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反洗钱
icon
搜索文档
房地产反洗钱新政落地在即,倒逼银行强化资金链审查
第一财经· 2025-08-29 15:28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反洗钱监管全面升级 首次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 [3] - 新规要求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完整保存交易记录至少十年 并对可疑交易进行强制上报 [3][4] - 短期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长期将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并加速市场出清 [3][5][6] - 金融机构面临新的合规挑战 银行需强化资金链审查和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7][8] - 新规落地面临信息壁垒、替代渠道规避监管及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等挑战 [10] 监管要求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对拒绝提供身份证明的客户有权终止交易 [4]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限明确为至少十年 远超此前五年要求 [4][8] - 需将可疑交易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4][7] - 通过查验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身份证明材料并留存复印件 建立完善客户身份档案 [6] 行业影响 - 短期推动合规成本上升 机构需增设反洗钱岗位、升级信息系统 人力与技术投入显著增加 [5] - 严格执行客户身份核验可能延长交易周期 甚至导致部分敏感客户流失 [5] - 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房企和中介机构面临更大合规压力 [5] - 头部企业凭借资源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部分区域性中介开始调整业务策略 [5] - 长期将加速市场出清 倒逼行业规范发展 有效遏制代持购房、"白手套"等灰色操作 [5][6] 金融机构影响 - 银行风控压力增大 需同步加强对房企账户及个人购房资金的监测 [7] - 开发贷、按揭贷款等业务需重新评估客户资质 与房企共享反洗钱数据 风控流程更复杂 [7] - 需对存量房贷客户的资金来源进行回溯审查 历史违规行为被追溯的风险上升 [8] - 跨境汇款需强化"了解你的客户"(KYC)和"了解你的业务"(KYB)审查 防止资金异常流动 [8] 监管背景与挑战 - 监管范围从金融领域向全产业链延伸 2021年6月央行修订草案首次将房地产从业机构纳入监管 [10] - 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罪2741人 是2019年近20倍 利用房地产洗钱案件占比突出 [10] - 面临信息壁垒可能削弱监管效力 部分投资者转向商业地产、车位等替代渠道规避监管 [10] - 股权转让、代持协议等新型规避手段正在涌现 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可能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10] - 各地方政府将陆续出台配套细则 一线城市有望率先推出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11]
房地产反洗钱新政落地在即,倒逼银行强化资金链审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2:39
监管政策升级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首次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 [1] - 要求房地产从业机构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完整保存交易记录至少十年 并对可疑交易进行强制上报 [1][2] - 新规延长客户资料保存期至十年 远超此前五年要求 [5] 行业影响分析 - 短期推动合规成本上升 机构需增设反洗钱岗位 升级信息系统 人力与技术投入显著增加 [2] - 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房企和中介机构面临更大合规压力 头部企业凭借资源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3] - 长期将加速市场出清 倒逼行业规范发展 有效遏制代持购房和"白手套"等灰色操作 [3] 金融机构挑战 - 银行需同步加强对房企账户及个人购房资金的监测 重新评估开发贷和按揭贷款等业务的客户资质 [4] - 银行需对存量房贷客户的资金来源进行回溯审查 历史违规行为被追溯的风险上升 [5] - 银行在办理涉及房地产的跨境汇款时 需强化KYC和KYB审查 防止资金异常流动 [5] 洗钱手法演变 - 房地产洗钱常见手法包括分拆购房的"白手套"操作 名亏实盈的虚假交易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洗白 以及通过空壳公司运作 [2] - 洗钱手法呈现隐蔽性增强 金融工具复合运用 跨境操作增多等新特征 [2] - 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罪人数从2019年到2024年增长近20倍 达2741人 其中利用房地产洗钱案件占比突出 [6] 政策落地挑战 - 房地产交易涉及多方主体 信息壁垒可能削弱监管效力 [6] - 部分投资者转向商业地产 车位等替代渠道规避监管 股权转让和代持协议等新型规避手段正在涌现 [6] - 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可能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6]
房地产反洗钱新规9月起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8:43
政策核心内容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1] - 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的反洗钱主体责任 推动行业向金融安全助力者角色升级 [1][4]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 接受监督管理与自律管理 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 [1] 机构义务与操作规范 -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中介机构需识别客户身份 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不少于十年 [4] - 对拒不配合提供身份信息的客户 机构可拒绝销售房屋或经纪服务 并上报可疑交易 [4] - 重点监管大额交易 高频交易 异地购房等场景 设定强制性要求动作 [4] - 经纪机构需在撮合签约前完成身份资料留存 直接影响房产代持等灰色交易 [6] 监管背景与案例 - 房地产领域为洗钱高发区 2021年最高检与央行联合发布典型案例包含房地产开发洗钱案例 [6] - 河北省唐山市案例显示 通过购置房产掩盖非法资金源的行为被定性为洗钱罪并定罪处罚 [9] - 2021年央行《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已将房地产销售及经纪服务纳入调查范围 [12] 行业影响 - 短期将提升行业成本压力 需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 [12] - 长期将加速行业洗牌 推动头部平台与合规机构形成综合竞争力提升格局 [12]
