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应该如何出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07:51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法规、质量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稍显陌生,这给中国汽车出海带来了巨大挑 战。 周玉林在演讲中举了例子,欧洲对数据隐私保护极为严格,美国对汽车安全要求苛刻,东南亚市场更注重性价比和耐用性。这些差异要求中国汽车企业 必须具备强大的政策研究能力和合规认证体系。 近年来,地缘政治博弈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汽车出海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国内汽车曾经大量出口俄罗斯市场,2025年以来,俄罗斯市场监 管趋严和汇率波动导致中国汽车出口下滑;墨西哥市场因美国施压提高关税,给中国汽车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也层出 不穷,增加了中国汽车出海的难度和成本。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也面临本地化与文化融合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融入当地文化,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是中国汽车企业 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汽车出海已是大势所趋,国内汽车排行前20名的企业,鲜有不出海的。与日本、欧美等国的汽车企业相比,中国汽车出海的经验不足,如何出海成 为摆在国内汽车企业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9月27日,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在海口召开,在 ...
外媒:电动卡车正在助力中国商用车走向全球
观察者网· 2025-09-26 10:19
中国电动卡车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电动卡车普及率从两年前的4%飙升至约24% [3] - 柴油卡车销量占比从2023年同期的75%下降至51% [3] - 宁德时代预测到2028年中国新销售卡车中电动卡车占比将达50% [3] 三一重工电动卡车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2030年前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50% [1] - 电动卡车业务已占据国内市场约16%份额 [3] - 已投资约220亿元人民币发展电动卡车业务 [3] - 长沙工厂一期年产能约15万辆 计划五年内产能翻番至30万辆 [3] 海外市场拓展与布局 - 公司在南非开设电动卡车工厂并开始在欧洲销售产品 [5] - 正在巴西寻找土地开展海外业务 [5] - 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合作以适应欧洲本土化竞争 [5] 电动卡车出海挑战 - 海外国家电力基础设施落后于中国成为主要挑战 [5] - 欧洲电动卡车市场份额仅3.6% 主要受充电基础设施和电网投资不足限制 [5] - 巴西 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电动卡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 [5] 产业竞争优势与战略 - 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和续航里程提升推动中国电动卡车繁荣 [3] - 中国柴油卡车以旧换新补贴和电动汽车专用车道政策支持规模化发展 [3] - 企业在激烈国内竞争背景下转向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 [5] - 利用产业链和制造优势保持盈利能力 [5]
从“跟随”到“引领” 中国汽车“出海”新范式
证券日报· 2025-09-26 00:06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正式登陆港股 完成资本市场关键布局 [1] - 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2025年突破600万辆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1] - 产业从单纯产品出口升级为输出技术标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商业模式 形成"出海舰队"模式 [1] 产业地位转变与技术优势 - 中国汽车从燃油车时代"跟随者"转变为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引领者" [2] - 比亚迪以刀片电池、e平台3.0等硬核技术为核心竞争力 亮相2024年欧洲杯 [2] - 在新能源、智能化和设计造型等核心领域掌握主动权 实现差异化竞争 [2] 多元化出海策略与市场表现 - 吉利汽车向马来西亚宝腾输出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体系 助力其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25% [3] - 奇瑞汽车在俄罗斯建立24小时道路救援网络 在巴西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服务 海外用户复购率达42% [3] - 2024年1-8月汽车出口总量429.2万辆同比增长13.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3] 全球区域市场布局 - 俄罗斯市场中国品牌份额攀升至50% 成为当地主流选择 [3] - 欧洲市场新车注册中中国品牌占比5.1% 南美洲市场份额达6.7%且持续增长 [3] - 亚洲、欧洲、南美洲三大区域共同构成海外市场"基本盘" [3] 产业链协同出海模式 - 从"产品输出"升级为"生态引领" 通过海外建厂突破贸易壁垒与供应链风险 [4] - 泰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0余个中国汽车品牌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超300亿泰铢 [5] - 宁波拓普集团在泰国投资不超过3亿美元建设新工厂 完善零部件供应体系 [5] 欧洲产业链协同网络 - 比亚迪在匈牙利投建欧洲总部工厂 宁德时代计划建设欧洲最大电池工厂 [6]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一期投产 华友钴业布局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项目 [6] - 安吉物流自营船队向奇瑞、长城等车企开放服务 提升整体出口效率 [6] 创新合作模式与全球协作 -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零跑国际" 以轻资产模式切入欧洲市场 [7] - 大众汽车利用全球渠道优势助力小鹏汽车开拓欧洲市场 [7] - 吉利汽车控股股东成为雷诺巴西公司少数股东 获得本地化生产基地支持 [7] 全球供应链整合与未来展望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客户覆盖奔驰、大众等头部汽车品牌 [8] - 恩捷股份马来西亚工厂服务于东南亚及日韩市场 [8] - 中国汽车产业以结构优化、产业链协同、合作共赢姿态改写全球竞争规则 [8]
