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 上海部署 明确目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9:39
9月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组织开展2025年度上海 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 统筹布局"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和8大基础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 支持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 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数字内容、金融科技、新型应用等领域发展 □ 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 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 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示 范标杆场景,落地创新场景应用 划重点: □ 主要目标: 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不少于100项核心技术突破,建设不少于200 个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应用项目 □ 实施"人工智能+"重点行动,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 作、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应用多个方面 □ 支持人工智能高性能训练、推理芯 ...
广东鸿图(002101) - 002101广东鸿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2025-09-02 09: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同比增长17.21% [1] -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34.08% [1] - 广州工厂上半年营收2.91亿元,净利润-1183.26万元 [2] 经营策略 - 通过降本增效推动利润回升 [1] - 采取原材料价格挂钩补差机制改善毛利率 [2] - 通过海外新建产能和产业链延伸拓展主业 [2] 市场动态 - 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 - 产品实际市占率增幅高于营收增幅 [2] - 行业出清周期预计还需两年 [2] 客户结构 - 合资品牌收入超年初预期 [1] - 已获得小鹏汇天无人机项目定点 [2] - 获得农用无人机项目定点 [2] 产能状况 - 广州工厂产能利用率处于较好水平 [2] - 下半年排产环比将提高 [2] - 广州工厂全年目标扭亏为盈 [2] 新业务布局 - 探索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2] - 开展与科研机构的联合预研合作 [2] - 通过技术市场组织资本四维协同拓展新业务 [2]
均胜电子(600699):单二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双升,汽车电子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加速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2 05:07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6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157.71亿元,同比+14.27%,环比+8.20%[1][8] - 2025Q2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11.18%,环比+7.85%[1][8] - 2025H1营收303.47亿元,同比+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11.13%[8] - 2025Q2毛利率18.4%,同比+2.7pct,环比+0.5pct[1][19] - 2025Q2净利率3.2%,同比-0.1pct,环比+0.4pct[1][19] - 2025H1汽车安全业务收入189.77亿元,同比+1.13%,毛利率15.93%,同比+1.99pct[1][9] - 2025H1汽车电子业务收入83.56亿元,同比+2.73%,毛利率21.54%,同比+2.17pct[1][9] - 2025H1国内收入76.57亿元,同比+26.54%,毛利率19.34%,同比+1.01pct[10] - 2025H1国外收入225.42亿元,同比+8.12%,毛利率17.81%,同比+3.03pct[10] 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全球新获订单生命周期总金额393亿元(含7月汽车安全订单),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66%[2][39] - 2025H1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312亿元,汽车安全业务1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138亿元[2][39] - 首次突破某知名自主品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订单金额超10亿元,预计2026年量产[2][45] - 为某头部自主品牌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2][43] - 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并开始量产[2][47]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成立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子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3][60][61] - 机器人产品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及头部/胸腔总成解决方案[3][61][65] - 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协议,客户包括海外头部企业及国内银河通用等[62] - 智能座舱域控支持多屏显示、AI交互及泊车辅助功能[29][43] - 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支持5G+V2X车路协同及高精定位[31][47] - 新能源管理系统具备800V高压平台量产能力,研发1000V及以上技术[31][4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642.43/680.98/718.43亿元[3][6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82/19.20/21.53亿元[3][66]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9/15/14倍[66]
广东鸿图:公司积极推动在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和技术能力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0:43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积极推动在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 [1] - 深化与客户的同步工程合作并持续深化与科研机构的联合预研 [1] - 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研究方向向系统性、前沿性课题拓展 [1] 战略协同机制 - 通过技术、市场、组织与资本四个层面实现系统协同 [1] - 力争将新兴领域业务打造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极 [1] - 新兴领域业务将成为公司战略支撑力量 [1]
中科创达:2025年,AI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巨潮资讯· 2025-09-01 02:53
