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SoC芯片

搜索文档
摩尔线程88天过会背后:每年一代GPU芯片,国产智算生态共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16
国产GPU芯片企业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披露后88天进入上会阶段 符合发行和上市条件[1] - 沐曦股份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 国产GPU芯片企业上市进入加速阶段[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摩尔线程2024年营业收入4.38亿元 净亏损14.92亿元 亏损持续缓解[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238.71% 环比增长203.44% 为2024年全年1.6倍[4]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71亿元 同比下降56.02% 环比下降69.07%[4] - 沐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7.42亿元 同比暴增1354.9%[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09亿元 亏损幅度较2023年8.71亿元进一步放大[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亿元 达2024年全年收入43%[9] 收入结构演变 - 摩尔线程2023年核心收入来源为专业图形加速集群产品 前五大客户包括百度网讯科技和京东平台[5] - 2024年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构成核心收入来源[5] - 2025年上半年AI智算集群类收入占比接近80% 收入增长218.19% 成为核心收入来源[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 智能SoC产品保持快速增长[5] - 沐曦股份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为核心收入来源 GPU板卡占比68.99% GPU服务器占比28.29%[9] - 2025年一季度训推一体GPU板卡收入占比飙升到97.55%[9] 产品技术迭代 - 摩尔线程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苏堤(2021)、春晓(2022)、曲院(2023)、平湖(2024)[6] - 苏堤和春晓主要用于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产品[6] - 曲院和平湖主要用于AI智算产品[6] - 春晓架构单精度浮点性能14.7 TFLOPS 达到英伟达RTX 3060同等水平[13] - 曲院架构芯片性能较春晓提升80% 超过英伟达RTX 4060水平[13] - 2024年推出智能SoC芯片长江 竞争力较强单价较高[8] 毛利率改善 - 摩尔线程2022年综合毛利率-70.08% 2023年提升至25.87% 2024年达到70.71%[7] - 毛利率提升原因: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产品单价提高[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以平湖和曲院为主 性能大幅提高[7] 客户市场拓展 - 客户从早期信创市场(政务、金融)向智算中心、AI企业扩展[8] - 大型客户导入及批量采购需要验证周期[8] - 沐曦股份重点开拓两家互联网企业 与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业务[15] - 预计2025年内有望实现首个互联网企业订单签署[15] - 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 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采项目入围测试[15] 订单与合同负债 - 摩尔线程AI智算领域洽谈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12] - 截至9月5日预计订单金额约20亿元[13] - AI智算业务收入预计2025年及2026年实现[13] - 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14.3亿元(不含税) 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13] - 部分订单预计2026年发货和确收[13]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5.43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6.45%[11]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大幅增加242.1%至30.91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9.57%[11] 生态建设与合作 - 摩尔线程深度参与OISA标准制定 旗舰AI训推产品全面支持OISA 1.1标准[19] - 沐曦股份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建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究及开源生态创新联合实验室[19] - 推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评测基准体系"求索2.0"[19] - 阶跃星辰联合沐曦等近10家头部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19] - 阶跃星辰Step 3多模态大模型与沐曦GPU深度软硬协同优化 实现模型效率3倍提升[20] 行业市场格局 - 国内智算中心投资建设主导方:互联网企业35.0%、运营商25.6%、地方政府14.2%、其他25.2%[14] - 互联网企业采购国产产品主要用于推理侧 少量用于后训练[13] - 推理侧是国内AI芯片厂商重要增长点 训练侧处于快速国产化过程中[1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摩尔线程最新一代产品原生支持FP8 在推理市场有能力打开市场空间[17] - 互联能力突破是国产智算效率突破的关键[18] - OISA 2.0协议支持AI芯片数量提升至1024张 带宽突破TB/s级别[19]
摩尔线程88天过会,手握20亿订单,毛利率飙至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9:24
记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张伟贤 9月26日,摩尔线程在披露招股书(6月30日)后仅88天,顺利进入上会阶段。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定,摩尔线程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 与之招股时间接近的沐曦股份,则在9月21日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虽然沐曦股份暂时未定下一步动 态,但这些都意味着,国产GPU芯片企业的上市正事实上进入加速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梳理发现,目前,两家GPU芯片公司均尚未实现盈利,但支撑其登陆资本市场 底气的,是二者在2024年均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面向大模型时代的智算相关产品正逐渐获得市 场认可。 公司方面指出,上半年随着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加之公司第四 代GPU芯片"平湖"实现商业化,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实现了亏损改善。 从发展可持续性来看,两家公司不仅在手订单量远超营收,向以互联网、运营商为代表的AI智算关键 客户拓展也见成效。 此外,这已经不是单点突破,国内AI芯片产业链公司近些年来正在持续构建生态化能力,两家公司也 是国产AI算力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收入大增,智算芯片受热捧 2024年是国产AI芯片 ...
摩尔线程88天过会,手握20亿订单,毛利率飙至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9:21
记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张伟贤 9月26日,摩尔线程在披露招股书(6月30日)后仅88天,顺利进入上会阶段。公告显示,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定, 摩尔线程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 。 与之招股时间接近的沐曦股份,则在9月21日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虽然沐曦股份暂时未定 下一步动态,但这些都意味着,国产GPU芯片企业的上市正事实上进入加速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梳理发现,目前, 两家GPU芯片公司均尚未实现盈利,但支撑 其登陆资本市场底气的,是二者在2024年均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同时面向大模型时 代的智算相关产品正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 项目 | 2025 年 1-6 月 | 2024 年度 | 2023 年度 | 2022 年度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7.02 | 4.38 | 1.24 | 0.46 | | 浄利润 | -2.71 | -14.92 | -16.73 | -18.40 | 从发展可持续性来看, 两家公司不仅在手订单量远超营收,向以互联网、运营商为代表的AI 智算关键客户拓展也见成效 。 此外,这已经不是单点突破 ...
