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泰妮(300957)
icon
搜索文档
第四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在中国昆明举行 贝泰妮作为典型推荐案例“亮相”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8 12:07
会议概况 - 第四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于2025年9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昆明举行 主题为"包容性生物经济:自然积极与气候韧性的山地之道" [1] - 会议汇聚近200名代表 包括联合国机构、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企业代表和山地社区实践者 [1] - 会议启动《全球山地生物经济框架》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未来 [1] 区域合作计划 - 中国西南山地将重点发展茶产业生态种植、智慧梯田技术和食用菌可持续利用 [1] - 东南亚大陆山地推动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的可持续种植和贸易 [1] -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加强药用植物保护和公平贸易 发展生态旅游 [1] - 非洲高地推进咖啡基因组研究和生态牧业发展 [1] - 南美安第斯山脉发展藜麦生物技术和羊驼毛可持续生产 [1] 公司业务模式 - 贝泰妮以云南高原独特的山地生物资源为根基 构建"科研—保护—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美妆生态模式 [1] - 公司通过绿色植物、科技创新与社区赋能 实现从高原植物到高效护肤品的全链路价值提升 [1] - 公司坚持绿色低碳运营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传承 [2] 行业地位 - 贝泰妮作为西南山地生物经济典型推荐案例亮相国际会议 [1] - 公司打造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山地生物经济典范 [2] - 为全球可持续美妆产业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样本 [2]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变局”
36氪· 2025-09-28 11:48
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770亿美元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 同比增长2.9%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10738亿元 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国货品牌占比上升至55.2% [6] 国际美妆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61.9亿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392.77亿元 同比增长3.1% 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 [4] - 雅诗兰黛集团2025年1月至6月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0.88% 净销售额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 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连续5年下跌 [4]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4698.31亿日元 同比减少7.6% 核心营业利润233.72亿日元 同比增长21.3% 中国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零售商价格竞争激烈 [6] 国货美妆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前十强总营收增长11.72% 珀莱雅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稳居前三甲 [6]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多品牌布局策略效果显现 [7] - 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13亿元 同比大涨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 [8] - 毛戈平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产品总数超400个SKU [8] - 贝泰妮H1营收23.72亿元 同比减少15.43%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49.01% [8]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美妆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性价比成为核心选择 2025年上半年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2352.3亿元 同比增长10.1% 销量25.64亿件 同比增长5.5% 低价格段产品规模占比增长0.5% 护肤市场100元及以下价格段规模占比增长3.9% [12] - 抗衰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4.9亿元 同比激增30.3% 需求群体从45+向全年龄段扩展 31-35岁消费者关注度提升 25+年轻群体抗衰意识觉醒 [13] - 男士美妆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男士彩妆同比增长120% 