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两翼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从一体两翼到“药、酒两空”,闫氏家族全面败走?
36氪· 2025-08-07 03:20
人事变动与股权变更 - 天士力副总经理李江山因工作变动辞职 同时辞去OTC与终端事业部总经理职务 [1] - 华润三九和国新投资完成受让天士力部分股份 华润三九成为新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1] - 行业关注华润三九入主后天士力管理层更替可能性及OTC业务整合前景 [1] 天士力集团业务发展历程 - 原天士力集团创建于1994年 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 形成"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医药+健康服务+酿酒) [2] - 医药板块拥有3个销售额过亿的独家OTC产品 2023年合计销售额超6亿元(穿心莲内酯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养血清脑颗粒) [2] - 国台酒业2017-2020年营收从5.73亿元飙升至40.05亿元 2021年含税销售额达百亿规模 带动集团净利润达23.59亿元峰值 [2] 业务颓势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原天士力集团营收84.98亿元(同比降2.03%) 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降10.78%) 出现上市后首次业绩双降 [3] - 国台酒业2022年营收预估腰斩至50亿元 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40亿元 2024年以20-50亿元营收跌出贵州白酒前三阵营 [3][4] - 集团已彻底剥离医药业务 白酒成为单一主业 [3] OTC业务整合方向 - 天士力OTC业务采用经销商主导的"B端渗透"模式 与华润三九擅长的"C端广告占领"模式存在差异 [4] - 行业预期华润系可能推动天士力OTC营销体系向999感冒灵式的高频广覆盖模式转型 [4] 国台酒业经营危机 - 产品价格体系崩坏 国台国标2019年版官网零售价699元/瓶 实际渠道价仅329元/瓶 [5] - 激进压货政策导致渠道库存积压 IPO失败引发经销商恐慌性抛售 厂家参与低价甩货形成恶性循环 [5] - 行业质疑其经销体系受损后缺乏新的市场开拓能力 [5]
中国铁塔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归属公司股东利润同比增长8%
中证网· 2025-08-05 13:05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01亿元,同比增长2.8%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7.57亿元,同比增长8.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86.79亿元,资本开支为123.92亿元 [1] 业务发展 - 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424.61亿元,同比增长0.8% [1] - 塔类业务实现收入377.97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室分业务实现收入46.64亿元,同比增长12.0% [2] - 两翼业务实现收入69.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0%,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2] 塔类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底,塔类站址数211.9万个,较上年年底增加2.5万个 [2] - 运营商塔类租户达到357.9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3.5万户 [2] - 运营商塔类站均租户数为1.72户 [2] 智联业务 - 智联业务实现收入47.26亿元,同比增长18.7% [2] - 铁塔视联业务实现收入28.22亿元,占智联业务收入比重为59.7% [2] 能源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铁塔换电用户约147.0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16.6万户 [2] - 能源业务实现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9.2% [2] - 铁塔换电业务实现收入13.23亿元,占能源业务收入比重达59.9% [2] 战略规划 - 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营发展稳中提质 [1] - 公司秉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1] - 公司发挥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5G新基建"主力军"作用 [1]
康缘药业(600557):“一体两翼”战略价值凸显,创新布局未来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8-04 15: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康缘药业买入-A评级,维持6个月目标价25.24元,当前股价17.80元,潜在上涨空间41.8% [1][3] - 总市值100.78亿元,流通市值100.78亿元,总股本5.66亿股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2%、12.82%、13.26%,对应PE分别为24.7倍、21.9倍、19.3倍 [8][9] 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一体两翼"战略:以中药为主体(146个中药批件),化药(59个)及生物药(6个)为两翼 [1][14] - 中药板块拥有49个独家品种,116个品种进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43个进入基药目录 [7][30] - 化生药创新管线:三靶点减重药ZX2021(二期临床)、双靶点ZX2010(二期临床)、新型AChEI氟诺哌齐(二期临床完成) [1][2][6] 减重药物管线进展 - 全球GLP-1类药物2024年销售额518亿美元,肥胖适应症占比27%(140.6亿美元) [2] - ZX2021(GLP1R/GIPR/GCGR三靶点)针对超重/肥胖的二期临床预计2025Q4读出数据,国内研发进度第一梯队 [2][42] - ZX2010(GLP1R/GIPR双靶点)针对2型糖尿病的二期临床预计2025Q4-2026Q1取得进展 [2][49] - 三靶点药物减重效果优于双靶点,礼来瑞他鲁肽48周减重24%,联邦UBT251 12周减重15.1% [2][46] 阿尔茨海默病管线价值 - 全球AD药物市场2032年预计达132亿美元,胆碱酯酶抑制剂占60%份额 [6][57] - 氟诺哌齐(DC20)为新型AChEI,临床前数据显示其AChE抑制活性是多奈哌齐的6倍,选择性高6.8倍 [6][64] - 已完成国内二期临床(轻中度AD),一期数据显示t1/2达74-77小时,组织渗透性良好 [6][65] 中药主业经营改善 - 2025Q1注射液板块业绩环比回升,营销改革实施品种精细化分线销售,OTC渠道强化 [7][33] - 核心产品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入选《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12个产品进入26项指南共识 [7][36]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医保谈判后价格从316元/支降至93.7元/支(降幅70.35%),目前基数已趋稳 [21] 财务与估值分析 - 2024年营收38.98亿元(同比-19.9%),净利润3.92亿元(同比-27.0%),主因行业政策压力及核心品种降价 [9][21] - 预计2025年营收40.58亿元(+4.75%),净利润4.08亿元(+4.32%),净利率维持在10.1% [8][9] - 给予35倍PE估值,低于行业平均,反映创新管线潜力尚未充分定价 [8]
腾云筑科不动产科技生态圈正式启航