翱捷科技(688220):蜂窝基带芯片业务带动H1营收增长,业务布局持续丰富
中泰证券· 2025-09-15 05: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蜂窝基带芯片业务带动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4.7%至19.0亿元,其中蜂窝基带芯片营收占比超85%,销量同比增长超50%,收入增长超30%,毛利总额增长超60% [3][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6.68亿元(含股份支付),同比增长12.4%,共投入15个研发项目 [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8%至9.88亿元,环比增长8.59%,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至23.2% [3][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45.20亿元、61.95亿元和75.19亿元,同比增长33.5%、37.1%和21.4% [2][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0.54亿元和3.16亿元,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2][6] 业务表现 - 4G蜂窝物联网业务中,4G Cat.1主芯片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第二季度环比增长超40%,海外需求放量,与印度Google Pay等支付公司达成合作 [6] - 4G Cat.4主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5%,车载网联产品已进入国内主流自主品牌及部分合资品牌供应链并规模出货 [6] - 5G RedCap领域,ASR1903系列已有10余家客户共30余款模组及产品送样测试或商用发布,ASR3901平台已有近20款终端规模化商用出货 [6] - 智能SoC芯片业务中,首款四核4G智能手机芯片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成倍增长,第一代4G八核智能手机芯片已量产商用,第二代预计2025年9月回片、年底导入客户、2026年上半年量产,首颗6nm 5G八核智能手机芯片已进入研发后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流片、2026年下半年客户导入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0亿元、61.95亿元和75.19亿元 [2][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0.54亿元和3.16亿元 [2][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4.1%、25.1%和26.0% [8]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3元、0.13元和0.76元 [2][8]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市销率分别为9倍、6倍和5倍 [6]
翱捷科技: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8.98亿元,同比增长14.67%,核心业务蜂窝基带芯片营收占比超85%,销量增长超50%,收入增长超30%,毛利总额增长超60% [1] - 公司通过持续深耕4G/5G蜂窝物联网及智能SoC芯片市场,在技术迭代、客户拓展及海外布局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2][5][6][8] - 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90%),完成多款芯片流片,并积极布局前沿技术,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0件 [9]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及资金运营效率提升整体经营水平 [10][11] - 公司通过多元化投资者沟通机制(如业绩说明会、可视化报告)强化信息透明度,并完善治理结构(取消监事会、增设职工董事) [12][13][14] 主营业务表现 - 4G蜂窝物联网芯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30%,Cat.1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Q2环比Q1增长超40% [2][3] - 在印度支付市场(如PayTM、BharatPe)ASR16系列芯片市占率达100% [3] - 4G Cat.4芯片已进入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供应链并规模出货,车载模组将于Q3出口欧洲 [4] - 5G RedCap芯片ASR1903通过中国移动/联通认证,30余款模组送样测试;ASR3901平台助力可穿戴设备,近20款终端完成认证并商用 [5][6] - 智能SoC芯片中4G四核芯片已商用,订单充足,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翻倍;首款6nm 5G智能手机芯片将于下半年流片 [6][7][8]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人员1132名(占总人数90%),70%以上为硕士或博士学历 [9] -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3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件;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0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49件 [9] - 完成第二代4G八核芯片(6nm制程)流片,支持LPDDR5/5X及20TOPS NPU算力 [7] - 攻关5G Advanced、卫星NTN通信、低空无人机等前沿技术,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9] 运营与成本管理 - 通过精准采购计划及供应链管理降低单位成本,平衡产能与库存风险 [10] - 投资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金融产品,并储备外汇期货工具应对汇率风险 [11] - 优化研发资源配置,确保研发投入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11]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并增设职工董事,强化审计委员会职能 [12] - 2025年上半年披露30份公告及2份定期报告,采用图文简报、视频等形式提升信息可读性 [13][14] - 召开业绩说明会及多场面对面交流活动,通过e互动平台、热线等多渠道保持投资者沟通 [13] - 完成股权激励计划首批归属,向883名员工授予308.2146万股限制性股票 [9]
翱捷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7%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8亿元 同比增长14.67% [1] - 实现毛利总额4.69亿元 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45亿元 仍处于亏损状态 [1] - 研发投入费用达6.68亿元 同比增长12.35% [3] 核心业务进展 - 4G蜂窝物联网芯片业务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0% [1] - 4G Cat.1主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 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超过40% [1] - 4G Cat.4主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5% 终端产品出货量稳步提升 [2] - 首款四核智能手机芯片成功实现商用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较2024年实现成倍增长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4G Cat.1产品线依托性能优势及多元终端应用场景推动销售规模攀升 [1] - 4G Cat.4产品通过射频基带一体化设计进入奇瑞 奔腾 长安 广汽 东风 东风日产等汽车品牌供应链 [2] - 4G Cat.7芯片已导入中兴 TCL TPLINK等品牌客户并推出CPE终端产品 [2] - 5G Redcap领域芯片布局覆盖多领域多场景 积极推进5G智能手机SoC芯片等研发流片进度 [2][3]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放量推动Cat.1芯片销售增长 [1] - 搭载Cat.4模组的车型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出口至欧洲 [2] - 公司聚焦AI与5G技术融合 推动智能终端 物联网 智慧城市 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