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

搜索文档
破解“好项目缺资金”难题 金融支持为企业带来“及时雨”
央视新闻· 2025-09-07 07:19
金融支持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推出18条金融举措加大金融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力度 [1] -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量身打造33条具体金融支持举措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3]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再贷款提供60%低息资金支持银行机构放贷 [7]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 - 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团队因项目早期缺乏抵押物面临融资困境 [1] - 江苏银行创新"成果转化贷"基于核心人才等级、知识产权数量等综合评价提供信贷支持 [2] - 银行在两周内为研发团队提供1000万元信贷资金加速研发进程并吸引人才 [3] 制造业转型升级融资 - 浙江温州高新技术企业因订单增长需扩大产能升级生产线 [5] - 浙商银行通过信用方式提供1.3亿元贷款解决企业技改抵押物不足问题 [6] - 企业引进两条德国产线后产能提升30% [7] 绿色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信贷限制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10] - 兴业银行引入"碳足迹+生物多样性"环境指标为企业提供超额50%授信额度 [10] - 铝业公司获得上亿元资金支持节能改造项目预计实现碳减排10%目标 [10] 区域金融成效 - 浙江省科技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增速超过15% [8] - 浙江省分行已支持3096家企业1710个项目的融资需求 [7] - 商业银行利用再贷款工具发放低利率贷款减轻企业财务成本 [7]
齐鲁银行2025上半年业绩答卷:规模盈利双升、资产质量优化,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证券之星· 2025-09-01 03: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产、贷款、存款规模同步增长,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幅显著,不良贷款率下降且拨备覆盖率提升,资产质量韧性突出 [1] - 公司在科创与绿色信贷领域表现突出,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7.60%和30.03%,并通过完善ESG风险管理及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 [1][6] - 公司深耕县域普惠业务服务乡村振兴,可转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11] 规模增长 - 资产总额7513.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6% [2] - 贷款总额3714.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6%,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780.61亿元,增幅15.72% [2] - 存款总额47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8%,公司存款余额2372.88亿元增长8.49%,个人存款余额2412.83亿元增长9.27% [2] 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利息净收入49.86亿元,同比增长13.29%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13.6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7.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2.80%,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 [3] - 成本收入比24.90%,较上年下降2.51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09%,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0.96%,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3.24%,较上年末提高20.86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75个百分点 [5] -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6.96%,较上年末下降9.23个百分点 [5] 风控体系 - 构建“风险预判-分类管控-动态调整”全流程机制,建立“双名单”客户管理体系 [5] - 加快推进“数据+模型+场景”智能风控体系建设,运用知识图谱技术识别隐性关联交易与集中度风险,优化反欺诈模型 [5] 科创与绿色信贷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08.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60%,增加61.08亿元 [6] - 绿色贷款余额436.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03%,增加100.92亿元 [6] - 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清洁能源氢气回收量指标动态绑定 [6] 零售金融 - 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208.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中高端客户15.7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75% [8] - 发行济南市首张“来华工作外国人”社保卡,打造儿童“1+N”家庭财富综合管理经营模式 [7] - 创新上线商业养老金保险产品,完成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准入,首发浮动费率型基金产品 [8] 县域业务 - 县域支行存款余额1501.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7%,增加156.87亿元,贷款余额1108.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7%,增加109.59亿元 [9] - 县域支行87家,其中一级支行73家、乡村振兴支行14家,县域普惠金融中心65家,县域客户数236.0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15%,增加11.57万户 [10] - 推出“农户e贷-粮食种植贷”、利津“黄羊贷”、临清“轴承贷”、平邑“手套贷”等80余款特色产品 [10] 资本实力 - 累计79.9亿元“齐鲁转债”转换为公司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数约15.7亿股,总股本增至61.5亿股 [11] - 可转债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至11.62% [11]
拟分红超58亿元,详解中信股份中期业绩:发展韧性底气十足,风险指标持续优化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29 05: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 经营性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剔除艾芬豪债转股一次性收益及可转债转股影响) [5] 金融业务表现 - 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增长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向好 证券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3] - 债券联合承销金额同比增长58% 两家在港券商IPO保荐规模市场前列 [4] - 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市场领先 [3] - 人民币跨境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 较年初增长63% [4] 实业业务表现 - 境外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15% 占比提升至17.9% [4] - 中信戴卡铝产品销量创新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3] - 中信金属铜/铌产品销量两位数增长 净利润大幅增长 [3] - 特钢与南钢吨钢毛利提升 利润总额保持同业领先 [3] 战略发展布局 - 启动科技金融专项行动 服务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3] - 在数字科技/低空经济/具身智能领域开展产业并购研究 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平台试飞 [4][11] - 建设"2+4+N"科创平台集群 香港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统筹全球创新资源 [11] - 特钢2200兆帕级钢丝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桥梁 南钢构建20个AI应用场景 [12] 下半年业绩展望 - 金融板块聚焦主业创收 银行业力争营收由降转增 证券业加快国际化发展 [6][7][8] - 实业板块加快重点项目交付结算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10][11] - 新消费与新型城镇化板块业务结算预计在下半年实现 [5] 市值与股东回报 - "十四五"以来市值增长超1700亿港元 市净率从0.25倍升至0.4倍以上 [13] - 2025年以来市值上涨约30% 当前市净率仍低于1倍净资产 [13][14] - 2024年度分红率27.5%超规划预期 上市子公司纳入市值管理考核 [13]