人民网· 2025-07-31 02:1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不动产科技领域首个开放协作生态平台 通过"平台+生态"创新思维整合产业链资源[1] - 公司采用"双轮驱动"模式 深度融合金融资本 产业生态聚合与科技创投 构筑核心竞争力[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战略 以不动产科技为核心主体 以股权基金和资本共建为两翼 聚焦"健康宅·智慧家"产品体系[2] 技术应用与产品落地 - 公司科技实践已应用于广州天河源筑 无锡隐山 无锡南长里 域见颐和等多个标杆项目 获得市场高度赞誉[2] - 全屋气候系统能智慧应对南方回南天潮湿与梅雨季烦闷 确保室内恒久干爽清新 空气纯净如森林[2] - 技术研发是生态圈内核 产品服务是载体 资本投资是动能 通过国际资源连结实现新技术引进与场景落地[2] 生态合作与行业影响 - 公司与松下电器 中建协认证中心 通用技术 万物云等多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签署"科技筑美城市"约定[3] - 通用技术作为大健康领域战略伙伴 为"健康宅·智慧家"生态提供战略支撑与价值赋能[3] - 行业共识认为生态圈打破技术孤岛 协同互补 将智能化 节能 健康编织成网 加速行业创新与关键突破[4] 行业理念与发展趋势 - 跨界协作开放生态体系推动行业在理念 效率 价值三大维度实现全面升级[1] - "科技向善"成为产业升级灯塔 通过开放生态突破传统边界 赋予科技人文温度[1] - "健康宅·智慧家"被视为"好房子"重要实践 生态圈成为行业创新引擎[4]
中科星图成立低空总院:“一体两翼”战略落地,驱动低空经济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2:21
公司战略布局 - 中科星图成立低空产品研究总院,标志着"一体两翼"战略(地理信息为基础,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两翼)进入新阶段 [2] - 低空总院下设六大专项部门(低空安全、低空智联网、低空大数据、应用场景、AI赋能、产品化统筹)及产品研发管理部,通过分段聚焦、统一算力、标准封装实现技术协同 [3] - 低空总院核心任务包括战略转型(项目型向产品型升级)、多维保障、提升产品竞争力、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支撑"百千万"工程 [4] 技术研发与产品化 - 依托空天信息领域技术积淀,整合星图低空云、星图维天信、中科星光等子公司资源,构建统一低空产品研发体系 [3] - 低空安全专项部构建从感知到反制设备、数据分析到网络安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应用场景部研发三类低空飞行共性技术 [3]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持续超20%,累计获得知识产权超3100项,构建空天信息五大核心能力(数据、计算、服务、运营、创新) [5][6]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行业面临人才短缺、监管成本高、跨部门协调难等挑战,公司通过统一平台整合资源、AI优化监管效率、构建协同生态破解难题 [4] - 市场需求分散、产品体系杂乱、研发协同不足制约行业发展,低空总院通过统筹管理组织梳理需求、规划产品体系提升效能 [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达32.57亿元,净利润3.52亿元,研发人员占比59% [6] - 公司位列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四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第四名 [6] 生态布局与未来规划 - 通过商业卫星星座、天地一体测运控网络覆盖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低空经济领域以低空云平台为基座深化场景创新 [6] - 低空总院整合低空云、气象、电磁等赛道研发力量,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院所形成创新生态 [7]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8 08:56
公司生物制药板块情况 - 生物制药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行业遇冷,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CDMO 供给端产能闲置,公司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 2023 年有较大增长但距规模生产要求有差距,拖累整体盈利水平[1]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营收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1]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专项治理以减少亏损,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该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生物制药板块积极寻求合作伙伴[1] 公司二、三线品种发展潜力 - 二线、三线品种总体发展趋势良好,扶持力度不变,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体量扩大增速将放缓;眩晕宁系列 21 年销量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其他品种如舒咽清喷雾剂等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高增速[1][2] - 二、三线品种绝对量与一线品种有差距,但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2] 基药目录情况 - 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无企业申报阶段,公司未开展申报工作,无法确定产品能否进入目录,国家暂未宣布新版基药目录公布时间[2] 公司销售策略及费用情况 - 公司对销售费用投放把控严格,呈现精准化、有侧重投放趋势,一线品种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低,投放重点向二、三线品种倾斜,根据产品销售进度和市场变化调整[2] - 公司总体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匹配,全年销售费用率变化不大[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3
2025-07-24 08:14
分组1:生物制药业务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行业遇冷 [1]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行业竞争激烈,短期内 CDMO 供给端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 2023 年有增长,但距规模生产要求有差距,拖累整体盈利 [1]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仅少量技术服务收入,营业收入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1]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和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专项治理,减少亏损 [1] - 公司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平衡研发进展和经营业绩,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1] 分组2:二、三线品种业务 - 二线、三线品种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公司扶持力度不变 [1]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体量扩大增速将放缓 [1] - 眩晕宁系列 21 年销量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1]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1]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继续突破,力争保持较高增速,总体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1][2] 分组3:三金颗粒业务 - 三金颗粒是三金片产品线同组方新剂型,为 OTC 甲类/RX 品种、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品种,疗效较好 [2] - 该产品是公司重点培育品种,销售增幅不错,但基数小,对整体销量贡献不大,上量需时间 [2] 分组4:基药目录情况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无企业申报阶段,公司未开展申报工作,无法确定产品能否进入目录 [2] - 基药目录公布时间由国家相关部门根据调整工作开展情况公布,国家暂未宣布新版基药目录公布时间 [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0:10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219,399.20 