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众生药业:公司始终坚定按照“中药为基、创新引领,聚焦特色的医药健康企业”的战略目标定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10:0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定按照"中药为基、创新引领,聚焦特色的医药健康企业"战略目标定位 [1] - 公司持续夯实核心能力并努力做好经营以促进持续稳定发展 [1] 研发与市场建设 - 公司持续专注于创新药研发领域 [1] - 公司致力于提高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1] - 公司通过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利益并为股东带来更好回报 [1]
恒瑞医药(600276)深度研究报告系列一:创新与国际化赋能 国产创新龙头渐入佳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26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70年 是一家专注研发 生产及推广高品质药物的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 聚焦肿瘤 代谢和心血管疾病 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等领域 [1] - 在国内制药板块中 公司业绩和市值都达到了龙头水平 [1]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集中带量采购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但当前存量品种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大品种仅有七氟烷和碘佛醇两款产品存在国采风险暴露 预计影响有限 [1] - 公司积极推进制剂出口业务 有望成为仿制药业务新的增长点 [1] 创新药业务 - 自2021年起 公司创新管线迎来上市转化高峰 2021-2024年合计获批产品达到11款 包括海曲泊帕 达尔西利 瑞维鲁胺 阿得贝利 泰吉利定等具备较好市场潜力的产品 [2] - 2025-2027年创新药上市数量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创新药收入将分别达到153亿元 192亿元和240亿元 2024-2027年复合增速超过20% [2] - 公司依托强大创新药商业化转换能力 创新药高增长仍具备确定性 [2] 国际化进展 - 公司国际化从2011年制剂出口发展到海外临床与对外授权 截至2025年中报已在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 [2] - 公司积极寻求与全球领先医药企业合作 实现研发成果快速转化 创新药对外许可有望成为常态化业务 [2] - 2025年基于现有合作情况 预计对外授权确认收入61.1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19.5亿元 [3] 财务表现与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73亿元 377.35亿元和433.14亿元 同比增长23.5% 9.1%和14.8%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9亿元 111.09亿元和128.21亿元 同比增长57.8% 11.1%和15.4%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倍 43倍和38倍 [3]
调研速递|华东医药接受花旗银行等15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数据与创新药研发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2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5亿元 [2] - 医药商业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47亿元 净利润2.26亿元 [2] - 医美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 工业微生物销售收入3.68亿元 同比增长29%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84亿元 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 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15.97% [2] - 创新药研发中心推进80余项产品管线 适应症覆盖内分泌/代谢、自免及肿瘤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创新产品业务收入10.84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医药工业收入比重接近15% [3] ADC药物管线布局 - 共有15个ADC管线布局 合作产品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在国内获批 [3] - HDM2005(ROR1 ADC)完成2.75mg/kg剂量爬坡试验 安全性良好 多个瘤种Ⅰ期临床积极入组 [3] - HDM2017(CDH17 ADC)药物抗体偶联比(DAR)为4 低于部分在研产品 具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势 [3] 肥胖症与代谢疾病药物 - 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上升 市场潜力大 单纯性肥胖症通常不纳入医保 并发症可按医保政策报销 [3] - HDM1005体重管理适应症有望年底获Ⅱ期topline数据 Ⅲ期临床准备工作已启动 前期试验减重效果良好 [3] - HDM1002(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完成体重管理中国Ⅲ期受试者入组 糖尿病Ⅲ期临床研究已启动 [3] 业务板块与战略布局 - 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板块 工业微生物聚焦xRNA原料、特色原料药等四大核心业务 [2] - 医美业务全资子公司Sinclair为全球化运营平台 已上市产品二十余款 在研全球创新产品十余款 [2] - 公司连续十六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 全球制药企业50强 WIND ESG评级AA级 MSCI ESG评级A级 [2]
