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债券

搜索文档
不止信贷!绿色金融新十年,数字技术成关键变量
北京商报· 2025-09-22 10:32
2014年,人民银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十年来,绿色金融在中国实现了规模和质量跃迁式增长,已 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柱。迈向新的十年,发展绿色金 融的焦点亦悄然变化。 9月20日,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政策标准的统一 与国际协同、产业转型需求与金融供给,成为嘉宾热议的绿色金融发展核心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以AI、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赋能,为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具穿透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金融支 持体系。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在界定标准、激励机制、产品规模和国际合作 等领域相对领先;但在可持续披露准则落地、碳市场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ESG资管和气候风险分析管 理等方面也有不足。尤其在转型金融方面,虽已起步,还面临标准覆盖面小、企业编制转型计划的能力 缺乏等瓶颈。 因此,完善政策体系也将成为绿色金融下一个十年的持续性发展目标。尹艳林强调,需加大力度推动绿 色金融创新与合作。建议重点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低碳高技术行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 金融机构转型,并加强国际合作与 ...
“产品+市场”为桥 上交所以创新实践构建绿色金融市场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8:25
范雨露 制图 ◎记者 祁豆豆 今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五年来,"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共识,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度融 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着中国经济向低碳化、可持续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青山着意化为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以一系列创新实践,积极打造产品类型丰富、各类主体参与、立 足中国实际、促进国际共识的绿色金融市场,构建联通产业与资本、投资与融资、本土与国际的坚实桥 梁,在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枢纽作用。 多元产品供给 连接耐心资本与绿色机遇 日前,在位于浙江湖州的上交所绿色金融(长三角)服务基地,一场针对新能源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训正 在进行——这里不仅是政策解读的窗口,更是绿色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桥梁。 近年来,上交所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不断让优质绿色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数据显示,截 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今年登陆科创板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供应商海博思创,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储能系统等绿色发展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已上市企业,上交所打通再融资快车道:精简发行条件,压缩审核时限,推出简易融资程序。据 悉, ...
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 上交所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生态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19
今年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五年来,"双碳"目标从顶层设计逐步落地为社会共识,绿色 发展理念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向低碳化、可持续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双碳"目标的核心枢纽,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正以一系列创新实践,积 极打造产品类型丰富、各类主体参与、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市场。这座"桥梁"不仅 联通产业与资本、投资与融资,更搭建起本土与国际的对话通道,在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 战略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债券市场同样是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的"主阵地"。自2016年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上交所持续完善 配套机制:融资端推出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发债成本;投资端通过信息公示强化投资者激励,放宽优 质绿色债券纳入基准做市的准入门槛,提升投资吸引力。比如,长江三峡集团连续多年在上交所发行绿 色债券,累计募集资金数百亿元,主要流向水电站建设等领域,为绿色发展提供源源动力。2022年,上 交所创新推出的低碳转型债券,更精准对接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需求。截至2025年8月末,上 交所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逾9300亿元。 ...
券商“五篇大文章”考核定调:科技金融占比最高,多项指标涉及债券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9-07 14: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自9月5日起实施,旨在压实券商主体责任并引导其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1] - 政策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行业资源投入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 监管层以制度设计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模式转向"功能深化"新阶段,强化券商服务实体经济核心职能 [1] 评价指标体系 - 科技金融指标赋分50分,为最高权重领域,涵盖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及直接投资等量化指标 [1][2] - 绿色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普惠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养老金融指标赋分10分,以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为核心考核指标 [2] - 数字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3] - 定性指标包括机制建设(赋分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赋分5分),考核战略纳入、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及资源投入增长率 [3] - 附加项指标为特殊贡献和创新实践提供加分渠道 [4] 计分规则与设计特点 - 计分方式突出科技金融重要性(50分),其他领域各10分,体现政策倾斜 [4] - 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分档加分,各档分差1-2分,50名后赋基础分,避免过度分化 [4] - 同时设置金额及数量计分标准(如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避免绝对规模主导评价结果 [4] - 差异化指标设计为不同类型券商提供多元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主导核心领域:中信证券在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281.91亿元)、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270.44亿元)和科技并购(320.74亿元)均排名第一 [5][6] -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围:国金证券以109.9亿元跻身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第六,五矿证券以51.95亿元位列科技并购第六 [5][6] - 绿色债券承销由头部券商主导,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和国泰君安(111.4亿元)均超100亿元 [7] - 养老金融代销规模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领先,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等5家超1000万元 [7] - 普惠金融领域招商证券(381.5亿元)和广发证券(318.86亿元)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额突破300亿元 [7]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量化指标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券商业务端"具体任务",避免以往"空喊口号"现象 [7] - 考核机制引导行业摒弃短期逐利思维,长期深耕科技、绿色、普惠等关键领域 [1][3] - 差异化指标预示行业进入"分层竞技"时代,头部券商聚焦高难度指标,中小券商发展特色赛道 [8]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5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 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 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 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 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 ...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证协,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05 15:02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普惠金融指标包括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中小微企业债券 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养老金融指标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数字金融指标包括证券 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况。 在定性指标方面,机制建设指标包括是否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相关领域专业化组 织架构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包括证券公司服务金融"五篇大 文章"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附加项指标主要反映证券公司发挥功能作用、积极落实年度相关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 况。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法》),综 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 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 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 ...
