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南亚还是虾皮说了算
远川研究所· 2025-04-01 12:43
文章核心观点 - 虾皮从落魄到重生,在竞争激烈的东南亚电商市场稳占上风,靠更早的本土化供应链策略和对本土市场的理解实现扭亏为盈并扩张 [3][10][33] 分组1:虾皮发展历程 - 2017年前靠烧钱扩张,对买家卖家免手续费和补贴运费,商品低价 [4] - 2021年母公司市值冲破2000亿美元后开始裁员 [1] - 2022年因股东减持、市值暴跌开始降本增效、收缩战线 [5] - 2023 - 2024年母公司连续两年盈利,股价涨一倍以上,市占率稳定在40%以上 [3][10] 分组2:行业竞争环境 - 阿里Lazada、字节TikTok Shop、拼多多Temu等对手竞争激烈,2024年Lazada盈利、TikTok东南亚交易总额翻300倍、Temu搜索量暴涨近1000% [3][6] - 国产美妆品牌借TikTok直播在东南亚发展,越南版“薇娅”武河玲4小时直播GMV超3450万美元 [5] 分组3:虾皮应对策略 - 2022年取消运费、佣金补贴,2023年扭亏为盈并全员涨薪,还提高核心市场佣金和商城卖家销售费用 [10] - 2021年起限制跨境卖家,向本土店倾斜流量,打击“伪本土店”,90%以上产品由越南企业供应销售,帮助35万多家中小企业开拓东盟市场 [18] 分组4:东南亚市场特点 - 东南亚制造业是中国跨境电商主要类目,当地中小微企业重要,印尼中小微企业占GDP 60%、雇用约1.2亿人 [22][23] - 东南亚各国反对跨境电商低价倾销,保护本地中小微企业,印尼、越南、泰国对中国跨境商品政策收紧 [16][26][28] 分组5:行业发展趋势 - 跨境电商平台开始重视本土化项目,Lazada强调深耕本地化,TikTok支持东南亚网红品牌孵化 [29] - 全球扩张需考虑不同市场规则,每个中国企业家可能需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位把握未来 [29]
存量时代竞争困局待破,方太集团发起“本土化”厨电革命
华夏时报· 2025-03-25 11:07
存量时代竞争困局待破,方太集团发起"本土化"厨电革 命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后,中国厨电迈入存量时代。尽管受益于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大多数厨电品类在2024年实现 增长,但政策红利也催生出"需求透支"的隐忧,于是,众多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差异化竞争路线,试图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赛道。方太选择走本土化路线,近日,其集成烹饪中心的定位升级为"高端厨 房,中国方案"。业内人士认为,方太的探索不仅折射出中国厨电产业从"西化模仿"到"本土适配"的转型阵痛,同 时也为存量竞争时代的行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以"中国方案"作为卖点 在1月16日晚,在方太集团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第39届方太杯迎春晚会上,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透露: 2024年集团全年营收基本保持平稳,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数字。不过据媒体援引内部人士的话,方太集团2024年营 收与2023年基本持平,2023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176.29亿元,同比增长8.53%。 存量市场下"内卷"加剧 事实上,和家电其它品类一样,厨电行业在这几年也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为主的新周期,尤其这一品类还 ...
