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卡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大涨30倍!解码博时基金FOF“黑马”逆袭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8:52
核心观点 - 博时基金旗下FOF产品规模实现超30倍增长 由2024年底的2.47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77.41亿元 反映市场对低波稳健增值理财产品的强烈需求[1] - 业绩表现是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产品累计收益达8.33% 超越业绩比较基准5.61% 且在同类型产品中排名第一[2] - FOF/MOM模式通过多元资产配置 专业风控体系和深度投研能力 在低利率环境下展现出显著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9] 规模与业绩表现 - 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债券(FOF)规模爆发式增长 2025年6月末达77.41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超30倍[1] - 产品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8.33% 超越基准5.61% 过去一年业绩排名同类型第一[2] - 公募FOF行业整体逆转三年萎缩趋势 2025年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超300亿元 增幅达25%[2]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采用"债券打底+可转债特色+多资产增强"策略 深度挖掘中国资产长期价值 前瞻布局全球资产[2] - 可转债配置比例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运用其"进可攻退可守"特性进行资产配置[7] - 建立"资产多元化 策略聚焦化 持仓场景化"的三化体系 有效挖掘结构性机会[7] 投研体系架构 - 构建三大核心体系:资本市场研究 投资能力研究及动态组合管理[3] - 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穿透式研究筛选基金和管理人 聚焦投资能力可测性与非投资能力可靠性[4] - 形成特点鲜明的FOF投资策略库 根据宏观场景与应用场景进行精准匹配[4] 风险控制机制 - 严格执行风险预算管理机制 结合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严控风险底线[6] - 构建高频净值拟合压力测试机制 及时发现和应对组合波动风险[6] - 开发基于中国市场的极端情景模拟风险模型 有效防范极端行情冲击[6]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低利率环境下国债收益率跌破2%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 "固定收益+"资产优势大幅提升[3] - FOF/MOM模式可解决业绩不稳定 单一策略局限性和产品波动剧烈等行业痛点[9] - 国内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有近百万亿元资产存在替代需求 公募FOF/MOM有望迈向万亿元规模[9] 团队专业能力 - 团队历经多轮市场考验 成功规避2022年以来多次股市震荡 抓住2024年"9·24行情"及2025年AI 科创等机会[2] - 具备前瞻性预判能力 如在2025年4月市场巨震前调整组合 单日跌幅仅微跌而上证指数跌7.34%[3][4] - 坚持"每日810"工作节奏 早上8点盘前会至晚上10点风控监测 保持高强度专业运作[9]
博时基金张存相:公募FOF承接低波增值理财需求 奔赴万亿市场星辰大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2:27
基金规模增长 - 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期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规模从2024年底的2.47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7.41亿元,增幅超过30倍 [2] - 公募FOF行业2025年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超300亿元,增幅达25% [4] 业绩表现 - 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债券(FOF)A类份额自2023年9月27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上涨8.33%,业绩比较基准为5.61% [3] - 该产品在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于同类型产品中业绩排名第一 [3] 投资策略 - 采用"债券打底+可转债特色+多资产增强"策略,深度挖掘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并前瞻性布局全球资产 [3] - 可转债配置比例显著高于全市场FOF平均水平,利用其"进可攻、退可守"特质 [9] - 建立"资产多元化、策略聚焦化、持仓场景化"的"三化"体系,有效挖掘结构性机会 [9] 投研体系 - 基于"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的FOF/MOM模式,内含三大核心体系:资本市场研究、投资能力研究及动态组合管理 [4] - 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穿透式研究"分析基金持仓及管理人风格稳定性 [6] - 投研体系总结为"1目标,2维度,3结合,4聚焦",聚焦体系化构建、模块化落实、针对性优化、有效性管控 [11] 风险控制 - 严格执行风险预算管理机制,严控风险底线 [7] - 构建高频净值拟合压力测试机制,及时发现、识别和应对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7] - 开发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极端情景模拟的风险模型,有效防范极端市场行情冲击 [8] 市场机遇 - 国债收益率跌破2%,国有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固定收益+"资产优势大幅提升 [4] - 国内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有近百万亿元资产存在替代需求,公募FOF/MOM有望迈向万亿元规模 [11] - 海外FOF/MOM规模通常占公募基金的10%,国内发展前景广阔 [11] 团队业绩记录 - 2015年提前降仓规避股市下行,2016年成功躲避债市下跌,2018年规避贸易摩擦风险,2019年抓住股票投资机会 [9] - 2024年有效把握"9·24行情",2025年前瞻性规避扰动因素冲击 [9] - 2025年4月7日上证指数单日跌幅7.34%时,产品仅微跌,守住波动风险底线 [5]
