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捷达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入股卓驭科技,深化智驾与国际化布局
环球网· 2025-09-26 06:03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交易完 成后,一汽将持有卓驭科技35.8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降至 34.85%,双方形成共同控制关系。 此次股权合作,反映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的技术合作已从单一产品采购转向深度协同,双方尝试通过构 建新型供应链关系确保技术落地与生态控制力。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股权合作可降低合 作不确定性,确保双方中长期战略一致性。 多方合作构建技术供应链 一汽在智能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进程中,提出"六个超过"的奋斗目标,到2030年,中国一汽的整车销量 目标将超过50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超30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超200万辆,自主品 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50万辆,海外市场销量超70万辆。这意味着一汽集团需要应对新能源品 牌转型、品牌建设、国际化运营多重挑战。目前一汽新能源销量基数仍然较小,需要实现跨越式增长方 有可能完成其销量目标,未来五年一汽的转型进展至关重要。 一汽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深化布局,目前已和地平线、卓驭科技、华为及Momenta四家供应商达 ...
溯源一汽-大众3000万辆体系力:面面俱到才能出众向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7:32
日前,一场为期6天、横跨长春、杭州、北京三城市的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长春基地启动,为10月即将到来的第3000万辆下线预热。一汽-大 众也即将成为首家产销达成3000万辆的车企。 在中国汽车的版图上,一汽-大众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产业发展初期,一汽-大众引进的捷达、高尔夫等经典车型,开启并推动了我国汽车从0到1的 普及进程,其中,捷达(后升级为捷达品牌)累计销售超过520万辆;在人才培养方面,更被称为业界的"黄埔军校",不少自主品牌掌门人都有一汽-大众的 工作经历。 从1991年第一辆捷达A2下线算起,到2014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实现2000万辆,再到2025年即将站上3000万辆,这背后不仅是产销数字的增长,更 是改革开放、稳外资、东北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日前,一则发生在四川雅安的交通事故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一辆奥迪A4L正在在路口等候信号灯通行时,一辆满载水泥的罐车在过弯时发生侧 翻,40余吨的罐车瞬间压向正在等候的奥迪A4L。这辆一汽奥迪2021款A4L轿车凭借高强度车身结构,为车主撑起了生存空间,最终安全脱险,车主仅受轻 微擦伤。 行业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市场起起落 ...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 2025-09-11 09:24
文章核心观点 大众汽车正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 其美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因补贴退坡而大幅下滑 同时公司整体利润出现显著下降 软件短板成为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障碍 而中国市场虽面临挑战但仍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 公司正通过双轨战略和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应对挑战[5][6][7][9][11][15][17][18][21][23][24] 美国市场困境与ID.4销量下滑 - ID.4在美国2023年销量达3.8万辆 但2024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7万辆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跌19% 第二季度暴跌65% 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6] - 销量下滑主要因2025年1月失去7500美元税收抵免资格 且所有新能源车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彻底终结[7] - 大众采取降价策略 将ID.4月租压至129美元 成为全美租赁成本最低的电动车 但仍难挽销量颓势[7] - 大众查塔努加工厂减少ID.4生产班次组装数量 160名员工从10月底开始休假[2] 财务表现与利润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销售收入1584亿欧元微降0.3% 但营业利润狂泻32.8%至67亿欧元 税后利润蒸发38%至44.77亿欧元[11] - 利润下滑原因包括美国上调进口关税导致13亿欧元损失 以及奥迪、大众乘用车和软件部门Cariad重组拨备7亿欧元[11] - 尽管电动车全球交付46.55万辆暴涨46.7% 占总销量10.6% 但保时捷半年销量跌6.1% 奥迪缩水5.9% 宾利跌11%[11] 软件短板与电动化挑战 - 软件问题是大众电动化的核心短板 尽管ID系列在机械素质和驾驶质感上获得认可 但软件系统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15][17] - 2019年ID.3因大量软件问题无法及时交付 上市后仍有车主投诉系统卡顿、无法联网、频繁弹出故障码等问题[17] - 2024年5月大众在美国召回近8万辆ID.4 原因是软件漏洞可能导致显示屏黑屏 致使车速表信息丢失或后视摄像头图像无法显示[17] - 大众积极应对 与中国科技公司地平线、中科创达等合作 并加大在华研发投入[17]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大众中国交付131万辆同比微降2.3% 亚太区整体销量146.68万辆仍显疲态[21] - 大众在中国2024年销量为274万辆同比下滑10% 在华利润份额下降至17亿欧元[21] - 大众采取双轨战略 一面坚守燃油车阵地承诺2030年前推出17款燃油新车 一面新增投资全押智能新能源 牵手小鹏基于其领先的电动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共同开发新车[23] - 中国新车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24-30个月 甚至推动欧洲研发周期提速至30-36个月[23] - 大众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达74% 2026-2027年约30款电动新军将密集出击[21] 历史背景与行业对比 - 大众汽车1937年提出"人民的汽车"概念 甲壳虫最终以超过2150万辆的总产量成为传奇 1974年高尔夫横空出世重新定义国民车[10][11][12] - 2017年大众推出"Roadmap E"电动化计划 2019年ID.3亮相MEB平台[12] - 2024年大众咖喱香肠年销售850万根 与大众汽车全球年销售约900万辆在数字上接近[8] - 行业预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在补贴结束后可能立即降至4%以下 并可能在2026年初稳定在约4%[8]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飙升至55.3% 新能源乘用车已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24]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0 13:32
作者丨DW 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这座大众汽车在美的生产基地,正悄然减少ID.4电动车的每个生产班次组装数量。160名员工将从10月底开始进入休假状态, 他们虽然能获得基本工资的80%和全额福利,但这背后反映出大众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困境。 据海外科技媒体Electrek报道,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将削减其美国查塔努加工厂纯电动SUV车型 ID.4的产量,这一决策直接源于ID.4在美国市场销量未达预 期。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因其双重职位而深陷危机。工会负责人公开施压,要求其放弃同时执掌大众与保时捷的帅印。从北美工厂减产到管理层权 力更迭的传闻,百年大众正面临电动化转型与领导力稳定的双重压力。 01 在美补贴退场,销量雪崩 作为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德系王牌,ID.4曾在美国市场高歌猛进,2023年销量尚达3.8万辆,却在2024年断崖式坠落至1.7万辆。进入2025年,颓势愈演愈 烈:上半年销量同比跌19%,第二季度更是雪崩65%,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 联邦补贴的退坡,是ID.4销量急转直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5年1月,ID.4还稳坐美国电动车销量季军宝座 ...