行业趋势 - AI技术推动汽车产业深刻变革 2025年AI成为汽车行业主旋律 AI定义汽车作为软件定义汽车的演进形态推动行业从硬件主导转向AI驱动智能化生态[2] - AI全面渗透汽车设计 生产 交互和运营全链条[2] - 汽车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演进 车厂在各类场景应用AI技术 汽车具备感知 决策和执行能力成为智能实体[2] - 端云一体混合AI重塑汽车计算架构 AIBox成为关键桥梁 行业AI架构向端云一体混合模式发展 结合边缘计算实时响应和云端强大算力[2] - 端侧AI算力不足限制汽车智能化发展 AIBox作为支持端侧AI运行的算力平台应运而生[2] - 汽车拟人化趋势明显 AI驱动的语音助手 预测导航和个性化功能让车辆成为智能伙伴[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1 0Evo 推动整车操作系统迈入全面AI化新时代[3] - 滴水OS打通座舱 智驾 舱驾融合等功能 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系统中枢[3] - 滴水OS AI座舱基于高通Ride SA8775芯片平台 借助端边云AI原生架构 深度融合多模态AI能力与AI Agent技术[3] - 配备行业领先贯穿式8K分辨率长屏 集成360环视 游戏影音娱乐 智能互联等多元功能模块[3] - 创新部署GUI Agent 智能识别屏幕组件 接收自然语言指令并转化为可执行界面操作 无需手动操作[4] - AI增强哨兵通过舱外摄像头运用视觉分析技术 智能区分误触与真实威胁 提供全天候安全预警与主动防护[4] - 基于多模态技术实现驾乘人员与舱外环境的智能感知与主动推荐服务[4] 公司战略 - 围绕芯片基础计算架构 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核心技术为全球车厂提供服务[4] - 提供智能座舱 舱驾融合 舱泊一体化等多元应用场景满足多样化开发需求[4]
解析均胜电子2025上半年:稳增长、提盈利、拓机器人、把握新兴赛道
全景网· 2025-09-01 01: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57.7亿元环比显著提升 [1][3] - 净利润达7.08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11.2%且环比增长7.9% [1][8]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8.2%,创近五年新高,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达18.4%,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1][7]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安全业务新获订单174亿元,实现收入189.77亿元,占比62.53%,毛利率15.9%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3][7] - 汽车电子业务新获订单138亿元,实现收入83.56亿元,占比27.53%,毛利率21.5%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5][7] - 新能源汽车相关新订单金额超206亿元,占新订单总额66%,头部自主品牌及新势力成为核心驱动力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24.88亿元,同比增长超44%,占营收比重8.2%,研发人员6323名占比13.42% [11] - 智能驾驶领域获国内自主品牌域控项目定点,订单金额超10亿元,预计2026年量产 [5] - 推出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开发中央计算单元、高压平台技术及一体化智能底盘技术 [5] 全球化运营与成本优化 - 海外地区毛利率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17.81%,通过供应链优化和产能迁移实现成本下降 [7][8] - 欧洲地区7月汽车安全单月新订单约57亿元,增速快于上半年,截至7月底安全业务新订单生命周期金额达255亿元 [6] - 计划通过研发结构优化(中国研发占比提升至50%)和全球产地转移(东南亚、北非)进一步降本 [12] 新兴领域布局 - 战略延伸至机器人领域,开发人形机器人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及传感器,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 [10] - 为北美头部企业批量供应机器人关节部件,并探讨头部总成解决方案 [10] -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Robotaxi及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的车规级电子零部件需求增量 [14]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市场占有率44.3%,汽车出口308.3万辆保持全球第一 [13] - 欧美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海外车企加速与中国零部件企业合作智能化转型 [13] - 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形成技术及供应链优势,逐步嵌入全球研发体系 [13]
诺力股份20250829
2025-08-31 16:21
诺力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分析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46亿元,同比增长2.28%,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9.79%[1] * 毛利率提升至22.46%,二季度达23.66%,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得益于项目选择、降本增效及技术提升[1][2] * 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28%[2] 市场区域分布与表现 * 海外市场占比79%,欧洲占比47%,北美占比23%,亚洲市场占比约20%但毛利率低于欧美[1][4] * 欧洲市场复苏,同比增长约7%-8%,俄罗斯市场占比略高于20%但竞争激烈[11][12] * 北美市场受关税影响基本持平,预计政策明确后增长[11] 产能布局与工厂建设 * 马来西亚和越南工厂产能约4亿元,年产3万多台车[6] * 五期工厂预计四季度试生产,初期产能2万台,可扩展至5万台,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6] * 新产线缩短客户交付周期并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6] 业务板块发展 智能物流与机器人 * 智能物流板块在国内外布局,拓展南美、非洲、东南亚市场,加大团队建设和渠道调整[7] * AGV业务年销售额约1亿多元,以系统集成为主,开发巨升智能机器人增强路线规划能力[8][22] * 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发布洛宝2号应用于危化领域,推进商业化落地[3][18] * AI算法团队十余人,与浙大专职团队协同,已支付研发经费[26][27] 工业车辆 * 一类车电动车替代油车趋势明显,五期工厂满足一类、二类车产能需求[9][10] * 三类车同质化严重,市场份额提升有限,但手动搬运车保持行业领先[10] * 欧洲需求复苏但增量有限,公司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售后服务争取份额[15] 子公司表现 * 萨瓦伊公司上半年亏损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扭亏为盈,因后市场业务收入确认集中在三四季度[3][14] * 中鼎公司上半年营收7.5亿元,净利润6600万元,锂电和光伏行业表现良好,订单健康[3][16] * 中鼎分拆上市处禁萌期,若成功将提升海外知名度并巩固智慧物流领先地位[17] 行业竞争与优势 * 物料搬运领域竞争激烈,公司产品线齐全且自主研发,二类车有不可替代技术优势[25] * 智慧物流具备技术、市场和客户优势,与欧美客户长期合作,供应商忠诚度高[19] * 租赁市场呈现无序低价竞争,但公司加大投入参与租赁和售后服务市场[21] 风险与应对 *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公司通过海外生产基地(马来西亚、越南)应对,具备快速扩产能力[5] * 亚洲市场竞争激烈且毛利率较低,公司通过海外布局和产品优化应对[4][6] 未来规划 * 推进机器人业务商业化,计划成立专门生产车间[25][28] * 将巨升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现有搬运车和中鼎等合作伙伴设备[23][24] * 持续提升销售收入和利润,以业绩回报投资者[28]