中国汽车“出海”新范式
证券日报· 2025-09-25 17:42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登陆港股 标志资本市场关键突破 [1] - 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2025年突破600万辆 保持全球第一 [1] - 行业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供应链体系和商业模式输出 形成"出海舰队"模式 [1][5] 产业竞争力与市场表现 - 2024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29.2万辆 同比增长13.4%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87.3% [3] - 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达50% 欧洲新车注册占比5.1% 南美洲份额6.7%且持续增长 [3] 技术领先与品牌转型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和e平台3.0技术成为欧洲杯赞助商 展现技术实力 [2] - 荷兰市场反馈显示中国品牌快充速度与换电服务获消费者认可 [2] - 行业从燃油车时代代工模式转变为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引领者 [2] 多元化出海策略 - 吉利向马来西亚宝腾输出技术 助其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提升至25% [3] - 奇瑞在俄罗斯建立24小时道路救援 巴西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 海外用户复购率达42% [3] - 采用"反向合资"模式: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大众助力小鹏、吉利投资雷诺巴西 [7] 产业链协同出海 - 泰国形成产业集群:20余个中国品牌带动电池企业投资超300亿泰铢 拓普集团投资3亿美元建厂 [5] - 匈牙利建立欧洲协同网络:比亚迪建厂后 宁德时代打造欧洲最大电池工厂 恩捷股份和华友钴业跟进布局 [6] - 安吉物流向多家车企开放海运服务 提升整体出口效率 [6] 全球供应链整合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服务奔驰、大众等全球品牌 [8] - 恩捷股份马来西亚工厂覆盖东南亚及日韩市场 [8] - 中国汽车产业链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全球生态共建 [5][8]
2025泰达论坛:要以共赢、双赢的方式“走出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6 01:25
出海战略与行业挑战 - 中国汽车出海是大势所趋 企业需以共赢双赢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 [1] - 国际化面临新型贸易壁垒阻碍 需深化合作促进全球化布局 [8] 竞争生态与品牌影响 - 内部激烈竞争传导至供应链端 可能影响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和可靠供应 [3] - 过度依赖价格竞争易导致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信任度下降 损害长期高质量品牌形象建立 [3] 企业出海策略建议 - 控制出口速度 避免对当地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4] - 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并贡献税收 实现本土化经营 [4] - 政府需发挥管理作用 通过多部门协同治理国内过度竞争 [4] 国际化体系构建 - 国际化涵盖用户市场洞察 技术产品开发 质量成本控制 制造采购保障 营销服务扩大 品牌用户运营六大维度系统性工程 [6] - 需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 品牌 制造 供应链与文化价值的生态出海 [6] - 适配不同市场法规环境与用户偏好 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和品牌建设全球布局 [6] 技术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标准制定 在智能网联碳减排等领域提出中国方案 [10] - 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等效互认 降低出口认证成本 [10] - 通过技术授权联合研发模式向海外输出创新技术 深度融入当地创新生态 [10] 本土化实施路径 - 支持头部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与制造基地 [10] - 实现本地化生产 本地化研发 本地化服务三位一体布局 [10] - 推动技术本土化 服务本土化 经营本土化 品牌跨文化四大核心策略 [6]
2025泰达论坛:中国汽车出海8大难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1:21