功能性护肤同比增长85% [13] - 抗衰老消费人群扩大 社交媒体上男士面部抗衰声量同比飙升83.7% 身体抗衰品类同比增幅高达283.9% [13]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头部国货企业构建多品牌矩阵 上美股份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 彩妆品牌Nan beauty和母婴品牌面包超人 贝泰妮拓展涵盖舒敏 抗老 祛痘等领域的品牌矩阵 [14] - 2024年头部美妆企业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4.66亿元 同比增长8.68%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8亿元 同比增长43%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1.07亿元 同比增长42.1% 毛戈平研发费用0.32亿元 同比增长34.77% [15] - 珀莱雅自研原料燕麦发酵液支持新品上市 巨子生物推进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临床申报 贝泰妮提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研究 [16] 渠道营销变革 - 抖音巩固美妆行业增长引擎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妆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25亿 较年初增长27% 月活创作者数量超80万 半年增幅达25% [16] - 韩束 百雀羚 赫莲娜等品牌在抖音实现50%以上交易额增长 百雀羚增速高达384.04% [17] - 百雀羚采用自播矩阵+达人带货双轮驱动模式 直播带货渠道占据整体业绩83% [17] - 韩束深度聚焦品牌自营 8月在抖音实现交易额8.1亿元 同比增长67.22% 形成店铺矩阵规模效应 [18] - 线下渠道迎来回流 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法国科兰黎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资生堂旗下醉象 华伦天奴美妆通过概念店和快闪店形式进入市场 [18]
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0927
艾瑞咨询· 2025-09-27 09: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美妆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化与中腰部品牌高速增长并存的"头部恒强、腰部狂奔"态势 多品牌战略、研发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成为核心竞争方向 [6][9][11] - 香氛品类逆势增长 2025年中国香水市场规模达249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3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 高端化与情感消费属性驱动市场分化 [4][14][16] - 国货美妆通过成分创新、科技赋能及文化差异化实现升级 抖音电商等活动推动"中国好成分"认知 头部企业如珀莱雅、上美股份线上营收占比超90% [4][6][11] 行业趋势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美妆市场整体增长3.1% 珀莱雅以53.6亿元营收领跑 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紧随其后 [6][11] - 功效护肤赛道格局生变:巨子生物营收31.03亿元(同比增长22.55%)跃居第三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跌至第六 [11] - 美妆代运营商业绩分化 若羽臣市值131.78亿元且营收增长67.55% 为唯一营利双增企业 抖音渠道销售占比达37.24% [12] 品类与区域动态 - 香氛品类成为零售亮点 高端品牌加速布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本土品牌如观夏计划海外门店占新店半数 [4][14][16] - 国货美妆尝试"反向输出"韩国市场 通过差异化品类(如低价假睫毛)或集合店模式突破渠道壁垒 [6] - 妆械融合趋势显著 医美行业预计2024-2027年保持10%-15%年复合增速 全周期护理需求提升 [10] 战略方向与创新 - 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居首 珀莱雅、花西子等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新赛道 [6][13][20] - 多品牌矩阵成为增长关键 珀莱雅旗下彩棠同比增长21.11% 巨子生物依托可复美、可丽金双品牌驱动 [6][11] 头部品牌动态 国际品牌动向 - 欧莱雅与Miu Miu合作推出高端香水"Miutine"(30ml售价890元 100ml售价1650元) 其香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增长11% [13][18] - 雅诗兰黛推动战略改革 计划裁员7000人并重组品牌部门 可能出售护发及彩妆品牌 同时拓展平价品牌与多元渠道 [19] - Zara推出首个护发系列Zara Hair 涵盖33款产品 母公司Inditex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4亿欧元(增长1.6%) [17] 国货品牌战略 - 花西子进军护肤赛道 发布"气色双生"系列6款产品 基于东方"节律护肤"理念与莲花胶原肽等核心科技 [13] - 植物医生启动IPO 拥有超4000家门店 2024年营收21.56亿元 但毛利率58.9%低于行业均值且研发投入仅3.08% [15] - 片仔癀化妆品聚焦人参成分 通过林下生态种植技术与功效验证推出抗皱紧致系列 [20] 渠道与生态合作 - 京东美妆2025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成为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的线上最大渠道 通过"十倍增长计划"助力146个品牌增长超10倍 [18] - 颖通集团加速拓展香水集合店"拾氛气盒" 计划2025年9月底在华东、华南开设8家门店 未来四年目标110家门店 [16] - 联合利华首次投资化妆师彩妆品牌Hung Vanngo Beauty 国内毛戈平、彩棠等同类品牌发展迅速 [12]