安乃达:已投身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1 09: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2亿元 同比增长37.81%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535.85万元 同比实现增长 [1] - 拟派发每10股现金红利3元(含税)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比例46.34% [1]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机器人用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 [1] - 全球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市场重要参与者 [1] - 在天津、江苏无锡、安徽六安建设生产基地 广东工厂2025年7月开始逐步释放产能 [2] - 越南首家海外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 [2] 新业务拓展 - 投身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出资入股智元创新子公司浙江智鼎机器人有限公司 [1] - 8月设立安德博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 - 割草机、高速电摩电机产品已实现量产 [2] - 正在开发电动轮椅、高尔夫捡球车、轮式底盘等新场景电机 [2] 国际化进展 - 在荷兰、匈牙利、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家设立服务站点 [1] - 2025年内将完成丹麦和巴西服务网点建设 [1] - 已在14个国家提交商标注册申请 [1] - 有计划在欧洲建设第二家海外工厂 [1]
比亚迪(01211.HK)2025年中期业绩:营业额同比增23.30%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2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达人民币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55.11亿元 同比上升13.79% [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71元 [1] 汽车业务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3.0% 市占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13.7% [2]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2.49%至人民币3025.06亿元 [2] - 位列上半年中国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名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3] - 推出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及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 [3] -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并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3] - 与大疆合作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3]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多品牌梯度布局覆盖"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四大系列 [4] - "方程豹"采用豹力美学设计语言 专注个性化用车场景 [4] - "腾势"成为全球首个覆盖MPV/SUV/轿车/跑车的豪华新能源品牌 [4] - "仰望"基于易四方/云辇技术推出U8/U9/U7等多品类高端产品 [4] 全球化进展 -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3倍 进入英国/巴西/新加坡等市场热销前列 [5] - 在柬埔寨设立乘用车工厂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 [5] - 积极推进本地化研发制造 为海外需求爆发做好产能准备 [5] 能源业务与对外合作 - 储能业务提供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6] - 与小桔充电及新电途合作共建兆瓦闪充桩 [6] - 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通过股权业务合作实现资源协同 [6] 消费电子与智能产品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屏手机等高端产品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7]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增长 [7]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服务器大量出货 [7]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7] 战略展望 - 公司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于2025年7月下线 [8] - 将持续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提升产品竞争力 [8] - 加速业务出海进程 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变革 [8]
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已超去年全年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6: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同比增长124.52%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3%,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部表现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总收入81.48% [4][6]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同比下降5.54%,占总收入18.51% [4][6] - 境外收入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49%,占总收入36.46% [6] 销量与市场地位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超33% [6] - 海外销售新能源车超47万辆,超2024年全年总量 [6] - 全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3.7%,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7] - 位列上半年整车出口企业第二,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 [7] 盈利能力分析 - 整体毛利率18.01%,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8] - 汽车业务毛利率20.35%,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 [8] - 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净利润63.55亿元 [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超出净利润一倍 [12] - 推出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及10C闪充电池 [12] - 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日智驾数据生成4400万公里 [12] - 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12] 海外战略与展望 - 产品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地区,多国取得销量第一 [7]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以上 [14] - 7月出口新能源车80737辆,保持高增速 [16] - 推进高端品牌出海,腾势、仰望登陆海外市场 [17] 近期挑战 - 7月整体销量34.43万辆,环比下降10.01% [14] - 7月销量同比增幅仅0.6%,较6月11.98%大幅收窄 [14] - 7月产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0.93%,为年内首次下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