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战

搜索文档
“五一”消费实探丨车市“价格战”再起 各大车企花式降价促销量
证券时报· 2025-05-04 15:32
车企价格战 - "五一"假期汽车市场价格战达到小高峰 多家车企升级购车优惠 包括直接降价 权益赠送 0息贷款等方式 [1] - 特斯拉首次全系推出"5年0息"活动 焕新Model Y首付7 99万元 月供3060元 门店客流量明显提升 [2] - smart精灵1限时"一口价"14 99万元起 较原价降1 4万元 哈弗全系车型限时优惠最高4万元 叠加补贴后二代大狗PHEV起价12 28万元 [2] - 领克900上市价28 99万元较预售价降4万元 东风日产N7上市价11 99万元较预售价降4万元 [3] 促销效果与政策支持 - 麦肯锡报告显示价格战净刺激效果仅3 6% 对销量刺激作用微弱 [5] - 深圳出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报废更新最高补2万元 置换更新最高补1 5万元 [5]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小米SU7 Ultra持续热销 4月交付超2 8万辆 全年目标35万辆 [6][9] - 4月新势力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蔚来2 39万辆(+53%) 理想3 39万辆(+31 6%) 小鹏3 5万辆(+273%) 零跑4 1万辆(+173%) 阿维塔1 17万辆(+122 6%) 岚图1万辆(+150%) [9] - 新能源库存压力加大 2025年3月末库存达80万辆 较2023年初增长300% [9]
“五一”消费实探丨车市“价格战”再起,各大车企花式降价促销量
证券时报· 2025-05-04 15:21
车企"花式降价"促销 - "五一"假期汽车市场价格战达到小高峰 多家车企升级购车优惠 包括赠送冰柜、5年NOA免费使用、4000元补贴、5年0息贷款等 综合优惠达4.4万元[1] - 特斯拉首次全系推出"5年0息"活动 首付7.99万元月供3060元 焕新Model Y优惠拉动门店客流量提升[3] - smart品牌采取"一口价"直接降价策略 精灵1车型降价1.4万元至14.99万元 限时5月18日前购车[5] - 长城哈弗全系换新"一口价" 最高优惠4万元+2万元补贴 哈弗二代大狗PHEV综合优惠后12.28万元起[5] - 领克900和东风日产N7通过实际售价低于预售价方式降价 两款车型均较预售价下调超4万元[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小米SU7Ultra保持高热度 4月交付超2.8万辆 全年目标35万辆[8][10] - 4月新势力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蔚来2.39万辆(+53%) 理想3.39万辆(+31.6%) 小鹏3.5万辆(+273%) 零跑4.1万辆(+173%) 阿维塔1.17万辆(+122.6%) 岚图超1万辆(+150%)[10] - 新能源车库存压力显现 2025年3月末库存达80万辆 较2023年初20万辆增长300%[11]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深圳出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报废更新最高补贴2万元 置换更新最高1.5万元[6] - 麦肯锡报告显示价格战净刺激效果仅3.6% 降价对销量促进作用显著减弱[6]
李书福回应“汽车价格战会打到什么时候?”
凤凰网财经· 2025-03-05 15:08
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价格战将持续进行直到市场上仅剩几家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格局正在不断优化需要进入正常有序的竞争状态 [2] 教育体系改革提案 - 当前教育体系采用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万人走独木桥的现象 [2] - 初中阶段学生兴趣方向已开始分化建议允许学生自主选学科以实现因材施教 [2] - 教育体系改革需同步调整大学招生制度目前主要依赖总分分数线录取 [2]
汽车价格战已经打了一年半,16 张图记录这场淘汰赛
晚点LatePost· 2024-07-11 15:27
目前还看不到终点。 文丨赵宇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制图 | 黄帧昕 编辑丨 黄俊杰 龚方毅 "实业家的准则只有一条:造尽可能好的商品,卖尽可能低的价格,付尽可能高的工资。"1927 年,年景好 的时候,亨利·福特建垂直供应链、推行 40 小时工作制,他说的这番话至今也没什么问题。 当经济环境突变,消费意愿改变,一切准则都可能改变。福特公司在 1929-1931 年裁掉大半员工、市场份 额大跌。而通用汽车灵活响应,给高端车打三折抓住了最后的一波需求、把低端车雪弗兰的制造成本又挤 掉 1/3,迎接最极端的竞争。待经济回暖时,绝大部份美国汽车品牌已经消失,三巨头格局形成,通用汽 车成为稳定的第一。 汽车是一门极致追求规模和效率的生意。每个大市场都在消费蓬勃时催生大量品牌,又在环境变化后开始 残酷价格战,淘汰效率不足的经营者。任何今天为人所知的燃油车全球品牌都是穿越周期变换的幸存者。 从去年 1 月,特斯拉在中国率先降价算起,这一轮价格战已经延续 18 个月。所有企业陆续卷入其中,从 电动车到燃油车,从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