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长期特别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广州拟出台33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6-13 08:02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33项具体行动举措 围绕居民就业增收 消费能力保障 服务消费提质 大宗消费更新 限制措施清理等方面全方位激活消费市场 [1] 收入与就业保障 - 组织国有企业开展国资收益申报上缴工作 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推动证券机构发展柜台债券业务 支持个人投资者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 [3] -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调整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为2500元/月 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常态化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3] 生育与体育消费 - 落实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加大对符合条件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4] - 全力抓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筹办工作 高水平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 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 加快推进香港马会从化马场建设和运营 推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消费发展 [4] 旅游与免税消费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围拓品 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扩大外卡POS机覆盖率 提升入境旅客购物体验 推动市内免税店尽快开业 争取开设更多口岸免税店 [4] 大宗消费补贴 - 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结合产业和居民消费实际增加补贴品类 开展五进团购活动 持续带动家电 汽车等相关商品消费 [4] 房地产政策优化 - 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措施 优化房地产政策 全面取消限购 限售 限价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4] - 广州首套及二套商贷首付比例均为15% 商贷首套利率为3%左右 公积金利率为2.6% 未来可能在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方面有下调空间 [6] 新消费场景 - 发展直播电商 即时零售 社区团购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场景 推动邮轮旅游 打造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船上到岸上的特色消费场景 积极探索低空旅游应用场景 引导开展点对点低空旅游试点 [4] 首发经济与金融支持 - 落实促进首发经济发展支持政策 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在广州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打造特色首发活动品牌 推动更多首店落户广州 [5] - 积极向上争取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教育医疗等领域项目建设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 文化旅游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运用超长期国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 加大体育领域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5] - 引导银行机构落实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深入实施益企共赢计划 更好满足重点领域企业融资需求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延长贷款期限 合理设置贷款利率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电商等新消费模式以及健康 教育 数字等服务消费需求的消费金融产品 [5]
教育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快讯· 2025-06-10 02:54
教育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金十数据6月10日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表示,在高等教育领域,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 招,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下一步,将着力从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一是"改善条件",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优 化结构",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 合作办学。三是"产教融合",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 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中国网) ...
土壤修复项目总是批不下来,为什么?怎么办?
中国环境报· 2025-06-09 23:12
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债发行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1] -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被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土壤污染治理是重点方向[1] -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窗口期缩短,前期手续要求严格,绩效目标量化标准提高[1]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问题 - 前期谋划不足,缺乏动态更新的土壤修复项目库,导致申报时关键信息掌握不清[2] - 地块筛选缺乏精准性,偏离国家政策导向,存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现象[2] - 前期手续滞后,部分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关键手续不全,试图用政府承诺函替代[2] - 申报材料质量不高,绩效目标设定缺乏量化指标,投资测算忽视长期监测管护费用[3] - 长效机制考虑不足,修复后长期监测和管护方案不明确,存在"一修了之"风险[3] - 部门协调不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信息不通、步调不一[3] 提高申报质量的建议 - 强化前期谋划,建立土壤修复项目储备库,提前一年开始储备项目[4] - 项目选择紧扣政策导向,优先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关键区域[4] - 加快手续办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行并联审批模式[5] - 提升材料质量,建立科学量化指标体系,投资测算体现全生命周期理念[5] - 综合效益论证要充分,量化环境、经济、社会和战略价值[6] - 构建长效机制,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基金,明确10年—30年资金需求[6] -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6] - 加强专业支撑,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技术薄弱地区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7]
壹快评丨地方国补资金赶不上消费热情,发债要加快进度增加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6-09 13:31
国家补贴政策现状 - 2025年中央财政明确国家补贴资金额度为3000亿元(不含地方部分),其中1620亿元已下达至各省市,剩余1380亿元尚未下达 [1] - 部分省份暂停国家补贴的原因包括:政策调整暂停部分品类补贴、消费者申报额度超过现有额度导致资金短缺 [1] - 国家补贴政策始于2024年下半年,初始资金为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额度翻倍至3000亿元并扩大至手机等产品 [1] 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1月和4月已分两批下达162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国家补贴 [2] - 地方补贴活动叠加商家促销导致部分省份资金申报进度过快,出现额度暂停或限流现象 [2] - 地方财政配套补贴资金为300亿元,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比例为10:1 [3] 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优先向资金短缺且管理效果显著的地区倾斜 [2] - 提出跨省份调剂方案:回收闲置地区额度重新分配给资金使用效率高的地区 [2] - 建议按消费需求动态调整品类间资金分配,优化补贴结构 [2] - 提出建立增发国债储备机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追加补贴额度 [3]
壹快评丨地方国补资金赶不上消费热情,发债要加快进度增加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6-09 11:15
今年1月和4月,两批共1620亿元用于国补的特别国债资金已经下达到地方。为了用好这笔资金,地方早 早启动今年国补活动,叠加商家促销活动,消费者热情高涨,致使一些省份国补资金额度申报进度很 快,甚至超过了当地获得的国补资金额度,客观上导致国补额度暂停或限流。 4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基于国补资金基本来 自于中央财政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笔者建议,可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进度,并及时下达地方, 尤其是向国补资金短缺、使用管理效果明显的地区倾斜,以弥补地方国补资金缺口,稳定市场预期。 部分省份也可以统筹国补资金额度,适当回收一些国补资金闲置地区的额度,将其分配至国补资金使用 较快、管理较好的地区。在不同品类国补资金额度中,也可以优化额度分配,将更多额度分配至消费者 需求最大的品类。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方面,中央财政拿出3000亿元,地方整体配套拿出300亿元。相关部门可以视 后续国补资金使用情况、市场需求、经济形势、资金安全管理现状等,提前储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增加国补 ...
