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

搜索文档
加快融合创新 圈粉年轻一代 国货老品牌富含“老”韵味 怀揣“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6 23:19
国货老品牌年轻化趋势 - 90后已成为购买老字号最多的群体,00后下单量同比增长95% [1] - 42.42%的年轻消费者因老国货注重创新研发而选择其产品 [3] - 老字号通过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创意实现产品时尚化转型 [1][3] 性价比驱动消费行为 - 理性消费趋势下,高性价比成为年轻人选择老国货的核心因素 [1][2] - 北京稻香村、大白兔等品牌通过唤醒Z世代童年记忆吸引复购 [2][4] - 光明乳业与冠生园联名推出的大白兔雪糕成功激活年轻市场 [4] 产品创新与跨界融合 - 北京稻香村推出京酱肉丝粽等创新端午礼盒,松鹤楼结合文物设计联名礼盒 [3] - 北冰洋开发鲜榨桔汁汽水、NFC桔汁等6种技术路线产品形态 [4] - 杏花楼咸蛋黄肉松青团在天猫10秒售罄13万盒,惠丰堂炸酱等通过即时零售回归 [5] 数字化营销与流量转化 - 中华老字号在抖音的投稿量同比增长99%,播放量达4906亿次 [6] - 同庆楼搭建短视频矩阵,发起"臭鳜鱼100种做法"挑战拓展业务 [6] - 老字号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非遗工艺,品牌搜索量同比增长217% [6] 文化赋能与品牌升级 - 老字号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如苏州园林花窗主题礼盒 [3][5] - 联名策略从产品销售转向情绪共鸣,创造新消费场景 [4] - 挖掘历史文化价值,通过青团、瓷罐酸奶等产品强化品牌认同 [5]
麦当劳今年近半新餐厅将开在中国,九成采购本土化抵御关税波动
第一财经· 2025-05-24 06:29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业绩保持稳定 主要得益于外卖份额提升、超值套餐成功以及鸡肉业务强劲表现 [1] - 中国市场是麦当劳全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在中国内地市场运营35年 [1] 市场战略 - 目前约50%的餐厅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 相比"金拱门时代"前更注重下沉市场 [1] - 2025年正式开启"超值年"计划 通过四大超值项目提供全年优惠 [2] - 公司认为中国餐饮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 消费者更看重高品质而非单纯低价 [2] 供应链与本土化 - 中国市场90%以上原材料实现本土采购 核心食材如鸡肉土豆均在中国本地完成生产加工 [2] - 2017年中信资本入主后 麦当劳中国成为由本土资本控股的企业 [1] 扩张计划 - 2025年全球计划新开2200家餐厅 其中中国约1000家 占全球新开店数的45% [3] - 目前中国门店数已超过7000家 将继续通过多种创新模式提升消费便利性 [3] - 近一半新餐厅将落户中国 同时将在重点城市增加门店密度 [3] 消费者洞察 - 基于40000份问卷发布的《年轻人餐饮消费五大趋势》显示 年轻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合理价格 [2]
从“恒久远”到“卖不动”:钻石行业经历了什么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11:52
钻石与黄金市场对比 - 国内金饰价格时隔8天重返千元大关,钻石价格持续下滑[1] - 国际钻石交易所数据显示,全球天然钻石价格同比下滑,4月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冲击,向好趋势难以延续[1] 钻石价格数据 - RAPI 0.30 ct钻石4月上涨2.8%,年初至今上涨13.2%,但同比下跌11.5%[3] - RAPI 0.50 ct钻石4月上涨0.6%,年初至今上涨2.5%,同比下跌15.6%[3] - RAPI 1 ct钻石4月上涨0.7%,年初至今微跌0.1%,同比下跌20.0%[3] - RAPI 3 ct钻石4月下跌0.3%,年初至今下跌0.9%,同比下跌14.0%[3] 钻石行业动态 - 