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跌

搜索文档
楼市“谎言”一个接一个,面对这些普通人该如何面对
搜狐财经· 2025-09-28 02:37
"再不买就永远买不起了!","房子那么多谁还买?马上要暴跌了!"这些话是不是特别耳熟?当我们掏 空六个钱包,背上30年房贷,站在售楼部门口犹豫不决时,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疯狂轰炸着我们。今天 就用大白话,揭穿三个最常见的"楼市谎言"。 谎言一:房价只会涨or只会跌 很多人非黑即白地认为:房价要么一路暴涨,要么一路暴跌。实际上,楼市就像四季更替,有春暖花开 也有寒冬凛冽。 • 日本90年代房价暴跌60%,但东京好地段10年涨回来 • 美国08年次贷危机后,如今房价创新高 • 中国各城行情分化:有涨50%的学区房,也有跌成"白菜价"的老破小 聪明人买房看周期,傻子才追涨杀跌。自住的话,买得起的时机就是好时机。 谎言二:房子多=房价跌 通胀时央行会加息,贷款成本变高反而抑制房价。能不能买房抗通胀,要看政策和经济组合拳。 给普通人的买房建议: 1,自住看需求:结婚、孩子上学、上班近,该买就买。涨跌与你无关,家的温暖无价 2,投资看长远:忘记炒房暴富,关注租金回报。现金流比差价更可靠 "你看那么多空置房!房价肯定要崩!"这个逻辑错在忽略了房子的"不可替代性"。 房子不是大米白面,位置、学区、配套差一点,价格天差地别。稀缺 ...
中介这行很乱,但背不起房价下跌这口锅
虎嗅· 2025-09-25 07:13
最近房产中介又出幺蛾子了。 有媒体记者暗访发现,一些二手房中介在社交平台上招募"演员"看房,甚至上演"双簧"来给房东施压, 以达到快速成交的目的。 在中介的"安排"下,一个"演员"在看房时,将挂牌339万元直接报价280万元,砍价近60万元,导致房东 愤然离场。 房产中介这一行乱象横生久矣,但凡有过买房、卖房经历的人,多多少少都吃过他们的暗亏。 我本人就至少碰到遭遇过若干次,次次都不重样,总有一个陷阱等着让你跳。 最狗血的一次是,我和老婆卖房,在一家中介挂了牌。那时候市场火热,没几天就有客户看中了房子, 很快就订好了签约日。签约日前一晚,中介突然打电话来,说他们在我们挂牌价的基础上"多卖了四 万",这个钱得归他们,如果我们不同意,第二天的签约就黄了。我们当时急着卖房买新房,仓促之 中,就在电话中答应了中介这个不平等条约。 挂了电话后,我和老婆越想越窝火,但又担心影响第二天的卖房,便准备第二天到现场闹一下。第二天 我们提前到了中介的门店,要求"瓜分"这四万元,好说歹说,中介还是"退"了我们五千元现金。 这次引发舆情的"雇人看房",我也高度怀疑自己碰到过,而且不止一次。有一次,中介约了一个客户和 我们面聊,也是一 ...
8月上海新房同比涨5.9%,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收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4:22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8月份70城房价数据显示:环比方面 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9个,其中上海、杭州、宜昌环比涨0.4%领跑。长春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 总体来看,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同比方面 8月份,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上海新房价格 同比上涨5.9%。 | の目 | 新房 | | 二手房 | | | --- | --- | --- | --- | --- | | 房价 | 环比 | 同比 | 环比 | 同比 | | -线城市 | ▼ -0.1% ▼ -0.9% | | ▼-1.0% ▼-3.5% | | | 二线城市 | ▼ -0.3% ▼ -2.4% | | ▼-0.6% ▼-5.2% | | | 三线城市 | ▼-0.4% ▼-3.7% | | ▼-0.5% ▼-6.0% | |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中,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北 上广深二手房环比均下跌。 言价 北京 深圳 ▲ 0.4% 7 -0.2% 7 -0.4% 环比 ▼-0.4% 新房 同比 ▼ -3.5% ▲ 5.9% ▼ -4.3% ▼ -1 ...
买房的时机到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53
PACE 0 Q app 120 S Van 而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发生改变,一个新的拐点可能正在来到。2024年9月底,首提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政 策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积极的信号。 具体到城市维度,一线城市及部分强二线城市,在各项支持措施的作用下,这类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正在逐渐进 入一个新阶段。当然今年4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又开启了下跌调整的态势了。但随着最近北上深相继出来了新的楼市支持措施,且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 看,楼市又有反弹的迹象了。 对于像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其实是不缺购房者的,缺的只是对市场的信心。一旦有新的支持措施注入的话,市场的预期是相对比较容易改变的,市场也就会 活跃起来。 不知道想要在几个大城市买房的人是否感觉到去年9月左右的买房时机似乎比今年更好一些?当然我也知道一些人会认为后面会有更好的时机,这个就只能 是拭目以待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及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如果想在这类大城市买房的人还想继续等着房价大跌再去抄底,估计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那么如果打算在中小城市买房,有没有必要继续等待?目 ...