贸易保护主义 - 逆全球化浪潮加剧产业标准、市场、供应链碎片化,形成多中心全球化格局 [2] - 多国通过加征关税、提高技术标准削弱中国汽车价格优势并增加合规复杂性 [3] - 中国品牌"内卷外挂"模式可能影响供应链质量与海外消费者信任度 [4] 数据跨境 - 全球146个国家出台190余部数据安全法规,欧盟GDPR及美国新行政令强化数据合规要求 [5] - 企业需评估重要数据或大量个人信息出境必要性,可通过内部法务或第三方机构实施 [6] 动力电池回收 - 中国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近十年降至原成本的1/8,欧洲对电池回收材料比例及锂回收率有明确要求 [7] 知识产权纠纷 - 中国企业专利诉讼增多,如小鹏、比亚迪、吉利、欣旺达在海外被诉,整车利润约2000元人民币中许可费占比达10% [8] - 行业知识产权年支出300亿元,收入仅50亿元,净支出逾200亿元,需降低通信许可费压力 [8] 品牌认知 - 中国品牌需跳出"高价格=豪华"误区,通过价值观共鸣吸引客户,如小米、迪士尼案例 [9] - 海外市场需差异化策略,比亚迪皮卡在澳洲单月销量超5000辆,推动品牌排名前四 [9] 技术壁垒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趋势下需满足R155、R156等复杂体系认证,且不同国家要求差异大 [10] - 技术壁垒延伸至全产业链,电池合规需覆盖全链条 [11] - 新兴道德壁垒、绿色壁垒要求对临近产业有全面了解 [12] 海运短板 - 上半年滚装运输占汽车出口总量75%,但中资船公司发运量仅占15% [13] - 全球750艘远洋滚装船中中资仅57艘(占比7.6%),虽新船投入增加但运力仍不足 [13] 出口信保 - 出口信用保险为政策性工具,用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非营利性 [14] - 企业可关注综合险+出口前附加险、特定合同保险、"次主权"业务及海外投资险中的兼并业务 [14]
中国汽车出海快马加鞭,隐秘的渠道力量浮出水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8 02:44
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 和谐汽车在10多个海外市场布局经销网络 在全球18个国家建设并运营83家店 其中亚太地区有68家 [2][3] - 公司担任比亚迪和腾势在亚洲及欧洲多个地区的经销代理 两年内于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成功开设100家比亚迪门店 [2] - 通过香港附属公司收购联大汽车资产 成为香港独家比亚迪经销商 当地设有10家展示厅和3家服务中心 [3] - 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覆盖柬埔寨 泰国 菲律宾等亚太国家 以及英国 法国 波兰等欧洲市场 [3] 品牌合作与销售表现 - 2024年比亚迪(含腾势)在和谐汽车销售6274辆 全部来自香港及海外市场 占总销量18.9% 较2023年增长146倍 [3] - 比亚迪成为公司销售体系中第二大品牌 仅次于宝马 广汽埃安同为海外业务重要组成部分 在泰国设两家网点 香港设一家陈列室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56.17亿元 同比下降5.8% 为港股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最小跌幅 [5][8] - 毛利润7亿元 毛利率4.5% 净利润亏损2.85亿元 同比下降20.8% [5] - 香港及海外业务收入17.89亿元 同比激增10856% 国内业务收入138.29亿元 同比下降16.5% [8] 资产重组战略 - 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平台iCar Group Limited的45%权益给EGL(董事长全资控股公司) 交易完成后保留55%股权 [6][7] - iCar集团拥有42家子公司 运营45家4S中心 34家展厅和4家服务中心 是比亚迪在香港的独家一级授权经销商及柬埔寨授权国家经销商 [6] - 该集团近两年持续亏损:营业收入0.16亿元和19.35亿元 税后亏损0.14亿元和1.95亿元 2024年亏损额2.86亿元中海外业务占比68% [8] 战略调整动因 - 海外业务需要持续大量营运资金用于库存采购和网点建设 通过引入EGL按股权比例分担注资压力 [6] - 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iCar集团处于增长阶段 实现盈利需时 出售权益可分散财务风险 [6] - 海外铺店速度极快导致资产加重 欧洲及东盟市场陷入价格战使单车毛利腰斩 公司现金流吃紧 [9] 行业模式对比 - 日本汽车出海依靠商社形成"联合舰队"模式 提供资本 资源整合和情报支持 尤其在东南亚获得近70%市场份额 [9][10] - 中国车企多以"单兵作战"为主 缺乏资本 资源 风险三位一体的生态支撑 在金融支持 本地政商关系等方面存在差距 [9][10] - 日本商社模式难以复制 但可效仿其深耕策略 通过把资本做长 网络做密 人才做深构建中国自己的联合舰队 [10]
利好突袭,暴增225%
证券时报· 2025-08-28 22:39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7月欧洲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至109万辆 创2024年4月以来最快增速 [1][2] - 新能源汽车注册量合计同比增长39.1% 占新车注册量59.8% 其中插电混动增长52% 纯电动增长超三分之一 [2] - 德国销量增长11.1% 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分别增长17.1%/16.5%/31.6% 英国/法国/意大利分别下滑5%/7.7%/5.1% [4] 中国车企欧洲市场突破 - 比亚迪7月欧盟注册量同比增206.4%至9698辆 欧洲整体市场注册量达13503辆 同比猛增225.3% [2] - 比亚迪欧洲市场份额达1.2% 超越特斯拉的0.8% 注册量较特斯拉多52.8% [1][3] - 上汽集团欧洲销量达23316辆 同比增长13.1% [4] - 消费者研究机构显示比亚迪4月起在欧洲持续超越特斯拉 [3]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态势 - 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84.6% 占汽车出口总量39.1%创历史新高 [1][6][7] - 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 [7] - 行业进入"出海深水区" 从整车出口转向海外建厂/技术输出/渠道布局/资本运作 [1][7] 车企全球化战略进展 -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8] - 零跑汽车全球化战略车型B10启航欧洲 将于9月开启交付 [7] - 长城/广汽/长安/小鹏等主流车企在全球多地投建工厂 迈向"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阶段 [8] -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 [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英国重新引入最高3750英镑购车补助 刺激电动汽车需求 [4] - 美国关税政策扰乱供应链 多家欧洲车企发布盈利预警 [5] - 欧盟激进环保目标引发行业担忧 [5]
利好突袭!暴增225%!
