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瑞幸咖啡一季度利润达7.37亿元,GMV达104亿元
金融界· 2025-04-29 14:33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总净收入88 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 2% [1] - 营业利润达7 37亿元 GMV达104亿元 [1] - GAAP营业利润率达8 3%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贡献11 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4 8% [1] - 联营门店收入20 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 0% [1] 门店运营与市场拓展 - 一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4097家 净新增1757家 [2] - 中国市场新增1743家(含香港5家) 海外市场新增14家(含新加坡6家 马来西亚8家) [2] - 一二线城市门店销售额稳定增长 三四线城市门店凭借高性价比产品销售额增速明显 [2] - 月均交易客户数达7427万 同比增长24 0% 累计交易客户数约3 55亿 [2] 产品与供应链 - 推出"鲜萃轻轻茉莉"等新品 满足多样化需求 [1] - 建立"广西横州专属茉莉花产区"和印尼"专属生椰岛" 保障品质并降低成本 [3] - 全链路严格把控品质 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3] 战略与行业影响 - 战略聚焦市场份额提升 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如9 9元品质咖啡活动) [5] - 分区域精细化运营 培育消费者咖啡饮用习惯与品牌粘性 [5] - 推动行业注重产品品质 创新营销模式和优化供应链建设 [5] - 行业朝品质化 多元化 数字化方向发展 [5]
WH GROUP(0028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09: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包装肉销量71.4万公吨,同比下降9.2%;总猪肉销量98.2万公吨,同比增长4.4% [2] - 营收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 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营业利润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基本每股收益2.84美元,同比增长20.9%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业务类型划分 - 包装肉业务贡献49.5%的总营收和83.8%的营业利润;猪肉业务贡献42.9%的营收和21.9%的营业利润;其他业务贡献7.6%的营收,亏损3400万美元 [4] - 中国市场包装肉业务营业利润2亿美元,同比下降202.5%;猪肉业务营业利润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7.8% [8][9] - 北美市场营业利润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2.8%;包装肉业务利润2.66亿美元,同比下降7.6%;猪肉业务营业利润9300万美元,同比增加1.55亿美元 [9] - 欧洲市场营业利润53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包装肉业务营业利润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猪肉业务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4% [9] 按市场区域划分 - 北美业务贡献56.1%的营收和55.2%的营业利润;中国业务贡献30.6%的营收和36%的营业利润;欧洲业务贡献13.3%的营收和8.8%的营业利润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生猪屠宰量1.95亿头,同比增长0.1%;期末生猪存栏量4.17亿头,同比增长2.2%;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5.99元,同比上涨7.3% [6] 美国市场 - 生猪屠宰量3230万头,同比下降1%;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44美元,同比上涨14.1%;平均猪肉切块价值每公斤2.09美元,同比增长5.9% [6][7] 欧洲市场 - 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4美元,同比下降11.8%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巩固全球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坚持“改善产品组合、调整价格、控制成本”的经营理念,实施工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数字化战略,提升在全球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 [10] - 业务优先事项包括改善猪肉业务、扩大包装肉市场网络、优化业务组合 [10][11] - 公司长期战略是巩固在全球猪肉行业的领先地位,聚焦猪肉业务,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垂直整合策略,包装肉业务是核心业务中的重点 [42][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猪供需相对平衡,美国供需状况同比显著改善,生猪价格从去年同期的低位回升,欧盟生猪价格因供应恢复而同比下跌 [5] - 公司预计2025年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保持稳定,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将同比改善 [19] - 公司认为生猪养殖业务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养殖成本的降低,而非生猪价格的上涨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包装肉业务一季度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等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推动包装肉业务增长,预计二季度业务将止跌回升,全年实现量利双增 [14][16] - 公司预计生猪价格全年平均将比去年低2元/公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中国包装肉业务一季度量利双降的原因、全年销量展望、恢复增长的措施及全年吨利润指引,以及2025年二季度展望 - 原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等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推动业务增长,预计二季度业务将止跌回升,全年实现量利双增 [14][16] - 预计吨利润将低于去年,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保持稳定,公司利润增长将主要由其他业务驱动 [17][18][19] 问题2:中国生猪价格一季度反弹,生猪养殖业务改善的驱动因素 - 公司预计全年生猪价格平均将比去年低2元/公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0] - 生猪养殖业务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养殖成本的降低,而非生猪价格的上涨 [21] 问题3:美国业务一季度生猪养殖显著改善,二季度趋势及猪肉业务展望,包装肉业务利润一季度略有收窄,二季度是否会恢复 - 生猪养殖业务一季度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生猪价格上涨,预计二季度行业将盈利,趋势将持续 [23][24] - 包装肉业务一季度利润收窄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复活节假期推迟,预计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6] 问题4:美国包装肉业务2024年二季度吨利润创历史纪录,2025年二季度趋势及长期提升空间 - 2024年二季度的利润受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年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挑战,长期盈利能力的算法未变,但需应对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谨慎的问题 [30][31][32] 问题5:中国包装肉业务四个专业销售团队的重点领域、KPI及长期贡献展望,以及关税对中国生猪价格、养殖成本和中美生猪价格关系的影响,公司生猪养殖的长期战略 - 四个专业销售团队分别负责高温、低温、冷冻和零食产品,预计高温产品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长快于高温产品,冷冻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增长更快 [33] - 关税对生猪价格的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主要影响饲料成本 [34][35][36] - 生猪养殖是支持业务,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的环境、政策和KPI制定垂直整合策略,垂直整合水平不超过50% [37][42][43] 问题6:美国业务生猪养殖业务的复苏是2025年的关键盈利驱动因素,关税战对美国猪肉出口业务、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率的影响 - 关税对生猪养殖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目前已有所反弹,公司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较强,预计对养殖成本影响不大 [50][53][54] 问题7:包装肉业务工厂销售显著下降,零售端实际销售情况,以及一季度去库存后对二季度销售的影响 - 零售端销售下降约5%,目前渠道库存已接近底部,预计二季度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触底反弹 [59][60] 问题8:冷冻和零食产品的预期贡献百分比和零食业务的预期绝对规模 - 冷冻和零食产品目前占包装肉总销量的5%,预计年底贡献将增至8% [61][62] 问题9:中国生猪养殖业务四季度养殖成本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后,是否会扩大规模实现20%-30%的垂直整合,以及实现该水平的时间框架,中国生猪养殖业务中长期利润是否主要由市场价格驱动,美国猪肉业务二季度利润吨是否会改善 - 公司目前没有扩大中国生猪养殖业务产能的计划,将优先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可通过与其他供应商合作或投资少数股权来保障供应 [65][66] - 美国猪肉业务中,生猪养殖业务二、三季度通常盈利,新鲜猪肉业务一、四季度较强,二、三季度较弱,但公司采取措施抵消了部分季节性影响,对两个业务板块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67][68][69]
WH GROUP(0028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包装肉销量71.4万公吨,同比下降9.2%;总猪肉销量98.2万公吨,同比增长4.4% [2] - 营收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 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营业利润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基本每股收益2.84美元,同比增长20.9%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业务类型划分 - 包装肉业务贡献49.5%的总营收和83.8%的营业利润;猪肉业务贡献42.9%的营收和21.9%的营业利润;其他业务贡献7.6%的营收,亏损3400万美元 [4] - 中国市场包装肉营业利润2030万美元,同比下降20.25%;猪肉业务营业利润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7.8% [8] - 北美市场营业利润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2.8%;包装肉利润2.66亿美元,同比下降7.6%;猪肉业务营业利润9300万美元,同比增加1.55亿美元 [8] - 欧洲市场营业利润53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包装肉营业利润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猪肉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4% [8][9][10] 按市场划分 - 北美业务贡献56.1%的营收和55.2%的营业利润;中国业务贡献30.6%的营收和36%的营业利润;欧洲业务贡献13.3%的营收和8.8%的营业利润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猪供需相对平衡,美国供需平衡较去年显著改善,生猪价格从去年同期低位回升,欧盟生猪价格因供应恢复同比下跌 [5] - 中国生猪屠宰数量同比增加0.1%至1.95亿头,期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2.2%至4.17亿头,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5.99元,同比上涨7.3% [6] - 美国生猪屠宰数量同比减少1%至3230万头,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4美元,同比上涨14.1% [6] - 欧洲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美元,同比下降11.8%;美国第一季度平均猪肉切块价值为每公斤2.09美元,同比增长5.9%,行业市场价差因生猪价格涨幅超过猪肉价值而收窄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巩固全球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坚持“改善产品组合、调整价格、控制成本”的经营理念,以及工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数字化战略,提升在全球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 [10] - 业务重点包括改善猪肉业务、扩大包装肉市场网络、优化业务组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将在2025年延续积极的业务态势,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1] - 对于中国包装肉业务,公司采取八项措施促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止跌回升,下半年增长将抵消上半年下滑,全年量利双增,但每吨利润会因营销投入和产品策略调整而降低 [14][16][17] - 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利润预计同比改善约5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已改善约1亿元人民币 [22] - 美国生猪养殖业务第一季度表现良好,预计第二季度行业盈利,包装肉业务第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3][24][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包装肉业务销售团队按产品类别专业化,但不拆分财务数据,高温产品预计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速更快,冷冻产品预计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34] - 关税对生猪价格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生猪养殖战略,中国有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美国业务规模收缩,欧洲维持现有垂直整合程度 [35][40][4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包装肉业务第一季度量利双降的原因、全年销量展望、恢复增长措施及每吨利润全年指引,以及2025年第二季度展望 - 原因包括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且公司对新渠道适应不足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促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止跌回升,下半年增长抵消上半年下滑,全年量利双增,但每吨利润会降低,整体利润相对稳定,公司利润增长将主要由其他业务驱动 [14][16][18] 问题2: 中国生猪价格实际反弹,生猪养殖业务改善的驱动因素 - 生猪养殖业务改善并非由价格驱动,而是养殖成本显著降低,预计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利润同比改善约5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已改善约1亿元人民币 [21][22] 问题3: 美国业务第一季度生猪养殖显著改善,第二季度趋势及猪肉业务展望,包装肉业务利润第一季度略缩窄,第二季度是否会因效率提升而恢复 - 美国生猪养殖第一季度表现好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猪价上涨,第二季度行业预计盈利;包装肉业务第一季度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复活节假期推迟影响,第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3][24][26] 问题4: 美国包装肉业务2024年第二季度每吨利润创历史纪录,2025年第二季度趋势及长期提升空间 - 2024年有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年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谨慎问题,但长期盈利算法未变,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应对 [32][33] 问题5: 中国包装肉业务专业化销售团队的重点领域、关键绩效指标及四类产品长期贡献展望,以及中国生猪价格受关税影响情况 - 销售团队按产品类别专业化,但不拆分财务数据,高温产品预计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速更快,冷冻产品预计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34] - 关税对生猪价格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生猪价格主要由供需平衡决定 [35] 问题6: 美国生猪养殖规模收缩,中国生猪养殖产能增加,公司生猪养殖长期战略 - 生猪养殖是支持业务,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战略,中国有政策和市场优势,美国业务规模收缩,欧洲维持现有垂直整合程度 [38][40][42] 问题7: 美国业务生猪养殖业务复苏是关键盈利驱动,关税战对出口业务、生猪价格及下半年养殖利润率的影响 - 关税对生猪养殖成本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收入端,短期内生猪养殖收入有波动但已反弹,史密斯菲尔德仅3%营收来自对中国出口,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 [51][54][55] 问题8: 中国生猪养殖业务当前养殖成本及与行业平均对比,以及美国业务关税影响 - 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小,养殖成本高于行业平均和猪价,但亏损大幅收窄,预计第四季度接近行业平均 [50] - 美国生猪养殖业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预计盈利,关税主要影响肉类出口收入,史密斯菲尔德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 [51][53][55] 问题9: 中国包装肉业务出厂销售显著下降,零售端销售情况及渠道库存对第二季度销售的影响,不同产品类别预期贡献百分比及零食业务预期规模 - 零售端销售下降约5%,渠道库存接近底部,预计包装肉业务量利在第二季度触底反弹 [60][61] - 冷冻和零食产品目前占包装肉总量约5%,预计年底增至8% [62][63] 问题10: 若中国生猪养殖成本第四季度接近行业平均,是否扩大规模实现20% - 30%垂直整合及时间框架,以及中长期利润是否主要由市场价格驱动;美国猪肉业务(含鲜猪肉和生猪养殖)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表现是否与生猪养殖一致,第二季度每吨利润是否改善 - 若成本达标,公司优先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而非增加产能,可通过合作或参股保障供应,目前无扩产计划 [66][67] - 美国猪肉业务中,生猪养殖和鲜猪肉业务季节性相反,公司采取措施抵消季节性影响,对两业务前景乐观 [69][70]
ESG可持续发展基金遭遇猛烈抛售
快讯· 2025-04-28 23:31
