政提振了购房者信 心。同时,超2成受访者表示新政实施后接待的外地客户数量增加,新政在吸引外地人口购房方面成效 初显,扩大了楼市客户群体范围。市场预期方面,对于成交价,超半数受访者预期平稳;对于成交量, 近五成受访者预期平稳,部分预期增加,整体对市场未来走势持相对乐观、平稳的态度,显示出市场对 新政推动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 记者在罗湖区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采访时,多位房产中介经理表示,对于需 ...
2026年房价已定调!四大信号曝光,未来买房逻辑或已经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56
政策调控 - 广西在9月15日至10月31日期间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提供1.2亿元财政补贴 [2] - 北京降低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门槛并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至百万级别 [3] - 政策重心从鼓励投机转向支持刚需群体 补贴措施为短期刺激而非无限制托底 [3] 市场分化 - 2025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超六成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6] - 深圳南山科技园华润城新房成交价同比上涨12%至11.2万元/平方米 [6] - 东北某地级市二手房均价从6800元/平方米跌至5200元/平方米 跌幅23.5% [6] 消费观念转变 - 中国2.6亿租房群体中年轻人将租房视为新生活方式 [4][6] - 玉林地区婚房购买成本80万元(首付24万元+月供3200元)对比租房成本1500元/月 [8] - 长租公寓发展和央企布局提升租房品质 削弱传统购房刚需 [8] 城市发展模式 - 2025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下降20% 二线城市降幅近30% [9] - 城市发展重心从新建商品房转向存量盘活和优化配置 [9] - 购房决策重点从新旧程度转向居住品质和地段价值 [9] 资产属性变化 - 除核心城市优质房产外 多数房屋趋向大宗消费品属性并伴随价值折旧 [9] - 北京通州某房产2017年480万元购入 2025年挂牌价290万元 八年净亏损超300万元 [9] - 房价走势主导因素从政策资金转向人口流向、产业聚集和真实居住需求 [10]
帮主郑重:外资敲门楼市,这杯“活水”该怎么喝?
搜狐财经· 2025-09-21 06:37
政策优化 - 外资购房付款流程简化 凭购房合同即可先付款 后续再补备案 解决此前付款受阻和备案卡顿问题 [1] - 政策仅为流程提效而非准入放宽 限购规则保持不变 未在境内工作学习满一年者仍无法购买 多套炒房仍被严格限制 [3] 外资投资规模与特点 - 大湾区试点中澳门居民购买近30亿元房产 但相对于全国市场属小规模资金流入 [3]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6亿平方米 巨大库存体量下外资资金难以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3] - 外资更关注核心资产性价比 例如上海某写字楼从16亿元降价至6亿多元后才被外资接手 [3] 外资投资策略转变 - 投资逻辑从炒作住宅差价转向长期持有收租 例如施罗德投资30亿元于长三角写字楼和物流仓储资产 [3] - 政策取消外资购买非自用商业地产限制 鼓励其参与商业运营和实业投资 而非短期炒作 [3] 区域市场影响分化 - 核心城市优质地段资产更受追捧 例如广州某楼盘近70%买家为香港居民 [3] - 三四线城市因库存压力大 外资基本不会介入 [3] - 外资流入不会导致房价普遍上涨 仅强化稀缺资产价值 [3] 政策信号与市场导向 - 政策导向体现精准调控 对外资坚持"开门迎客但不开门揖盗"原则 服务真实需求同时严防投机炒作 [4] - 外资进场仅为市场增添流动性 并非救市行为 核心城市好地段及好产品仍将保持市场竞争力 [4]
莱坊:美联储降息减缓香港楼市压力 楼价大幅回升尚需时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2:27
他指出,未来几个月新盘反应继续会比二手盘好,新盘开价亦相当吸引,部分发展商为买家提供财务计 划及回赠,变相降低买家入市门槛。他预计香港楼价于2025年余下时间仍会在谷底反复徘徊,全年楼价 下跌0-3%,而明年有望回升半成。楼市机调会慢慢向好,但现时由于货尾量仍然高,楼价没有条件大 幅回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莱坊高级董事,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美国9月议息宣布减息 0.25%,料年内再减息0.25%,高息环境对香港楼市影响将会逐渐放缓。然而,由于自2022年起已累积 一定升幅,市场需要时间释放购买力,短期内市场仍然没有充足的购买力,但相信楼价在2025年会见 底。 ...
