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20cm速递|科创创新药ETF(589720)回调超3%,关注低位布局机会,“924”以来,科创新药指数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3:18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纳入55种药品 优化报量规则 允许医疗机构按具体品牌报量 [1] - 调整中选规则 避免企业过度低价竞争 通过优化价差计算锚点和要求最低报价企业说明合理性 保障产品质量与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1] - 集采常态化促使医药企业向创新转型 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帮助医药企业通过合理报价扩大市场份额 [1] 科创板创新药指数表现 - 科创新药指数在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市场反弹期间涨幅达75% 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 [1] - 港股创新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同期涨幅均为70% [1]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 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 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1] 创新药行业发展前景 - 创新药行业在出海持续突破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中国企业研发实力稳步提升的多重驱动下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2] - 行业具备较好投资机会 可关注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把握高成长潜力与国际化浪潮机遇 [2]
创新药板块“过热”?绩优基金限购背后的投资逻辑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4:38
基金限购举措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暂停单账户单日超过10万元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自7月28日起全面暂停申购及定投业务 [1][3]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自8月4日起实施单账户单日100万元申购限额 [1][3] - 中欧科创主题基金与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分别设置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2] - 限购原因均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及保护现有持有人利益 [1][2][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102%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近100% [4] -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收益率超90%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涨幅超过130% [3]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80% 截至8月8日数据 [2] - 板块近4个交易日出现调整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跌幅超3% [4] 基金经理与持仓结构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由葛兰管理 二季度末规模81.14亿元 [2] - 基金重仓股集中于医药板块 重点配置创新药产业链 [2] - 三生制药(国产EPO龙头)同时出现在多只限购基金重仓股中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主要持仓港股医药股 永赢睿信混合重仓港股创新药及科创板生物制药公司 [3] 行业前景分析 - 国内企业在ADC等前沿领域竞争力持续增强 [5] - 政策层面持续优化支持创新药企业发展 [5] - 葛兰在二季报中明确看好创新药板块发展前景 [5] - 尽管部分个股估值偏高 但行业仍具备基本面支撑 [5] - 市场情绪经过回调后趋于理性 投资热度有所降温 [5]
指数尾盘翻红,编制方案“提纯”今日落地,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净申购达1000万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8:11
今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实施,明确剔除CXO企业,聚焦创新药企,成为ETF跟踪指 数中首批"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回测显示,此次调整后,该指数自2023年7月10日指数发布以来年 化收益率达47%,夏普比率也更高。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目前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指 数"提纯后",可更好地助力投资者把握创新药投资机会。 港股创新药板块全天探底回升,截至15:35,复星医药、和黄医药涨超2%,带动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实现翻红,相关产品受市场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成交额超4亿元,净申购达1000万 份。 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以来医药政策环境向好,全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建议横向维度上,下半年围绕创 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尤其是最具贝塔效应的创新药领 域;长期坚定看好创新药板块,持续建议关注创新药领域的核心标的。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半天获1000万份净申购,标的指数“提纯”落地,聚焦创新药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30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午间收盘下跌1 1%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 8% [1]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 6% [1]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 8% [1]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 5% [1] 指数编制方案修订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于今日正式生效 [1] - 修订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 [1] - 修订后指数将纯粹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 [1] - 该指数成为目前ETF跟踪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1]
创新药十年蝶变,从跟跑到领跑,普通人的财富密码藏在哪?
证券时报· 2025-08-10 23:59
行业趋势与投资价值 - 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体现为长达数年的产业红利,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资本认可形成共振 [1]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106.7%和32.3%,反映行业从"跟跑者"蜕变为"引领者" [1] - 国产创新药在IO双抗、ADC药物等领域引领国际潮流,GLP-1研发快速跟进 [1] 资金流向与ETF产品 - 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的ETF产品上周净流入42.6亿元,6月以来净流入超160亿元,近9周有8周呈现净流入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和创新药ETF(159992)为投资者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行业红利分享渠道 [2] 指数优化与产业聚焦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调样频率从半年提升至季度,更精准锚定创新药核心驱动力 [4] - 调整后指数纯度提升,前十大成份股多为Biotech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 [4] - 季度调样频率增强指数灵敏度,快速捕捉新兴创新药企成长机会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拐点 - 国务院提出"打造全球竞争力创新生态"目标,医保局计划发布丙类目录支持创新药支付 [6] - 多部门出台16条举措优化审评审批、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政策协同为行业亮"绿灯" [6] - 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2024年为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7] 研发与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临床数量全球第一,2024年新增704款创新药,超越美国 [7] - FIC药物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24%,全球排名第二 [7] - A股创新药企业基本面改善,力生制药、众生药业等上半年净利增幅中值超100% [7] 长期增长逻辑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当前点位较2021年高点仍有82.2%上行空间 [9]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老龄化推动癌症、慢性病治疗需求长期支撑市场扩容 [9] - 中国创新药市场渗透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80%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10] 产品与市场工具 - 银华创新药ETF规模近100亿元,覆盖A股创新药全产业链,近3个月收益率25.58% [10]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年内涨幅106.7%,成份股聚焦生物技术与药品两大核心环节 [11][12]
创新药十年蝶变!从跟跑到领跑,普通人的财富密码藏在哪?
