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质发电、油气行业重大利好!CCER第三批方法学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1:37
政策导向与新增方法学 - 第三批CCER方法学突出"以减排促利用"政策导向 重点推动农业废弃物消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1] - 新增四个方法学覆盖纯农林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和油气甲烷回收三大领域 包括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和陆上低气量伴生气回收 [1] - CCER重启后方法学总数达十个 前两批分别覆盖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电(首批)及公路隧道照明/煤矿瓦斯利用(第二批) [2] 生物质发电行业影响 - 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1688万千瓦 约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3% 其中2012年后新建项目200余家贡献一半装机 [3] - 纯农林生物质发电年减排量约1500万吨 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普遍低于电力行业基准收益率8% 存在显著财务压力 [3][8] - 燃料成本占运营成本60%以上 受季节性和地域性影响显著 且电价补贴政策调整后上网电价从0.75元/千瓦时降至0.25-0.45元/千瓦时 [9] 项目适用条件与限制 - 方法学仅适用于全电量并网发电或热电联产项目 排除绿电直连/离网运行/非电网交易及掺烧畜禽粪污项目 [6][7] - 基准线计算仅考虑所替代电力和热力方案 忽略避免生物质废弃物无控燃烧产生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7] - 生物质燃料限定为农业/林业剩余物 不包括定点种植园提供的生物质燃料 [7] 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 三项甲烷方法学针对不同场景:海上油田伴生气(无处理规模限制)、陆上小气量油田(≤3万立方米/天)、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 [13] - 中国油田伴生气年产量达2200亿立方米 每年约10亿立方米伴生气因分散油田条件被燃烧浪费 [11] - 直接受益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油企 目标2030年实现陆上油气开采零常规火炬 [11][12]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热电联产具备稳定可控、可调度性强优势 特别适合工业园区供暖需求 可作为基荷电源和调峰电源 [5] - CCER收益可向上游传导 改善原料收购经济性并刺激设备厂商提升转化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10] - 油气甲烷减排意义重大 全球近2000亿立方米伴生气被直接排放或燃烧浪费 减排规模潜力巨大但单个项目量级较小 [11][14]
凝聚产业智慧与资本力量 海博思创与中信银行及中信金租达成合作
海博思创· 2025-08-20 09:44
合作签约 - 海博思创与中信银行及中信金租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将在"储能+金融"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1] - 三方将围绕综合化金融服务、融资性租赁业务、经营性租赁业务、融资授信等领域深化合作 [3] - 合作旨在探索绿色金融与储能产业的价值协同,共同打造产融结合新标杆 [3]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在"双碳"目标及国家136号文件推动下,储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主导 [3] - 储能电站建设成本降低,电力现货市场开放及配套政策完善提升了储能电站资产经济性 [3] - 储能行业迎来巨大市场跃升机遇,金融资本参与度提升 [5] - 三方合作将共同撬动万亿级储能资产蓝海,为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 [6] 各方优势与角色 - 海博思创将发挥在产业端、技术端的优势 [4] - 中信银行将提供金融专长,包括授信、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4][6] - 中信金租将依托其在绿色业务领域的布局,通过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等方式参与合作 [5][6] - 中信银行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之一,具有"金融+实业"禀赋优势 [6] - 中信金租是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聚焦绿色环保等领域 [6] 合作模式与展望 - 三方将共同打造"储能资产+专业化运营+综合金融方案"的融资模式 [4] - 合作将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把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结合起来 [4] - 对于具备经济可行性的储能项目,可通过多种租赁业务方式开展合作 [5] - 三方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将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内容 [5]
盛弘股份(300693) - 2025年8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09: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62亿元,同比下降4.7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12.91% [2] - 工业配套电源业务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11.42% [2] - 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收入2.84亿元,同比下降38.98% [2][3]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13.70% [3] - 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5.61%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充电桩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因大客户集中采购模式影响 [3] - 重卡充电桩领域具备技术壁垒:1.6MW超充解决方案、恶劣环境防护设计、主机厂集中采购要求 [4] - 储能业务收入下降,但国内外市场仍具发展潜力 [4][5] - 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预计随锂电池出货量增长(2025年1899.3GWh,2030年5127.3GWh)保持25%以上增速 [7] 市场机遇与布局 - 数据中心配储成为新兴市场,可解决电力稳定性问题并替代柴油发电机 [5][6] - 有源滤波器(APF)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产品已应用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 [6] - 电池检测技术持续升级:能量回馈、模块化、高频化、碳化硅等技术路线 [7] - 海外市场拓展:2024年电池检测设备实现海外销售,2025年继续扩大渠道 [7] 政策环境 - 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政策推动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促进重卡电动化 [3] - 工信部八部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数据中心配置新型储能 [6]
破局资源循环难题!科海思创新技术助力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高效回收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19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高效循环利用是保障产业链安全和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 但传统回收工艺存在处理阈值限制、二次污染风险和贵金属损耗等问题[1] - 传统镍钴分离工艺中 萃余液金属离子残留浓度高达50-150mg/L 镍离子去除效率不足 且产生高盐浓水和重金属污泥 增加处理成本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2] - 稀贵金属传统还原法存在微量金属残留无法消除 还原剂引入新污染物 废水处理成本攀升 蒸发结晶法对高浓度复杂废水处理效率受限[2]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构建"精准分离+深度净化"全流程技术体系 涵盖预处理—吸附—解析—浓缩—提纯环节 通过创新工艺与功能材料结合打破传统工艺限制[4] - 镍钴分离采用膜精密过滤+稀贵金属吸附系统协同 二甲基吡啶胺官能基螯合树脂在高浓度钴液中将镍离子脱除至0.1mg/L以下 再生液镍钴浓度提升至15-30g/L 萃余液残留量控制在≤0.01mg/L[5] - 稀贵金属回收采用五级净化工艺 包括污酸→板框压滤→膜精密过滤→吸附系统→解析系统→蒸发浓缩系统→高纯净化系统 贵金属回收尾液残留量降至≤0.001mg/L[6] 应用案例与成效 - 安徽某科技除银项目处理含银30mg/L工业废水3m³/h 出水银含量降至0.05mg/L以下[8] - 黄金冶炼集团铼回收项目处理铼酸钠废水20m³/h 进水浓度30mg/L 残留量降至0.05mg/L以下 年产值达13亿元[8] - 四川新能源三元锂电废水钴回收项目日处理900立方米 钴浓度100mg/L 出水钴含量控制在1mg/L以下[8] - 医药科技公司铂回收项目处理低浓度铂废水500L/h 进水浓度0.5mg/L 深度净化后铂未检出[8] 技术优势与前景 - 技术体系具有良好的场景适配性 可应用于铜钼冶炼酸洗废液、动力电池再生废水、氯碱工业汞回收、石化催化剂贵金属提取等多种场景[6] - 解决方案实现从控制残留到提升价值、从单一工艺到系统集成的转变 拓展传统工艺边界并践行环保治理价值化理念[9] - 在双碳战略与全球资源竞争背景下 技术体系将为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助力构建绿色高效资源循环利用体系[9]
鄂尔多斯万成功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投产运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06:36
项目概况 - 鄂尔多斯万成功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于2023年6月29日正式投产,占地52445平方米,总投资7.6亿元 [3] - 配套建设规模包括195MW/780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234台电池舱+59台升压舱)和5MW/20MWh水系液流储能系统(20个储能单元+2台升压舱),以及220kV升压站 [3] - 该项目是内蒙古首批17个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之一,采用磷酸铁锂与水系液流电池混合技术路线 [4] 技术突破 - 兆瓦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系统实现规模化应用,具备≥15000次循环寿命和大容量长时储能优势 [4] - 水系液流电池技术从示范阶段迈向商业化应用,推动液流电池在电网及储能电站领域的普及 [4] - 技术持续成熟与成本降低将拓宽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商业化前景 [4] 战略意义 - 项目深度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契合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发展要求 [6] - 通过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促进清洁电力消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4] - 示范效应为后续储能电站大规模推广提供经验,推动储能行业技术升级 [6]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带动达拉特旗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6] - 减少煤炭使用量并降低CO₂/SO₂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6] - 平抑电网负荷波动,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 [6] 行业发展趋势 - 达拉特旗从光伏领跑者基地到"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再到电网侧储能项目,形成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7] - 项目标志着内蒙古新型储能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6] - 库布齐沙漠成为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示范区域,展现绿色转型实践成果 [1][7]