化妆品板块9月26日涨0.1%,青岛金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580.2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8
化妆品板块整体表现 - 9月26日化妆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 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65%)和深证成指(下跌1.76%)[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 青岛金王领涨(涨幅3.49%) 拉芳家化领跌(跌幅2.98%)[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580.2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544.1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036.09万元[2] 个股价格及成交表现 - 青岛金王收盘价8.00元 成交量47.67万手 成交额3.83亿元 涨幅居板块首位[1] - 珀莱雅(代码603605)收盘价81.33元 涨幅1.03% 成交额4.80亿元[1] - 上海家化收盘价26.20元 涨幅0.69% 成交额1.17亿元[1] - 贝泰妮收盘价45.83元 平盘 成交额1.40亿元[1][2] - 水羊股份收盘价20.80元 跌幅1.61% 成交额2.28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珀莱雅主力净流入5018.19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5% 居板块首位[3] - 青岛金王主力净流入3989.62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2%[3] - 上海家化主力净流入689.38万元 游资净流入652.85万元[3] - 科思股份主力净流出205.09万元 散户净流入417.19万元[3] - 华业香料主力净流出233.19万元 散户净流入594.55万元 散户净占比15.95%[3]
贝泰妮(300957) - 关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6 08:02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信息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2025年9月26日届满,到期日2026年9月26日[3] - 涉及可解锁标的股票134.25万股,占员工持股计划总数100%,占总股本0.32%[3] - 2024年9月26日,134.25万股以33.43元/股非交易过户至证券账户[2] 员工持股计划期限规则 - 存续期24个月,锁定期12个月[3] - 存续期届满前2个月、因特殊情况等,经同意和审议可延长[6] - 锁定期满且股票处置完,经同意和审议可提前终止[6] 员工持股计划其他规则 - 存续期限届满前六个月披露提示性公告[7] - 存续期内变更须经同意和审议通过[8][9] - 终止除特定情况外,须经同意、审议并披露决议[9]
化妆品板块9月25日跌0.34%,嘉亨家化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989.8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4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下跌0.34% 领跌个股为嘉亨家化(代码300955)跌幅达2.04% [1][2] - 上证指数报收3853.3点(下跌0.01%)深证成指报收13445.9点(上涨0.67%)[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989.8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052.13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937.73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最高个股为锦盛新材(代码300849)上涨1.82% 收盘价13.42元 成交额5616.05万元 [1] - 田菜雅(代码603605)上涨1.31% 收盘价80.50元 成交额4.50亿元 为当日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 [1] - 除嘉亨家化外 丸美生物(代码603983)跌幅1.87% 水羊股份(代码300740)跌幅1.86% 科思股份(代码300856)跌幅1.55% [2] 资金流向分布 - 上海家化(代码600315)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16.99万元(占比3.29%)但游资净流出660.25万元 [3] - 福瑞达(代码600223)主力净流入295.73万元(占比6.04%)游资净流出204.20万元 [3] - 嘉亨家化虽股价领跌 但获游资净流入427.10万元(占比7.35%)为板块最高游资净占比 [3] - 丸美生物主力净流出454.65万元(占比8.64%)为板块最高主力净流出占比 [3]
美容护理行业25H1业绩回顾:美容护理业绩分化,新消费逆势双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1:45
