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活动丨2025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论坛11月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17 10:14
2025 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 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议程 时间: 2025年11月8日 地点:广州 一 活动背景与意义 1、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 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显著高于液态锂 电池进步速度。 商业化节奏加速 : 关键节点 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如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界面稳定性提升)。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 : 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中国 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政策驱动明确 : 国内设定 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验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应。 2、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供应链安全重构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的依赖,缓解当前 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 元/kg目标迈进。 终端应用场景拓展: 高安全性(针 ...
萃华珠宝:思特瑞锂业的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氢氧化锂和磷酸二氢锂
格隆汇· 2025-09-17 08: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控股子公司思特瑞锂业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氢氧化锂和磷酸二氢锂 [1] - 思特瑞锂业产品是市场上主流新能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 [1] 行业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 [1] -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和具体应用情况尚待持续观望 [1]
萃华珠宝(002731.SZ):思特瑞锂业的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氢氧化锂和磷酸二氢锂
格隆汇· 2025-09-17 08:1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控股子公司思特瑞锂业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氢氧化锂和磷酸二氢锂 [1] - 思特瑞锂业产品为目前市场上主流新能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 [1] 行业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 [1] -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和具体应用情况尚待持续观望 [1]
蜂巢能源开发 360Wh/kg 半固态电池,搭载低空飞行器年内首飞
鑫椤锂电· 2025-09-17 07:51
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自研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实现电解质层转移率从20%大幅提升至95%以上 完全兼容现有产线且无需额外设备投资 [1] - 工艺提升带来显著性能改善:HIPOT良率提升10% 压差不良率降低6% 安全性能提升50% [1] - 该工艺结合高镍正极材料成为行业成本最低、最具规模化量产可行性的半固态解决方案 [3] 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已建成2.3GWh半固态电池专用产线 完成第一代270Wh/kg方形电芯开发 计划2025年11月C样批量试制 [3] - 产品获得欧洲知名豪华电动汽车品牌订单 并成功定点央企eVTOL项目 [3] - 正在开发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软包半固态电池 已向低空飞行器央企送样 计划年内实现首飞 [3] 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创新热复合叠片制备工艺将四道工序集成一道 生产效率提升100% 解决卷绕工艺R角界面失效问题 [6] - 实现全栈自研能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高湿环境下4小时离子电导率保持率超93% 全固态适配正极材料克容量超220mAh/g且可稳定循环1200次以上 [6] - 成功制备20Ah全固态电芯样品 能量密度达380Wh/kg 循环寿命超450次 系中国首家实现该容量级全固态样品的企业 [6]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规划 - 2025年底完成10Ah级400Wh/kg全固态电芯体系开发 2026年实现第一代半固态量产爬坡并开发第二代400Wh/kg半固态电池 [8] - 2028年推出第三代450Wh/kg半固态电池 同年开发70Ah以上500Wh/kg纯固态电池 [8] - 坚持先半固态后全固态的产业化路径 兼顾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 全固态电池当前成本为液态电池5-10倍 [8] 多元化市场应用布局 - 除新能源汽车外 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与多家车企及飞行器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 [8] - 半固态电池已获得欧洲豪华品牌电动汽车订单及央企eVTOL项目定点 [3] - 360Wh/kg软包半固态电池向低空飞行器央企送样 计划年内实现首飞应用 [3]
电池深度:龙头恒强,二线改善,全面看好电池板块
东吴证券· 2025-09-17 07: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全面看好电池板块 强推电池板块(首推宁德时代 其次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派能科技等)[2] 核心观点 - 龙头恒强 二线改善 电池板块结束三年通缩 旺季来临储能电芯涨价落地超预期 头部满产 二三线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 26年龙头指引大超市场预期 预期差明显 电池一线盈利持续向好、二线盈利拐点[2] 经营对比:龙头全方位领先 二线底部改善明显 利润占比与贡献 - 25Q2电池板块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比重达42%(同比+7pct 环比+4pct) 其中宁德时代贡献电池板块利润近90% 实际利润预计占比近100%[5] - 25H1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33% 毛利率25% 归母净利率17%[29][32] 出货量与市场份额 - 25H1全球动力电池出货:宁德时代191GWh(同比+37.8%) 份额38%保持第一 二线厂商亿纬锂能14GWh(+65.9%) 国轩高科18GWh(+84.5%) 中创新航22GWh(+22.5%)[10] - 25H1全球储能出货:宁德时代67.5GWh(+61%) 份额近30% 二线厂商亿纬锂能27.2GWh(+57%) 中创新航21.5GWh(+169%) 比亚迪28GWh(+229%)[19] - 国产厂商出货增速高于海外 部分二三线厂商出货高增:欣旺达动储出货16GWh(+93%) 瑞浦兰钧32GWh(+100%) 中创新航45GWh(+80%)[8] 盈利水平 - 动力电池盈利:宁德时代单wh毛利0.15元 二线企业动力毛利率提升至15-20% 单wh毛利0.07-0.1元[16] - 储能电池盈利:宁德时代毛利率26% 单wh毛利0.13元 二线厂商储能毛利率基本12% 单wh毛利0.03-0.04元[21] - 25Q2单wh净利:宁德时代0.09元 亿纬锂能0.02元 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0.01元 欣旺达亏损0.05元[23] 财务指标 - 研发投入:宁德时代研发费用率6% 高于二线2pct[2] - 现金流:宁德时代经营净现金流587亿元(同比+31%) 自由现金流385亿元(+25%) 二线厂商自由现金流存在压力但较24年改善[39][40] - 折旧与计提:宁德时代采用5年加速折旧 折旧率10% 年新增预计负债约100亿元 25H1达801亿元[36][37] 需求展望:储能需求持续性超预期 价格企稳回升 需求预测 - 25年全球动储需求预计1877GWh(同比+35%) 26年预计2309GWh(+23%) 后续依靠海外电动化提速和储能高增 预计维持15-20%复合增长[2][58] - 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至521GWh(同比+60%) 26年预计上修至36%增长[2][50] - 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2061万辆(+21%) 26年预计2400万辆(+16%)[45] 供需格局 - 25年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2% 26年维持72% 但一二线公司产能利用率80-90%[2] - 储能供需紧平衡:25年全球储能产能利用率86% 头部公司达85-90%[65] - 扩产有序且集中海外:电池厂商2024-2026年有效产能由2168GWh提升至3213GWh 三年复合增速约22%[59] 价格趋势 - 储能价格底部已企稳并开始回升 动力价格预计保持平稳[2] - 25H1储能电芯均价0.3元/wh已企稳 宁德时代单价0.59元/wh远高于同业[21] 产业趋势:技术创新持续迭代 龙头引领 出海与产能布局 - 为满足本土化配套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厂商加速欧洲和东南亚产能布局 配套海外客户 价格和盈利较国内市场具备溢价 预计26-27年海外产能密集投放[2] 技术演进 - 储能电芯大电芯化 同时重视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性能 龙头电芯稳定性强 同等情况irr可高6-8pct[2] - 动力继续CTP 并提升快充、低温等性能[2] - 厂商全面布局固态新技术 龙头引领 二线追随 预计27年小批量、30年大规模量产[2]
