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摩擦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反对党领袖放话:面对中美,我们太软弱
搜狐财经· 2025-08-22 04:08
加拿大保守党对贸易政策的批评 - 加拿大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普瓦列夫尔批评总理卡尼对美国和中国"太软弱" 要求以"强势姿态"维护加拿大利益 [1] - 普瓦列夫尔指责自由党政府对美国让步但未获得回报 包括取消数字服务税计划后美国仍提高关税 [1] - 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回应称美国对加拿大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仍是贸易伙伴中最低之一 但承认木材/钢铁/铝/汽车行业受严重影响 [1] 中加贸易摩擦现状 - 中国对加拿大菜子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 对水产品/猪肉加税25% [3] - 中国自8月14日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征收75.8%保证金 [3] - 中国对加拿大进口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 指控其进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导致国内产业亏损 [3][4] - 中国认定加拿大和日本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存在倾销 采用保证金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4] 加拿大国内政治反应 - 安大略省长敦促反对党与自由党政府合作应对贸易冲突 强调"加拿大是一个团队" [4] - 加拿大政府正讨论为受贸易影响的农民提供支持 [4] 中加经贸关系影响 -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最大出口市场 占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50%以上 [4] - 加拿大油菜籽行业提供超过20万就业岗位 经济贡献超过430亿加元 [4] - 中方表示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中加关系 [5]
欧元区8月综合PMI创15个月新高,制造业活动三年来首现扩张
新华财经· 2025-08-21 23:54
欧元区PMI数据整体改善 - 欧元区8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1.1 高于7月的50.9 连续三个月改善并创2024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高于预期值50.7 [1] - 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0.5 三年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 产出分项指数升至52.3 创近三年半最快增速 [1] - 服务业PMI初值微降至50.7 扩张速度略有放缓 [1] 德国私营部门活动分化 - 德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49.9 创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新订单以2022年3月以来最快速度增长 [2] - 服务业PMI初值降至50.1 新业务量出现小幅下滑 增长动能近乎停滞 [2] - 投入成本通胀持续缓解 受益于油价下跌及欧元相对走强 [2] 法国商业活动显著回升 - 法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49.9 创2023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较7月的48.2显著上升 [2] - 服务业PMI初值升至49.7 创一年来最高水平 新业务收缩程度放缓 [3] - 服务业就业改善 企业增加永久及临时员工招聘 创2024年4月以来最强就业增长 [3] 行业专家观点 - 欧元区经济活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出现改善 过去三个月增长略有加速 [1] - 服务部门销售价格通胀基本保持稳定 或为欧央行提供些许安慰 [1] - PMI数据表明目前欧元区经济并未受到贸易摩擦的严重影响 [3]
【环球财经】欧元区8月综合PMI创15个月新高 制造业活动三年来首现扩张
新华财经· 2025-08-21 14:41
欧元区整体PMI表现 - 欧元区8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1.1 高于7月50.9 连续三个月改善并创2024年5月以来最高 高于预期值50.7 [1] - 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0.5 三年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 产出分项指数升至52.3 创近三年半最快增速 [1] - 服务业PMI初值微降至50.7 扩张速度略有放缓 [1] 德国PMI数据 - 德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49.9 高于7月49.1及预期48.8 创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新订单以2022年3月以来最快速度增长 [2] - 德国服务业PMI初值降至50.1 低于7月50.6及预期50.3 新业务量出现小幅下滑 就业保持温和增长 [2] - 制造业投入成本通胀持续缓解 企业信心较前月小幅改善 [2] 法国PMI数据 - 法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49.9 较7月48.2显著上升 高于预期48.0 创2023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制造商招聘活动增强 [2] - 法国服务业PMI初值升至49.7 较7月48.5显著改善 高于预期48.5 创一年来最高水平 就业创2024年4月以来最强增长 [3] - 新业务收缩程度放缓 显示需求压力逐步缓解 [3] 行业专家观点 - 欧元区经济活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出现改善 过去三个月增长略有加速 [1] - 服务部门销售价格通胀基本保持稳定 或为欧央行提供些许安慰 [1] - PMI数据表明目前欧元区经济并未受到贸易摩擦的严重影响 [3] - 关税虽会拖累欧元区经济 但不足以使其脱轨 [4]
