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战略

搜索文档
梅花生物(600873):25H1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出海战略稳步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8-25 10: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2025H1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至17.68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8%至16.28亿元 [5] - 原料成本下降与销量放量冲抵价格下行 玉米价格同比下降6.78%至2227元/吨 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19.98%至586.3元/吨 [6] - 出海战略稳步推进 完成收购日本协和发酵相关业务 新增氨基酸品类和生产基地 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税率由84.8%下调至47.7% [8][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22.8亿元 同比-2.87% 分板块鲜味剂/饲料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大原料副产品/黄原胶营收分别为35.66/56.60/2.47/18.89/9.18亿元 [6] - 主要产品价格变化:98.5%赖氨酸均价9.11元/公斤同比-7.89% 缬氨酸均价14.32元/公斤同比-6.1% 味精均价7193元/吨同比-10.73% [6] - 2025Q2营业收入60.12亿元同比-2.34% 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3.76% [5][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8/36.27/38.34亿元 同比增速25.8%/5.2%/8.5% 对应PE为9/9/8倍 [10] 业务发展 - 产品量价表现:70%赖氨酸量价齐增均价5.39元/公斤同比+1.32% 苏氨酸均价10.45元/公斤同比+0.97% 味精、异亮氨酸、98.5%赖氨酸加速放量 [6] - 通过并购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获得亚洲唯一规模化HMO生产基地 [9] - 海外考察组深入中亚地区 就原料、能源、交通等要素展开实地考察 加速全球化布局 [9]
梅花生物(600873):产品及原料价格挤压致使业绩环比下滑 出海战略谋定全球化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24 1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0.0%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2.3%且环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3.8%但环比下降26.5%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3.2%,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二季度毛利率21.7%,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 - 鲜味剂板块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8.1%,占比29%,饲料氨基酸板块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3.4%,占比46% [2] - 医药氨基酸板块营收2.5亿元同比下降1.0%,占比2%,大原料副产品板块营收18.9亿元同比下降1.2%,占比15% [2] - 其他产品板块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8.7%,占比7%,分化主因味精销售均价下降及98%赖氨酸销量增长 [2] 业绩驱动因素 - 二季度98.5%赖氨酸市场均价8.3元/公斤环比下降16.0%,苏氨酸均价10.2元/公斤环比下降3.6%,缬氨酸均价13.7元/公斤环比下降8.6% [3] - 2025年二季度玉米市场均价2348元/吨环比上涨6.9%,玉米占原材料成本50%以上,价格上行挤压利润 [3] - 赖氨酸出口量减少导致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叠加原料成本上升共同影响二季度利润表现 [3] 战略布局 - 2024年11月公司拟以105亿日元收购日本协和发酵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业务,2025年7月完成交割 [4] - 收购补全氨基酸发酵全球知识产权短板,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4] - 交易延伸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发酵精制能力,推动全球化布局与产能出海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68.7亿元、294.9亿元、313.2亿元,同比增长7.2%、9.8%、6.2%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36.7亿元、40.0亿元,同比增长16.9%、14.7%、8.8% [4] - 按8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估值分别为10倍、9倍、8倍 [4]
