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

搜索文档
横河精密(300539) - 300539横河精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08:30
业务结构 - 智能家电业务是公司基石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逾58% [2] - 汽车零部件板块是公司业务增长主要引擎 [3] - 公司拥有三个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宁波、嘉兴和东莞 [2] 汽车业务战略 - 实行Tier1与Tier2业务模式同步推进 [3] - Tier1领域以塑代钢、钢塑一体为核心技术,主推CCB钢塑一体横梁、全塑前端模块等产品 [3] - Tier2领域以精密注塑为技术核心,聚焦多嵌件注塑铜牌、齿轮箱、齿轮等精密注塑件产品 [3] - 2024年成功量产第一款应用于车门开闭的大扭矩摆门执行器 [3] 客户合作 - Tier1客户包括上汽大众、比亚迪、吉利、零跑、上汽乘用车等头部车企 [3] - Tier2客户包括延锋、弗迪等头部零部件公司 [3] - 智能家电业务绑定头部客户,以传动模组和马达箱模组为主导产品 [2] 增长引擎 - 智能家电板块增长核心聚焦出口导向的模组业务,主要应用于咖啡机、高速吸尘器等马达箱、齿轮箱产品 [4] - 汽车轻量化板块2024年起进入"产品落地+产能放量"关键增长期 [4] - 智能座舱板块主要产品为齿轮、齿轮箱等精密结构件 [5] 技术应用 - PEEK材料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3D涡扇、齿轮等 [5] - 未涉及人形机器人行业 [5]
宝武镁业(002182) - 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1 08:24
行业概况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原镁产量47.68万吨,同比下降2.19% [1] - 上半年镁产品出口量22.15万吨,同比减少6.18% [1] - 镁价区间15,000-17,000元/吨,镁铝比降至0.8-0.9历史低位 [1] 矿产资源储备 - 巢湖宝镁白云岩矿储量0.9亿吨(已开采) [1] - 五台宝镁白云岩矿储量5.8亿吨(未投产) [1] - 安徽宝镁白云岩矿储量13亿吨(未投产) [1] - 甘肃宝镁石英岩矿储量295万吨,预计2025年四季度开采 [2] 汽车领域应用 - 新能源车企单车用镁量达20kg以上 [3] - 未来大型压铸件可使单车用镁量提升至50-100kg [3] - 仪表盘支架、电驱壳体、后地板等部件加速镁应用 [3] - 赛力斯、吉利、上汽等车企加大镁产品渗透 [3] 机器人领域优势 - 镁合金具备"轻、快、稳、省"四大优势 [4] - 重量减轻、节拍速度提高、热传导性能优异 [4] - 减震能力提升精准度,电磁屏蔽抗干扰 [4] - 已成立机器人业务工作小组开展客户对接 [4] 电动自行车应用 - 爱玛、雅迪等头部企业采用镁合金轮毂及车架 [6] - 实现车身减重、续航提升和减震效果优化 [6] - 新国标推动镁合金替代塑料件进程 [6] - 与行业头部车厂建立合作关系 [6]
调研速递|亚太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0 09:57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披露市场竞争优势 市场拓展进展 项目推进情况及财务表现 [1] 竞争优势 - 作为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部件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领域重要铝材供应商 与德国马勒 法国法雷奥等头部客户合作 [1] - 2024年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营业收入超30亿元 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营业收入近31亿元 约占公司营业收入41% 部分产品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5.99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8.42% [1] - 现金分红持续稳定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44,632,035.28元 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6.06% 2025年半年度拟现金分红123,586,267.80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59.41% [1] 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在巩固汽车领域业务同时 向工业热管理 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 [1] - 底盘安全系统铝材营业收入12.12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1.48% [1] 项目进展 - 沈阳"汽车轻量化铝材制品东北总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0万元人民币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已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基建准备工作按计划推进 [1] 经营策略 - 采用"铝锭价格 + 加工费"销售定价原则 铝锭价格参照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月度平均价确定 [1] - 2025年上半年铝锭价格上涨致毛利率下降 但对净利润影响不大 通过合理安排采购时间等措施应对 [1] 业绩解读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滑 主要因热管理系统和底盘安全系统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毛利率较低 多个项目进入试制阶段致研发费增加 部分在建项目投入使用使折旧增加 [1] 市场影响 - 2025年半年度境外销售占比9.16% 直接出口至美国比例较小 美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公司将持续加强核心竞争力应对 [1]
行业聚焦:全球白车身结构胶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0 06:15