港澳“稳”海外“增”,中国建筑兴业推进BIPV撬动万亿绿建市场
金投网· 2025-08-20 0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3.38亿港元 股东应占溢利3.86亿港元 [1] - 毛利率提升至17.62%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派息比例29.2% [1] - 资产负债率改善至74.8% 现金及等价物8.24亿港元 流动比率1.37% [1] 港澳业务优势 - 香港市占率稳步上升至近60% [2] - 承接太古皇后大道东269号住宅 会德丰文辉道住宅 中环太子大厦改建等项目 [2] - 香港楼市修复动力强劲 2024年全面"撤辣" 提高印花税起征点 [2] - 港元拆息大幅下跌 租金回报率升至3.44% [2] - 北部都会区未来五年产出570公顷"熟地" 约6万个住宅单位 1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3] 内地市场拓展 - 拓展爱马仕 珠江实业 海珠城建等新业主 [4] - 斩获三单太古项目及华为坂田创始大厦更新项目 [4] - 与华为建立长期合作 2017年至今中标苏州总部 松山湖培训学院 上海青浦研发大楼等项目 [4] 新加坡市场突破 - 上半年中标3单项目 包括樟宜机场T2英迪格酒店BIPV项目 [5] - 新加坡年均建筑需求预测390-460亿新元(2026-2029年) [5] - 《2025年总体规划草案》规划10-15年兴建8万套住宅 [5] BIPV业务发展 - 切入万亿绿色建筑赛道 深圳华发冰雪世界BIPV合约额超1亿港元 [6] - 与昆山推动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BIPV项目 [6] - 深圳对零碳建筑补贴 安徽规定BIPV安装比例 上海开展分布式光伏补贴 [7] - 新加坡REC价格约70新币/兆瓦时 相当于电价四分之一收益 [8] 技术实力认证 - BIPV产品通过香港屋宇署防火 耐久性 粘接力 产品强度认证 [8] - 深圳华发项目通过全国最大负风压试验 可抵御16级台风 [8] - 全球建筑业能耗占总量32% 碳排放量占比34% [8] 行业前景预测 - 2028年BIPV市场装机规模达201.1吉瓦 组件空间9957亿元 [8] - 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2030" 多维度政策促进绿色建筑 [7] - BIPV业务受益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 产业协同驱动 [9][11]
今日,重磅发布会!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8-20 00:51
光伏产业调控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加强产业调控和投资管理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7] -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健全价格监测和定价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和虚假营销等行为 [3][7] 财政与货币政策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 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7]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前7个月累计收入135839亿元 增长0.1% [7] - 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 支持受灾地区小微企业和农业主体信贷 [8] 税收与金融数据 - 前7个月印花税2559亿元 同比增长20.7%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增长62.5% [8] - 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9月1日起实施 [4][7] 区域产业政策 - 广东推出商业航天发展措施 支持卫星星座建设 提供频轨资源协调和事后奖励 [9] - 上海推动AI+制造发展 部署工业机器人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9] - 海南优化个税优惠政策 将航空航天纳入高端紧缺人才覆盖范围 调整居住天数核算方法 [10] 国际贸易动态 - 美国将407类钢铁和铝衍生产品纳入关税清单 适用税率50% [5][11] 公司业绩表现 - 小米集团Q2总收入1160亿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 [14] - 小鹏汽车上半年总收入340.9亿元 同比上升132.5% [16] - 泡泡玛特上半年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96.5% [17] - 先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2561.58% [18] - 中南文化上半年净利润6098.89万元 同比增加524.45% [19] 公司业务动态 - 中恒电气未与英伟达等海外云厂商签署合作协议 [15] - 江特电机宜春银锂近日正式复工复产 [20] - 大金重工完成Nordseecluster海上风电项目A阶段单桩交付 [23] - 翰宇药业与三生蔓迪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委托生产协议 [25] 券商策略观点 - 招商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AI硬件、非银金融等五大边际改善赛道 [27] - 华福证券认为牛市进程大概率未走完 可能创多年新高 [28][29] - 民生证券提示覆铜板涨价机遇 关注PCB上游投资机会 [30]
今日,重磅发布会!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8-20 00:33