华东医药(000963) - 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6 07:56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览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 [1] - 医药工业板块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1][2] - 医药商业板块营业收入139.47亿元,净利润2.26亿元 [2] - 医美板块营业收入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 [3] - 工业微生物板块销售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9% [3] 研发投入与创新布局 - 医药工业研发投入14.84亿元(不含股权投资),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15.97% [2] - 创新药研发管线超过80款,覆盖内分泌/代谢、自免、肿瘤、心血管及肾脏疾病领域 [4][5] - ADC药物管线共15个布局,包括合作产品索米妥昔单抗及自研项目HDM2005/HDM2012/HDM2020/HDM2017/HDM2024 [6][7]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ROR1 ADC HDM2005已完成2.75mg/kg剂量爬坡试验,正在开展血液瘤(MCL/DLBCL/cHL)及实体瘤Ⅰ期临床 [6][8][9] - MUC17 ADC HDM2012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产品 [6] - CDH17 ADC HDM2017的DAR值为4,具有潜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势 [10] - 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DM1002已完成体重管理Ⅲ期受试者入组,糖尿病Ⅲ期于2025年8月启动首例入组 [14] 代谢疾病领域突破 - HDM1005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预计2025年底获topline数据,Ⅲ期准备已启动 [12] - HDM1005在Ib期试验中显示4周治疗平均体重下降最高达10.29%,停药后4周效果持续 [12] - 临床前研究显示HDM1005减重中脂肪减少占比81.58%,肌肉减少占比10.60%,优于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 [13] 市场与商业化展望 - 肥胖症药物需患者自费,但并发症治疗可纳入医保报销 [11] - 2025年上半年创新产品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59%,占医药工业收入近15% [15] - 医美板块未来将推动肉毒素YY001、Ellansé®伊妍仕®M型等产品商业化 [17]
恒瑞医药(600276):深度研究报告系列—:创新与国际化赋能,国产创新龙头渐入佳境
华创证券· 2025-09-26 03: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目标价100.4元 当前价72.27元[1][2][9]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作为国产创新药龙头 通过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正从国内头部药企向全球一线药企迈进[1][6][13] - 仿制药集采冲击高峰已过 存量品种风险基本出清 制剂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点[6][8][42] - 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 2021-2024年获批11款新药 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复合增速超20%[6][8][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 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 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授权收入预计61.1亿元[6][8][9]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73亿元、377.35亿元、433.14亿元 同比增长23.5%、9.1%、14.8%[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9亿元、111.09亿元、128.21亿元 同比增长57.8%、11.1%、15.4%[2][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倍、43倍、37倍[2][9] 业务分析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集采影响大幅减弱 2023-2024年国采影响分别为16.1亿元和8.4亿元[42] - 仅七氟烷和碘佛醇两款产品存在国采风险 2024年收入分别为14.77亿元和19.93亿元[42][44] - 制剂出口业务已进入40多个国家 2024年在美国获批3款首仿药包括白蛋白紫杉醇[48][5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提升至2024年46% 仍低于海外MNC超90%的水平[15] - 2024年在肿瘤、代谢和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市占率分别为5.6%、0.6%、0.6%、2.3%[22][23] - 员工持股目标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分别达到153亿元、192亿元、240亿元[6][8][61] 研发平台 - 拥有HRMAP ADC平台、HOT-Ig及HART-IgG双抗平台等集成化研发平台[34] - ADC平台已有超过10种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SHR-A1811有9个适应症获突破性疗法认定[35][93] - 2024年招募近20000名参与者参加临床研究 具备强大的端到端临床开发能力[39] 重点产品管线 肿瘤领域 - 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10个适应症 2024年销售额19.8亿元[69][73] - SHR-1701(PD-L1/TGF-β双抗)全球进度第一 已递交G/GEJA一线治疗上市申请[80][87] - SHR-A1811(HER2 ADC)2025年5月获批上市 ORR达73% mPFS达11.5个月[92][96] - SHR-A1904(CLDN18.2 ADC)III期临床进行中 I期临床ORR为35.1%[101][103] 代谢和心血管领域 - GLP-1产品组合包括HRS-7535(口服小分子)、HRS9531(GLP-1/GIP双靶)、HRS-4729(三靶点)[109][110] - 2024年5月将GLP-1产品组合授权给Kailera Therapeutics 首付款和里程碑款达59.25亿美元[110] 国际化进展 - 截至2025年中报已在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6][8] - 创新药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授权收入19.5亿元[9]