梅花生物(600873):Q2业绩符合预期 全球化布局迈入新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24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营收122.80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增长25% [1] - 25Q2单季度营收60.12亿元,同比下降2%且环比下降4%,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增长4%但环比下降26%,扣非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9%但环比下降20% [1] - 25Q2销售毛利率为21.71%,同比提升2.03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8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46%,同比提升0.73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3.79个百分点 [1]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合计4.94%,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38和0.17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营收表现 - 25H1鲜味剂营收35.66亿元同比下降8%,饲料氨基酸营收56.60亿元同比增长3%,医药氨基酸营收2.47亿元同比下降1%,大原料副产品营收18.89亿元同比下降1%,其他板块营收9.18亿元同比下降19% [2] - 25Q2鲜味剂营收17.56亿元环比下降3%,饲料氨基酸营收27.21亿元环比下降7%,医药氨基酸营收1.25亿元环比增长3%,大原料副产品营收9.52亿元环比增长2%,其他板块营收4.57亿元环比下降1% [2] 产品价格与价差动态 - 25Q2味精均价7229元/吨,同比下降9%但环比增长1%,价差2535元/吨,同比下降17%且环比下降9% [2] - 98.5%赖氨酸均价8.26元/公斤,同比下降21%且环比下降16%,价差2.40元/公斤,同比下降45%且环比下降45% [2] - 70%赖氨酸均价5.44元/公斤,同比持平但环比增长1%,价差1.20元/公斤,同比增长15%但环比下降15% [2] - 苏氨酸均价10.22元/公斤,同比下降1%且环比下降4%,价差3.65元/公斤,同比增长4%但环比下降18% [2]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完成对协和发酵食品、医药氨基酸及HMO业务与资产的交割,涵盖上海、泰国、北美等地经营实体及十余种医药氨基酸菌种及相关知识产权 [2] - 获取若干HMO菌种、生产线及相关知识产权,包括2'-FL、3'-SL、6'-SL等产品注册批文及上市许可 [2] - 海外绿地投资选址考察持续推进,重点研究中亚地区原料、能源、交通及营商环境等要素 [2]
紫燕食品:2025年上半年战略升级显成效,多维布局引领行业新趋势
长江商报· 2025-08-24 04: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8.7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改善61.25%,归母净利润环比上涨487.18% [1] 年轻化战略与产品创新 - 以"大学城+大厂食堂"双场景构建年轻客群渗透体系,聚焦高校高频消费区及职场餐饮生态 [2] - 每月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产品,例如茶卤系列融合闽南茶文化与传统卤艺 [4] - 研发费用投入781.79万元,同比增长15.54%,强化产品矩阵创新 [4] - 通过直播、消费券、精准投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营销,获评"十大Z世代创新力品牌" [4] 供应链与品控体系 - 与温氏股份、新希望、中粮等龙头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保障原料安全 [5] - 通过ISO9001、ISO22000等国际认证,建立全链路品控闭环 [5] - 引入SAP-ERP、TMS、WMS等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7] - 依托五大生产基地实现"前一天下单、次日到店"的高效冷链配送 [7] 海外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 北美市场采取商超渗透与直营门店双策略,产品进入美国大华超市64家门店 [8] - 纽约法拉盛与曼哈顿开设海外门店,采用"标准化生产+双语菜单"本地化运营 [8] - 虎皮凤爪获比利时国际风味评鉴所美味大奖,成为首款获奖中式卤味 [11] - 在尼泊尔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牛源构建南亚牛肉加工网络 [11] - 通过海外文化活动和美食节提升品牌文化影响力,如澳大利亚新春会 [11]
皖仪科技(688600):业绩符合预期 各业务齐头并进助力业绩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3 06:3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8亿元,同比增长3.79% [1] - 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103.6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87.10% [1] - 第二季度营收1.74亿元,同比下降4.47%,环比增长29.30%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36.74%,环比增长219.21% [2]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过程检漏仪器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7.34% [2] -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营收0.73亿元,同比下降17.59% [2] - 实验室分析仪器营收0.26亿元,同比增长43.83% [2] - 其他业务营收0.21亿元,同比增长40.10% [2] - 海外业务收入872.14万元,同比增长59.13% [6]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上半年毛利率49.86%,同比提升2.78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49.73%,同比提升3.41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53.28%,同比下降8.11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22.74%,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7.41%,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22.59%,同比下降4.58个百分点 [3] 战略发展进展 - 工业检测板块深耕新能源领域,拓展半导体及海外市场 [4] - 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共建核聚变关键真空测量设备研发联合实验室 [4] - 在线监测板块向数字化转型,聚焦污染源与环境监测业务 [4] - 实验室分析板块重点发展生活饮用水检测行业,布局地震系统市场 [4] - 