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杠杆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波动面前,价值投资者的生存法则:看透、稳住、少看
新浪财经· 2025-09-27 09:33
2008年金融危机中,百年投行贝尔斯登用100:1的杠杆豪赌次级抵押贷款,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时,72小 时内就从华尔街神坛跌落,最终以2.36亿美元的"白菜价"被收购。更触目惊心的是普通投资者的案例: 2020年,一位投资者通过杠杆把200万本金炒到1800万市值,却在随后的下跌中不断加仓,最终不到三 年亏光近千万,连本金都化为乌有。 这些悲剧的根源在于,杠杆彻底改变了波动的性质。没有杠杆时,50%的暴跌只是账面浮亏,只要企业 基本面不变,时间可能还会带来反弹机会;但加了1倍杠杆后,50%的跌幅就意味着本金归零,连翻身 的机会都没有。就像给自行车装火箭筒,看似跑得更快,一旦遇到坑洼就会粉身碎骨。行为金融学研究 发现,杠杆会放大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在波动中做出"割肉在底部"的非理性决策,这也是为什么巴 菲特反复强调:"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亏损,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来源:美股研究社 当波动来袭时,两种投资者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盯着暴跌的K线图彻夜难眠,而另一些人却在认真阅读持仓企业的年报,在股价腰斩时反而加仓 ——这两种结局的分野,不在于预测波动的能力,而在于应对波动的智慧。价值投资的核 ...
波动面前,价值投资者的生存法则:看透、稳住、少看
美股研究社· 2025-09-27 09:11
看透企业,波动只是海浪,巴菲特曾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都明白,股价的日常波动就像海浪,而企业 的内在价值才是船的龙骨。1988年,巴菲特在观察可口可乐52年后大举买入,彼时市场正经历1987年股灾的余波,股价动荡不安。但他看到的 不是涨跌,而是"新可乐"事件中消费者对传统配方的疯狂捍卫——这瞬间验证了品牌护城河的坚固。随后三十年里,可口可乐股价历经无数次 暴跌,甚至有过20年零增长的低迷期,但巴菲特持有至今,仅股息分红就早已收回初始投资的12.99亿美元。 这背后的逻辑简单而深刻:优质企业会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稳定的盈利增长自我造血。标普500指数的历史数据更印证了这一点——自1957年 以来,尽管经历过12次熊市,但其年化回报率仍达10.26%,48个上涨年份远多于20个下跌年份。那些真正穿越周期的企业,就像礁石上的松 柏,短期的狂风暴雨只会让根系更牢固。投资者若能像了解自家冰箱里的食物那样熟悉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现金流,就不会被短期价格波动吓 得惊慌失措。毕竟,你见过哪家真正的好公司因为股市跌了几天就停产了? 拒绝杠杆,杠杆就像给投资装上了扳机,平时可能加速收益,一旦遇上 ...
从梧桐树到全球金融巨擘: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两百年风雨路
观察者网· 2025-09-05 10:09
核心观点 - 纽约证券交易所从1792年《梧桐树协议》签署开始 经历了从无序路边交易到全球最大证券交易市场的演变 其发展过程中危机与制度革新交替出现 推动交易技术从手工报价升级至电子化 并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1][6][19] 交易所起源 - 1792年前华尔街证券交易处于无序状态 交易发生在路边或咖啡店 主要交易投机性金融工具如彩票 战争债券和公司未收账款权 [2] - 威廉·杜尔投机行为引发1792年市场危机 投资者损失达500万美元 相当于当时纽约房地产总值 促使24位经纪人签署《梧桐树协议》 约定固定佣金率和可信交易网络 [4][6] - 1817年成立纽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 采取会员制 初始会费25美元 要求会员有一年股票买卖经验 1833年会费涨至150美元 1848年达400美元 [6][8] 制度规范化进程 - 1817年出台《纽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宪法》 推动交易所制度化 