频出实招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上半年交易所债市融资2.67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交易所债市融资规模 - 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债券融资总额达2.67万亿元 其中公司债融资1.97万亿元 资产支持证券融资4950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2042亿元 [1] - 上交所产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3875亿元 同比增长16% [2] - 绿色债券融资752亿元 科技创新债融资311亿元 [2] 融资品种创新与精准支持 - 5月20日正式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 首批发行企业包括国投集团 三峡集团 华鲁控股 江苏永钢等 [2] - 6月2日新增低碳转型债券和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 华能集团 宝钢股份 华鲁集团发行首批低碳转型/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 [2] -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融资需求 [3] - 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符合国家低碳转型战略但未满足绿色债券发行要求的传统产业 [3] 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措施 - 交易所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 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4] - 上交所完善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 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其中 支持优质企业债券融资 [4] - 晶科科技 龙湖 碧桂园 美的置业 旭辉 新城等多家民企在专项支持计划助力下发行债券融资 [4] - 暂免收取债券交易经手费 结算费和民营企业债券发行人服务费 预计年均减免金额达1.6亿元 [4] - 上半年民企债券净融资缺口显著收窄 [1] 债券市场规则优化 - 1月份沪深交易所出台交易新规及指引 完善债券二级市场制度建设 [2] - 4月份优化完善公司债券注册制配套制度 [2] - 6月份强化可转债交易监管 [2] - 7月1日完善可转债信息披露等业务规范 [2] 外资投资与市场开放 - 6月30日外资投资交易所债市正式实施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在深交所完成首批交易 中金公司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在上交所完成首单交易 [6] - 外资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和践约履信 提升企业国际品牌形象 [6] - 外资投资改善债券市场结构 优化市场广度和深度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6]
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金额大幅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结果 显示科技创新债券 乡村振兴债券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增幅明显 [1] - 头部券商在债券承销业务中保持优势地位 部分中小券商通过差异化策略在专项排名中跻身前列 [1] 科技创新债券 - 上半年共有68家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 承销380只科技创新债券 合计金额达3813.91亿元 同比增长56.48% [2] - 主承销金额排名前三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和国泰海通 [3] 乡村振兴债券 - 上半年30家证券公司承销37只乡村振兴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266.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34.32% [3] -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6只 金额42.36亿元 中信证券以35.98亿元的主承销金额位列第一 [3] 绿色债券 - 上半年40家证券公司承销71只绿色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594.44亿元 [3] - 资产证券化产品19只 金额255.94亿元 中信建投以129.92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第一 是唯一超百亿的券商 [3] 民营企业债券 - 上半年48家证券公司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及相关产品 合计金额2393.94亿元 同比增长30% [5] -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38只 金额1297.16亿元 [5] 专项债券表现 - 低碳转型债券方面 17家证券公司承销14只债券 合计金额83.5亿元 [4] - "一带一路"债券方面 18家证券公司承销10只债券 合计金额79亿元 [5]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方面 32家证券公司承销30只债券 合计金额118.2亿元 [4] 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 财信证券在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家数方面以1.50家位列第一 [4] - 五矿证券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主承销家数和金额方面均排名第一 [4] - 国新证券与国泰海通以10亿元并列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首位 [4] 地方政府债券 - 上半年68家证券公司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合计中标金额1404.59亿元 [6]
科创债承销哪家强?中信证券711亿霸榜!五矿证券、财信证券等中小机构另辟蹊径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05
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数据,统计范围包括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一带一路"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民营企业债券和中标地方政府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共有68家券商承销科创债,较去年同期的45家大幅提升,承销380只债券(去年同期208只),合计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5% [2] - 头部券商主导科创债承销,按承销家数前五为:中信证券(46.73家)、中信建投(38.63家)、国泰海通(34.67家)、中金公司(24.09家)、华泰联合(21.69家) [2] - 按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711.01亿元)、中信建投(631.7亿元)、国泰海通(484.35亿元)、中金公司(299.15亿元)、华泰联合(220.78亿元),其中华泰联合为新晋前五 [2] - 科创债快速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建立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 [3] 低碳转型债券承销情况 - 上半年共有17家券商承销低碳转型债券,承销14只债券,合计金额83.50亿元 [5] - 财信证券、平安证券在主承销家数上表现突出,分别为1.50家和1.25家,位列前二 [5] - 国新证券和国泰海通证券在承销金额上并列榜首,均达到10亿元 [5]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承销情况 - 上半年共有32家券商承销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承销30只债券,合计金额118.2亿元 [5] - 五矿证券在主承销家数(4家)和承销金额(11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列第一 [5][6] - 主承销家数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浙商证券(2.33家)和国泰海通(2.25家) [5] - 承销金额排名第二、三位的则是长江证券(10亿元)和财达证券(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