卫星通信产业重磅政策发布;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3:5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整体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3] - 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另将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2] - 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优先纳入群众需求迫切及安全隐患多的区域 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合作改造中首次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2] - 吉林省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4] 资本市场动态 - 8月27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3.2万亿元 一周内两次突破3万亿成交额为历史首次 [4] - 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1372.10元/股 vs 1448元/股) 尾盘回落使茅台保住股价第一位置 [5] - 香港前七个月IPO达51宗 集资额同比急增超610%至1280亿港元 超220宗申请正在审批 [6] - 两融业务价格战加剧 头部券商利率持续创新低 息差逼近盈亏平衡点 [6] - 奇瑞汽车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赴港上市 [8] 能源与制造业 - 中国广核拟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及三家全资子公司 [7] - 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营收2076.1亿元同比下降8.4% 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13% 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同比增6% [8] - 高盛预计2025年Q4至2026年Q4石油日均过剩180万桶 全球库存将增近8亿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或跌至50美元出头 [6] 科技与通信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推广 [4]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超预期(预期460亿美元) 批准额外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对Q3营收给出540亿美元±2%的展望(市场预期534.6亿美元) [6] 消费与服务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3.45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 [4] - 美团上半年收入1783.98亿元同比增长14.7% 经调整溢利净额124.42亿元同比减少41% 其中Q2收入918.4亿元增11.7% 调整后净利14.93亿元同比下降89% [7] - 蜜雪集团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7.2亿元增44.1% 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覆盖中国及12个海外国家 [8] 国际贸易与监管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累计关税税率达50% 理由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8] - 美国自8月29日起暂停对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免税 需缴纳全额税费 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8]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平台企业及金融机构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流量扶持 降低运营费用 加强金融赋能 提升数智化运营水平 [4]
4类房地产洗钱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4:27
政策发布 -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明确房地产从业机构需拒绝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2]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限从不少于五年延长至不少于十年 较此前规定延长一倍 [2][3] - 该文件是主管部门迄今对房地产反洗钱工作最细致的规范 旨在应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手段和新问题 [3] 监管背景 - 中国反洗钱监管范围持续扩大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 同比上升28.4% [5] - 反洗钱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006年通过《反洗钱法》主要针对金融机构 2017年起强化房地产领域监管 要求客户资料保存不少于五年 [6] -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 明确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纳入特定非金融机构监管范围 [6][7] 洗钱路径与特征 - 房地产洗钱呈现"大钱走开发 小钱走交易"特征 开发环节常与贪污腐败挂钩 通过项目审批便利换取暗股回报 [9] - 交易环节四种常见操作:化整为零分拆购房 名亏实盈投资房产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虚假合同漂白 注册空壳公司以租金形式洗白 [9][10][11] - 当前洗钱方式更隐蔽 与金融工具结合更紧密 跨境操作增多 买方时代下开发商履行反洗钱义务意愿较低 [11] 实施与展望 - 《办法》对客户信息获取 主管部门权责划分有细致规定 强化法律责任威慑力 具较强可操作性 [11] - 北京2020年已出台房地产反洗钱暂行办法 含33条细则及标准化表格 地方版措施有望陆续落地 [12] - 行业分析认为反洗钱规定将进一步细化和落地 贵金属宝石领域同类办法已于2024年8月施行 [7][13]
4类房地产洗钱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31