三生制药20250925
2025-09-26 02:28
公司概况 - 三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制药的公司 核心产品包括特比奥和曼迪 并积极开发创新药物管线[2] 核心产品表现 - 特比奥作为全球唯一商业化TPO产品 2024年收入超过50亿人民币 占公司总收入一半以上 自2019年2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50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市占率约30% 并以原价续约医保谈判[2][5][12] - 曼迪用于治疗脱发 作为OTC产品 市场份额超过70% 从2019年2.5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13.5亿人民币 推出国内首个泡沫剂型 电商销售策略成功 预计保持高速增长[2][5][12] - 特比奥和曼迪两款产品贡献公司70%以上营业收入[5] 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从2019年5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9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2][6] - 毛利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毛利达到78亿人民币[2][6] - 现金流保持稳健增长 体现出良好的盈利质量和业务造血能力[2][6] 创新研发进展 - CFL2平台正进行4项国内临床2/3期研究 覆盖非小细胞肺癌 结直肠癌 妇科肿瘤等多种癌症适应症[2][3] - PD-1 VEGF双抗药物707采用新颖设计 将靶向PE8万大片段与靶向VJ2单链可变片段融合形成四价双特性结构 临床前数据显示协同性显著提升结合能力[8] -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三期临床试验对标PD-1 K药 已获批并积极入组[2][3][7] - 早期数据显示非肝癌ORR达58% 肝癌ORR达81% 优于帕布利珠单抗 结直肠癌数据将在ESMO公布[2][10] - 一线治疗肺小细胞肺癌二期临床数据鳞癌ORR达到75% 鳞状细胞肺癌64% 高表达人群ORR为77% 低表达人群为62% 明显优于帕布利珠单抗[9] - 积极推进其他双抗产品如PD-1 Her-2 PD-1 PDL1等[3] 国际合作与授权 - 与辉瑞达成总额60.5亿美元合作授权 并获得1亿美元投资 创国内对外授权记录[2][3][7][8] - 707产品成为辉瑞核心研发资产 未来有望与多款抗体进行连用尝试 推动海外市场临床进展[10][11] - 今年2月与百利天恒达成合作进行抑制剂与双抗实体瘤研究[7]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范围内PD-L1 VEGF双抗开发热度高涨 Summit与康方合作启动三期试验 BMS收购Balantec后进行合作 默沙东购买国内新的PD-1 VEGF授权 显示海外大药企对双抗领域浓厚兴趣[4][9] - 双抗作为IO 2.0时代具有潜力超越第一代IO效果[4][9] 未来产品管线 - 多款新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 包括治疗痤疮的克拉特特隆乳膏 口服紫山醇及消费品领域的司美格鲁肽 这些新产品销售峰值预计可达100亿人民币[5][14] - 积极推进多款创新管线 包括PD1和HER2双抗 706 P6 P2双特异性抗体等 这些项目均处于临床二期阶段[4][13] - 促红素EPO 易赛普赛普丁等产品贡献收入 口服紫杉醇 白藜芦醇处于临床后期或审批阶段[14] - 从海外引进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领域布局[14]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内生业务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分别为100亿 110亿和122亿人民币[4][13] - 创新资产得到验证并有望迎来出海新篇章 商业化核心产品稳固市场地位[13] - 维持买入评级[4][13]
恒瑞医药9月签两笔BD大单 两年半投148亿研发盈利151亿
长江商报· 2025-09-26 02:24
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 - 与Glenmark Specialty S A达成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授权协议 首付款1800万美元 里程碑付款最高10.93亿美元 交易总额最高11.11亿美元 [1][2] - 9月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就HRS-1893项目达成授权 首付款6500万美元(现金与股权各半) 近期里程碑款1000万美元 临床及销售里程碑最高10.13亿美元 [3] - 9月两笔对外授权交易总价值最高达21.99亿美元 [1][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 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29.67% 扣非净利润42.73亿元 同比增长22.43% [5][6]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2.28亿元、49.54亿元和65.83亿元 两年半累计研发投入147.65亿元 [1][6] - 两年半累计盈利150.89亿元 [1][6] 创新药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60.66% 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亿元 [6] - 截至2025年6月末 在中国获批上市23款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全球开展 [5] - 瑞康曲妥珠单抗于2025年5月在国内获批 成为首个用于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国自主研发ADC药物 [2]