博时基金张存相: 公募FOF承接低波增值理财需求 奔赴万亿市场星辰大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29
核心观点 - 博时基金旗下FOF产品规模实现超30倍增长 反映市场对低波稳健型理财产品的强烈需求 [1][2] - 优秀业绩表现是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产品累计收益超越基准且同类排名第一 [2] - FOF/MOM模式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和严谨风控体系实现低波稳健增值 在低利率时代发展前景广阔 [10][11] 规模与业绩表现 - 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债券(FOF)规模从2024年底2.47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77.41亿元 增幅超30倍 [1] - 产品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A类份额累计上涨8.33% 超越业绩比较基准5.61% [2] - 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期间 该产品在同类型中业绩排名第一 [2] - 2025年公募FOF行业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超300亿元 增幅达25% [2] 投资策略与配置 - 采用"债券打底+可转债特色+多资产增强"策略 深度挖掘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 [2] - 可转债配置比例显著高于全市场FOF平均水平 运用其"进可攻退可守"特性 [8] - 2025年成功布局AI科技成长策略和小微盘策略 抓住结构性机会 [9] - 通过FED模型、库存周期模型等工具定制资产配置方案 [4] 风险控制体系 - 建立风险管控"三大法宝":风险预算管理机制、高频压力测试、极端情景模拟 [6][7] - 自主研发基于中国市场的极端情景模拟风险模型 预设最大跌幅并进行历史回溯 [7] - 2025年4月7日市场巨震时产品仅微跌 当日上证指数跌幅达7.34% [4] 投研体系特色 - 形成"三多"模式: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 [3] - 核心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研究、投资能力研究及动态组合管理 [3] - 采用"穿透式研究"方法 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基金持仓及管理人风格稳定性 [5] - 建立"1目标2维度3结合4聚焦"的投研框架 覆盖体系化构建到有效性管控全流程 [10] 团队与运作 - 团队核心成员自2010年开始从事FOF投研 具备16年经验积累 [1][3] - 实行"每日810"工作节奏:早8点盘前会至晚10点风控监测报告 [10] - 历史上成功规避2015年股市下跌、2016年债市下跌、2018年贸易摩擦等风险事件 [9]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当前国债收益率跌破2% 银行存款利率低于1% 固定收益+资产优势大幅提升 [3] - 海外FOF/MOM规模占公募基金10% 国内机构有近百万亿元资产存在替代需求 [10] - 公募FOF/MOM有望迈向万亿元规模 低波稳健型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10] - FOF/MOM模式能解决业绩不稳定、单一策略局限性和产品波动剧烈等行业痛点 [10]
中国“多巴胺产品”席卷全球,淡水泉投资解码服务业出海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7-22 01:57
新消费出海逆势爆发 - 中国短剧平台ReelShort和DramaBox海外收入分别增长31%和29%,包揽全球短剧应用收入冠亚军 [2] - 2025年6月中国33家手游厂商入围全球收入百强,合计收入占TOP100总收入的33% [2] - 某策略游戏在欧美澳市场登顶畅销榜,突破策略游戏单日活跃用户量天花板 [2] 多巴胺经济的底层逻辑 - 短剧、游戏、潮玩通过激活大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制造即时满足感与持续期待感 [3] - 2020-2024年欧美日治愈系玩具销售激增,印证情绪消费的刚性需求 [3] - 中国超10亿网民推动UGC/PUGC生态繁荣,催生"短平快"优质内容 [4] 工业化生产机制 - 短剧单集时长5-15分钟,每1-2分钟设计小反转以触发多巴胺分泌循环 [5] - 采用A/B测试优化内容,如前5秒冲突设计和付费节点设置,精准定位用户偏好 [5] - 竖屏格式+广告变现降低用户门槛,依靠流量和广告高效变现 [6] 中国企业的双重优势 - 中国每年百万艺考生和40万设计毕业生构成全球最大创意人才池 [8] - 完整供应链+成本效率优势+全球自营模式+IP创造,形成三位一体商业模式 [8] 从制造到创造的跃迁 - 中国企业通过"多巴胺产品"重构全球内容产业规则 [9] - 短剧爽感、游戏成就感和潮玩治愈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 [9]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1 12:57