补贴效果如何?以旧换新的“国补”资金如何抵达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40
政策资金来源与分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来自财政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家电和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按照9:1原则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1] - 2025年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目前已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到地方 [1] - 地方根据中央资金分配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如山东省认真落实15%配套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 [1] - 省级资金分配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保有量等因素,向人口多、经济活跃、消费潜力大的地区倾斜 [2] 政策实施效果 - 山东省泰安市三源家电实施以旧换新后,去年四季度销售增长约30%,今年前4个月和"五一"假期销售也都有30%多的增长 [6] - 宁夏1至4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6.2% [8] - 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补贴约1.75亿份 [8] - OPPO体验店北京西单大悦城店"五一"期间平均每天卖掉十几部手机,一大半通过以旧换新政策置换 [8] 政策落地优化 - 山东省建立家电以旧换新资金预拨机制,最高可预拨80%资金减轻企业垫付压力 [10] - 山东省优化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发放流程,缩短补贴申领时间 [10] - 浙江构建"政策直达、回收便捷、服务高效"全链条生态和"政府补贴+品牌让利+平台支持+金融助力"四重优惠体系 [10] - 多地采取举措规范市场秩序,如黑龙江发布价格行为告诫书,浙江启动价格秩序集中整治,严防"恶意涨价"和虚假交易 [10] - 山东设置市级审核和省级复核两道程序防止骗补套补问题发生 [11]
经济随笔丨“两重”建设为什么如此重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08:34
长江经济带基建 - 重庆、长沙、合肥、上海浦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 旨在加密长江经济带沿线机场布局 [1] - 沿江高铁通道建设中 建成后成都到上海从12.2小时缩短至6.7小时 重庆到上海从10.7小时缩短至5.3小时 [1] 深圳民生工程 - 深圳利用"两重"资金增加托位数供给 2024年新增托位超4.9万个 [1] -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 托幼资源紧张问题得到重点解决 [1] 三北地区生态工程 - "两重"资金支持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三北"工程建设 [1] - 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1] 国家战略投资 - 2024年发行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1465个项目 已安排近5000亿元 [5] - 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领域 [3] 成都智慧基建 - 成都建设排水防涝移动抽排能力 在7600多公里排水管网埋设上千个污水监测仪器 [8] - 下穿隧道积水超30厘米时 "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自动报警并调整交通信号 [8] - 建立地下管网"1+9"政策体系和"1+4"调度机制 [8]
民营企业如何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附2025年地方政府重大项目清单)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15
政府投资政策与民企参与路径 - 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强调平等对待民企原则[1] - 特许经营(PPP新机制)明确市场化项目可由民企独资或控股,公共属性项目民企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2] - 民企可通过代建制、国企混改、城市更新一体化模式、产业园区共建等10种方式参与政府项目[3][4][5][6][7][8][9][10] 地方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规模 - 北京市2025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1.4万亿元,覆盖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13] - 天津市1129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02万亿元,聚焦科技产业创新和先进制造业[13] - 河北省703项重点项目总投资1.5万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14] - 内蒙古计划实施3336个项目总投资3.7万亿元,年度投资目标突破万亿元[16] - 广东省1500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9.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26] - 云南省1775个省级重大项目总投资2.92万亿元,其中76个"重中之重"项目年度投资1600亿元[27] 重点领域投资方向 - 江苏省2025年安排2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181个[19] - 浙江省1355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超1万亿元,重点投向制造业和清洁能源[20] - 江西省4605个项目聚焦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等十大领域,年度投资1.2万亿元[23] - 陕西省616个省级重点项目覆盖交通和教育医疗改善,总投资2.88万亿元[28] - 宁夏100个重大项目重点布局清洁能源和数字信息领域,总投资3841亿元[29]
政策落地显效 发展动力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21:30
"两重"建设推进情况 -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七大领域[2]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2] - 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长效运营机制[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建设项目清单 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3] - 项目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3] "两新"政策执行效果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重要引擎[4]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文化办公用品增33.5% 家具增26.9% 通讯器材增19.9%[4]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 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4]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4]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 消费品制造业增13.4% 装备制造业增8.2%[4]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 零售渗透率达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5]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500万台[5]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4.7% 较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7] - 实物网上零售额增长5.8% 制造业投资增长8.8%[7] - 4月以人民币计价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9.3% 锂电池出口增44.4% 电动汽车出口增25.7%[7]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服务器产量增长近2倍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51.5%[7] - 对东盟、韩国、日本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快速增长[7] 政策推进时间表 - 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8] - 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8]
“两新”“两重”进展如何?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5-20 06:49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保持平稳增长 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1] - 4月份工业、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1]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落实既定政策 大部分政策举措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 [1] - 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1] "两新"政策成效 - "两新"政策增强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推动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民生 [1] - 截至5月5日 五大类产品(汽车、家电等)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2]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5% [2]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等投资分别增长28.9%、13.4% [2] 产业转型升级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0% [3] -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增速分别为43.1%、38.9%、35.9% [3]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 增长33.9% 零售渗透率达到51.5% [3] "两重"项目建设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 [5] - 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等重大项目建设 [1][5]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 提升系统安全韧性能力 [5] 政策推进计划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1][6]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3] - 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