医疗仪器板块取得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3mm、5mm超声刀产品中选广东联盟15省市集采 [5] - 透析机完成正样研制,进入注册检测阶段 [5] 国际化拓展 - 产品已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在泰国设立办事处,初步搭建海外经销商网络 [6] - 在部分国家成功开发大客户资源 [6]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15.4% [7] - 预计2026年营收10.20亿元,同比增长19.4% [7] - 预计2027年营收12.13亿元,同比增长19.0%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307.5% [7]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35.3% [7]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3.1% [7]
【2025中报点评/华阳集团】25Q2毛利率环比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2 12: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28.22亿元同环比+28.10%/+13.36%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环比+28.52%/+19.57% 体现较强韧性 [3] - 精密压铸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2025H1营收12.92亿元同比+41.35% 增速显著高于汽车电子业务 [4] - 智能化与出海双轮驱动 智能座舱优势巩固 海外HUD及无线充电项目推进 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7]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127.0/155.6/187.1亿元 同比+25%/+23%/+20% 归母净利润9.0/11.3/14.0亿元 同比+38%/+26%/+24% [8]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9.50% 环比+1.32pct 同比-1.76pct 精密压铸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 汽车电子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 [5] - 2025Q2期间费用率12.19% 同比-1.68pct 环比-0.39pct 研发费用同比+22.11% 投入效率提升 [6] - 2025Q2资产及信用减值合计-0.18亿元 较24Q2的-0.35亿元大幅收窄 减值拖累效应弱化 [6] - 2023-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25% 从4.65亿元增至14.04亿元 EPS从0.89元升至2.68元 [1] 业务分析 - 汽车电子业务2025H1营收37.88亿元同比+23.36% 毛利率下降2.89pct 因屏幕业务增速快于高毛利率HUD业务 [4] - 精密压铸业务受益产能释放与客户拓展 2025H1营收12.92亿元同比+41.35% 驱动营收扩张 [4] - 营业外收入0.11亿元 系应收账款保险赔付所致 [5] 增长驱动 -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压铸高增 双业务驱动营收持续扩张 [4] - 费用端控制与减值改善双驱动 盈利弹性逐步释放 [6] - 智能化项目加速落地 海外客户项目稳步推进 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7]
三鑫医疗(300453) - 2025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2 01: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80.80万元,同比增长10.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11.81万元,同比增长8.35% [1] - 扣非净利润10,323.00万元,同比增长9.26%,剔除股份支付后同比增长13.60% [1] - 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62,559.16万元,同比增长19.73%,占总收入82.23% [1] - 给药器具类产品收入8,240.98万元,同比下降15.06%,占总收入10.83% [2] - 心胸外科类产品收入3,498.03万元,同比增长0.74%,占总收入4.60% [2]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67.30% [3] - 血液净化产品出口收入1.65亿元,占出口总收入88%,同比增长83.84% [3] - 血液透析设备出口收入同比增长约130%,耗材出口增长约70% [3] - 已完成印尼、秘鲁、墨西哥等国家产品注册,推进土耳其、越南、巴西等市场认证 [3]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 [3] 血液净化业务 - 血液透析联盟集采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头部企业优势加强 [4] - 公司主要产品均中标集采,获得约定采购量及待分配量资格 [4] - 河南省将开展血液透析类耗材接续采购,采购周期原则上为二年 [5] -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扩建江西、云南、四川、黑龙江等地产能满足需求 [6]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3亿元,用于血液透析膜、透析器及管路生产线扩建 [6] - 自主研发的湿膜透析器可减少过敏反应,正推进市场准入和医保衔接 [7] - 产品线涵盖血液透析全产业链及CRRT等多种治疗模式 [8] 给药器具业务 - 因市场竞争加剧及战略调整,给药器具收入同比下降15% [9] - 将推出精密过滤输液、避光输液、安全注射等新型产品 [9] - 新增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产品注册证,延伸产品线 [9]