行业投资评级 - 美容护理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25H1化妆品需求端稳健增长 化妆品社零增速2.9% 扭转2024年下滑1.1%的颓势 [5] - 国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头部品牌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 [5] - 化妆品板块重点公司营收增速中枢约8% 业绩分化明显 [5] - 医美板块受宏观因素影响复苏尚需时日 爱美客25H1营收同比下滑21.6% [5][42] 行业整体表现 - 25H1化妆品社零增速2.9% 预计25H2增长提速 [6][8]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10] - 护肤品市场前十榜单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10] - 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微增0.4% [10] - 彩妆市场国货占据5席 合计市占率17.2% [10] - 珀莱雅品牌市占率超过4% 位列第三 [10] - 25年618大促国货品牌领跑主流平台榜单 [13][14] 化妆品板块业绩 - 上美股份25H1营收41.1亿元(+17.3%) 净利润5.2亿元(+30.6%) [5][20] - 珀莱雅25H1营收53.6亿元(+7.2%) 净利润8.0亿元(+13.8%) [5][20] - 水羊股份25H1营收25.0亿元(+9.0%) 净利润1.23亿元(+16.5%) [5][21] - 丸美股份25H1营收17.7亿元(+30.8%) 净利润1.9亿元(+5.2%) [5][21] - 毛戈平25H1营收25.9亿元(+31.3%) 净利润6.7亿元(+36.1%) [5][23] - 巨子生物25H1营收31.1亿元(+22.5%) 净利润11.8亿元(+20.2%) [5][23] - 上海家化25H1营收34.8亿元(+4.7%) 净利润2.7亿元(+11.7%) [24] - 贝泰妮25H1营收23.7亿元(-15.4%) 净利润2.5亿元(-49.0%) [24] - 华熙生物25H1营收22.6亿元(-19.6%) 净利润2.2亿元(-35.4%) [25] 个护板块业绩 - 若羽臣25H1营收13.2亿元(+67.6%) 净利润0.7亿元(+85.6%) [5][26] - 润本股份25H1营收9.0亿元(+20.3%) 净利润1.9亿元(+4.2%) [5][25] - 绽家品牌营收4.44亿元(+157.11%) 毛利率66.50% [5][26] 医美板块业绩 - 爱美客25H1营收13.0亿元(-21.6%) 净利润7.9亿元(-29.6%) [5][42] - 朗姿股份25H1营收27.9亿元(-4.3%) 净利润2.7亿元(+64.1%) [5][42] - 朗姿股份医美营收13.33亿元(-6.1%) 占比47.8% 毛利率54.54% [5][42] - 华东医药25H1营收同比增3.4% [42] - 昊海生科25H1营收同比下滑7.1% [42] - 四环医药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 [42] 财务指标分析 - 珀莱雅毛利率上升3.6pct至73.4% 净利率上升0.9pct至15.4% [30][32] - 水羊股份毛利率上升3.1pct至64.6% 净利率上升0.2pct至4.9% [30][32] - 上海家化毛利率上升2.2pct至63.4% 净利率上升0.5pct至7.6% [30][32] - 巨子生物毛利率81.7% 净利率38.0% [30][32] - 上美股份毛利率75.5% 净利率13.5% [30][32] - 毛戈平毛利率84.2% 净利率25.9% [30][32] - 销售费用率普遍上升 珀莱雅上升2.8pct至49.6% [34] - 存货周转率整体稳健 珀莱雅上升0.3次至2.2次 [38]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公司:上美股份 珀莱雅 上海家化 [5][57]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公司:丸美生物 水羊生物 [5][57] - 推荐细分赛道龙头:毛戈平 巨子生物 [5][57] - 推荐高性价比公司:润本股份 福瑞达 [5][57] - 推荐母婴板块:圣贝拉 孩子王 [5][57] - 医美推荐爱美客 建议关注朗姿股份 [5][57] - 电商代运营推荐若羽臣 [5][57]
重用“明星”,狠抓“渠道”:美妆品牌“不强则死”?
虎嗅· 2025-09-23 06:13
行业整体格局 - 国产美妆护肤企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格局相对稳定 珀莱雅和上美股份占据行业第一和第二位置 巨子生物利润保持领先[1] - 华熙生物 福瑞达 贝泰妮等老牌企业业绩承压 尚未从动荡中脱身[1] - 细微业绩变动反映行业变化和势力角逐信号 包括单品牌天花板显现和高端化趋势[2] 公司营收表现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3]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0%[3]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 同比增长4.75%[3]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0%[3]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0%[3] - 水羊股份营收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4]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 同比下降15.43%[4]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4] - 逸仙电商营收19.20亿元 同比增长22.40%[4] - 福瑞达营收17.90亿元 同比下降7.05%[4]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4]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 同比下降8.15%[4] 公司利润表现 - 巨子生物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0%[5] - 珀莱雅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0%[5] - 毛戈平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0%[5] - 