将“红色引擎”转化为“发展引擎”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 以澎湃动能助力深圳“双区”建设
深圳商报· 2025-08-26 07:25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将红色引擎转化为发展引擎 通过党业融合服务深圳双区建设 [1][2] - 公司通过信贷+投行+撮合组合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重点服务民营制造业和科创企业 [4][5] - 公司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建设 提供大额贷款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 [6] - 公司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员工关怀纳入企业文化 开展多元化金融宣教和员工关爱活动 [7][8] 党业融合成果 - 联合30余家党组织成立三大共同体 覆盖企业超500家 党员近2000名 [2] - 党建联盟带动新增多家授信户及个人理财级客户 [2] - 泰然天安园区首批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超2亿元 [2] - 江苏在深单位党建共同体促成银企战略合作项目8个 [2] - 滚动实施普惠金融 绿色信贷 养老金融等项目32个 [3] 实体经济支持 - 对公存款新增份额在深圳地区11家异地城商行中稳居前三 市场份额跃居第五 [4] - 量身定制苏孵贷 腾飞贷等全生命周期产品 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 - 落地深圳首笔降碳贷 对碳排放下降40%的企业配套供应商给予利率优惠 [4] - 通过腾飞贷2.0为龙岗某温室气体发电小巨人企业提供数千万元低成本融资 [4] - 服务近150家科创企业 创新推出认股权贷款+直投基金模式 [5] 重大项目参与 - 为港珠澳大桥配套工程珠海口岸项目发放贷款10.5亿元 [6] - 为东莞市湾区国际制造中心总部项目贷款5亿元 [6] - 为惠州稔平环岛高速公路项目提供10亿元贷款支持 [6] - 华发冰雪城商业配套项目16亿元贷款将于近期审批发放 [6] - 批复中广核国际能源跨境直贷人民币20亿元 首期投放3.5亿元 [6] 金融服务创新 - 制定专属科创企业服务方案 出台科技金融22条 服务新质生产力10条 [5] - 升级随e贷 推出苏银金管家平台 强化数字化产品适配 [5] - 联动政府 院所 创投及龙头企业参与深融贷 园区贷2.0等项目 [5] - 建立员工志愿服务+金融宣教双轮驱动机制 [7] - 开展反诈 反假等主题活动30余场 发放反诈风险手册5000余份 覆盖超1万人次 [7] 特殊群体服务 - 举行依然是青春不老主题活动 一对一指导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 [7] - 联合街道开设乐龄学堂 提供中医养生 反诈课堂等服务 [7] - 通过线上直播 微信群答疑等方式服务银发族 [7] - 银帆成长营解决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 60余名员工子女参与活动 [8] - 拼拼团员工关爱计划已举办20余场活动 参与员工及家属800余人次 [8]
民生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客户基础不断夯实
新华网· 2025-08-12 06:10
资产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78149.69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400.04亿元 增幅1.82% [1]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504.80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56.03亿元 增幅1.50% [1] - 一般性贷款规模在总资产中占比54.15% 较上年末提升0.63个百分点 [1]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集团净息差1.39% 同比下降7BP 但降幅同比收窄7BP [1] - 下半年净息差1.41% 较上半年提升3BP 呈现企稳回升趋势 [1] 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 绿色信贷增速22.41% 制造业贷款增速9.38%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8.24% 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1] -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 福建等重点区域贷款占比达65.57% 较上年末提升0.69个百分点 [1] 负债结构优化 - 2024年末存款总额42490.95亿元 较半年末增加1843.63亿元 增幅4.54% [2] - 活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34.08% 较半年末提升2.61个百分点 较上年末提升3.24个百分点 [2] 战略客户经营 - 总分行级战略客户达1992户 较上年末增加303户 [2] - 战略客户牵引供应链核心客户2494户 较上年末增长1162户 [2] - 链上融资对公客户数30498户 较上年末增加15380户 [2] 中小企业业务 - 中小企业信贷余额9720.41亿元 [3] - 机构客户数39637户 较上年末增长15.96% [3] 小微金融业务 - 小微贷款余额8551.02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38.86亿元 [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27.1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04.49亿元 [4] - 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户51.48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0.15万户 [4] - 2024年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7150.12亿元 平均发放利率4.27% 较上年下降38BP [4]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客户13429.02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5.99% [4] - 私人银行客户数6.21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2.48% [4] - 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8659.69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890.27亿元 增幅11.46% [4]
郑州银行股价上涨1.44% 绿色信贷余额实现翻倍
金融界· 2025-08-05 17:1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最新股价为2.1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3元涨幅1.44% [1] - 当日开盘价2.09元最高触及2.12元最低下探2.08元 [1] - 成交量1360653手成交金额2.86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84.0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268.55万元 [1] 业务概况 - 属于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 [1] - 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一年末实现翻倍增长 [1]
江苏上半年新增贷款全国第一