商超、电商双渠道下滑,盐津铺子业绩增速创三年最差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5: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6.7% [1] - 营收和利润增速为近三年最低水平,2023年及2024年中期营收增速分别为56.54%和29.8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0.69%和30% [1] - 净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13.03%微降至12.57% [5] 产品结构分析 - 辣卤零食品类营收13.2亿元(占比45%),同比增长47.05%,其中休闲魔芋制品收入7.9亿元,同比大增155.1% [1] - 休闲豆制品实现双位数增长12.71%,肉禽制品及其他辣卤零食均出现双位数下滑 [1] - 果干果冻收入4.28亿元,深海零食收入3.63亿元,蛋类零食营收3.09亿元,均保持增长 [3] - 烘焙薯类营收4.59亿元,同比下降18.42% [3] 渠道表现 - 经销及新兴渠道收入23.03亿元(占比78.32%),同比增长30%,成为核心支撑 [4] - 电商渠道收入5.74亿元(占比19.54%),同比微降1% [4] - 直营KA商超渠道收入0.63亿元(占比2.14%),同比大幅下滑42% [4] 海外拓展 - 海外市场收入9634.9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17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4] - 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在泰国新建魔芋生产基地,推出Mowon品牌本地化产品 [4] 成本与盈利 - 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4.67%至20.68亿元,主要因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30% [5] - 毛利率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至29.66%,连续第五年中期下滑,较2020年同期的41.78%累计下降超12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4%,管理费用下降5.94%,部分对冲成本压力 [5] 市场反应 - 业绩披露后首日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报收72.33元,下跌2.2%,总市值197亿元 [6]
商超、电商双渠道下滑 盐津铺子业绩增速创三年最差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5: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6.7%,但增速为近三年中报最低(2023年营收增速56.54%、2024年29.84%,归母净利润增速2023年90.69%、2024年30%)[1] - 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4.67%至20.68亿元,主要因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30%,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至29.66%,连续5年中期下滑(2020年中期毛利率41.78%)[3][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4%,管理费用下降5.94%,净利率微降0.46个百分点至12.57%[5] 品类结构 - 辣卤零食贡献营收13.2亿元(占比45%),同比增长47.05%,其中休闲魔芋制品收入7.9亿元(同比+155.1%),但休闲豆制品仅增12.71%,肉禽制品及其他辣卤零食双位数下滑[1] - 果干果冻收入4.28亿元,深海零食3.63亿元,蛋类零食3.09亿元,均实现增长;烘焙薯类营收4.59亿元(同比-18.42%)[2] - 魔芋品类接近卫龙一半体量,麻酱素毛肚为现象级单品[1] 渠道分布 - 经销及新兴渠道收入23.03亿元(同比+30%),占比78.32%;电商渠道收入5.74亿元(同比-1%),占比19.54%;直营KA商超收入0.63亿元(同比-42%),占比2.14%[2] - 海外市场收入9634.92万元(上年同期仅14.17万元),计划2025年投资3000万美元建泰国魔芋生产基地,推出Mowon品牌深耕东南亚并拓展日韩、欧美市场[2] 市场反应 - 业绩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高开后震荡下行,收跌2.2%至72.33元,总市值197亿元[5]
零跑汽车(09863):中报点评:2025Q2净利转正,规模提振加速盈利释放
国海证券· 2025-08-21 14: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174.1%),首次实现半年扭亏归母净利润0.3亿元 [5] - 2025Q2营收142.3亿元(同比+165.5%,环比+42.0%),毛利率13.6%(同比+10.8pct,环比-1.3pct),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扭亏) [7] - 2025Q2单车平均营收10.6万元(同比+0.6万元,环比-0.8万元) [7] - 费用率全面改善:2025Q2研发/销售/行政费用率分别为7.7%/5.6%/2.9%,同比分别下降5.4pct/3.3pct/2.6pct [7] 业务进展 - 2025Q2交付量13.4万辆(同比+151.7%,环比+53.2%),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65万辆 [7] - 新车型布局: - B10车型(起售价9.98万元)Q2销量占比达23.2%(3.1万辆) - B01车型(起售价8.98万元)上市3天锁单超1万台 - 计划2025年9月发布B05车型,10月发布D系列首款车型 [7] - 技术升级:LEAP 3.5技术架构采用高通8650智驾芯片+8295座舱芯片,计划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 [7] 海外拓展 - 2025上半年出口2.0万台(新势力第一),全球销售网点超600家(欧洲550+家,亚太50家) [7][8] - 本土化进展: - 马来西亚C10本地组装项目启动(8月完成首辆OTS组装)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生产基地 [8] - 与Stellantis签订碳积分转让协议(年度上限15亿元) [7]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近12个月涨幅244.3%(恒生指数+43.7%),当前股价73.50港元(总市值982.67亿港元) [4] -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641.9/1002.6/1281.3亿元(同比+100%/56%/28%) - 归母净利润预测9.4/44.1/64.1亿元(2026年同比+370%) [9][10] - 估值指标:2025年PS 1.4倍,2026年PS 0.9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