雄韬股份(002733.SZ):目前公司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
格隆汇· 2025-09-17 07:17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目前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 [1] - 从技术层面看该固态电池具备用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潜力 [1]
亿纬锂能(300014.SZ):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
格隆汇· 2025-09-17 07:17
技术布局与产业规划 - 公司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做了相关产业规划 [1] - 消费电池领域凝胶态电池方案已用于雾化器产品 致力于实现食品级安全 [1] - 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致力于提升能量密度 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以推动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发展 [1] 固态电池量产进展 - 2025年9月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1] - 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1] -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1] 产品开发路线图 - 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突破 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全固态电池用于混合动力领域 [1] - 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1] - 当前下线"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1] 应用领域拓展 - 凝胶态电池应用于雾化器产品 [1] - 全固态电池面向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1] - 动力电池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储能电池推动储能系统发展 [1]
固态电池震荡回暖!电池ETF(159755)、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早盘最高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9-17 05:51
行业需求与政策环境 - 2025年第二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363万辆 同比增长33.6% 环比增长25.2% 渗透率突破50%至51.1% [1] - 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高景气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推动下游消费需求提升 [1] - 国家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供给侧改革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价格端良性维护措施 [1] - 新能源车反内卷措施初见成效 主流车企承诺严格执行60天内账期支付原则 [1] - 储能端转向优质优价导向 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化助力优质产能优先投放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行业盈利呈现企稳迹象并具备向上弹性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有序推进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1] - 多数头部新能源车企预计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 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 [1] - 宁德时代、比亚迪、清陶能源等企业已启动中试线建设 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级量产导入 [1] - 工艺革新推动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 干法电极与等静压等新工艺设备成为核心增量环节 [1]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2025年9月17日早盘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震荡回暖 [1] -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强势收涨1.92% 同类规模第一的电池ETF(159755)上涨1.75%冲击3连涨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1% 宁德时代上涨6.48%股价创新高 欣旺达涨6.02% 三花智控/赣锋锂业/比亚迪跟涨 [2] - 电池ETF近1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46.66亿元 [2]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1.26%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早盘一度涨超2% [2] - 成分股蔚蓝锂芯上涨9.98% 宁德时代涨6.48% 孚能科技涨6.08% 早盘换手率超13%居同类第一 [2] ETF产品定位差异 - 电池ETF(159755)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 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 覆盖电池制造/材料/管理系统/充电桩环节 [2][4]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 专注新能源发电产业中的储能电池领域 覆盖电池制造/系统集成/温控消防等环节 [2][4] - 两只ETF分别代表电池行业不同细分赛道 前者侧重车用电池 后者侧重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 [2]
固态电池最新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7 04:14
Q1:目前半固态电池是否已经开始量产 ,以及全固态电池的进展如何 ? A1: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逐步量产,应用于新能源车、消费类电池及低空飞行等领域。而全固态电池还处于发展阶段, 头部企业正在建设百兆瓦时的生产 线, 主要以氧化物为主导,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前尚未真正实现装机,仅有小容量实验产品。 Q2:半固态电池能否解决液态锂电池电芯燃烧问题 ,以及其是否为过渡产品?半固态电池未来 在电池厂中的定位以及硫化物与氧化物在固态 电池中的竞争情 况 ? A2:半固态电池并非绝对安全,仍包含一定比例的液态电解质,存在失控风险。但相比液态电池, 其失控几率较小。半固态电池可能是过渡产品,在全固态电 池成熟前承担一定的市场角色,但真正 实现大规模替代现有电池的可能性不大。在未来5到8年内, 半固态电池可能更多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其市场份额较低。 至于固态电池最终解决方案采用硫化物还是氧化物, 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共识, 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验证。 Q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未完全成熟前 ,半固态电池与传统三元锂电之间的关系及市场结构占比 如何 ? A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之前, 半固态电池将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与传统 ...
亿纬锂能: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做了相关产业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9-17 03:53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公司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做了相关产业规划 [1] - 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突破 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 [1] - 计划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1] 产品应用领域 - 消费电池领域凝胶态电池方案已用于雾化器产品 致力于实现食品级安全 [1] - 动力储能电池领域致力于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推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发展 [1] - 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1] 产能建设进展 - 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2025年9月正式揭牌 总面积11000平方米 [1] - 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1] -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