现在卖房,是止损?还是自断后路?一句话点醒无数人!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44
市场现状 -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广州超13万套 南京15万套 西安11万套 上海突破8万套[6] -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周期拉长至6个月以上 部分房源挂牌一年无人问津[6] - 2024年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超60% 二手房跌幅更明显[6] - 带看十组客户仅能成交一套 挂牌量持续上涨但成交下跌[3] 供需结构变化 - 需求端持续萎缩 受疫情冲击收入 人口增长放缓 年轻人购房意愿降低影响[6] - 供给端前几年投资客集中入场 现集体抛售导致市场供大于求[6] - 楼市从卖方市场彻底转向买方市场 卖家需重新评估房产价值[4] 政策环境 - 限购松绑与利率下调政策出台 但房住不炒基调未变导致市场信心难快速修复[6] - 2025年多地出台救市政策 包括降低首付比例 放宽公积金贷款 减免契税等[11] - 国家明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未来针对此类需求政策将持续加码[17] 资产配置策略 - 核心城市及核心地段房产(如北上广深内环 强二线城市地铁口)抗跌能力强且具备保值潜力[13] - 三四线城市 远郊盘及老破小房产若持有成本高且租售比低于2%可考虑优化[13] - 卖房决策应基于现金流状况与资产结构 而非单纯关注房价涨跌[9][18] 典型案例分析 - 杭州业主因失业导致现金流断裂 最终以低于买入价15%的价格出售房产[6] - 上海企业主通过房产抵押贷款度过经营困难期 未在市场低点抛售资产[12] - 决策关键因素在于评估不卖房能否扛过困难期 而非单纯计较账面亏损[7]
谁敢买暴跌的商品房?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51
房地产市场现状 - 全国楼市近两年出现大幅下跌 上海 深圳 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拦腰折断式暴跌[2] - 市场成交量极度萎缩 部分日期出现零成交现象 购房者数量急剧减少[2] 购房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 购房者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 价格下跌反而导致观望情绪加剧[2] - 持币观望者成为唱跌论调的直接受害者 部分购房者因等待而错失购房时机[4] - 恐惧和贪婪心理严重影响购房决策 市场预期持续恶化[4] 价格趋势争议 - 唱空者基于房价过高和政策抑制两个主要论点看跌市场[5] - 当前房价经过两年暴跌已进入止跌企稳阶段 深度回调空间有限[5] - 房价涨跌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 涉及地价 材料成本等多重因素[5] 市场预期影响 - 唱跌言论持续强化购房者房价下跌心理预期 不利于市场理性回归[5] - 开发商质疑地价和材料价格上涨为何不能传导至房价[5] 购房时机判断 - 当前被认为是相对较好的购房时机 价格处于相对低位[5] - 全球金融危机呈现好转迹象 经济复苏带动收入增长 购房需求将逐步释放[5] - 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者可在价格低点买入节省开支[5]
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收窄,上海、乌鲁木齐环比涨0.3%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4:24
房价环比变动 - 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仅有6个 其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均上涨0.3%领跑 宜昌和三亚均上涨0.2% 长春和常德均上涨0.1% [1][5] - 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仅有1个 太原上涨0.2% [1][5]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 二线城市下降0.4% 三线城市下降0.3% [7][8]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0% 二线城市下降0.5% 三线城市下降0.5% [8] - 北京 武汉 广州 徐州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1% 1.1% 1.0%和1.0% 上海 深圳 西安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9% [5][12] 房价同比变动 - 新房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65个 较上月减少2个 [2]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1.1% 二线城市下降2.8% 三线城市下降4.2% [7][8]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3.4% 二线城市下降5.6% 三线城市下降6.4% [8] - 上海新房价格同比上涨6.1% 乌鲁木齐新房价格同比上涨0.3% [10] 城市房价表现 - 新房价格环比领跌城市包括海口和扬州均下降0.8% 武汉 兰州和襄阳均下降0.7% 宁波 厦门 南昌 郑州 深圳 包头 泉州和北海均下降0.6% [5] - 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城市包括扬州下降8.5% 惠州下降8.5% 呼和浩特下降8.7% 郑州下降8.1% 襄阳下降8.4% [10][11][12] - 北京新房价格同比下跌3.6% 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2.9% [10][12]
跌太惨了!南京这个小区从单价56927元到19089元,市值蒸发70%…
搜狐财经· 2025-06-29 03:56
南京房价走势分析 - 南京某小区房价从2021年5月的56927元/平骤降至2025年4月的19089元/平 市值损失近七成[4] - 天润城第十一街区楼盘成交单价从2017年的26179元/平跌至2024年的10000元/平左右 最低达8694元/平 市值缩水66.8%[8][12] - 与峰值相比 部分楼盘每平方米跌约14500元 当前成交价已接近市场价[12] 南京楼市现状 - 南京二手房市场6月20日单日成交85套 环比上涨4.9%[12][13] - 新房市场相对稳定 总体单价保持在30000元左右[15] - 当前二手房市场存在以价格换销量现象[15] 市场供需变化 - 商品房价格波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是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16] - 高盛预测中国未来几年新住房需求将下降75%[7] - 与高峰时期相比 南京房价已大幅下跌 对刚需购房者可能是机遇[16] 购房者案例 - 有购房者20年前为子女教育购置的房产现在价值大幅缩水[4] - 江苏网友反映2015年购买的南京房产已亏损几十万[4][7] - 2018-2021年期间购房者亏损更为严重[7]
高盛预测房价还要下走40%?辟谣,谁在为房价裹挟民意?