新华日报· 2025-08-01 00:13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6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 [1] -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1]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江苏镇江分行为江苏索普集团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提供22亿元银团贷款,成立制造业金融中心以提升服务主动性 [2] - 6月末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2] 科技金融创新 - 江苏省推出"人才贷""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3]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全省23家经营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40.4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3] - "苏创融"和"苏创积分贷"评价体系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支持,引导金融资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苏农粮贸贷"纯信用模式支持广胜粮食收购站,上半年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6600户 [4] - 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 [4]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围绕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推进"整村授信",累计为清水村50余家经营户提供贷款5800万元 [5] 绿色金融与特色产业 - 南京银行为南京埃斯顿发放3400万元"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利率与减排目标挂钩 [5] - 6月末江苏省绿色信贷余额比年初新增8712亿元 [5] - 农业银行无锡分行为桃产业相关项目累计投放贷款超12亿元,支持"水蜜桃之乡"建设 [6] 消费金融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出台19条举措,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 [7] - 银行消费贷场景从传统消费向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拓展,数字化程度提升助力突破需求天花板 [7]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5 06:0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是扩大内需、推动绿色转型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1] - 政策实施需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统筹协调,丰富支持手段,严格监督管理以提升效能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截至6月底,汽车、家电、手机等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已提前完成2024年目标 [2] - 政策后续将动态优化支持结构,优先支持报废更新及大宗耐用消费品换新 [3] 设备更新投资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2]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1.5%)、消费品制造业(+12.3%)、装备制造业(+6.3%)、工业技改投资(+3.6%)均实现增长 [2] 金融支持措施 - 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贴息政策,简化流程以扩大惠及面 [3] - 引导银行增加绿色信贷,支持绿色智能家电生产及消费 [3] -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3] 重点领域倾斜方向 - 政策资金向节能降碳潜力大的产品设备倾斜 [2] - 强化节能降碳导向,优化更新品类及执行标准 [2] 项目资金管理 -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拨付,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2] - 建立闭环管理制度,严查资金挪用、骗补等行为 [4] - 加强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及能效标识造假 [4]
从“看过去”到“看未来”,农行江苏苏州示范区分行全力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10:17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市场持续升温 驱动轻量化小型化高性能飞机需求增长 [2] - 创新业态加速崛起 涵盖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和智能机器人应用 [1] -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 呈现破茧成蝶态势 [1] 企业融资与扩张 - 澳盛科技获农行超1亿元授信 用于复合材料成型与无人机应用研发 [2] - 企业面临产能扩张资金压力 新产线建设需厂房搭建和设备采购 [2] - 尚源智能获绿色金融服务 支持膜技术水处理设备市场拓展 [3] - 姑苏净化获1000万元普惠贷款 组合融资方案解决出口垫资压力 [4] 技术研发与应用 - 碳纤维零部件制造技术应用于低空飞行器和无人机领域 [2] - 膜材料与AI智能装备结合 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能耗降低 [3] - 电子网银结售汇功能优化 提供零时差响应和最优报价服务 [4] 市场与业务表现 - 海外业务显著增长 产品出口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4] - 生产订单激增推动产能扩张需求 [2] - 超滤设备市场覆盖率提升计划 [3] 金融服务成效 - 农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500户 总授信额度达130亿元 [5] - 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方案 提升绿色信贷审批效率 [3] - 贸易融资与保函组合工具支持海外订单交付 [4]
周口发文:截至2025年年底,绿色贷款较年初新增不低于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9 10:58
金融支持政策 - 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压降融资成本 [1] - 2025年底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高于去年同期,绿色贷款新增不低于50亿元 [2] -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2] - 政府拖欠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清欠率70%,化解率95% [2][24] 物流与航运发展 - 推动中远海、安通控股等航运企业在周口港设立办事机构 [2][31] - 2025年底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8条以上,引进培育物流贸易平台30家以上 [2][31] - 临港物流贸易额突破百亿元,集装箱超过20万标箱 [2][31] - 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长15%,推进贾鲁河通航工程 [31] 政务服务优化 - 推动关联事项集成办、异地事项跨域办、容缺事项承诺办、政策服务免申办 [5] - 推行"一证通办""一照通办""一码通办""免证办",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互通互认 [5] - 开设政务服务大厅远程虚拟窗口,推动高频事项就近办理 [6] - 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完善网上中介超市 [6] 监管执法提升 -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限定交易等垄断行为 [10] -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 [12] - 探索"一业一查""综合查一次"新模式,推动联合检查 [13]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5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0% [16] 要素保障措施 - 完善"限房价、限套型、竞地价、竞配建、带规供应"供地方式 [20] - 2025年底各县区常态化储备建设用地500亩以上,区域评估面积突破110平方公里 [20] - 落实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电动货车7折通行费优惠 [32] -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开发优质见习岗位5000个 [22] 科技创新支持 - 支持10家市级企业开展研发攻关、"三化"改造、产品创新 [29] - 2025年底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 [29] - 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以上 [29] - 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