戴比尔斯集团计划关闭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并被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列入待剥离业务名单[4] - 戴比尔斯2024年财报显示,钻石产量、销量、销售额、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大幅下降[4] - DR钻戒母公司迪阿股份2024年营收14.82亿元,同比减少32.01%,主力产品求婚钻戒、结婚对戒营收同比均降超三成[6] - 莱绅通灵钻石业务占比下滑至48%,毛利率降至41.6%,2023年占比近80%[6] - 周大福2025财年第四季度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2.1%,第三财季同比下降20.3%[6]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消费观念更趋理性与务实,注重商品价值确定性与保值性,消费决策倾向于"悦己"而非盲目跟风[6] - 结婚率持续走低削弱钻石消费核心场景——婚庆需求[6] - 培育钻石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二十分之一,占据全球钻石首饰销售额的20%[7][8] - 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达2980万克拉,中国以75%市场份额居全球产能之首[8] 培育钻石市场 - 培育钻石通过工业化量产,短时间内生成5至20克拉晶体,颠覆天然钻石稀缺性神话[7] - 培育钻石价格持续下跌,1克拉钻戒零售价从1-2万元降至五六千元,几乎腰斩[10] - 线上原材料低价倾销导致品牌塑造困难,线下缺乏集合店模式制约场景体验[10] 行业分化与挑战 - 高阶天然钻石仍是稀缺品,GIA认证高成色、高净度天然钻石在二手市场具备议价空间[9] - 卡地亚、蒂芙尼等品牌钻戒因品牌溢价独立于原料行情,回收价格相对稳定[9] - 培育钻石行业面临价格战冲击利润体系,消费者认知仍停留在"廉价"层面[10]
年轻人的消费观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07
量贩零食行业扩张 - 行业头部品牌"鸣鸣很忙"已拥有14394家门店 覆盖中国28个省份和所有县级城市 2024年GMV达555亿元 [1] - 公司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3.0店型 将商品品类从零食扩展到日用品、化妆品、冷冻食品和鲜食区 商品种类达400多种 [3] - 策略调整为满足消费者既要省钱又要品质的需求 通过一站式购物体验强化"省"字诀竞争力 [3] 折扣零售行业趋势 - 麦肯锡报告显示市场波动促使消费者更注重理性消费 性价比成为核心竞争力 [5] - 中国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2021年达1.62万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2.28万亿元 2022-2025年CAGR为11% [5] - 折扣模式已从零食扩展到服饰等领域 唯品会2025年Q1 GMV达524亿元 SVIP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8% 贡献线上销售51% [5] - 唯品会2024年全年销售额2093亿元 其中75%来自服装鞋包类商品 [5] 未来发展展望 - 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观念深入和供应链优化 折扣零售模式将向更多领域渗透 [6]
2025年第19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5-21 01:09
黄金珠宝行业 - 老铺黄金凭借"古法黄金"工艺创新、高端商场布局及VIP服务体验,24年36家门店实现85亿元营收,会员年内增长至35万,计划拓展国际市场对标爱马仕 [2] - 奢侈品牌VIC群体仅占客户群2%却贡献45%全球购买量,品牌通过专属空间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忠诚度 [4] 服饰消费趋势 - "服饰成分党"博主通过专业面料分析获大量关注,代表如"十一讲服装"和"Tina面料测评",反映理性消费趋势 [3] - 五一假期户外服饰销量环比增长51%,山系风格、溯溪鞋和防晒衣需求激增,男性防晒意识提升 [7][8] - 户外服饰向日常化、多功能性、环保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8] 