上海825楼市新政后:外环外冷热不均,环沪遭虹吸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7 02:53
825新政能否唤醒上海楼市的"金九银十"? 上海8.25楼市新政出台后,多项数据反映出积极信号。 根据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统计,8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达到19,912套(含商业、车位),环比微涨2.97%,同比去年增长11.3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8月30日 单日成交1103套,创下近两个月来的新高。 新房市场也出现局部火热现象。 外环外的两个项目——闵行梅陇的保利・海上印三批次和宝山杨行的金茂棠,均实现了"开盘即清盘"。不少其他楼盘的访客量和成交量也比新政前有明显提升。 图源:网络 市场一线的反馈同样积极。七宝某中介门店负责人表示:"新政出台后,咨询量确实上涨明显,几乎每天都有新客户主动询问。同时,着急挂牌置换的房东也增多 不少。" 那么, 新政究竟为何在此时推出?它又将对外环内市场乃至环沪区域产生怎样的影响?上海楼市后续走势如何? 为什么现在出这个政策? 8月25日,上海推出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涉及限购放宽、公积金政策优化和房产税调整三方面核心内容。 新规明确,符合购房条件的居民在外环外购房不再限制套数,单身人士也可参照家庭标准执行。公积金贷款额度普遍上调15%,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房可额外叠加 优惠;同 ...
观察:一线城市放“房票” 楼市“金九银十”成色加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2:19
随着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座一线城市纷纷优化房地产政策,楼市筑底企稳的信号进一步加强。综合各 地政策出台后市场运行和先行指标等情况来看,随着市场走出成交淡季,叠加优化政策措施助力,今年 的楼市"金九银十"和三季度市场成色可期。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重建"仍需时间,"买涨不买跌"心态使得购房者决策周 期延长,市场观望情绪持续。也有购房者反映,每当政策出台的初期,市场往往出现"脉冲式回暖"或 者"间歇性反弹",但更希望政策推动的市场回暖能够具备"持续性"。 或许,现在的市场更需要基于稳定预期和真实需求的良性恢复,需要更多坚定、连贯且具有持续性的政 策支持。如今,一线城市相继落地楼市新政,预计短期更多城市将继续跟进支持政策。展望后续,各地 政策的发力方向还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更有效地激活购房需求、存量房收储和城中村改造等对供需 面有持续改善效果的政策切实落地。 在"金九银十"关键节点到来之际,一线城市再一次推出楼市优化政策,市场活跃度也有所好转。 回顾北京、上海和深圳本轮推出的楼市新政,限购松绑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而且,三座城市的限购政 策调整定位,都是锚定成交及库存集中区域,从而放出了大量 ...
深圳楼市新政实施首个周末火热 专家: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
证券时报· 2025-09-08 00:37
新政核心内容 - 深圳于9月5日发布楼市新政 涉及优化分区住房限购政策、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及个人住房信贷政策 [1] - 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 符合条件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2] - 非本市户籍家庭无法提供连续1年社保或个税证明的 在上述区域限购两套 [2] - 对企业购房限制全面放宽 预计激活工业企业集中区域的购房需求 [5]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发布后首个周末 二手房业主反馈预约看房量增加 有业主单日接待3批客户 [2] - 房产中介带看量显著上升 乐有家上周六二手房咨询量达近90天最高水平 单日带看量较近八周平均上涨15% [3] - 罗湖区房源带看量上涨38% 有中介单日完成7批带看并促成1单签约 [3] - 新房项目连夜更新宣传信息 主打"不限购"吸引外地投资者 龙岗区项目外地客户比例已超15% [4] 需求释放特征 - 新政率先激活观望客户 有外地客户因名额限制解除立即在罗湖区签约购房 [4] - 新增需求释放可能延迟至国庆黄金周 市场预计保持稳健不会大起大落 [5] - 政策吸引珠三角及内地城市购买力 可能对环深圳都市圈形成虹吸效应 [4] 政策效果预期 - 新政叠加"金九银十"季节因素 预计推动外围区域楼市去化 [6] - 政策选择关键时点推出 契合市场节律以稳定预期和信心 [6] - 深圳市场向存量博弈转型 供需关系筑底 交易与价格有望形成新格局 [6] - 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持续松绑 未来放松节奏可能加快 [6]
深圳楼市新政实施首个周末:“当晚就接到很多咨询电话”
证券时报· 2025-09-07 18:28