加科思董事长及一致行动人斥资近一亿港元增持股份,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IPO早知道· 2025-09-26 02:13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加科思药业( 1167.HK)今日宣布,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博士及 一致行动人于近期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105.87万股,增持金额约9634万港元,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公 司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此前发布的 2025年中期业绩中,加科思展示了多项亮眼的研发进展。公司持续聚焦KRAS与iADC 两大研发主线,核心产品均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加科思在全球创新药赛道中的竞争力与成长 潜力。 在 KRAS通路方面,加科思已建立起纵深布局。今年5月,公司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获国家 药监局批准,用于二线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并在中国成功上市。这一里程碑不 仅标志着公司实现了在中国市场的首次商业化,也触发了合作伙伴艾力斯支付人民币5000万元的里 程碑款项。同时,戈来雷塞还在与SHP2抑制剂联用,推进一线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开发。 除已上市产品外,公司另一核心项目 pan-KRAS抑制剂JAB-23E73也取得重要进展。在一期临床 剂量爬坡阶段,该项目已观察到多个确认 ...
泰恩康CKBA乳膏获批临床
中证网· 2025-09-26 01:42
核心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博创园生物医药自主研发的CKBA乳膏玫瑰痤疮适应症获批开展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 [1] - 这一进展标志着公司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为国内庞大的玫瑰痤疮患者群体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1] 研发进程 - 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将有效加速药品研发进程 [1] - 自2025年7月该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以来 公司高效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1] - 公司将尽快启动临床试验 以科学严谨态度推进研究 力争早日实现药物上市 [1] 市场价值 - 若后续临床试验顺利推进并获批上市 CKBA乳膏将填补国内玫瑰痤疮治疗领域1类创新药空白 [1] - 产品将为患者提供创新治疗选择 兼具重要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 [1] - 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布局 强化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1] 战略意义 - 此次获批充分体现公司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技术实力与项目管理能力 [1] - 彰显公司创新战略落地成效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1]
苑东生物增资控股关联公司上海超阳 标的一个月内估值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49
公司投资交易 - 苑东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投资公司以自有资金8571万元对上海超阳药业实施增资 增资价格为2.27元/注册资本 [1] - 增资完成后苑东生物间接持股比例从30.68%提升至51.48% 上海超阳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本次交易标的估值以2025年8月31日为基准日评估 股东全部权益市场价值为19867.57万元 评估增值17564.9万元 增值率762.81% [3] 标的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上海超阳成立于2021年 聚焦肿瘤和自免适应证新药研发 2024年及今年前8个月营收均为0 净利润分别为-2706.43万元和-363.72万元 [2] - 在研管线主要处于临床前期或早期 HP001处于临床I期阶段 HP002处于临床前阶段预计第四季度申报I期临床 [3] - HP001为新型口服CRBN基础分子胶降解剂 在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模型中展现活性 具有同类最佳优势 [3] 历史投资与估值变化 - 2023年7月首次投资1000万元获14.29%股权 对应投前估值约6000万元 [5][6] - 2024年6月以1968万元受让19.3182%股权 对应整体估值约1亿元 [6] - 2024年9月增资时估值接近2亿元 较8月第二次交易后估值实现一个月内翻倍增长 [6] 关联关系与股东结构 - 上海超阳实控人为苑东生物董事长王颖之子 原股东齐力佳控股股东纪昌平系王颖妹夫 纪昌平同时担任苑东生物总经理助理并间接持有58.8万股股份 [4] - 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超阳辰东和研发团队核心人物赵立文(苑东生物董事)成为新股东 [6] - 齐力佳已退出上海超阳股东行列 [5] 战略动机与转型方向 - 投资基于加快创新转型战略实施 看好上海超阳创新药管线及团队发展 推动从仿制药向创新驱动转型 [1] - 估值差异原因包括8月投资为老股受让协商定价 本次增资参考评估价 且HP001入组患者增多进一步凸显同类最佳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