券商中国· 2025-08-10 23:30
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 - 创新药投资价值体现为长达数年的产业红利,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资本认可形成共振,布局指数工具是分享红利的优选方案 [1]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106.7%和32.3%,反映行业从"跟跑者"向"引领者"的蜕变 [2] - 国产创新药在IO双抗、ADC药物等领域引领国际潮流,GLP-1研发快速跟进,研发实力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2] 指数优化与市场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并提升调样频率至季度,聚焦创新药源头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增强指数纯度和锐度 [3] - 指数调整后前十大成份股以Biotech为主,其核心产品(如PD-1抑制剂、双抗药物)的研发突破直接驱动指数表现 [3] - 调样频率提升使指数更快捕捉新兴创新药企成长机会,适应行业快速发展格局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拐点 - 2025年国务院提出"打造全球竞争力创新生态"目标,医保局计划推出丙类目录支持创新药支付 [5] - 多部门出台16条措施优化审评审批、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2024年达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6][7] - 中国创新药临床数量全球第一(2024年新增704款),FIC药物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24% [7] 市场潜力与ETF布局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当前点位较2021年高点仍有82.2%上行空间,行业从"跟跑"转向"引领",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创新高 [8] - 中国创新药市场渗透率不足10%,远低于G20国家均值(20%+)及美国(80%),未来增长空间显著 [9] - 银华创新药ETF规模近100亿元,跟踪指数近3个月收益率25.58%;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年内涨幅106.7%,聚焦生物科技(52.59%)和药品(47.41%)领域 [9][10] 供需与长期逻辑 - 老龄化加速(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推动癌症、慢性病治疗需求,支撑行业长期扩容 [8] - 创新药研发遵循"双十定律",高技术壁垒导致优质供给稀缺,中国Biotech企业临床阶段资产蓄积未来3-5年全球销售势能 [8][9]
华丽家族(600503.SH)拟不超3亿元参与海和药物配股融资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22:21
公司投资 - 华丽家族拟以不超过3亿元参与海和药物配股融资 [1] - 按每股4.75元认购不超过6315.7895万股新增股份 [1] - 增资后持股比例预计为5%-8.09% [1] - 投资性质为战略性财务投资 旨在获取合理回报并探索新兴产业机遇 [2] 标的公司业务 - 海和药物为专注肿瘤领域创新药的生物医药公司 覆盖研发至商业化全链条 [1] - 已构建10余条研发管线 其中3款产品在中日上市 5款处于临床阶段(含2个关键注册II期) [1] - 管线覆盖肺癌 胃癌 卵巢癌 PTCL ES PROS/PRVM等实体瘤 血液瘤及罕见病适应症 [1] - 多个临床前及临床管线具备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潜力 [1] 交易背景 - 华丽家族作为南江集团关联方参与配股融资 [1] - 标的公司研发积累超10年 聚焦未满足临床需求 [1]
创新药高位急刹,要熄火了?周末葛兰发声,时隔4年再限购!大V观点刷屏:“创新药或像过去10年新能源”、“2005年的房地产”……
雪球· 2025-08-10 07:19
港股创新药突遭回调 - 港股创新药ETF在8月7日、8日分别下跌3.05%、1.33%,市场情绪转冷[4] - 下跌主因包括医药股中期业绩不及预期和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50%关税[4] - 和黄医药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16%,收盘跌逾15%,主因2025年中期收入同比下降9.16%,但净利润因一次性收益暴增1663%[5][7] - 凯莱英、再鼎医药跌幅超10%,东阳光药、百济神州等跌逾6%[10] -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调整属短期交易性行为,创新药板块年内涨幅大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10] 今年来轰轰烈烈的创新药行情 -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自"924"低点反弹约90%,A股创新药指数同期涨75%[12][13] - 药明康德自低点累计涨幅超130%,百济神州涨近100%[14] - A股恒瑞医药涨约85%,迈瑞医疗涨50%[16] - 抗肿瘤创新药(如PD-1、ADC)和CRO/CMO服务商(如康龙化成年内涨60%)为活跃赛道[17] - 券商研报指出港股创新药涨幅高于A股因估值基数低、外资参与度高[18] 时隔4年葛兰再限购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理由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20] - 该基金年内收益率62.28%,近一年收益率80.12%,同类排名前2%[22] - 十大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超100%,三生制药涨近400%,凯莱英涨超30%[22] - 葛兰在二季报中强调持续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看好ADC、双抗等领域全球化合作及政策支持[22] 分歧加剧:牛市主线还是阶段性高点 - 雪球用户@陈营长极品投资类比创新药为"2005年房地产",认为国际化合作将延续行情[24] - @飞龙在天论道指出本轮上涨由基本面驱动,行业处于长期向上拐点,行情将从普涨转向分化[25] - @焦易圈持谨慎态度,认为医药赛道逻辑差异大,需注重均衡配置[25] - 融通基金万民远等基金经理认为A股创新药估值过高,部分建议止盈[26] - 永赢基金单林强调创新药为"必答题",但需警惕短期波动,建议分散投资[26]