深圳楼市新政核心内容 - 深圳于9月5日发布楼市新政 涉及优化分区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以及优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 [1] - 新政旨在通过大幅收缩限购范围、放宽企业购房限制等组合措施扭转楼市调整态势 释放市场活力 [6] - 政策选择在"金九银十"关键期推出 契合市场运行节律 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 为楼市注入积极信号 [6] 市场反应与需求变化 - 新政实施后首个周末 二手房咨询量和带看量显著上升 乐有家二手房单日咨询量达到近90天最高水平 单日带看量较近八周平均上涨15% [3] - 罗湖区房源带看量上涨38% 部分客户因限购取消加快签约速度 [3] - 新房市场外地客户比例明显增加 龙岗区项目外地客户占比超过15% 房企连夜调整宣传信息主打"不限购" [4] - 新政率先激活观望客户 新增需求释放可能需等到国庆黄金周验证 [5] 区域限购政策调整 - 符合购房条件的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2] - 无法提供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在上述区域限购两套 [2] - 罗湖区和宝安西乡片区是限购范围调整最明显区域 放松限购有利于市场去化 特别是低总价高租金回报率房源和优质学区房 [2][3] 企业购房政策影响 - 对企业购房限制全面放宽 该项措施对各区域购房市场有积极作用 尤其对龙华、龙岗、光明等工业企业数量多区域会激活更多购房需求 [5] 政策效果与行业展望 - 新政叠加"金九银十"预计对外围区域去化带来明显推动作用 [6] - 深圳市场已从增量扩张向存量博弈转型 供需关系呈现筑底态势 交易与价格有望在存量市场下形成稳定有序新格局 [6] - 一线城市中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 北京、上海、深圳不断松绑限购政策 未来进一步放松节奏可能会加快 [6]
深圳楼市新政实施首个周末: “当晚就接到很多咨询电话”
证券时报· 2025-09-07 18:27
深圳楼市新政核心内容 - 深圳于9月5日发布楼市新政 涉及优化分区住房限购政策 优化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以及优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 [1] - 新政覆盖罗湖区 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 龙岗区 龙华区 坪山区 光明区 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2] -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证明的 在上述区域限购两套 [2] - 全面放宽企业购房限制 预计将激活龙华 龙岗 光明等工业企业数量多区域的购房需求 [5]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发布后首个周末 二手房咨询量和带看量显著上升 乐有家二手房单日咨询量达到近90天最高水平 单日带看量较近八周平均上涨15% [3] - 罗湖区房源带看量上涨38% 有房产中介经理单日带看7批客户 其中1位客户已签约 [3] - 新房项目营销中心看房人数增加 龙岗区某项目外地客户比例超过15% 房企连夜更新宣传信息并讨论"金九银十"营销方案 [4] - 出现外地客户因新政获得购房资格而立即签约的案例 有客户在罗湖区签约订房 [4] 政策影响评估 - 新政有助于加速市场去化 特别是罗湖区的低总价高租金回报率房源和优质学区房 [3] - 预计将吸引周边珠三角 广东其他城市及内地城市购房者 可能对环深圳都市圈形成"虹吸效应" [4] - 新增需求释放可能需等到国庆黄金周验证 但即使全面解除限购也不会导致市场大起大落 [5] - 政策选择在"金九银十"关键期推出 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 为楼市注入积极信号 [6] 政策定位与行业趋势 - 深圳楼市新政是对楼市的优化调控 更是城市治理与民生保障的有机结合 体现政策前瞻性 精准性与高效能 [1][6] - 一线城市中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 北京 上海 深圳也在不断松绑限购政策 未来进一步放松节奏可能加快 [6] - 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式调控 将在片区划分等方面深耕 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6]
房价失守!深圳楼市,终于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9-07 00:18
深圳楼市新政核心内容 - 深圳于9月5日深夜发布楼市新政 调控力度略高于北京和上海[1] - 政策将深圳划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区(南山、福田、宝安新安街道)、外围区(罗湖、宝安除新安街道、龙华、龙岗、光明、坪山)、远郊区(盐田、大鹏、深汕)[4][5][6] - 核心区维持原有政策 非户籍人口购房需1年社保且限购[6] - 外围区户籍或缴纳1年社保的非户籍人口不限购套数 无社保非户籍限购1-2套[6] - 远郊区(盐田、大鹏)取消限购 外地人可自由购买[6] - 单身与家庭购房资格同权 户籍单身或缴纳1年社保的单身人士可在核心区购买2套[8] - 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房 首付比例与贷款利率统一[9] - 二套房利率从3.45%降至3.05%[9] - 购买总价800万房产贷款30年 利息节省51万元[9] 深圳楼市现状与市场表现 - 7月新房成交量跌破3000套 二手房自5月起跌破5000套荣枯线[13] - 7月二手房成交均价跌至5.93万元/平方米 8月仍低于6万元[16] - 2024年10月政策刺激后房价短期回升 2025年4月起再次进入下跌通道[18][19] - 一线城市房价普遍回调: - 深圳房价较峰值下跌39.6% 回落至2016年6月水平[21] - 北京、上海、广州房价分别下跌30.7%、31.6%、33.9%[21] - 2025年7月全国新房环比下跌城市60个 二手房下跌城市68个[25] 市场调整深层原因 - 高房价严重透支城市经济与居民购买力 回调具有必然性[23] - 居民杠杆率自2021年起停滞 购房负债能力达极限[44] - 人口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减少85万人、2023年减少208万人、2024年减少139万人[46] - 购房需求结构变化:富人缺乏投资信心、中产观望、普通群体购买力不足[38][40] - 年轻群体购房观念转变 不愿为高房价承担长期负债压力[43] 政策效果与行业展望 - 短期政策刺激效果预计持续1-3个月 长期难以扭转下行趋势[33][34] - 房价止跌需实现房价与收入的新平衡 依赖经济回暖与就业改善[51][52] - 行业转型期特征明显 楼市"脱金融化"推动社会理性回归[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