白车身结构胶行业概述 - 白车身结构胶是一种高性能粘合剂,主要用于连接和固定汽车白车身的各个结构件,应用于焊接点、接缝和装配部位,以增强车身整体强度和刚性 [1] - 该胶粘剂能够在钢、铝和塑料等多种材料间形成牢固粘合,提升车身耐用性、安全性、抗震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备密封性能,防止水分和灰尘侵入 [1] - 白车身结构胶市场在汽车轻量化、安全性提升和节能环保需求增强的背景下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用于铝合金、高强度钢及复合材料等不同基材间的粘接 [1] - 混合材料车身结构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结构胶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加速进一步推动对轻质、高强度结构胶的需求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白车身结构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 [2] - 按产品类型细分,环氧树脂类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65.9%的份额 [8][9] - 按应用细分,乘用车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据大约80.5%的份额 [8][1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包括Henkel、Sika、DuPont、H.B.Fuller和Sunstar,2024年这五大厂商占有大约55.0%的市场份额 [7] - 全球市场前16强生产商排名基于2024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调研公司最新数据为准 [5] 地域市场分析 - 欧洲在结构胶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对电动车发展、轻量化设计及碰撞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推动市场成熟 [2] - 北美市场紧随其后,特别是在卡车和SUV等大型车型上对结构性能的需求强烈 [2] -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和制造技术升级背景下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2] - 日本和韩国作为高端汽车制造强国,对结构胶性能要求极高,是高强度、耐老化型产品的重要技术推动者 [2] 主要驱动因素 - 汽车轻量化趋势增强推动铝合金、高强度钢和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中的使用,从而提升结构胶需求 [12] -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平台快速扩张促使更多无焊接结构连接需求出现 [12] - 整车碰撞安全标准提高需要高强度、耐疲劳、能吸能的结构胶来增强车身强度和稳定性 [12] - NVH性能优化需求推动结构胶应用,有助于提升整车静音性与舒适性 [12] - 制造自动化程度提升为结构胶的大规模一致性应用提供支持,推动其在主流OEM中广泛采纳 [12] 主要阻碍因素 - 固化时间长与热处理要求高增加生产流程复杂度,对车企工艺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2] - 对表面预处理敏感,在多材质连接中容易出现附着力不稳定、界面老化等问题 [12] - 传统连接工艺惯性大,如点焊和螺栓铆接仍被部分OEM优先采用,制约胶粘技术普及 [12] - 材料成本与验证周期较长,高性能结构胶价格高、认证周期久,影响新材料商业化速度 [12] - 环境法规收紧要求更环保、低VOC配方,限制部分传统溶剂型结构胶的使用 [15] 行业发展机遇 - 智能电动车平台的结构创新带来更多高性能胶粘剂应用场景,如多腔体铝合金框架结构连接 [16] - 新型环保材料开发如无溶剂型、低温固化型结构胶满足绿色制造趋势 [16] - 中国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产能扩张推动本地化供应链建立,增强全球市场渗透率 [16] - 模块化车身架构普及增强结构胶在灵活连接、异材质协同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16] - 再制造与维修市场对可逆性结构胶的需求上升,为后市场提供新增长点 [16]
前7个月完成销售额4亿元 武汉“小巨人”上半年产值超去年全年
长江日报· 2025-09-08 00:29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产值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前7个月实现销售额4亿元 全年5亿元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1] - 员工数量从去年同期的260余人增加至400人 目前日均发车40余辆 [1] - 年产值由千万元级跃升至十亿元级 连续多年入选武汉市制造业百强 [2] 业务发展状况 - 成为东风奕派、东风猛士、比亚迪、奇瑞、三一重工等企业的一级供应商 主营汽车钣金件、焊接总成及白色家电结构件制造 [1] - 已在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设立5家子公司 形成辐射全国的配套服务网络及制造基地 [1] - 可生产汽车零部件种类达1300多种 自2018年起率先布局新能源领域 [2] 客户与订单情况 - 新增东风猛士、东风奕派、比亚迪等多个新能源品牌订单 产品涵盖底盘、转向及冲焊件等多个类别 [1] - 仅东风猛士旗下的一款车型便涉及100多种零部件 [1] - 为美的、海尔等头部品牌供应空调钣金件与喷涂件 预计全年家电业务可实现翻倍 [2] 技术投入与生产能力 - 应用激光拼焊热成形等技术推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及成本控制 [2] - 投入近4000万元新增自动化设备 整体自动化率达70% 焊接产线实现24小时自动化运转 [2] - 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市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等称号 [2]
年产20万套电池模组 华京智晟项目张家港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9-07 10:23
近日,总投资4亿元的苏州华京智晟能源总部及动力电池模组生产基地与技术转化中心项目在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开工。 该项目致力于汽车轻量化电池托盘和底盘产品项目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电池托盘、镁铝合金支架等。项目在引入外籍院士团队后,成功攻 克电池托盘焊接技术和新产品动力电池模组开发难点,实现电池模组高稳定性能和高能量密度,客户主要为国际头部企业。 此次开工建设的新项目着力打造行业领先的动力电池模组生产基地及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平台,形成年产20万套电池模组的生产能力。该项目 预计2026年一季度竣工投产,达产后年营收超5亿元。 ( 来源: 引力播、综合报道 ) 01 | 七大磷酸铁锂项目落地! 02 | 海辰储能拿下3GWh储能合作! 03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日深圳举办! 04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档11月8日广州 举办! 往 期 回 顾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会! ...
