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搜索文档
房地产反洗钱新政落地在即,倒逼银行强化资金链审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2:39
监管政策升级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首次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 [1] - 要求房地产从业机构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完整保存交易记录至少十年 并对可疑交易进行强制上报 [1][2] - 新规延长客户资料保存期至十年 远超此前五年要求 [5] 行业影响分析 - 短期推动合规成本上升 机构需增设反洗钱岗位 升级信息系统 人力与技术投入显著增加 [2] - 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房企和中介机构面临更大合规压力 头部企业凭借资源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3] - 长期将加速市场出清 倒逼行业规范发展 有效遏制代持购房和"白手套"等灰色操作 [3] 金融机构挑战 - 银行需同步加强对房企账户及个人购房资金的监测 重新评估开发贷和按揭贷款等业务的客户资质 [4] - 银行需对存量房贷客户的资金来源进行回溯审查 历史违规行为被追溯的风险上升 [5] - 银行在办理涉及房地产的跨境汇款时 需强化KYC和KYB审查 防止资金异常流动 [5] 洗钱手法演变 - 房地产洗钱常见手法包括分拆购房的"白手套"操作 名亏实盈的虚假交易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洗白 以及通过空壳公司运作 [2] - 洗钱手法呈现隐蔽性增强 金融工具复合运用 跨境操作增多等新特征 [2] - 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罪人数从2019年到2024年增长近20倍 达2741人 其中利用房地产洗钱案件占比突出 [6] 政策落地挑战 - 房地产交易涉及多方主体 信息壁垒可能削弱监管效力 [6] - 部分投资者转向商业地产 车位等替代渠道规避监管 股权转让和代持协议等新型规避手段正在涌现 [6] - 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可能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