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汇丰晋信基金李博康:创新药行情尚未终结 具备诸多可期的催化剂和潜在成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24 13:14
日前,汇丰晋信基金经理李博康分享了对医药尤其创新药投资的看法。他认为,创新药行情尚未终结, 具备诸多可期的催化剂和潜在成长空间。无论是下半年即将召开的系列学术会议,还是政策端的持续推 进——如医保谈判、集采政策的步步落地——都在为创新持续释放温和利好。 李博康表示,展望下半年,学术会议依旧频密,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催化窗口。包括世界肺癌大会 (WCLC)、欧洲肿瘤学大会(ESMO)、美国血液学会(ASH),以及欧洲呼吸年会(ERS)等,多家优质企业 将在这些国际舞台上展示自身管线的最新数据。 他表示,回调与轮动导致的近期创新药调整时间和幅度已处于相对极限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可能反 而会是一个底部,或者逢低加仓的比较好的时间点。 同样他也在关注部分处于低估值位置、具备业绩成长性的"阿尔法型"细分赛道。乙肝干扰素治疗、数字 机器人等领域,天花板足够高,目前正处于从"1到10"迈进的关键阶段,今后业绩成长性、爆发力和天 花板,都是值得长期去持有的公司。 还有部分标的如连锁药房等,已处于全面出清、历史低位,后续随着业绩拐点与市场风格切换,亦有望 迎来配置机会。 李博康指,医药行业长期具备刚需和"长坡厚雪"特性,非常适合 ...
山大地纬: 山大地纬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5-29 09:57
主营业务发展 - 公司以"AI+区块链"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智慧人社、智慧医保医疗、智能用电、数据要素等业务领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3.14% [1] - 2024年签订AI相关合同8,800余万元,研发智能问数、智能解读、智能监管、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产品 [1] - 数据要素服务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24.99万元,同比增长12.70% [3] 全国化战略推进 - 市场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服务近5亿人口,2024年新拓展新疆、山西、福建、河南等省业务,省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9.90% [3] - 强化重点区域市场覆盖,提升全国市场份额,同时推动数据要素业务快速发展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知识产权533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475项 [5]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5,667.02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5] - 自主研发民生服务垂直领域大模型DareWen,探索人工智能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2] 产品体系升级 - 2024年推出智能基金监管、智能问数、数字机器人、智能客服等新产品,完成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开发平台等四大核心产品迭代 [2] - 积极拓展应急、教育、工业互联网等新业务领域产品体系,培育新业务板块 [2] 人才队伍建设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教授职称人员8人,博士生导师6人,省级创新人才5人,市级创新人才4人 [4] - 通过双通道晋升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 [4][5]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3,200.33万元,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占净利润的40.58% [6]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5次、监事会会议5次,股东大会会议3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6] -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8][9]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2024年召开多次业绩说明会,通过多元化渠道与投资者保持积极沟通 [9] - 加强信息披露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提升透明度和投资者信任 [9]
华业天成孙业林:未来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是机器人
投中网· 2025-04-21 03:37
智能科技投资策略 - 未来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是机器人,包括带身体的实体机器人和无身体的数字机器人 [2]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制造国,智能科技将推动工业连接从有线升级为5G无线方式,并规模引入工业AI专用算力 [2] - 投资机构聚焦"双一流"项目:一流赛道(大成长空间+护城河)和一流创始人(动机纯粹+认知高+高成长性) [4] 生产力工具与产业跃迁 - 信息化时代生产力工具(计算机/手机)推动全球GDP增长28倍(1970-2020),美国资本市场市值增长53倍 [7] - 未来20年机器人将实现数量级效率提升,推动供给侧三大变化:实时富媒体生成、C2F个性化生产、AI加速新材料创新 [7] - 网络侧混合现实将规模应用,消费侧空中交通普及可能改变居住分布模式 [7] AI基础设施发展 - AI集群算力6年内提升1000倍,成本下降百倍至数百倍,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 [9] - AI Infra建设处于早期,模型进化/算力集群摩尔定律/Agent视频机器人需求将推动长期大规模建设 [9][10] - 半导体领域异构计算、堆叠技术、先进制程仍存投资机会,中国需加强先进制程建设 [15] 智能终端布局 - XR设备预计2026-2027年迎来首波增长,是进入混合现实的关键工具 [13] - 具身智能短期存在估值泡沫,需5-10年培育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商用产品 [13] - 工业侧柔性生产+软硬件升级结合AI算力将形成变革性机会 [13] AI软件演进 - 软件3.0时代以智能为中心,分两阶段:现有系统AI co-pilot改造和原生AI Agent变革 [17] - 中国有望基于大产业实践诞生AI原生软件公司,需解决Agent实时处理海量数据挑战 [17] 行业前景 - 科技变革叠加中国先进制造优势+工程创新能力,半导体/智能硬件/AI Infra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