重要消息 - 国新办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1][6]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2][7] - 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9月1日起实施 [3][6] - 美国将407类钢铁和铝衍生产品纳入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 [4][10] 财政数据 - 今年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出了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6]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3.1% [6]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增长0.1%,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6] - 1-7月印花税2559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 [7] 行业政策 - 光伏产业将加强调控,强化项目投资管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7] - 广东省支持商业航天发展,鼓励卫星星座建设,对组网成功企业研究事后奖励 [8] -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推动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8] - 海南优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发展 [9] 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上半年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上升132.5% [12] - 泡泡玛特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96.5% [13] - 先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561.58% [13] - 中南文化上半年净利润6098.89万元,同比增加524.45% [14] - 江特电机子公司宜春银锂将于近日正式复工复产 [15] - 东杰智能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及可转债8月20日起停牌 [16] - 大金重工完成Nordseecluster海上风电集群项目A阶段全部单桩产品交付 [18] - 翰宇药业与三生蔓迪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委托生产和供应协议 [20] 券商观点 - 招商证券建议关注AI应用、AI硬件、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创新药等赛道 [22] - 华福证券认为本轮牛市属于"资金驱动型",大概率还能持续不短的时间 [23] - 民生证券建议关注覆铜板涨价及PCB上游投资机遇 [24]
南京江宁开发区探索“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8-19 23:18
项目概况 - 南京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采用高科技云平台实时监控发电容量、可调节容量、绿电使用比例及碳排放量等数据 并纳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1] - 项目仅用8个月建成落地 具备实时碳达峰与碳中和数据追踪能力 无传统冷却塔及燃烧设备 [1] 合作模式 - 开发区以"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模式推进碳达峰建设 通过政企合作成立新公司 开发区以园区国资入股并提供协调服务 [2] - 已与央企、国企、民企合作成立7家新公司 包括与华电、国电南自共建的虚拟电厂合资公司 以及与中石油、英飞源合作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项目(已备案3个项目) [3] 项目成果 - 紫金山科技城光储超充站设12个超充车位 年服务能力达35000车次 使周边5公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 [3] - 新招引亿元以上低碳类项目超50个 在建低碳类重大项目35个 总投资额达335亿元 [4] - 开发区以全市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成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标杆 [4] 产业生态 - 成立EATNS碳管理体系南京服务中心 提供企业碳管理贯标服务 [3] - 与中江国际合作成立江苏智探云科技 聚焦双碳产业咨询和战新产业投资 [3] - 全国首批发布园区ESG发展报告 建成南京市首个政府机构微电网及碳足迹服务平台 [4]
“碳”路先锋: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新华日报· 2025-08-19 21:57
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 - 南京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仅用8个月建成并落地运转 纳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1] - 虚拟电厂通过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云平台实时监控发电容量、可调节容量、绿电使用比例、碳排放量等数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动态管理[1] - 紫金山科技城光储超充放智慧能源示范站设12个超充充电车位 年服务能力达35000车次 辐射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3] 政企合作模式创新 - 开发区采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模式 通过政企分离改革推动集团公司实体化运营 已合作成立7家新公司[2][3] - 合作案例包括:与华电和国电南自组建虚拟电厂合资公司 与中石油/英飞源合作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已备案3个项目) 与上海环交所共建碳管理体系服务中心[3] - 政府以"园区国资"入股新公司 提供协调服务 既促进碳达峰产业起步 又带动园区企业绿色转型[2] 低碳产业集聚效应 - 开发区新招引亿元以上低碳类项目超50个 在建低碳类重大项目35个 总投资达335亿元[4] - 与中江国际合作催生氢能转化项目 园区企业产品进入更高层次供应链体系[4] - 开发区以全市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成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标杆[4] 制度创新与示范成果 - 首创性成果包括:发布全国首批园区ESG报告 建成全省首个绿色低碳法律服务中心 上线南京首个园区碳足迹服务平台[4] - 政府聚焦新型电力示范建设、产业绿色转型等四大领域 通过制度供给引导市场化转型[5] - 依托国有资本纽带联合央企/民企 推动低碳产业商业化运营 实现服务业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