1820年代运河证券泡沫破裂后 纽约因审查严格取代费城成为美国金融中心 [9] - 1834年建立黑名单制度曝光违约者 1856年引入IPO审核机制 1792年开始的固定佣金制延续近200年 直至1975年SEC强制废除后交易成本大降 [10] - 1865年建立第一个永久交易大厅 但市场操纵仍频发 1869年古尔德策划"黄金操纵案"引发"黑色星期五" 促使美国1875年通过《铸币法案》确立金本位 [9] 技术变革与危机应对 - 1968年"文书危机"因日均交易量突破1200万股导致纸质交割系统崩溃 交易所每周关闭两天处理文件 数百万美元证券遗失 促使1976年上线DOT电子交易系统 [11] - 1929年股市崩盘道指单日跌幅超10% 触发大萧条 促使1933年《证券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1934年《证券交易法》严禁操纵与内幕交易 并设立SEC监管机构 [13] - 1971年纳斯达克成立专为科技企业提供上市平台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指暴跌78% 20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倒闭 政府通过量化宽松与财政刺激恢复市场稳定 [17][19] 市场扩张与参与结构变化 - 1812年战争推动联邦证券发行量急剧增加 会员数从1820年39人增至1848年75人 交易采用主席逐一点名报价方式 初期不向媒体公布价格 会员拥有信息优势 [6][8] - 二战后华尔街为计算机 核能 航空航天等新兴科技融资 普通家庭通过共同基金与养老基金广泛参与股市 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联储强力升息抑制通胀 [17][19]
A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股民是“留”还是“去”?
华夏时报· 2025-09-04 00:20
A股两融余额创新高 - A股两融余额于9月1日达到2.2969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2015年6月2.27万亿元的前峰值 [1] - 自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后,已连续20多个交易日维持在该水平之上,9月2日略降至2.288万亿元但仍处高位 [1][3] - 8月27日A股总交易量达3万亿元,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3] 科技板块成为资金焦点 - 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核心赛道受杠杆资金集中追捧,成为"领涨先锋" [1][5] - 8月以来4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其中10只超20亿元 [5]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7.276亿元居首,寒武纪、新易盛、中际旭创等科技股位列前十 [4][5] 资金流向结构性分化 - 资金呈现"科技主导、兼顾多元"特征,半导体行业以国产替代逻辑成为加仓核心焦点 [6][7] - 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元件、计算机设备等科技相关行业紧随其后,证券、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也获资金流入 [6][7] - 科技板块交易热度居高不下,半导体、通信设备等同时出现在融资净买入和交易额前十榜单中 [7] 与2015年杠杆行情对比 - 当前市场与2015年存在相似产业背景和经济弱复苏阶段,且均因赚钱效应推动融资余额攀升 [1] - 但本轮两融规模上升节奏更平稳,持仓分散度更高且偏好新兴产业,杠杆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 [9] - 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是带动风险偏好回升的关键因素 [9] 市场展望与配置方向 - 市场下一阶段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科技自立、内需消费及红利股方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9] - 短期市场或在偏高中枢运行,呈现震荡整固特点,但资金面驱动和政策预期为行情提供支撑 [9] - 科技赛道因中美博弈背景下国产替代的长期叙事获得明确发展方向 [10]
我们买私募,买的到底是什么?