券商中国· 2025-08-28 15:32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7月欧洲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至109万辆 创2024年4月以来最快增速 [2][4] - 新能源汽车注册量合计同比增长39.1% 占据总注册量的59.8% 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同比增52% 纯电动车型增超三分之一 [4] - 德国销量增11.1% 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分别增17.1%/16.5%/31.6% 英国/法国/意大利分别下滑5%/7.7%/5.1% [6] 中国车企欧洲市场突破 - 比亚迪7月欧盟新车注册量同比增206.4%达9698辆 包含非欧盟市场的欧洲区域注册量同比增225.3%至13503辆 [4] - 比亚迪欧洲市场份额达1.2% 超越特斯拉的0.8% 注册量比特斯拉多52.8% [4][5] - 上汽集团欧洲销量达23316辆 同比增长13.1% [6]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态势 - 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84.6% 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2][10] - 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 [10] - 车企从整车出口转向海外建厂模式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长城/广汽/长安/小鹏等全球投建工厂 [11] 行业投资与战略转型 -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2023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 [11] - 行业从"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阶段向技术输出/渠道布局/资本运作深化 [2][10] - 零跑汽车基于LEAP3.5技术架构的B10车型启航欧洲 将于9月交付 [10]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车卷到北极圈附近
36氪· 2025-08-26 11:36
中国汽车出海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 同比增长18%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1% [2]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64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电动车首次突破200万辆 [3] - 行业形成"不出海就出局"共识 奇瑞2024年乘用车出口超114万辆 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五分之一 [3] 新势力欧洲高端市场策略 - 蔚来选择挪威奥斯陆最繁华的卡尔约翰大街开设NIO House 采用咖啡馆+展厅模式吸引客流 [4] - 小鹏采用更下沉渠道策略 截至2025年8月在丹麦设8家中心 挪威16家 瑞典12家 冰岛1家 并进入荷德法等国市场 [4] - 吉利极星凭借沃尔沃基础在瑞典设21家门店 最北接近北极圈 在瑞典市场排名第三超越特斯拉 [5] 北欧市场基础设施布局 - 蔚来在瑞典首座换电站位于哥德堡与马尔默之间 在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共建29个充电站 [6] - 瑞典39%燃油车主考虑5年内换电动车 付费意愿中位数达3万欧元(约25万人民币) [5] - 北欧消费者认为电动车前五大缺点中三点涉及充电设施不足问题 [5] 传统车企新兴市场战略 - 奇瑞采用KD工厂模式规避关税降低成本 在埃及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建组装工厂 [7][8] - 奇瑞在巴西与CAOA集团合作 2024年销量超6万辆 市场份额达3.1% [8] - 俄乌战争后奇瑞填补俄罗斯市场空缺 2023年销量约20万辆 较2022年翻两番 [8] 长安中东非洲布局 - 在沙特布局100多个零售网点 在利雅得建全球最大旗舰门店 2024年沙特市场排名第八 [9] - 2024年9月深蓝汽车与阿联酋ALTAYER MOTORS签署战略协议深化本地合作 [9] 产业链本地化进程 - 长城汽车带宁德时代等12家供应商落户巴西 计划2026年实现60%零部件本地化 [11]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50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 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生产基地综合体 [11] - 比亚迪海外销量从数万辆跃升至2024年41.7万辆 增幅近10倍 [11] 全球产能布局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产能15万辆 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 土耳其15万辆 匈牙利15万辆 印尼15万辆 墨西哥15万辆 [12] - 匈牙利工厂计划投资40亿欧元(约332亿人民币) 原定2026年投产 [12] - 墨西哥工厂因中美关系紧张搁置 土耳其工厂作为替代方案预计2026年投产 [12] 本地化挑战 - 比亚迪巴西工厂被指控中国籍建筑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涉及护照扣押和超时工作等问题 [13] - 需解决与本地势力竞争合作 搭建经销网络 研发适应当地市场产品等系列课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