ESG可持续基金资金流动 - 全球投资者在一季度持续抛售ESG可持续基金 净流出额达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7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欧洲投资者首次成为净卖家 为2018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 [1] ESG投资趋势变化原因 -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反对ESG和多元化、公平、包容政策的浪潮正在影响全球资产管理公司 [1] -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对ESG投资持更加谨慎态度 [1]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多项与教育相关行政命令
央视新闻· 2025-04-23 23:26
当地时间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多项与教育相关的行政命令,其中包括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在接 受大额外国捐赠时全面及时地披露信息、确保学校纪律政策基于客观行为而非"多元化、平等、包 容"(DEI)以恢复美国课堂的安全和秩序等。 近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则选 择"硬刚",于4月14日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的要求。 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冻结该校总额约22.6亿美元的联邦经费。15日,特朗普再发出威胁,要取消哈佛大学 的免税资格,并要求该校道歉。详情>> 包括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在接受大额外国捐赠时全面及时地披露信息、确保学校纪律政策基于客观行为而 非"多元化、平等、包容"(DEI)以恢复美国课堂的安全和秩序等。 当地时间4月18日,特朗普政府表示,已要求哈佛大学提供过去十年来的外国资金及部分外国关系的记 录。美国教育部致函哈佛大学校长,表示哈佛大学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披露的信息"不完整且不准 确"。当地时间4月22日凌晨,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发布一份重磅声明,获得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 学、布朗大学、夏威夷大学和 ...
董明珠不再任格力电器总裁
第一财经· 2025-04-22 15:51
2025.04. 22 4月22日,格力电器(000651.SZ)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 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值得 关注的是,她没有再担任格力电器的总裁。 22日晚,格力电器公告透露,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同意聘请张伟为公司总裁。张伟1999年加入格力电 器,2013年至2020年任格力电器副总裁,2019年至今任格力电器董事,2020年至今任格力电器党委 书记。经张伟提名,格力电器董事会聘任方祥建、刘华、李绍斌、胡余生、王凯为副总裁。这意味 着,格力年轻化的管理团队走上前台。 今年即将71岁的董明珠,自2021年5月起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这位商界"铁娘子"带领格力 电器跨越了2000亿元的门槛,从空调业扩张到精密机床、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以及冰箱、 洗衣机等白电业务,变为多元化的工业集团。 本文字数:133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 财经 王珍 当天股东大会前,格力电器首次把在珠海高栏的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在珠海高新区的碳化硅芯片工 厂,开放给投资者参观。第一财经记者在高栏空调工厂的集成车间看到 ...
董明珠连任董事长称“绝不用海归”,张伟升任格力电器总裁
第一财经· 2025-04-22 15:42
管理层变动 - 董明珠不再担任格力电器总裁职务 但仍连任董事长 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 [5] - 张伟接任总裁职务 其提名方祥建等5人为副总裁 形成年轻化管理团队 [5] - 新一届董事会形成老中青结合结构 技术背景的非独立董事钟成堡受关注 [6] 管理团队特点 - 公司强调人才培养不以年龄资历为标准 注重思想年轻化与创新能力 [5] - 坚持自主培养国内高校人才 明确拒绝使用海归派 [5] - 技术骨干钟成堡从基层研发岗位成长 现任智能装备业务负责人 [6] 业务发展策略 - 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领域坚持自主创新 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收购路径 [7] - 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实现90%以上工序由自研机器人完成 [7] - 碳化硅芯片工厂完全依靠国内自主培养的技术团队 [7] 行业竞争态势 - 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2024年营收4071亿元(同比+9.43%) 海尔智家2860亿元(同比+4.29%) [8] - 公司2024年前三季营收1467亿元 同比下滑5.34% [8] - 面临行业增速放缓(国内家电市场)与国际贸易环境变数双重压力 [8] 战略方向 - 明确推进智能化 多元化 国际化三大发展方向 [8] - 通过开放智能制造工厂向投资者展示技术实力 [7] - 新管理层需解决增长曲线启动问题应对市场竞争 [8]
特朗普打压多元文化“效果”外溢:澳学者担忧被拘留拒绝赴美参会
扬子晚报网· 2025-04-14 08:48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多元化、平等、包容文化(DEI)的全面打压,已波及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 "我研究的是精神病学史,所以我的研究领域与多元化、平等、包容文化息息相关。他们(会议组织 者)非常明确地表示:'我们认为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安全前往美国,尤其是我们的跨性别和多元化同 僚。'"斯玛特告诉英国《卫报》。 除了斯玛特以外,澳大利亚研究生协会理事会的残疾人事务官员和悉尼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也将改为远程 参会。 申请美国签证者必须声明自己是否有残疾。斯玛特透露,现在出现有人因残疾遭到拦截和"拘留或拒绝 (入境)"的说法。美国政府会检查入境者携带的药物是否与申报的残疾类别相匹配,否则拒绝其入 境。 斯玛特的一位同事研究性别议题,入围了常春藤盟校的奖学金申请名单。"他们被告知,奖学金名额正 在减少,甚至根本不存在,而且入境不安全。"斯玛特说。她的同事拒绝进一步置评,但证实他们已收 到大学警告,称前往美国旅行有风险。 1月21日,即特朗普就职后的第二天,国际性非营利协会科学社会研究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就把会议形式改为线上线下(300959)"混合",以应对美国边 ...