雪球· 2025-09-03 08:23
私募基金行业规模增长 -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十年间从1.73万亿元增长超过3倍 [2] - 规模超百亿的私募机构数量从21家增至81家 [4] - 高投资门槛未削弱市场关注度 需求持续旺盛 [6] 私募基金灵活性优势 - 私募基金仓位无限制 可实现0%至100%灵活调整 显著优于公募基金80%仓位下限要求 [15] - 2010年4月市场下跌期间 股票型私募实现0.36%正收益 同期公募基金平均亏损5% [17] - 投资范围覆盖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多类别资产 [19] - 宏观对冲策略通过多品种投资实现全市场环境盈利机会 [21] 金融衍生品应用特性 - 私募基金广泛运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合约 [25][27] - 通过做空机制实现对冲操作 典型如市场中性策略同时做多股票与做空股指期货 [27][28] - 气囊指增策略结合看跌期权提供下行保护 同步通过指数增强获取超额收益 [30] 杠杆投资运作模式 - 私募基金普遍采用杠杆投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2] - CTA策略通过期货保证金交易实现杠杆效应 例如100万元合约仅需10万元保证金 [34][35]
“00后”跑步进股市,佣金杀到“万1”!新一轮开户潮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15:06
市场交易活跃度 - 8月底A股一周两度成交近3.2万亿元,两融余额升至2.2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26% [1][8] - 8月26日融资买入金额3029.09亿元,融券卖出8.03亿元,合计占A股交易额11.21% [9] - 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成为融资交易最活跃板块 [9] 开户与资金流向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年内累计新开1456.13万户 [3] - 7月居民存款单月净减少1.1万亿元,居民存款流向权益资产概率较高 [3] - 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平安证券新开户及咨询量增长约20%,客户交易重心转向创业板、科创板 [3] - 国金证券"90后"、"00后"客户占比显著提升,Z世代投资者需求呈现场景化、个性化特征 [4] - 广发证券新增客户呈现年轻化特征,与去年"9·24"行情相比市场更显理性 [4] 券商业务竞争 - 部分券商将新开户佣金压至"万1"以下,两融利率出现低于3%的"地板价" [6] - 机构客户开户和加杠杆意愿升温,但热度不及去年"9·24"行情 [6] - 券商普遍将佣金降至"万1.5",开通两融的新客户可再谈优惠 [6] 市场表现与风险特征 - 4月8日至8月28日沪指累计涨幅超24%,创业板指涨幅超56% [10] - 两融资金具有高杠杆性和敏感性,可能放大市场波动风险 [9][10] - 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局部板块呈现过热迹象,需警惕中报业绩不及预期引发的调整 [10]
聚焦虚拟货币新局,XBIT平台剖析洞察DATs繁荣背后的杠杆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56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新型业态 - 数字资产财库(DATs)凭借币股融合模式成为资本市场焦点 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为核心储备资产 年内募集资金规模已超越传统加密领域风险投资总量 [1] - DATs通过反向并购纳斯达克上市空壳公司实现快速上市 绕开传统IPO严格审查 [3] - 上市后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并投入加密货币资产 为投资者提供间接参与虚拟货币市场的杠杆化投资渠道 [3] DATs溢价现象与杠杆策略 - 加密市场上行阶段DATs股票呈现明显溢价 典型企业MicroStrategy股价相对比特币净资产价值(NAV)比率达1.56 [3] - 溢价驱动因素包括低成本公开市场资金获取能力 投资者对加密资产杠杆化需求 以及对资产增值潜力的积极预期 [3][4] - 2025年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累计增持大量比特币 推动Metaplanet、Bitmine、SharpLink等公司股票涨幅超过底层加密货币 [4] DATs风险机制与市场影响 - 杠杆策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增发股票扩大数字资产购买 依赖未来资产增值预期进行融资 [4] - 加密市场下行周期中高波动性资产价格下跌会削弱抗风险能力 可能引发追加保证金通知或强制抛售 [4] - 股价跌幅显著时溢价转为折价 面临维持现状等待反弹、寻求同行收购或出售资产回购股票三种选择 [5] - 决策者薪酬与股票表现挂钩 倾向于出售资产与回购股票策略追求NAV短期平衡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市场动荡 [5] XBIT平台技术架构与优势 - 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交易规则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记录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 杜绝人为运营风险与资产盗用问题 [7][8] - 用户完全掌握私钥 资产存储于个人钱包并由自主决定转移 避免交易所冻结或挪用风险 [8] - 抗审查特性无单一控制中心 不受特定机构管辖 在监管限制下持续正常运行 [8] - 高效智能合约引擎实现快速交易处理 结合简洁操作界面与全天候客户支持 兼顾专业效率与新手体验 [9] - 多重加密技术与定期安全审计机制构建全面防护体系 具备智能合约审计与风险预警能力 [9] XBIT平台市场价值体现 - 在比特币价格从4.5万美元攀升至6.2万美元期间(2025年3-8月) 为投资者提供可靠交易保障 [7] - 实时市场监测系统与充足流动性帮助投资者及时了解动态并优化资产配置 [10] - 低延迟交易机制与灵活跨链功能支持市场波动中灵活调整持仓结构 [10] - 无需KYC、无封控限制、无审核干预模式保障用户资产自主权益 提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渠道 [12]