搜狐财经· 2025-06-24 00:20
中国楼市现状分析 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楼市呈现显著分化现象:部分区域房价下跌(如北京某房产较高峰期跌23%),而外资却在核心城市抢购优质资产(如美国基金38亿收购上海写字楼)[1] - 市场预期存在巨大分歧:高盛预测全国性下跌(基于库存、杠杆率等指标)与住建部"整体平稳"表态形成矛盾[1][3][6] - 外资操作策略矛盾:投行唱空楼市同时旗下基金大举收购问题资产(一季度外资购楼金额增89%,其中60%瞄准问题资产)[8] 2) 高盛报告核心指标 - 库存压力:全国新房待售面积7.6亿㎡,去化周期达32个月(较2016年延长2.4倍)[3] - 居民负债:杠杆率63%(较2008年翻3.2倍),城镇住房拥有率96%限制新增需求[3] - 区域困境: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流拍率41%,部分项目去化周期长达58个月[3] 3) 住建部监测数据 - 结构性差异:30个重点城市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较2020年增21%,深圳18万/平豪宅秒光,但全国新房均价微跌2.3%[6] - 土地市场分化:北京海淀楼面价15.6万/平创纪录 vs 郑州地块三次流拍[6] - 资金流向集中:银行对开发商78%贷款投向长三角、珠三角[6] 4) 外资操作模式 - 做空套利:通过唱空推高房企境外美元债利率(从8%飙至14%),再低价收购问题资产[8] - 法拍市场活跃:单笔上海法拍房交易达12亿,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折价资产[8] 5) 市场反应与调控 - 购房者行为变化:政策敏感型买家决策周期从45天缩短至22天,超50%依赖网络信息[10] - 地方治理创新:杭州"透明房价"平台使购房考虑时间延长至38天,退房率显著下降[12] - 统计方法优化:新增12项指标后,一线城市房价波动收窄至3%以内[12] 6) 区域分化本质 - 核心资产韧性:重点城市租金回报率回升至2.8%,优质地段持续受追捧[14] - 信息噪音干扰:短视频平台"房价暴跌"话题180亿次播放量中30%使用错误旧数据[10] - 投资逻辑转变:需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基本面,全国统一涨跌判断失效[14]
上海2019-2020年最热项目现在房价是涨是跌?
36氪· 2025-06-16 02:22
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其中,2019年-2020年被普遍认为是近年来楼市高点。 为此,我们梳理了2019年及2020年上海商品住宅全年销售面积、金额排行前50的项目,剔除重复项目后,共得到130个项目。用这些项目当年开盘时的成 交均价与近13个月二手房成交均价做对比。同时,为了避免个别房源波动影响整体成交,再剔除成交房源数量小于10个的项目,最终得到109个项目数据 (下称"样本项目")。 结果显示,5年来样本项目房价平均涨幅仅0.41%,但项目间差距较大,其中涨幅最高的项目涨幅超40%,跌幅最高的项目跌幅超30%。 对样本项目涨跌情况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均价10万元/平方米以上项目几乎没有跌的,均价5万元/平方米以下项目是下跌"重灾区"。 2、市区核心位置项目整体更保值,下跌项目中浦东及宝山项目数量最多。 3、涨幅30%以上的项目集中在徐汇及浦东前滩,跌幅20%以上的项目大多位于金山、闵行、宝山、崇明、松江及临港。 近5年上海成交规模缩量 热点项目平均涨幅0.41% CRIC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上海一二手房成交规模在经历了2020年及2021年的高位后,2022年明显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