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活

搜索文档
央广时评丨从你我做起 守护安全数字生活
央广网· 2025-09-16 14:27
网络安全风险现状 - AI换脸与声音克隆技术导致个人信息在非知情状态下泄露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带来多种网络安全风险 [1] - 截至2025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庞大用户基数放大网络安全风险影响范围 [3][4]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 网络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共同构建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为行业治理明确细则与底线 [3] - 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网络平台已形成相应技术标准与规范 提供常态化安全保障 [3] 个人防护措施 - 需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谨慎授权App访问权限 对陌生链接与熟人转账保持警惕 [7] - 应对过度收集信息的应用说"不" 定期清理失效服务授权 这些微观举措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有效手段 [7] 社会协同治理 - 网络安全是系统工程 需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与公众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3] - 个人是保护隐私与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已成为必备技能 [3][4][7]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乘“数”而上 民生保障持续“升温”
央广网· 2025-08-17 01:14
数字中国发展现状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显示庞大用户基础 [1] - 数字社会建设加速 VR技术应用于文旅场景 提升历史文物互动体验 [1] 数字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 5G与农村电商结合 手机、数据、直播成为"新农具、新农资、新农活" 带动农村居民增收 [1] - 智慧医疗快速发展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5.6亿人次 [1] - 上海推行"智慧养老" 通过水表数据监测独居老人安全 12小时无用水自动报警 [2] 数字社会治理创新 - 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 新生儿业务实现线上填报与跨部门数据共享 办理时间缩短至数天 [2] - 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 推动服务模式从"可用"向"好用、爱用"升级 [2] 数字中国建设方向 - 数字技术应用强调"以人为核心" 通过细微改进提升民生温度 [2] - 未来建设将以民生改善为衡量标准 目标让11.23亿网民获得"稳稳的幸福" [2]
从“信号满格”到“智慧满格” 山东联通筑基数字生活新体验
齐鲁晚报· 2025-08-05 08:47
网络覆盖建设进展 - 5G基站总数达9万余站 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 工业园区全覆盖 重点景区及发达行政村热点覆盖 [1] - 建成全国首张5G全海岸线连续覆盖网络 全国首个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 基本完成"上天 下海 入地"立体化组网 [1] 农村区域网络提升成效 - 行政村覆盖率提升13.7个百分点 MR栅格覆盖率提升8.4个百分点(2024年4月至2025年6月) [3] - 农村登网用户同比增长4.64个百分点 语音话务量提升5.6% 数据流量增长4.3% 用户感知速率大幅提升15% [3] - 菏泽淘宝村新建127个5G站点 平均信号提升6.16dBm 平均速率提升8.64Mbps 首日助农销售额超10万元 [3] 创新覆盖技术方案 - 采用"宏微协同"策略 推广"烟花式""一站一案""射灯对打"方案解决多墙体穿透难题 [5] - 济南绿地国际花都小区通过5G多天线技术实现楼宇三维覆盖 中高层电梯口及室内信号质量优良 [5] 高密度场景网络优化 - 运用大数据精准规划高流量区域 热点区域投诉解决率提升20% [7] - 高铁场景应用5G-A三载波聚合技术 实现无缝切换及关键业务优先调度 [8] 未来战略规划 - 以政务服务 文化旅游 卫生健康等九大领域为重点场景 推动5G网络纵深发展 [10] - 目标建设覆盖更广 能力更强 品质更佳 体验更好的精品网络 [10]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
快讯· 2025-04-27 03:53
数字人才培育体系 - 培养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完善高水平人才培育体系 [1] - 壮大应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增强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 [1] 数字经济增长空间 - 释放数字消费潜力,激发企业数字动能 [1] 普惠包容数字社会 - 推进数字助老助残行动,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1] - 实施数字公益志愿项目 [1] 智慧便捷数字生活 - 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丰富新型数字应用场景 [1] 安全有序数字环境 - 健全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强化法治道德规范意识 [1] - 筑牢网络安全防护屏障 [1] 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 深化多方协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
在「城市」的阵地,人类不可以输
36氪· 2025-04-14 13:54
文章核心观点 -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2024未来城市大奖旨在推动未来城市发展 [7][9][16]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变化 -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称当下为乌卡时代,世界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引发生活空间环境变化 [2][3] - 全国TOP20超高层建筑规划动工时间在2020年前,且多集中在2010 - 2020年,2020年后城市不再痴迷建设超高层建筑 [4][5] - 北京、上海等城市掀起“抢人”“抢产业”竞赛,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布局 [6][7] 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职责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约67%,约9.5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以产业链影响另外4.6亿人生活,多数问题需在城市找答案 [8] - 城市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 [9] 城市发展的建议和趋势 - 深圳大学张宇星表示城市发展要从快周转走向长期运营,上海交通大学陆铭认为城市发展要回应人的需求,面向各年龄段提供服务 [11] - 清华大学龙瀛称城市空间规划从“装人逻辑”变为“抢人逻辑” [13] - 腾讯研究院王鹏表示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城市系统改变运行方式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辉称城市在生命周期内演变,新时代需要新城市 [14] 2024未来城市大奖情况 - 2025年4月18日“2024未来城市大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朝阳区举行,由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与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主办,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5][16] - 大奖以“信心与城市”为主题,坚持“智慧、可持续、友好、在地”评价象限,从5大单元评出12个单项年度大奖 [16] - 7月31日启动项目征集,收到全国50多个城市160余个项目申报,经初评、专业评价、公众投票等,38个项目入围,21个项目获单项奖 [16] - 颁奖盛典表彰获奖项目,凝聚行业智慧,探讨以新技术等推动未来城市在多方面发展 [17] 获奖项目举例 解决方案单元 - 「城市智慧应用奖」: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LibCity - Market数字城市AI模型超市、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通州区智慧园林AI哨兵平台等项目 [23] - 「低碳可持续应用奖」:有无锡清舒道“零碳示范环”、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碳中和“五侧一体”应用解决方案等项目 [23] - 「数字生活应用奖」:有活水公园修复示范、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等项目 [25] 空间进化单元 - 「未来住区奖」:有绍兴上虞鸿雁未来社区、台州椒江心海未来社区等项目 [25] - 「未来公共空间奖」:有无锡蠡湖渤公岛多维度数字生态空间、蛇口社区无车日等项目 [25] - 「未来办公空间奖」:有零一学院南山总部、启迪设计大厦等项目 [27] 未来消费单元 - 「商业场景创新奖」:有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北京超极合生汇等项目 [27] - 「数字驱动消费奖」:空缺 [30] 城市单元 - 「年度城市更新模式」:有连片街坊统筹更新等项目 [31] - 「年度城市活力中心」:有深圳宝安欢乐港湾、麓湖CPI等项目 [31] - 「年度新质生产力园区」:有产业蕾达、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3、4期等项目 [33] 特别单元 - 「年度未来城市样本」: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 成都公园城市绿色实践、瑞科医药健康产园等项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