美联储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不到24小时,金融市场将有剧烈反应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24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需要调整政策 暗示降息可能性[1] - 美联储内部出现罕见分裂 两名理事在七月会议中要求立即降息[3] - 政策转向主要由于华尔街流动性紧张及回购利率数次跳升[3] 市场杠杆水平 - 美国投资者保证金债务规模达1.02万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1][5] - 保证金债务占GDP比例达3.5% 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两倍[5] - 杠杆交易持续增长 可能再增加千亿美元 使市场处于泡沫破裂边缘[10] 资产价格表现 - 黄金价格单日暴涨30美元 伦敦金价站稳3200美元[1][7] - 特斯拉单日上涨6% 市盈率达80倍[5]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飙涨2.7% 中概股集体上涨[8] 央行行为变化 - 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7] - 波兰央行购入300吨黄金 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储备[8] - 全球央行对信用货币出现集体不信任趋势[8] 政策影响评估 - 若美联储降息50基点 可能引发美元抛压及新兴市场被动升值[10] - 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可能导致美元暴力反弹及黄金单日暴跌百美元[8] - 沪深300股债收益比处于十年99%分位 显示中国资产相对吸引力[8] 市场参与者行为 - 散户投资者持续加杠杆追高[5] - 机构投资者悄悄买入看跌期权进行风险对冲[5] - 华尔街交易员疯狂押注九月降息[1]
牛市来了,但要小心
36氪· 2025-08-20 09:40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0日上证指数最高达3767点创近十年新高 接近3800点大关 [1] - 8月18日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突破3731点创近十年新高 [3] - 两市成交额保持高位 8月18日达2.76万亿元 8月20日为2.41万亿元 [1][3] - 8月1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为历史性时刻 [8]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 截至8月11日达20056.8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36亿元 [8] - 8月20日超3600只个股上涨 86只个股涨停 [6] 资金流向与结构变化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显示储蓄通过证券账户转入股市 [1][9] -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险资加大权益配置 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 [1][9] - 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 全球主要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国际资金流入A股 [9] 行业与个股表现 - 金融板块表现亮眼 指南针股价自行情启动暴涨4倍 同花顺和财富趋势8月18日涨15%创历史新高 [7] - 东方财富市值达4500亿元 接近中信证券4700亿元市值 [7] - 汽车产业链腾龙股份6天5板 算力产业链电子城7天5板 汉钟精机4连板 机器人概念科森科技4连板 [6]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7月出口逆势增长 CPI和PPI环比数据改善 [9] - 央行通过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领域 [9] 历史对比与市场特征 - 当前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与2015年峰值22666.35亿元存在差异 2015年杠杆资金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10] - 当前市场严格管控场外配资 呈现"慢牛"特征 市场抗风险能力和投资者理性程度提升 [10]
A股突破3700点 新手如何避坑? 李大霄:不要追高,记住这九个字!正金字塔建仓更好
新浪证券· 2025-08-18 02:42
市场情绪与杠杆水平 - A股突破3700点后杠杆规模达两万亿且持续第八天 历史上成交额与杠杆同时超过两万亿仅出现八个交易日 [1] - 当前新开户人数显著增加且杠杆使用激增 但该阶段并非适宜加杠杆或入场的时机 [1] - 投资者因踏空1000点(从2689点上涨)产生急切追高心理 解套者倾向抛售而新入场者不顾风险追涨 [1] 投资者行为建议 - 严格使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 禁止借贷、网贷或卖房炒股等行为 学生群体应暂停炒股回归学业 [2] - 投资顺序应遵循先买基金后买股票的原则 将买基金类比为"念小学"而买股票为"念大学" [2] - 优先考虑A50(类比985高校)和沪深300(类比211高校)等指数产品 而非盲目自信超越平均水平 [2] 投资策略与方法 - 采用正金字塔建仓法则(底部大顶部小) 避免倒金字塔式加仓(盈利后扩大借款投资) [3] - 坚守低位布局优质仓位 避免过早止盈(如赚两毛就抛售) 等待空翻多资金推动上涨 [3] - 通过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实现"坐轿"(享受收益)而非"抬轿"(追高接盘) 99.99999%投资者属于抬轿群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