中联重科,告别周期
经济观察网· 2025-04-05 03: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通过全球化、多元化和数字化三项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外业务和新兴业务占比提升,有望告别周期性影响 [2][31] 全球化 - 2020年詹纯新将其定为“出海元年”,抛出“航空港 + 地面部队”直销模式,改变层级架构贴近海外市场 [2]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233.8亿元,营收占比超50%,利润贡献超60%;预计2025年占比接近60% [2][12] - 推进全方位全球化转型,包括组织、战略、研发、制造到市场,采用“航空港 + 地面部队”战术,数字化建设形成闭环 [10] - 目标是移植直销体系到海外,虽存货压力大但毛利率高,海外业务占比从2022年大幅提升 [12] - 预计2025年底海外员工超一万名,占员工数量1/4至1/3 [13] - 海外业务发展计划是三年后营收达一百亿美元 [3] 多元化 - 中联智慧产业城投建于2019年,建成总部科研大楼及四大主机智能工厂,打造多元化产品中央厨房 [16][17][19] - 新兴业务营收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高空机械、土方机械、农业机械营收占比分别超15%、14%和10%,海外市场增速高 [20] -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和电动化应用支撑多元化战略,如农业机械研发新能源控制系统 [21] - 多元化布局平复周期影响,新业务带来更大想象空间,有机会再造一个中联重科 [23] 数字化 - 2014年开始投入数字化建设,用于财务、管理和生产线,詹纯新定两条规矩 [26] - 数字化体系支撑直销体系“端对端”和生产定制化,能掌握设备状态和维修信息 [27] - 工程机械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基础,2024年推出两款样机,今年将发布多款并建设训练场和仿真平台 [25][27] 告别周期 - 2013年行业增长失速,中联重科业绩下滑并在2016年首亏,开始搭建数字化体系重构财务、业务体系 [30] - 2022年行业进入新周期,公司未出现大幅业绩波动,首席财务官称已逐步实现“去周期化” [30][31] - 詹纯新认为公司已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掌握关键能力能在周期变化中稳住阵脚 [31][32]
杨元庆谈联想全球化20年:传奇还在继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02:1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立于40年前 由11位中国最早创业者在中关村传达室创建[1] - 公司发展经历自主创业 自有品牌 全球化 多元化四大阶段 每个十年主题鲜明[1] - 公司从Legend更名为Lenovo 彰显创新使命 并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登上世界舞台[1] 全球化战略成果 - 公司完成20年全球化旅程 通过收购IBM电脑和服务器 Motorola移动 NEC电脑 富士通电脑等品牌实现业务扩张[2] - 收购品牌被重新带回舞台中央 成为公司核心业务和能力 并构建全球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2] - 建立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制造布局 延揽优秀人才 夯实全球研发底座[2] 业务组合与运营 - 公司从个人电脑向IT领域多元化拓展 形成智能设备 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解决方案与服务三大业务板块[1] - 打造业界最为均衡 最为全面的业务组合[2] - 通过大胆创新和高效运营提升行业标杆[2] 财务表现展望 - 2025/26财年预计将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