核心观点 - 房地产反洗钱监管全面强化 新规要求从业机构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与交易记录保存 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1][2][7] 政策内容 - 房地产从业机构不得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可拒绝服务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1]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从五年延长至十年 要求完整准确保存 [1][2] - 发现交易涉嫌洗钱需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1] 监管背景 -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同比上升28.4% [6] - 反洗钱监管范围从金融机构扩展至房地产等特定非金融领域 [6][7] -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 贵金属宝石领域反洗钱办法同步推进 [7] 房地产洗钱路径 - 大额资金通过开发环节洗钱 典型模式为权钱交易与暗股回报 [9] - 小额资金通过交易环节洗钱 包括分拆购房/名亏实盈交易/虚假合同/空壳公司四种方式 [10] - 新特征表现为隐蔽性增强 与金融工具结合紧密 跨境操作增多 [10] 行业影响 - 买方市场下从业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意愿不足 需依靠强制监管推动 [10] - 北京已出台地方性试行办法 包含客户识别标准化表格等操作细节 [11] - 新规具较强可操作性 明确主管部门与市场主体权责划分 [11]
房地产反洗钱升级!这四类“漂白”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2:08
核心政策内容 - 房地产从业机构不得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客户拒不配合可拒绝服务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1] - 机构发现或怀疑客户交易涉及洗钱等犯罪活动时应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1]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较此前五年规定延长一倍[1][2] 监管背景与趋势 -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同比上升28.4%[3] - 反洗钱监管范围从金融机构扩展至房地产等特定非金融机构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4][5][7] -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8月施行 体现监管范围持续扩大[7] 房地产洗钱操作模式 - 典型特征为"大钱走开发 小钱走交易" 开发环节多与贪污腐败挂钩 通过项目审批便利换取暗股回报[8] - 交易环节四种常见方式:化整为零分拆购房 名亏实盈投资房产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漂白 注册空壳公司洗钱[9] - 新特征包括操作更隐蔽复杂 与金融工具结合更紧密 跨境洗钱增多[9] 行业影响与执行挑战 - 买方市场下开发商中介争抢客户 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影响客户关系和公司业绩[10] - 政策具较强可操作性 对客户信息获取 主管部门权责划分 法律责任均有细致规定[11] - 北京2020年已出台房地产反洗钱暂行办法 包含客户身份识别 资料保存 交易监测等33条细则 后续地方版措施将陆续落地[12][13]
事关房地产反洗钱,两部门发布管理办法
凤凰网· 2025-08-26 13:23
核心观点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包括客户身份识别 可疑交易报告和资料保存等 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1][2][14] 适用范围与监管框架 - 适用于境内提供房屋销售或经纪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 [2] -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管理规定并实施监督管理 [2] - 行业自律组织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反洗钱自律管理 [2][10] 反洗钱义务内容 - 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 [5] - 必须定期识别和评估洗钱风险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6] - 销售或经纪服务前需查验客户身份证明材料并记录交易目的 [6] - 禁止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1][6]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1][6] - 发现可疑交易需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1][6] - 对特定名单对象采取特别预防措施并停止服务 [7][8] - 需配合反洗钱宣传和培训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 [8] 监督管理机制 -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9] -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沟通机制 [10] - 行业自律组织承担制定规范 风险评估 协调报告和惩戒等职责 [10] - 基于风险原则对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10][11] 法律责任与附则 - 违反规定由房地产主管部门依据《反洗钱法》处罚 [12] - 违反自律规范由行业自律组织予以惩戒 [13] - 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前不一致规定按本办法执行 [1][14]
事关房地产反洗钱,两部门发布管理办法
财联社· 2025-08-26 12:56
核心观点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包括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和资料保存等 [1][2][5] - 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取代既往不一致的行业反洗钱规定 [3][24] 监管框架 -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管理规定 实施基于风险的差异化监管 [4][6][20] - 行业自律组织承担反洗钱自律管理职责 包括制定规范、风险提示和自律惩戒 [17][18][19] 机构义务 - 必须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培训 [8][9][15]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2][12] - 对恐怖活动组织等特定名单对象立即停止服务并报告 [15] 操作规范 - 销售或经纪服务前需查验客户身份证明 识别法人的受益所有人 [10][11] - 禁止向身份不明客户提供服务 对不配合客户可拒绝交易并提交可疑报告 [1][11] - 发现可疑交易需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2][13] 实施机制 - 自律组织可要求机构定期报告 实施自律检查和处理投诉举报 [19] - 违规机构将依据《反洗钱法》第五十八条处罚 违反自律规范将受惩戒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