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六部门发文提出2026年力争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
新华网· 2025-09-24 09:58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王悦阳)记者2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 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 2026年,力争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 方案还明确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建材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低碳和数 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方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具体提出了 一系列重点任务。 优供给,推动传统建筑材料升级和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加快 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补短板锻长板,培育石墨、萤石、菱镁矿等特色优势资源产业。 扩需求,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培育新兴应用。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 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支持建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上下游合作机制,推动金刚石、先进陶 瓷、低介电玻璃纤维制品等推广应用。 在控总量方面,严禁新增产能,开展风险预警。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加快光伏 ...
哈电集团董事长黄伟: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9:3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国家战略为引领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装备制造为核心 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加快推动电力装备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 [1] - 公司70多年来累计创造280余项"共和国第一" 生产发电设备约5.6亿千瓦 产品装备涉及海内外800余座大中型电站 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5%以上 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430余项 [2] - 2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 - 搭建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的"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加快研制可靠可控可视智能灵活高效的电力装备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构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能源产业 [2] - 进一步做强水电核电气电清洁高效煤电站服务等主导产业 加快壮大抽水蓄能光热发电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 [2] 产业布局与营收结构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60% 所属制造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十四五"期间预计提供发电设备1亿千瓦 [3] 国际合作与创新生态 -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为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注入强劲动力 [3] - 主动融入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网络和国际合作平台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共赢 [3] - 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理论为支撑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和实践战场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导向的联合创新模式 [3]
财新周刊-第37期2025
2025-09-24 09:35
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 [https://a.caixin.com/2yc4VU5d](https://a.caixin.com/2yc4VU5d) 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力、煤炭、油气、新能源)[5][6][9] * 电力设备与电网行业[17][27][30] * 化工与钢铁行业[19][78][82][83] * 评估与法律行业(涉及陕西榆林恒硕矿业评估案)[36][37][46] * 提及的公司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宝钢股份(600019 SH)、德勤、阿克苏诺贝尔等[17][82][8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能源转型的宏观背景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最后五年,是能源转型的攻坚阶段和战略机遇期[5][7] * 中国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能源领域占总碳排放70%以上,是减碳主战场[13][14] * 能源发展目标包括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24年为28 6%)[12][13] 能源结构调整与投资趋势 *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显著,2024年煤炭消费占比53 2%,较2015年下降10 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含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0 7个百分点至28 6%[12]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较十年前接近翻倍[20] * 预期“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超2亿千瓦,到2030年总装机规模较当前再翻一番,突破30亿千瓦[21] * 2024年风光总装机占比达42%,首次超过煤电,但发电占比仅为18%,凸显消纳问题[23][24] * 投资重心转向清洁能源,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20] 煤炭与化石能源的未来角色 * 煤炭角色加速从“主体能源”转向电力调峰、容量保障和能源安全[18] *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有望在2028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持续约5-10年,“十五五”和“十六五”是转型关键期[20] * 化工用煤是主要增长点,过去几年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9 7%[19] * 国内石油消费预计2030年前达峰,汽油与柴油消费已达峰,石油将更多作为石化原料[26] *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消费量预计稳步提升,2030年达6000亿立方米峰值平台期[26] 电力系统改革与市场建设 * 中国电气化率接近30%,高于欧美约22%的比例,“十五五”期间将持续攀升[17] * 全社会用电量“十五五”时期年均增速预计约4 5%[17] * 构建灵活、低碳、智能、韧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五年发展重点[17]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40%提升至2024年连续稳定在60%以上[31]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30] * 面临挑战包括系统灵活性不足、省间交易壁垒、成本疏导机制不健全等[29][3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技术成为重构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重点关注AI、钙钛矿电池、氢能、固态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等[75]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1%–2%提高到3 5%–4%[82] * 钢铁、化工等过剩行业聚焦淘汰落后产能、产能置换和绿色升级,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82][83][84] * 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如钢铁、交通)意愿不足,短期内面临较大挑战[77][78] 评估案揭示的风险与挑战 * 陕西榆林恒硕矿业评估案暴露了资产评估行业在矿业权评估资质、程序合规性及司法执行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36][46][52] * 案件关键点:评估公司无相应资质、采用利害关系人提供的不实数据(可采储量165万吨 vs 官方查明储量837万余吨)、司法执行程序瑕疵[46][47][57] * 该案导致评估师获刑,相关法官被调查,案件进入执行监督程序,凸显了能源资源资产估值及交易中的法律与合规风险[37][53][66] 其他重要内容 *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将深刻影响制造业与能源业发展[16] * 绿电直连政策出台,引导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但各地实操落地仍待破局[72] * “出海”与反“内卷”成为企业战略重点,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求增长[85][87] * 强调合规管理与质检升级,为进一步开放做准备[87] * 能源投资需关注投资回报率(ROI),在过度投资与谨慎投资间寻找平衡[86]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8:57
【导读】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事关建材行业,重磅文件来了!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 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 发文机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域乡建设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 | | --- | --- | | 标 ■ 题: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域乡建设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 | | 发文字号: 工信部联原〔2025〕185号 | | | 成文日期: 2025-08-25 | 发布日期: 2025-09-24 | |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 | 分 类: 原材料工业管理,产业政策 | 《方案》明确,2025—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 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 ...