中国可能没有机会打败美国了,因为美国正在自掘坟墓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25
中美经济格局演变 - 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内部问题增多 中国无需急于迎头赶上[1] - 中美贸易额从1990年不足50亿美元跃升至2000年突破1000亿美元[2] - 美国企业依托中国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商品返销美国 形成相互依赖格局[2] 金融危机应对差异 - 2008年美国公共债务从9万亿美元激增至14万亿美元 制造业流失超200万岗位[4] - 中国通过4万亿元刺激计划保持9%以上增长率 注重实体经济复苏[4] - 美国选择金融救助应对危机 中国侧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出口导向政策[4] 贸易摩擦影响 - 2018年美国对3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国反击1000亿美元美国商品[10] - 贸易战导致美国供应链中断成本上升 企业利润普遍下降[4][10] - 中国通过寻找替代市场缓解压力 农业州大豆出口量减少[4][10] 军事开支与财政负担 - 美国年国防预算超7000亿美元 维持全球海外军事基地[7] - 阿富汗战争花费2.3万亿美元 遗留军事物资废弃问题[7] - 军事开支持续增加限制其他领域资金需求 影响经济稳定[8] 基础设施与政治困境 - 美国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达数万亿美元 每年造成数百亿美元损失[10] - 锈带工业区工厂关闭 桥梁公路维修因预算争议推迟[10] - 政治极化导致立法停滞 政府关门造成数十亿美元经济损失[12] 未来发展前景 - 中国通过改革和科技投资维持4%左右经济增长率[13] - IMF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体量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15] - 投资者重新调整资产配置转向亚洲市场 中国影响力在新兴市场上升[13]
面对美国制裁,日本打响反击,通告全球,不愿束手就擒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17
今年年初,美国与日本就开始就关税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在华盛顿财政部大楼内,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 里尔的谈判氛围可谓紧张。美国方面的态度相当强硬,贝森特直言美国只愿意讨论第二层关税,即那些附加的额外关税,并明确表示"不会降至零"。至于基 本的10%关税和25%的汽车钢铝关税,美方完全不打算讨论,这一立场让日本陷入了两难。 这一次,日本真的急了。 近年来,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压力愈发加大,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下,美国对日本商品频繁加征关税。起初,日本政府选择忍耐,认为 毕竟和美国的关系深厚,还是能找到解决方法。然而,最近日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反击美国,挑战这场贸易战。 那么,日本为何在此时掀起反击的浪潮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那么,日本为何这么坚持要追求"零关税"?其根本原因,实际上与日本汽车产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日本的汽车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它不仅支撑着日本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还为全国提供了约558万个就业机会,几乎每12个工作岗位里就有一个与汽车相关。而美国市场又是日本汽车出 口的最大海外市场。当特朗普政府在4月实施加征25 ...
野村:印度股市持续“失宠” 新兴市场投资者加仓AH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06:03
新兴市场资金配置转向 - 印度成为新兴市场投资者持仓中最大的低配市场 低配印度的基金比例从60%攀升至71% [1] - 新兴市场基金对印度的相对配置在一个月内下降1个百分点 45只基金样本中41只基金减少对印度配置 [1] - 资金重新配置至东亚市场 对中国香港和内地股市配置分别增加0.8和0.7个百分点 对韩国配置增加0.4个百分点 [1] 贸易摩擦引发资本外流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使总关税达到50% 直接冲击投资者信心 [2] - 外国投资者上月从印度股市撤资约30亿美元 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月流出量 [2] - 关税政策冲击印度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前景 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2] 估值差异驱动策略调整 - MSCI印度指数市盈率超过21倍 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仅为11.9倍 估值差异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3]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30%基金经理低配印度股市 印度从最青睐亚洲市场跌至最不受欢迎行列 [3] - 高盛集团维持对印度股市中性评级 同时重申对中国股市超配立场 [3] 中国市场吸引力提升 - 净11%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走强 为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 清洁能源和生物技术领域投资机会以更具吸引力价格吸引全球资本 [3] - 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背景下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国股票表现将优于印度 [2]