最牛板块,突然大跌!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02:18
创新药板块行情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98%,自去年4月低点以来涨幅超过150% [1] - 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46%,去年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过95% [1] - 近期调整从7月30日开始,最大调整幅度为-7.21%,至今调整幅度为-6.25% [1] 创新药行情核心逻辑 - 估值修复:过去医药估值受压制,今年上涨是估值回拨到正常水平 [7] - 基本面改善:创新药企业产品放量盈利、业绩报表拐点、品种出海交易等利好 [7] - 国内医保市场放量周期与出海周期共振,产业趋势强劲 [7] - 研发管线临床数据和全球BD交易持续超预期 [7] 行业基本面拐点 - 中国创新药企业迎来报表端收入爆发式增长,中报收入、利润、盈利时间点全面超预期 [10] - 创新药获批数量和License out交易量爆发增长,行业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10] - 2025-2027年多家创新药龙头公司利润扭亏为盈后迎来非线性释放 [11] - 2025年预计多家创新药公司进入盈亏平衡阶段,数量在2026-2027年持续增加 [11] 估值水平分析 - 港股创新药指数静态估值37倍,处于历史38%分位,龙头企业尚未进入估值泡沫化阶段 [12] - A股创新药指数静态估值44倍,处于70%历史分位,部分三、四线公司可能存在估值泡沫 [12] - A股创新药PS估值约4倍,港股3.5-3.6倍,相比历史高位(接近10倍)仍偏低 [13] 中长期投资价值 - 创新药产业趋势远未走完,从全面普涨进入精选个股阶段 [16] - 中国创新药板块目前利润约600-700亿元,未来可释放利润或达6000-7000亿元,支撑10万亿元以上市值 [18] -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创新药长期需求较大 [18] 投资策略 - 采取"三周期共振"策略:产业周期、公司成长周期、资本市场周期共振 [19] - 聚焦国内医保商业化主线和创新药出海主线 [19] - 通过全球分析选择空间大、竞争格局好的方向,自下而上选择研发实力强的公司 [21] 其他医药细分领域机会 - 创新药行情可能带动CRO业务及科研上游行业订单变化 [23] - 创新医疗器械、CXO、科研服务上游等成长属性板块可能受益 [23] - 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受益于技术创新和进口替代 [24]
最牛板块,突然大跌!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02:08
创新药板块行情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98%,自去年4月低点以来涨幅超过150% [2] - 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46%,去年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过95% [2] - 近期调整从7月30日开始,指数最大调整幅度为-7.21%,至今调整幅度为-6.25% [2] 创新药行情支撑逻辑 - 估值回拨:创新药板块过往估值受压制,今年上涨是估值回归正常水平 [14] - 基本面利好:产品放量盈利、业绩报表拐点、品种出海交易等推动行情 [14] - 国内医保市场持续放量与出海周期共振,产业趋势强劲 [14] - 国内医药企业研发进入关键收获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 [16] - 海外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引进新产品需求加强 [16] 行业基本面拐点 - 中国创新药企业迎来报表端收入爆发式增长,中报收入、利润、盈利时间点全面超预期 [18] - 创新药获批数量、License out交易量爆发增长,行业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18] - 2025-2027年多家创新药龙头公司利润扭亏为盈后迎来非线性释放 [19] - 创新药企业通过商业化收入和对外授权交易证明研发模式可持续 [19] 估值水平与投资性价比 - 港股创新药龙头估值仍在合理偏低水平,A股部分三、四线公司存在估值泡沫 [21] - 万得创新药指数静态估值44倍,处于70%历史分位;港股创新药指数静态估值37倍,处于38%历史分位 [21] - 龙头企业创新药估值处于3-4倍PS水平,港股投资性价比优于A股 [22] - A股创新药PS估值约4倍,港股3.5-3.6倍,相比历史高位仍偏低 [22] 中长期投资价值与策略 - 创新药产业趋势远未走完,从全面普涨进入精选个股阶段 [25][30] - 中国创新药板块利润未来或达6000亿-7000亿元,支撑10万亿以上市值 [27] - 投资策略聚焦产业周期、公司成长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共振 [28] - 看好国内医保商业化主线和创新药出海主线 [28] 其他医药细分领域机会 - 创新药行情或带动CRO业务及科研上游行业订单变化 [32] - 创新医疗器械、CXO、科研服务上游等成长属性板块可能受益 [32] - CXO板块收入、订单情况超预期,器械行业政策底部确立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