伊之密(300415):2025H1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镁合金设备放量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9-05 08:4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46亿元同比增长15.89% 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15.15% [1] - 单二季度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10.20%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5.70% [1] -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注塑机收入19.32亿元同比增长13.09% 压铸机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3.29% 橡胶机1.19亿元同比增长23.85% [2]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1.08%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净利率12.90%同比微降0.01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下滑主因会计政策变更将质保金等费用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 以及公司推出性价比机型抢占市场 [3] - 规模化效应加强后盈利端有望修复 [3] 业务发展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采用压铸和注塑一体化工艺 技术覆盖400T-10000T全系列机型 [4] - 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人形机器人领域需求扩大 半固态技术具备高精度成型和环保优势 [4] - 已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DGS达成战略合作 半固态镁合金业务放量可期 [4] 成长性表现 - 2023年二季度起连续实现季度收入利润增长 展现逆周期成长能力 [2] - 海外市场拓展对冲国内需求周期性 持续高增长可期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35/8.54/9.80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1%/16%/15% [4]
伊之密(300415):2025H1业绩持续稳健增长,镁合金设备放量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9-05 08:0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9]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营收27.46亿元同比增长15.89% 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15.15% 符合市场预期 [5][6] -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注塑机收入19.32亿元同比增长13.09% 压铸机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3.29% 橡胶机1.19亿元同比增长23.85% [6]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技术领先 覆盖400T-10000T全系列机型 已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DGS达成战略合作 未来有望在新能源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放量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0.63亿元 预计2025-2027年将达59.31/68.60/78.07亿元 同比增长17%/16%/14% [4][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08亿元 预计2025-2027年将达7.35/8.54/9.80亿元 同比增长21%/16%/15% [4][9][11] - 2025H1毛利率31.08%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主要受会计政策变更和性价比机型策略影响 净利率12.90%基本持平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4.33元 对应市值114.00亿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6/13/12倍 PB分别为3.8/3.1/2.2倍 [4][9] - 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8%-20%区间 [4][11] 业务亮点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有效对冲国内需求周期性波动 [6] - 镁合金半固态技术具有剪切稀化特性 可实现复杂结构高精度成型 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优于高压压铸 [9] - 公司展现逆周期成长能力 在行业景气度下行背景下仍实现持续增长 [6]
汽车轻量化进入“镁”时代,车企竞逐百亿镁合金蓝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06:29
镁合金市场空间 - 潜在市场规模达397.58亿元 [1][2] - 单车镁合金零部件总重量达106.47kg [1][2] - 年市场空间137万吨 是2023年国内镁合金压铸件产量的7倍 [1][2] 成本优势 - 2024年镁价低于铝价 镁合金相比铝合金价格更低 [2] - 车用镁合金零部件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2] 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 - 耐蚀性镁合金突破使电驱壳体等开放区域零件开始替换为镁合金 [2] - 车厂已在一体化压铸后车体等大型开放区域零部件试用镁合金 [2]
伯特利系列二十一-中报点评: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公司海外业务加速【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13: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0.48亿元,同比增长31.58% [2][8]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4.19% [2][8] - 智能电控产品销量286万套,同比增长43.10% [2][8] - 盘式制动器销量180万套,同比增长28.7% [2][8] - 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58万件,同比增长7.37% [2][8] - 25Q2单季度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4% [2] - 25Q2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6.8% [2] 盈利能力与费用结构 - 25Q2毛利率19.19%,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3][14] - 25Q2归母净利率9.98%,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3][14] - 销售费用率0.59%,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 [3][14] - 研发费用率6.2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绝对值同比增长19% [3][14] - 财务费用率-0.67%,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 [3][14] 业务板块进展 - 电控制动产品2024年销量521万套,同比增长40% [28] -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海外需求旺盛,针对新能源车型推出双控D-EPB系统 [28] - 线控制动系统(WCBS)年化产能210万套,6条产线已投产 [31] - WCBS1.5和GEEA3.0双平台实现量产,WCBS2.0完成小批量投产 [6][31][33] - 机械转向产品2024年销量289万套,完成对万达转向系统收购 [33]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14-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87%,预计未来几年保持25%增速 [33] 技术研发与新品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在研项目486项,同比增长8.97% [4] - 新增定点项目282项,同比增长43.88% [4] - 完成EMB产品B样制造和DV试验 [6][33] - 空悬系统完成B样开发验证 [6][33] - 通过WCBS1.5功能安全认证和ASPICE-L2软件认证 [31][33][35] - 成立合伙企业投资1.98亿元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6][22] 市场与客户拓展 - 盘式制动器2024年销量340万套,国内市占率12.3% [25] - 获得国际著名整车厂线控制动定点,生命周期44万台 [31] - EPB客户包括吉利、广汽、奇瑞、东风日产等主流厂商 [34] - 海外生产基地覆盖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地 [6][28] - 差压铸造工艺技术壁垒高,国内仅公司与中信戴卡等少数厂商掌握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