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反洗钱新政落地在即,倒逼银行强化资金链审查
第一财经·2025-08-29 15:28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反洗钱监管全面升级 首次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 [3] - 新规要求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完整保存交易记录至少十年 并对可疑交易进行强制上报 [3][4] - 短期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长期将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并加速市场出清 [3][5][6] - 金融机构面临新的合规挑战 银行需强化资金链审查和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7][8] - 新规落地面临信息壁垒、替代渠道规避监管及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等挑战 [10] 监管要求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对拒绝提供身份证明的客户有权终止交易 [4]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限明确为至少十年 远超此前五年要求 [4][8] - 需将可疑交易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4][7] - 通过查验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身份证明材料并留存复印件 建立完善客户身份档案 [6] 行业影响 - 短期推动合规成本上升 机构需增设反洗钱岗位、升级信息系统 人力与技术投入显著增加 [5] - 严格执行客户身份核验可能延长交易周期 甚至导致部分敏感客户流失 [5] - 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房企和中介机构面临更大合规压力 [5] - 头部企业凭借资源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部分区域性中介开始调整业务策略 [5] - 长期将加速市场出清 倒逼行业规范发展 有效遏制代持购房、"白手套"等灰色操作 [5][6] 金融机构影响 - 银行风控压力增大 需同步加强对房企账户及个人购房资金的监测 [7] - 开发贷、按揭贷款等业务需重新评估客户资质 与房企共享反洗钱数据 风控流程更复杂 [7] - 需对存量房贷客户的资金来源进行回溯审查 历史违规行为被追溯的风险上升 [8] - 跨境汇款需强化"了解你的客户"(KYC)和"了解你的业务"(KYB)审查 防止资金异常流动 [8] 监管背景与挑战 - 监管范围从金融领域向全产业链延伸 2021年6月央行修订草案首次将房地产从业机构纳入监管 [10] - 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罪2741人 是2019年近20倍 利用房地产洗钱案件占比突出 [10] - 面临信息壁垒可能削弱监管效力 部分投资者转向商业地产、车位等替代渠道规避监管 [10] - 股权转让、代持协议等新型规避手段正在涌现 三四线城市监管资源不足可能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10] - 各地方政府将陆续出台配套细则 一线城市有望率先推出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