万元,较上年增长 1.03%;利润总额 64,393.50 万元,较上年增长 2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153.36 万元,较上年增长 23.79%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 9,767.2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61% [1] 库存管理 - 公司围绕库存管理体系升级发力,依托 BI 智能分析系统,组建专业数据分析团队,构建“成品库存标准模型”,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1] - 公司创新推出多元化促销活动,优化全渠道库存结构,整体库存水平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稳定维持在 1.5 - 2 个月的健康库存周期 [1] 生物制药业务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遇冷,白帆生物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距规模生产要求有差距,拖累盈利水平 [2]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收入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和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减少亏损 [2] - 公司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 [2] - 生物制药块面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2] 并购战略 - 公司寻找符合战略发展、能提升企业价值的项目,重点考虑与主业匹配或产业链互补的项目 [2] 销售策略 - 公司销售费用投放精准化、有侧重,向二、三线品种倾斜,根据产品销售进度和市场变化调整 [2] - 三金颗粒、舒咽清喷雾剂等培育阶段获较大支持,达到一定体量费用会调整 [2] - 公司总体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匹配,全年销售费用率变化不大 [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6
2025-06-27 10:1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 [1] - 参与人员有华安证券赋远投资、绅徽投资4人、桂林三金董秘李春、桂林三金证代朱烨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06月26日,地点在会议室,形式为线下交流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19,39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利润总额64,393.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53.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9,767.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 [1] 二、三线品种发展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增速会随体量扩大放缓 [1] - 眩晕宁系列销量21年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1]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1]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较高增速,二、三线品种总体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1] 上海生物药进展 - 生物制药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目前行业遇冷 [1]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CDMO供给端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2023年有增长但距规模生产有差距,拖累整体盈利水平 [1]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收入少,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优化研发管线,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2] 分红政策 - 公司一直实施现金分红政策,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一般情况下分红政策不变 [2] - 2024年拟每10股派3.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6亿元,披露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2] 员工持股计划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起到较好作用,公司将总结经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还有其他激励方式,未来根据情况择机选择激励方案 [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5 16:14
分组1:库存管理 - 公司围绕库存管理体系升级发力,依托BI智能分析系统和专业数据分析团队,构建“成品库存标准模型”,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1] - 公司创新促销活动,激活终端消费市场,优化全渠道库存结构,整体库存水平向好,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稳定在1.5 - 2个月的健康库存周期 [1] 分组2:二、三线品种发展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增速会随体量扩大逐渐放缓 [1] - 眩晕宁系列销量21年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1]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1]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品种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较高增速,二、三线品种总体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1] 分组3:上海生物药进展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重要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行业遇冷 [2]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竞争激烈,短期内CDMO供给端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有增长但距规模生产有差距,拖累盈利水平 [2]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少量技术服务收入,营收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减少亏损 [2] - 公司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BC006单抗注射液等临床数据好、前景广的项目,该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 [2] - 生物制药板块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平衡研发进展和经营业绩影响 [2] 分组4:分红政策 - 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回报,上市后持续实施现金分红政策,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 [2] - 一般情况下,除非有特殊资金需求,分红政策不变 [2] - 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派3.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6亿元,同时披露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