国货美妆发展 - 2024年国货美妆突破性发展,珀莱雅营收107.78亿元成首家百亿企业,6家企业营收超50亿 [6] - 抖音美妆GMV达2103亿元,行业科研投入超16亿元,从"平价替代"转向"技术驱动+文化自信"模式 [6] 运动品牌动态 - 安踏0碳使命店周年推出碳捕捉面料产品,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MSCI ESG评级升至"A"级 [9] - 加拿大品牌Ciele Athletics以跑步装备为核心获BCorp认证,或成运动市场"黑马" [10] - 始祖鸟成立鞋履部门,2024年鞋类业务增长超60%,未来占比或超20% [20] 服装企业表现 - 雅戈尔2024年营收141亿元增3.19%,但净利降19.41%,将退出地产专注时尚产业 [11][12] - 爱慕股份营收降7.71%至31.63亿元,净利下滑46.56%,门店调整净增70家 [19] - 报喜鸟净利降29%至4.95亿元,斥资3.84亿收购Woolrich面临资金压力 [21][22] 品牌战略合作 - 利郎与携程商旅合作推出商务出行解决方案,实现场景营销创新 [14] - H&M联合天猫推春夏系列,会员活动期间提供多重优惠刺激消费 [23] 奢侈品市场 - 米兰设计周2025活动增长21%,奢侈品牌通过家居系列拓展高端生活方式市场 [5] - LVMH在米兰蒙特拿破仑大街布局旗舰店,年租金达2万欧元/平方米 [17] 女装品牌对比 - 江南布衣市值72亿元采用"一家人生意"模式,赢家市值50亿元主打中高端女装矩阵 [15]
与孩子闲聊消费与节约都要有度
搜狐财经· 2025-05-19 06:18
初次见面那会儿,他们夫妇就带着我去街边小吃店吃早餐,说,别觉得这家小吃店小且落魄,但里头的食物其实是很好吃的。 这让我很受触动。我以为在这人世间,只有穷人才会节俭,不曾想着如此富裕之人也过着这么质朴无华的节约生活。 在我二十出头那会儿,我就见过有身家过亿的老总夫人还留着年轻时的旧床单。她把那些旧物都收拾得很是整齐。 如在一次购物时,我引导孩子去观察妈妈购买的蔬菜是用金钱换来的,并让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去设想想一下老板会是拿着这笔钱来去做什么 事。 接着,我又引导孩子进行反向思考,问孩子妈妈等人若是不去商店消费,那没收入的这些人会不会因为缺钱关门,后又因为受不了打击跳楼呢。 然后,孩子就慢慢地懂得了店铺老板、餐厅老板、卖牛肉的商贩、养牛的牧民等都是用妈妈手中的这笔钱在活命,即消费实为做功德。 于是,我就告诉孩子说,所以妈妈不时去外边消费其实也就是在救人。很多人都有可能会是因为有了妈妈的这笔钱而过得自在的呢。 顿了一会儿,我又继续跟孩子说,只不过说,在消费的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搞得负债累累了,为消费而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是不可取的。 这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去实现消费与节约之间的平衡。我们需要的是理性消费,而不是不消费。全 ...
餐饮协会新规:禁止吉利数定价引发行业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5-18 14:58
餐饮行业定价策略变革 - 核心观点:禁止吉利数定价新规旨在打破传统数字迷信,推动行业回归产品价值与服务质量竞争[1][6][7] 吉利数定价的传统意义 - 数字"8"象征发财,"6"代表顺利,"9"寓意长久,这些吉利数字长期被用于餐饮定价以吸引消费者[3] - 商家通过吉利数定价制造心理暗示,使消费者产生"物超所值"的感知[3] 新规出台的深层原因 - 餐饮协会认为吉利数定价助长非理性消费,导致价格虚高并损害消费者权益[3] - 部分商家利用吉利数定价制造虚假繁荣,扭曲市场价格体系[4] - 新规目标在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不良商家通过数字游戏获取暴利[4] 行业争议焦点 - 支持方认为新规能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4] - 反对方担忧禁令将降低商家客流量,影响经营收入,且部分消费者已形成心理依赖[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商家需重构定价策略,转向产品实际价值和服务质量竞争[6] - 依赖吉利数定价的商家面临转型压力,需适应新的市场规则[6] - 消费者将更理性评估价格,减少对数字符号的盲目追捧[6][7]
2025年,要开始带现金出门了!