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零碳园区,凳子上可无线充电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41
(原标题: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零碳园区,凳子上可无线充电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据海南经济特区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华介绍,园区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建造和运营中, 做到全生命周期节碳,节约企业出口的"碳关税"。建成后,清洁能源将达到总能耗的20%左右,同时与 大唐集团合作,实现园区的整体绿色低碳。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海口报道 9月24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海口国家高新区。园区内,记者看到,雨 水回收设施在装点园区的同时,还能节约用水。此外,园区内光伏等清洁能源随处可见,尤其是光伏地 砖白天经过照射,夜晚驱动灯管发亮,路灯也由光伏供能。园区内,开采出的岩石被做成凳子的一部 分,部分凳子还用上了太阳能,休息时可以将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补能。 ...
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零碳园区,凳子上可无线充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28
园区绿色低碳建设 - 园区采用雨水回收设施节约用水并装点环境 [1] - 光伏地砖和路灯等清洁能源设施广泛应用 光伏地砖白天蓄能夜间驱动照明 [1] - 将开采岩石改造为休闲设施 部分凳子集成太阳能无线充电功能 [1] 清洁能源规划与合作 - 清洁能源在总能耗中占比将达到20%左右 [1] - 与大唐集团合作实现园区整体绿色低碳运营 [1] - 全生命周期节碳设计帮助企业节约出口"碳关税"成本 [1]
外交部:中方将同各方合力应对气候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9-24 08:18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郭嘉昆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合作是唯一出路。中方将继续同各方一道,深化 绿色低碳务实合作,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9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问。 ...
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7:08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2025—2026 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 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 提高。 ...
徐工胡德平:聚焦“双碳”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升可持续发展内生力、影响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7:03
公司战略与ESG实践 - 公司将ESG作为必答题 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大核心指标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标准 [1] - 聚焦双碳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坚守以人为本和长期主义 持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内生力和影响力 [1] -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 在此战略引领下已做了多面前瞻布局 [1] 产品技术突破与运营数据 - 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实现规模化运行 国产化率达到100% [1][3] - 采用纯电动换电机制 换电成功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 达到L4级自动驾驶水平 [2] - 综合运行效率是人工驾驶1.2倍 经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单车年运输量24.5万立方米可节省电费15.8万元 100台车减少用工136名 [2] - 每年降低人工成本约2720万元 整车故障率较传统车型降低30%以上 [2] - 100台车每年减少燃油消耗1.5万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8万吨 [2] 研发历程与技术演进 - 2020年开展矿用卡车以电代油实践 2021年实现三电系统和充换电核心技术突破 [3] - 2023年完成第一台样车试制 无人驾驶作业效率与人工驾驶持平 换电时长小于6分钟 [3] - 2024年在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深度提升 实现无人电车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力转化 [3] - 2025年集中开展技改工作 进一步提升产品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实际运营表现 - 百台编组单月连续作业超过400小时 最高人效比达到1:1.2 [3] - 最低运行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 在极寒工况下实现稳定运行 [1][3] - 在伊敏露天矿实现规模化运行 该矿年消耗燃油7.5万吨 燃油支出占运营成本50%以上 [1]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2026年计划落地300台纯电无人矿卡 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标准技术样例和商业模范 [4][5] - 矿山未来一定是绿色先行零碳先行 该方案是公司交出的零碳矿山技术答卷 [4][5]
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在泰国举行
环球网· 2025-09-24 06:0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泰国春武里府开工海外最大工业园区HHA智能制造工业园 定位为深耕东盟市场及全球化关键支点 [1][3] - 工业园分三期建设 计划2030年全面完工 将引入AI质检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 [3] - 通过本土化运营与泰国供应商深化合作 共享产业集群优势 实现高起点建设及高标准运营 [3][4] 技术发展与产能建设 - 工业园对标全球顶尖灯塔工厂标准 以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为核心 追求环保与高效生产统一 [3] - 采用ESG理念指导制造业升级 将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作为核心发展路径 [3] 市场与社会影响 - 公司自2016年进入泰国市场后 已建立全品类产品线 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并带动当地就业与产业发展 [3] - 通过体育赛事 教育及医疗捐赠等公益活动践行企业公民责任 促进中泰民心相通 [3] - 借助中泰建交50周年契机 以区位优势深化经贸合作 推动中泰关系再上新台阶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