新消费行业趋势 - 经济发展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向"心情滋养"转变 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城镇化红利带来的商品量增时代结束 消费者更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 [4] - 95后成为消费主力 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平台年货节近50%销售额 消费特征表现为悦己大于从众、体验至上、质价比优先 [5] - 社会结构"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 76亿 手办潮玩、宠物、健身等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消费电子和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品牌力重构 - 品牌力形成依赖产品力积累和渠道力覆盖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二者权重发生重构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10] - 流量红利转向内容红利 优质产品力通过KOC和UGC实现低成本高效传播 DTC模式下强产品力品牌能突破流量瓶颈 [12] - 国货自信提升 品牌不合理溢价被祛魅 互联网和外资品牌人才外溢为新品牌提供养分 [1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Kidult心理推动需求旺盛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成长稀缺性 受经济周期影响小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多为结构性增长的小规模领域 产品力驱动的破圈带来非线性增长机会 但破圈契机可遇不可求 [16] 行业挑战 - 新消费依赖消费者热爱 表现为强消费意愿、低获客成本、高复购率和高溢价能力 但热爱非商业永续保证 [19] - 资本热潮退去后 需将产品淬炼为艺术品、用户转化为信徒、文化沉淀为基因 才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级符号 [19]
在「城市」的阵地,人类不可以输
36氪· 2025-04-14 13:54
文章核心观点 -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2024未来城市大奖旨在推动未来城市发展 [7][9][16]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变化 -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称当下为乌卡时代,世界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引发生活空间环境变化 [2][3] - 全国TOP20超高层建筑规划动工时间在2020年前,且多集中在2010 - 2020年,2020年后城市不再痴迷建设超高层建筑 [4][5] - 北京、上海等城市掀起“抢人”“抢产业”竞赛,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布局 [6][7] 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职责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约67%,约9.5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以产业链影响另外4.6亿人生活,多数问题需在城市找答案 [8] - 城市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 [9] 城市发展的建议和趋势 - 深圳大学张宇星表示城市发展要从快周转走向长期运营,上海交通大学陆铭认为城市发展要回应人的需求,面向各年龄段提供服务 [11] - 清华大学龙瀛称城市空间规划从“装人逻辑”变为“抢人逻辑” [13] - 腾讯研究院王鹏表示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城市系统改变运行方式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辉称城市在生命周期内演变,新时代需要新城市 [14] 2024未来城市大奖情况 - 2025年4月18日“2024未来城市大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朝阳区举行,由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与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主办,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5][16] - 大奖以“信心与城市”为主题,坚持“智慧、可持续、友好、在地”评价象限,从5大单元评出12个单项年度大奖 [16] - 7月31日启动项目征集,收到全国50多个城市160余个项目申报,经初评、专业评价、公众投票等,38个项目入围,21个项目获单项奖 [16] - 颁奖盛典表彰获奖项目,凝聚行业智慧,探讨以新技术等推动未来城市在多方面发展 [17] 获奖项目举例 解决方案单元 - 「城市智慧应用奖」: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LibCity - Market数字城市AI模型超市、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通州区智慧园林AI哨兵平台等项目 [23] - 「低碳可持续应用奖」:有无锡清舒道“零碳示范环”、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碳中和“五侧一体”应用解决方案等项目 [23] - 「数字生活应用奖」:有活水公园修复示范、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等项目 [25] 空间进化单元 - 「未来住区奖」:有绍兴上虞鸿雁未来社区、台州椒江心海未来社区等项目 [25] - 「未来公共空间奖」:有无锡蠡湖渤公岛多维度数字生态空间、蛇口社区无车日等项目 [25] - 「未来办公空间奖」:有零一学院南山总部、启迪设计大厦等项目 [27] 未来消费单元 - 「商业场景创新奖」:有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北京超极合生汇等项目 [27] - 「数字驱动消费奖」:空缺 [30] 城市单元 - 「年度城市更新模式」:有连片街坊统筹更新等项目 [31] - 「年度城市活力中心」:有深圳宝安欢乐港湾、麓湖CPI等项目 [31] - 「年度新质生产力园区」:有产业蕾达、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3、4期等项目 [33] 特别单元 - 「年度未来城市样本」: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 成都公园城市绿色实践、瑞科医药健康产园等项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