新浪财经· 2025-05-17 00:26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 一位网友发现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突然被划走1100元,仔细一看原来是5年前使用某个租车APP时的一 次"违章"。 1100元,是200元的罚款和900元的违约金。 但他完全不清楚违章细节,这5年间也从未有人联系过他,告知这件事。 突然的扣款,让他十分惊诧:5年前的违章记录,为什么现在才扣? 他试图联系客服问清楚情况,但租车平台拿不出任何违章记录、处罚决定书和扣款依据。 于是他选择了投诉。 经过核实,平台做出了回应: 违章记录确实存在,但早已过追诉期,罚款和违约金会原路退回到他的账户上。 之所以没有相关材料证明,却能轻易地扣费,是因为他在租车时勾选的信用免押。在免押金的同时,也 授予了无限期扣款的权限。 博主@白二少在评论这件事时便提到: "开通某个商家或APP的'先用后付'或'离店再付'之类的自动扣款服务,相当于给了那个商家/APP'免密 支付',也就是'直接扣款'的授权。 这个授权基本上都是没有期限的,不是仅限那一次。" 这意味着,一旦开启免密支付,等于敞开钱袋子,自愿让别人的手伸进来。扣费看对方良心,投诉是否 成功全靠自身运气。 想要免去钱袋漏底的担忧,只有关掉没用的免密授权 ...
换场地!茅台股东大会人数又超预期 参会的股东都关注啥?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9:27
股东大会参会情况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场容量 连续第二年调整召开地点至茅台会议中心 [2][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 公司股东总数达19.24万户 较去年同期增加19.5% [6] - 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持股贵州茅台的基金数量增至1192只 持股市值达1415.12亿元 [6] 股东结构与关注焦点 - 参会股东包括私募投资人林园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等长期参与者 部分股东为两代人共同持有公司股票 [6] - 股东重点关注新一轮股票回购注销进展 公司已着手起草新回购方案 [7] - 2023年回购计划累计回购201.7万股(占总股本0.1606%) 累计金额30.38亿元 原计划最高回购60亿元 [7] 利润分配与公司治理 - 股东大会审议《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6.24元(含税) 分红总额346.71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同时审议《关于选举董事的议案》 选举周雪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 建议刘世仲不再担任董事 [6] 经营目标与行业背景 - 公司2024年总营收增长目标设定为9% 股东关注该目标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实现依据与策略 [7] - 白酒行业经历从上升到调整的阶段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理性消费成为趋势 [8] - 管理层表示增长目标基于行业形势 产能及市场环境制定 将通过拓展市场与强化内部管理实现目标 [8]
中酒协披露酒业一季度数据:啤酒业绩双增,白酒利润下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06:32
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三大酒类方面,啤酒成为酒类业 绩的增长担当。今年一季度,啤酒行业实现产量854.12万千升,同比下降2.2%,实现销售额496.45亿 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利润81.82亿元,同比增长27.38%。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啤酒企业业绩普遍回暖,除了青岛啤酒、重庆啤酒业绩回归增长外,燕京啤酒和 珠江啤酒出现归母净利润大涨的情况,其中燕京啤酒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1.1%,珠江啤酒一季 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9.83%。从行业情况来看,8元价格带的啤酒持续放量,以及10元以上价格带产 品的持续复苏,带动啤酒一季度的复苏。 不过,相比啤酒的复苏反弹,作为销售额和利润额"贡献主力"的白酒则表现得相对不理想。数据显示, 白酒行业今年一季度的规上企业数量为887家,比2024年的989家减少了102家,白酒行业今年一季度的 产量为103.24万千升,同比下降7.22%,实现销售额1963.04亿,同比增长0.38%,实现利润580.07亿元, 同比下降0.73%。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白酒行业从去年开始出现分化现象,包括头部企业在内只有少数企业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