王毅刚落地印度,莫迪4条快讯通电全国,绝不许邻国摧毁大坝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00
中印双边贸易关系 - 中印双边贸易额前七个月达78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6% [1] - 印度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医药进口国 [1] - 印度商务部放宽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消费品领域投资限制 [1] 边境管控与军事动态 - 印军在拉达克地区巡逻频次创三年新高 30万兵力压境导致雨季补给依赖人力运输 [3] - 印度国防部月报显示8月上旬向实控线增派侦察班组 班公湖水域巡逻密度达近年峰值 [8] - 印度启动"妙见神轮任务"防空计划 拟十年内建成覆盖医院铁路宗教中心的防空网络 [7] 双边合作机制突破 - 新增边境东段中段将军级会谈机制 [5] - 重开仁青岗—昌古等三处关停多年的边贸市场 [5] - 设立划界专家小组推进敏感地段谈判 [5] 战略安全与地区影响 - 印度国产拦截导弹射程350公里 预计2028年首批部署 [7] - 印度扩充"布拉莫斯"导弹射程至800公里 可覆盖巴基斯坦全境 [7] - 孟加拉国将价值30亿美元河流综合项目交中企承建 因不满印度独占Teesta河水资源 [8] 高层外交互动 - 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 将支持中国在上合峰会推动跨境反恐与能源合作 [8] - 莫迪公开定义中印为"伙伴而非对手" 感谢中方重启中断五年的西藏朝圣路线 [7] - 中方承诺分享跨境河流应急水文数据 回应印度对巴基斯坦炸毁水坝的担忧 [5]
美股异动|博通三连跌后关税新政阴影再袭 5.24%累计跌幅引发市场热议
新浪财经· 2025-08-20 00:48
公司股价表现 - 博通股价在8月19日显著下跌3.55% [1] - 该股连续三天累计跌幅达5.24%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上调半导体进口关税导致博通成本负担增加 [1] - 关税政策变动是博通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 [1] 产业链合作动态 - 三星电子最快2025年下半年向博通出货HBM3E芯片 [1] - 合作可能加强博通在先进半导体技术领域的市场地位 [1] 行业环境因素 -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 [1] - 美中贸易摩擦加剧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 [1] - 半导体产业技术更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影响股价走势 [1]
贸易战升级,欧盟对华蜡烛突然征收70%重税,欧洲民众连夜囤货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19
8月14日,欧盟委员会突然挥出贸易重拳,对中国蜡烛加征最高70.9%的反倾销税。这一税率创下近年同类案件新高,意味中国蜡烛进入欧盟市场的成本将 直接翻倍,几乎等同于关闭贸易大门。 仅宁波旷世居家用品公司以10.6%的税率幸存,其余企业普遍被课以55%以上的重税,且即日生效。对于占据欧盟市场六成份额、年出口量达17万吨的中国 蜡烛产业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 欧盟官方指控中国蜡烛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倾销,但调查过程充满争议。其采用巴西作为生产成本参照国,巴西蜡烛产业规模仅相当于中国几家小企业, 显然有失公允。 更耐人寻味的是,从立案到初裁仅耗时九个月,比常规程序缩短近半。这种异常速度与近期中欧贸易摩擦升温同步,就在此前几天,中国刚宣布对欧盟两家 银行实施反制,以回应其对中资金融机构的制裁。 欧盟选择蜡烛这一日常刚需品开刀,实则掐住欧洲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家居消费的命脉,意图以最小成本对中国施压。 高关税的代价迅速转嫁至欧洲社会。德国零售联盟率先发声反对,警告圣诞季蜡烛价格将暴涨;法国香薰连锁店陷入焦虑,其货架上近半数蜡烛依赖中国供 应链,而本土工厂难以匹配中国企业的款式更新速度。 更讽刺的是,比利时、荷兰居民被曝 ...
盈趣科技半年报:智能控制部件营收、毛利率双降 净利润仅增长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2:5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20亿元,同比增长15.54% [1] - 归母净利润微增1.66%至1.38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27.49%至3.08亿元 [1] - 财务费用净收益同比减少52.26% [1] - 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696.98万元,减少归母净利润1,950.92万元 [1] 产品线分析 - 创新消费电子收入大幅增长41.86%至6.76亿元,毛利率提升4.47个百分点至30.28%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增长12.02%至2.99亿元,但毛利率下滑6.09个百分点 [1] - 智能控制部件收入下滑15.50%至4.94亿元,毛利率下降2.75个百分点至23.71% [1] - 健康环境产品收入增长35.69%,但规模不足亿元 [1] - 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速放缓至3.08% [1] 管理层动态 - 总经理杨明在2025年7月累计减持77.97万股,减持金额约1314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