“走出去”更要“融进去”,中国企业如何扎根海外?| 出海峰会
吴晓波频道· 2025-03-15 15:25
峰会背景 - 2025年6月19日-20日将举办第二届"生而全球·共融共建"出海全球峰会,地点新加坡,预计2000名出海企业负责人及高管参与 [1] - 首届峰会于2024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主题为"定力未来",汇聚千余位企业家及20多位国际嘉宾 [5]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历程 - 早期阶段存在文化适应问题,如华为因咖啡礼仪失误丢失订单的典型案例 [1][2] - 当前阶段面临全球化3.0时代的"三重变局":地缘政治(美国关税政策)、技术变革(AI重构供应链)、文明融合(从制造输出到文明参与) [3][4][5] - 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23年流量达1772.9亿美元(同比+8.7%),连续12年全球前三 [10] 全球化3.0核心特征 - 生产全球化取代贸易全球化(1.0)和资本全球化(2.0),形成"中国大脑+全球手脚"模式 [7] - 供应链重构加速,企业需从"全球工厂"转向"全球创新网络",并具备动态重组能力 [8][11] - 出海主体变化:中型企业、创业者成为新主力军,相比早期大型企业更依赖外部支持 [13][14] 本届峰会四大议题 1. **全球化3.0趋势**:探讨逆全球化背景下新全球化路径,聚焦关税政策应对策略 [6][7] 2. **供应链创新**:分析分散化重组机遇,邀请管理学者及产业龙头分享海外布局经验 [8][11] 3. **多生态赋能**:关注中小企业面临的数字化、ESG等新挑战,整合链主企业/科技公司资源 [12][14] 4. **本土化实践**:强调文化融合,案例包括中企在德国因加班文化冲突引发争议 [15] 行业转型方向 - 从产能输出转向生态共建,需完成"市场拓展→生态重构→规则参与"的三级跳 [5][15] - 技术驱动明显:AI大模型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布局,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4] - 文明共生成为终极目标,需平衡文化差异(如工作方式冲突)与价值创造 [15]
抛弃大厂,小镇00后在非洲年入千万
虎嗅APP· 2025-03-01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26岁四川姑娘方菁从互联网大厂辞职闯荡非洲市场,通过本土化策略等年营收破千万,其故事是新一代创业者“无界出海”的缩影 [1][2] 从本土长出来的灵感 - 和非洲客户对接建立信任比签合同更重要,非洲客户下单专一且持续 [4] - 获得客户信任要注意细节,外贸成功需本土化,一手经验比调研数据更有效 [5] - 非洲市场选品要切合需求,如单冷空调、70元按键手机、300元平板电脑等有销路,本土政治新闻可挖掘产品线索 [6] - 刷非洲客户“朋友圈”可了解个体需求,学习当地历史文化避免产品灵感空洞 [7] 在原始中摸索 - 初到非洲有方菁有文化阵痛,语言障碍和地域文化生疏带来交流问题,她通过学多语言弥补 [9][10] - 非洲营商环境“原始”“不体系化”,客户时间观念差、不喜欢签合同,方菁自我调试融入 [11] - 非洲员工有“短期主义”,回报注重现实利益,工作缺乏个人想法需推动 [12] - 出海是“从0到1”历程,面临市场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方菁亲自解决诸多事务,成功难以复刻 [13] - 在非洲成功的商家期待阿里等大厂跨国收购 [14]
任泽平年度演讲金句
泽平宏观· 2024-12-23 14:14
新周期与长期乐观主义 - 顺应新趋势把握新机遇,强调长期乐观主义的重要性[2] - 成功公式为勤奋加顺势而为,认知边界决定成功上限[2] - 团队价值高于平台,同行者与过程比目标更重要[2] 全球降息周期与制度经济学 - 全球进入降息周期,特朗普政策或加剧经济分化[7] - 包容性制度促进繁荣,掠夺性制度导致贫困[7][13] - 中国需经济刺激与制度改革并行释放增长潜力[7][10] 第四次科技革命突破 - 人工智能、新能源、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领域加速突破[19] - 中国商业航天快速追赶,生物制造技术可"制造万物"[19] - 活跃资本市场为科技革命提供资金支持[19] 中国经济刺激与新质生产力 - 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窗口开启,重点发展新基建[23][26] - 保护民营经济效果堪比十万亿刺激[23] - 新基建是拉动经济最优路径[23] 企业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 亚洲尤其东南亚是出海主要目的地(越南3.2%、印尼4.2%)[30][31][32] - 全球化本质是本土化,中国企业进入大航海时代[30] 人工智能寒武纪大爆发 - 2025年为AI超级应用元年,图像识别、人形机器人等将爆发[34] - 科学家与企业家精神是AI决胜关键[34] 新能源革命双阶段 - 上半场电动化(汽车/锂电),下半场智能化(智能驾驶/储能/氢能)[37][38] - 2021年提出"不投新能源如20年前错过房产"[37] 消费升级与国潮趋势 - 消费回归以人为本,兴趣消费、文化消费崛起[42] - 国潮出海风头正劲,竞争重点转向品质创新而非价格[42][45] 后房地产时代特征 - 市场进入分化阶段,人口向都市圈集聚[46][52] - 改善型需求主导,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47] - 行业模式转向"三高"(质量/科技/能级)[49] 银发经济与人口战略 - 应对老龄化需发展银发经济,提振生育率[54] - 儿童早期发展受重视,代际特征划分社会群体[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