水淹车集中上市,定损升级破解交易痛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01:30
水淹车市场现状 - 全国多地降水偏多引发特大暴雨和城市内涝 造成车辆严重受灾 水淹车集中上市[2] - 北京密云区受强降雨影响 受损车辆达6994辆[3] - 事故车拍卖平台每日持续上新水淹车超过4000辆 涵盖捷达 小米SU7 迈巴赫S级 仰望U8等多品牌 来源地包括黑龙江 陕西 福建 广东等省市[3] 水淹车处置流程 - 拍卖平台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组建专项救援小组 受保险公司委托进行救援及车辆处置[4] - 平台搭建标准化车辆保全场地 提供定损评估 信息登记 数据上传等全流程服务[4] - 采用智能调度和电子数据实现救援全程监管 提高救援时效服务质量[4] 水淹车等级划分标准 - 保险公司将水淹车按程度分为6级:一级为底盘接触水面 二级为水位淹没车轮 三级为积水淹没座椅坐垫 四级为水位到达仪表台 五级为水位淹没仪表台 六级为车辆完全淹没[8] - 三级水淹程度即可协商推定全损 四级以上保险公司可能建议推定全损[8] - 推定全损指维修费用加残值接近或超过车辆实际价值 保险公司商定赔付后收回车辆残骸[9] 水淹车交易特性 - 推定全损车辆通过事故车拍卖平台拍卖 车况透明 竞拍主体主要为二手车商或维修厂[9] - 平台展示车辆详细信息和图片 例如广东东莞的雪佛兰迈锐宝行驶8万公里 标价2.1万元[4] - 电动汽车水淹车挂牌出售 例如四川成都极氪007标价8.98万元 配装100度电池 水淹程度为水位没过地板[5] 保险理赔机制 - 2020年车险改革后涉水险归入车损险 投保车损险即可获得水淹赔付[6] - 车辆水淹后禁止启动 否则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并被保险公司拒赔[6] - 受损车辆通过保险公司报损后 维修信息会被保险系统记录并追溯[9] 燃油车与电动车定损差异 - 燃油车涉水存在发动机气缸进水风险 电动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无此风险[10] - 电动汽车电池包具备基础防水能力 但电子器件密封性能受限可能引发短路[10] - 新能源汽车被淹需检查底盘电池 电机和控制模块 水位到达仪表台时重点检测电池包绝缘性和气密性[10]
邹家华和中国汽车工业二三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7 17:53
邹家华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 - 力主发展轿车工业,认为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拉动作用,即使在国民经济面临挑战时期也顶住压力 [4] - 提出中国轿车工业应沿着技术集约化和组织集团化方向发展,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道路 [4] - 强调集中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统一规划,合理分工,通过技术引进和合资办厂等模式建立自主轿车工业体系 [4] - 主张国家应对轿车工业发展薄弱环节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完善零部件和相关工业体系 [4] - 批示国家计委牵头制定《关于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于1989年底正式出台,为中国汽车工业制定发展蓝图 [4] 轿车工业发展 - 1987年北戴河会议决定建设"三大三小"轿车生产格局,形成一汽、二汽、上汽三大轿车生产厂和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和广汽标致三个小汽车生产厂 [8] -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工业二司成立汽车处,邹家华亲自抓一汽15万辆轿车项目和二汽轿车项目 [8] - 1988年9月赞成一汽选择大众为长期合作伙伴,促成1990年11月一汽与德国大众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签约,总投资42亿元人民币 [8] - 1990年9月推动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合资轿车项目,认为发展轿车工业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10] - 1992年二汽与雪铁龙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标志着二汽正式启动轿车生产 [12] 轿车进入家庭 - 1992年邹家华表示"汽车真正要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只是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才有可能" [15] - 1994年国务院公布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突破私家车禁区 [15] - 邹家华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支持轿车进入普通家庭,认为应该鼓励和支持轿车进入家庭 [17] 新能源汽车发展 - 1992年钱学森建议中国汽车工业直接进入新能源汽车阶段,邹家华当天召集专题会议并形成共识 [18] - 将电动汽车研发列入"八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投入1500万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制开发 [4][18] - 1993年1月邹家华回信钱学森,详细阐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特别提到高效蓄电池研发问题 [18] - 1993年3月中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汇集全国优秀科研人员 [19] - 1994年春上海研发中心成功研制第一代高效蓄电池样品 [19] - 1995年底中国第一辆纯电动实验车在上海下线,在北京、广州等城市开展示范运行 [19] - 成立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