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多样化

搜索文档
迎战三重考验,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35
外贸行业整体表现 - 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8月出口额2.3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单月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 [2] -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7% 对欧盟进出口增长4.3%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 [3] 企业应对策略 - 济达纺织每年参加至少5场国内外展会 计划增至7场 [1] - 鹏泰服饰在石狮、晋江、柬埔寨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1] - 企业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布局应对关税风险 包括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地 [3] - 深圳迈德瑞纳通过增加东盟、中东、东欧人员配置及参展次数实现业绩增长 [3] - 鹏泰服饰实施智能快反智造项目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 [6] 行业挑战 - 前8个月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13.5% [3] - 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3.1% [5] - 订单碎片化趋势明显 批量订单减少至几十件规模 [5]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被迫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6] 发展建议 - 政策端应引导产业链跨境有序布局 优化出境带料加工通关流程 [7] - 企业需提升产品与价值链地位 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端领域延伸 [8] - 建议创新贸易模式 将商品出口拆解为"货物+服务"分开结算 [7] - 济达纺织计划开发环保服装 利用可持续产品特性获取溢价 [8] - 河北优耐德拟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护城河 避免价格战 [8] 企业个案表现 - 鹏泰服饰美国市场占出口额30% 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25%但整体出口增长32% [2] - 深圳迈德瑞纳因对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加实现业绩增长 [3] - 河北优耐德因关税问题导致4年期合同搁浅 [5]
迎战三重考验 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19
正在法国参加展会的济达(上海)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黄芳,在接待客户间隙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 "线下展会是我们获客的重要形式,除了9月的法国展会,接下来还有10月的澳大利亚展会、11月的东京展会等。"黄芳说,公司每年至少参加5场国内外展会,明 年可能会增加到7场。 从宏观数据到微观个体,这份"逆势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鲍晓华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外贸保持韧性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产业链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快速增长,同时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均实现显著增长,产业链完整、供应能力强,为连续 出货提供保障。其次是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发挥成效,对东盟、欧盟等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最后是政策托底作用明显,从出口信保到退税,再到专项融资支 持和市场开拓服务等稳外贸措施不断落地,帮助企业稳住了订单与现金流。"鲍晓华说。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黄芳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尽可能地多元化布局生产基地,在国内和孟加拉国均有工厂,明年还可能将部分产能放在越南或者柬埔寨。供应链 的多样性,让外贸企业在面对关税时 ...
迎战三重考验 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9-21 17:3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8月单月出口额2.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 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2] -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7% 对欧盟进出口同比增长4.3%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 [3] 企业应对策略 - 济达纺织每年参加至少5场国内外展会 计划增至7场 并通过在孟加拉国设厂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 [1][3] - 鹏泰服饰在石狮、晋江和柬埔寨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并通过智能快反智造项目实现小单快反柔性生产 [1][5] - 迈德瑞纳生物科技通过增加东盟、中东、东欧人员配置及参展次数 推动整体业绩增长 [3]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快速增长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均实现显著增长 [2] - 服装行业上游纺纱、印染、织造环节保持不可替代性 东盟国家原材料仍从中国进口 [3] - 订单模式向碎片化转变 批量订单减少至几十件 倒逼企业重塑生产逻辑 [5] 市场竞争态势 - 美国市场出口额占比30%的企业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25% 但整体出口增长32% [2] - 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3.1% 前8个月对美进出口整体下降13.5% [3][5] - 供需两端竞争加剧 企业通过以价换量维持份额 同行业在美国市场大幅降价 [6] 创新发展方向 - 企业通过海外仓备货应对关税突变 创新"货物+服务"贸易模式降低关税压力 [7] - 向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布局绿色合规能力 [8] - 济达纺织开发环保服装 利用消费者可持续偏好实现差异化竞争 [8]
食品行业大动作:天味食品赴港上市,卤味巨头押注冻干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08
天味食品赴港上市战略 - 天味食品为川味复合调味料龙头企业 规划赴香港上市以拓展国际市场 [1]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提供更宽泛的国际投资者群体和更多资金支撑 [1] - 上市资金将用于东南亚及欧美等地销售渠道建设与川味调味料推广 [1] - 赴港上市有助于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并吸引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 [1] 卤味行业转型冻干食品 - 卤味行业因市场饱和而转向冻干食品领域寻求新增长机遇 [3] - 冻干技术使食品具备储存时间长和营养流失少的优点 [3] - 企业通过产品多品类化(如脱水鸭脖、脱水鸭翅)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3] - 冻干食品可通过线下店铺和电商平台双渠道销售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5] 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通过上市等举措获取资源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5] - 产品多样化成为适配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5] - 天味食品海外成功将巩固其川味调味料龙头地位 [7] - 卤味巨头在冻干赛道立足将开辟新利润增长空间 [7] 战略实施挑战 - 天味食品需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投资者需求 [5] - 海外市场存在口味差异 需进行产品本地化调整 [5] - 卤味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建设冻干生产线 [5] - 冻干食品生产依赖专业设备与技术研发能力 [5]
卫龙“三闯”港交所:募资额缩水85%,高瓴、腾讯等机构“高位站岗”
格隆汇· 2025-06-02 01:52
上市进程与募资变化 - 卫龙近期更新招股书,计划最快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筹集资金不足1.5亿美元 [2] - 相比最初拟募资10亿美元,募资额下滑85% [3] - 2021年5月首次递交招股书未获聆讯,11月更新后通过聆讯但延后上市 [4] - 2022年6月第三次递表,募资额由10亿美元缩减至5亿美元,目标市值下调至47亿美元 [5] - 最新募资1.5亿美元相比半年前减少70%,目标市值下调至14亿美元附近 [5] 估值变化与机构投资 - 卫龙Pre-IPO轮融资投后估值为94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以6.54亿美元认购13.51%股权 [5] - 若募资1.5亿美元,机构投资者浮亏约70% [5] - 估值从600亿人民币下滑至100亿人民币 [6] - 2021年静态市盈率超过80倍(百亿美元估值)或40倍(48亿美元估值) [7]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33.9亿、41.2亿、48.0亿,年复合增长率19.1%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8.27亿,年复合增长率12.1% [6] - 2021年收入增速16.5%,净利润增速不到1% [7]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2.6亿,同比下滑1.8% [11] - 2021年市占率1.3%,本土公司中排名第6位 [9] - 可比公司桃李面包市值176亿(市盈率23倍),三只松鼠市值77亿(市盈率19倍) [10] 产品与市场挑战 - 2022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收入13.4亿,同比下滑4.3% [11] - 蔬菜制品收入增速从2021年42.5%降至2022年上半年3.1% [13] - 2022年4月产品涨价影响终端销售,普通包装大面筋由2.5元涨至3.5元 [12] - 面临撕掉"垃圾食品"标签的挑战,计划研发低油、低盐、低糖产品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