上美股份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70%[5] - 上海家化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1.66%[5] - 贝泰妮利润2.47亿元 同比下降49.01%[5] - 敷尔佳利润2.30亿元 同比下降32.54%[5] - 华熙生物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5] - 丸美生物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6] - 福瑞达利润1.53亿元 同比下降17.31%[6] - 水羊股份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6] - 逸仙电商亏损0.25亿元 亏损收窄[6] 头部企业战略调整 -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39.79亿元 同比下降0.08% 显示单品牌在国内市场接近百亿天花板[10][12] - 珀莱雅推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10年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10 引入国际护肤行业背景高管 独家投资花知晓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12] - 上美股份围绕6大品类进行高端 中高端 大众三个市场定位的多品牌布阵 推出聚光白和NAN beauty 筹备彩妆品牌单彩[14][15][16] - 上美股份子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0% 但主品牌韩束仍占81.40%营收[18] 高端化与多品类拓展 - 毛戈平核心彩妆业务营收14.2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奢华鱼子气垫和光感柔纱凝颜粉饼零售额均超2亿元[20] - 毛戈平拓展高端护肤和香氛香水业务 护肤营收10.87亿元 香氛营收0.11亿元[24] - 毛戈平寻求投资收购机会 瞄准高端定位品牌[22] 老牌企业内部调整 - 华熙生物总裁赵燕回归一线 重点梳理品牌定位和革新组织体系 润百颜聚焦修护 夸迪聚焦细胞级抗衰 米蓓尔专注细胞级修护 BM肌活专注细胞级免疫[25]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营收6.26亿元 同比下降0.58% 医疗终端业务营收6.73亿元 同比下降9.44%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0%[27] - 上海家化完成定方向 明治理 提士气 清包袱四大核心任务 六神发力户外 玉泽升级皮肤屏障修护系列[28][29] 成分研发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 同比增长15.25% 贝泰妮研发费用1.19亿元 同比下降8.69%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03亿元 同比增长31.70%[37] - 麦角硫因因超强抗氧化能力受到行业关注 应用于护肤品和口服美容产品 雅诗兰黛 修丽可 倩碧等品牌已添加该成分[39] - 巨子生物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延伸至增发护发和美白领域 华熙生物取得4项国产特殊化妆品许可证 包括润熙泉雪韵美白祛斑面霜[42] - 丸美生物凭借眼部抗衰领域口碑 丸美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4.36%[44] - 巨子生物推出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液2.0 添加重组IV型胶原蛋白 可丽金升级胶原大膜王至3.0版本[46][47]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品牌力重回企业关注重点 明星营销成为重点动作 珀莱雅官宣刘亦菲 易烊千玺 宋佳为代言人 引入果小作为CMO[51] - 薇诺娜官宣魏大勋 杨天真 蒋欣 张康乐为代言人 丸美官宣杨紫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六神签约肖战[52][53] - 品牌从依靠头部达人转向KOC种草带货 采用"厦门帮"和"郑州帮"打法[57] - 企业着力搭建线上+线下 公域+私域 国内+海外渠道网络 水羊股份构建"水羊潮妆"和"水羊直供"私域平台 贝泰妮采用OMO深度私域运营模式[58][59] - 毛戈平全国专柜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 注重线下体验感[60]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14: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核心观点 - 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长 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 [3][9] - 国货品牌通过推新和合作超头部主播备战双11 上美股份推出Nan Beauty等新品牌完善矩阵 珀莱雅迭代高单价能量系列2.0版本 [3][9] - 淘系超头部主播李佳琦双11进入机制洽谈阶段 预计毛戈平、上美等国货高增长标的将通过诚意机制合作 实现大促销售高增长 [3][9] 行业表现 - 2025年9月12日至9月19日期间 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2.5% 表现弱于市场 [3][4] - 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2.6% 弱于申万A指2.5个百分点 [3][4] - 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0.6% 弱于申万A指数0.5个百分点 [3][4] - 个股表现前三:毛戈平(+10.0%) 倍加洁(+6.2%) 上美股份(+4.5%) [6] - 个股表现后三:拉芳家化(-10.4%) 洁雅股份(-8.0%) 华业香料(-6.6%) [6] 重点公司分析 - 水羊股份形成"自有品牌+CP代理品牌"双业务格局 2021-2024年营收稳定在40-50亿元区间 [3][10] - 2024年水羊股份毛利率63.01% 较2021年提升10.94个百分点 自营渠道毛利率达67.82% [3][10] - 高端品牌线形成"EDB+PA+RV"三角矩阵 2023年EDB全球GMV破10亿元 PA中国区营收2024年增超700% [3][11] - 线上抖音营收占比40.77%(2024年) 自营渠道占比72.65% [3][11] - 研发体系支撑10余种独有原料技术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27项 [3][11] - 预计水羊股份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31/3.98亿元 同比增长134.9%/28.1%/20.2% [3][14] 行业数据 电商GMV数据 - 2025年8月上美股份抖音+淘系GMV10.4亿元 同比增长70% 1-8月累计66.0亿元 同比增长22% [15] - 珀莱雅8月GMV6.8亿元 同比增长9% 1-8月累计72.5亿元 同比增长5% [15] - 丸美生物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33% 1-8月累计25.3亿元 同比增长45% [15] - 毛戈平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79% 1-8月累计20.2亿元 同比增长29% [15] - 巨子生物8月GMV2.5亿元 同比下滑8% 1-8月累计31.3亿元 同比增长31% [15] 社零数据 - 2025年1-8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2915亿元 同比增长3.3% [18] - 2025年8月单月化妆品零售额349亿元 同比增长5.1% [18][21] 行业动态 国际会议表现 - 2025年9月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 中国美妆企业表现亮眼 [3][22] - Poster(海报展示)入选224份 居全球第一 Podium(学术演讲)15份 仅次于法国 [3][22] - 珀莱雅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百雀羚三度斩获"IFSCC青年科学家论文奖" [3][22] - 中国企业占IFSCC全球赞助商7成以上 中国获得2032年IFSCC大会主办权 [3][22][2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27][28] - 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较2023年提升 [27] - 品牌口径珀莱雅市占率4.7% 力压雅诗兰黛成为榜三 [28]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增长0.4% [30][31] - 彩妆公司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7.2% [30] 机构持仓 - 2024Q4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4%) 持股总量4443万股(-5%) [35][36] - 爱美客持股总市值19.0亿元(-30%) 持股总量1040万股(-9%) [35][36] - 珀莱雅持股总市值4.4亿元(-72%) 持股总量514万股(-64%) [35][36] - 丸美生物持股总市值3.1亿元(+8355%) 持股总量968万股(+7451%) [35][36] 投资建议 化妆品板块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长、PE倍数相对较低的上美股份、珀莱雅、上海家化 [3]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多品牌接力增长的丸美生物、水羊生物 [3] - 推荐把握细分赛道强心智的毛戈平、巨子生物 [3] - 推荐高性价比消费逻辑的润本股份、福瑞达 [3] - 母婴板块推荐圣贝拉、孩子王 [3] 医美板块 - 推荐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环节公司 重点看好大单品驱动的爱美客 [3] 电商代运营+自有品牌 - 推荐若羽臣 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3]
贝泰妮八年蝉联云南百强民企创新研发构筑皮肤健康产业壁垒
新浪财经· 2025-09-19 21:13
公司荣誉与战略定位 - 连续八年跻身云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并包揽制造业20强和创新能力奖项[2] - 积极响应云南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政策 致力于打造中国绿色美谷产业标杆[4] - 核心品牌薇诺娜连续八年获天猫金妆奖 连续五年稳居中国敏感肌护肤市场首位[4]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19亿元 营收占比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 - 累计完成63家医院皮肤学科临床合作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3篇[5] - 立项国家标准样品4项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及团体标准27项[5] - 新增4项新原料备案 累计自主备案原料达16项居行业前列[5] 品牌矩阵与业务布局 - 形成薇诺娜 瑷科缦 贝芙汀等多品牌矩阵 覆盖多元需求[4][5] - 主品牌薇诺娜实现从专注敏感肌向专研敏感肌战略升级 拓展至美白抗衰市场[5] - 通过内生孵化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发展为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产业集团[5] 国际化与行业趋势 - 以深耕东南亚 辐射一带一路为路径 系统推进海外市场布局[5] - 行业正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 从流量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