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领导班子首次集体亮相 “新长安”将投2000亿元锁定全球前十
北京商报· 2025-07-30 13:56
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汽车")挂牌成立后,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等八位高管组成的领导班子首次对外集体亮相。 中国长安汽车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其基于长安汽 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据了解,中国长安汽车注册资本为200亿元,资产总额达3087亿 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 等。 前沿领域。朱华荣称,企业将建立从底层研发、平台架构、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商业模式的完整 创新体系。 在建设新生态方面,中国长安汽车将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加强产业生态垂直整合与整零协同。同时,中 国长安汽车将推进科技生态横向拓展,以SDA平台为核心,拓展无人驾驶商业运营、飞行汽车、人形机 器人、泛出行等新兴业务。朱华荣表示:"'新长安'成立后诸多的ICT以及其他大集团均表示了对'新长 安'的关注,未来'新长安'将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推进产业协同。"据悉,中国长安汽车方面与海尔集 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已进行战略性合作和交流,并找到众多合作方向,迅速签署战略合作 ...
固态电池量产,宁德时代给出时间表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3:4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7.2% [2][7]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3% [2][7] - 毛利率超过25.0%,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7] - 经营性现金流达586.9亿元 [7] - 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合计分红金额达45.73亿元 [8] 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为38.1%,较2024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7] -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7] - 动力电池全球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储能电池全球累计应用超2000个项目 [7] - 固态电池研发处于行业领先,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前后规模化生产 [2] 研发创新 - 研发团队规模超2.1万人,拥有六大研发中心 [10] - 累计申请及在途专利达49347项,其中境内29709项,境外19638项 [10] - 锂金属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纳米技术》 [10] - 第二代神行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 [10] - 钠新电池是全球率先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动力电池 [10] 补能网络 - 新一代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可实现100秒极速补能,已建成300多座换电站 [11] - 与中石化、蔚来等战略合作构建全国性补能网络 [11] - 重卡换电解决方案将在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11] 全球化战略 -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410亿港元,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及营运资金 [13] - 推进匈牙利工厂、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建设 [13] - 德国基地取得碳中和认证,零碳工厂总数增至10座 [13] - 报告期内减少5.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13]
和ICT企业领导聊到深夜!中国长安挂牌第二天,董事长朱华荣火速召开半年工作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3:15
参加完7月29日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挂牌成立大会后,中国长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没有空歇下来。 "昨天晚上和一家ICT企业(即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的老领导们聊到(凌晨)一两点钟,一是他们非常肯定中国长安,二是(中国长安)怎么来支持他们 的经营?"7月30日,朱华荣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朱华荣透露:"尽管中国长安昨天才成立,已经有众多的大集团,提出来要和我们实施战略性合作,这个肯定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忙不过来的。虽然有些集 团我还不是很了解,但我看到的全是机会,看到的是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了。" 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从原属于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升级为一家总部落户重庆的独立央企,朱华荣和 中国长安都需要时间适应这种身份上的新变化。 阿维塔与华为技术合作团队已近千人 "中国长安将坚持自主、合作双线运营,持续加强与福特等全球整车企业的合作,并强化与华为、腾讯等ICT企业的合作。"朱华荣表示。 从过往中国长安与ICT企业的合作来看,其与华为绑定颇深。一方面,华为是中国长安旗下阿维塔科技的股东之一;另一方面,阿维塔 ...
“资本老炮”陈涛再开新局,1600亿胜宏科技欲赴港“捞金”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30 12:08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0% 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2] - 上市目的包括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募集资金用于境内外产能扩充 产品矩阵完善 研发投入和补充营运资金 [2] - 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亮眼 2019至2024年收入从38.85亿元增至107.31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4.63亿元增至11.54亿元 [2]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12亿元 同比增长80.31% 归母净利润9.21亿元 同比增长339.22% [3] - 预计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不低于30%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60% [3] - 货币资金从2023年末的21.41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3.30亿元 [1][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流动负债高达77.13亿元 短期借款4.68亿元 偿债压力显著 [1][6] - 上市以来累计股权募资36.6亿元 包括2015年IPO募资5.8亿元 2017年定增募资10.8亿元 2021年定增募资20亿元 [6] - 2025年7月推出新一轮定增计划 拟募资不超过19亿元用于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6] 股价表现与股东变动 - 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30日股价涨幅近十倍 报收192.07元/股 总市值突破1600亿元 [1][7] - 2025年一季度获得睿远基金 摩根基金等公募加仓 易方达创业板ETF 睿远成长价值A 摩根新兴动力A跻身前十大流通股东 [1][7] - 控股股东胜华欣业于2025年5月通过询价转让套现约17亿元 转让2572.93万股占总股本3% [1][7] - 睿远成长价值A在2025年二季度减持22.33万股 但仍以8.92%的净值占比保持其第一大重仓股 [7] 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PCB厂商 产品线包括PTH HDI FPC 软硬结合板 FPCA PCBA等 [3] - AI算力卡和AI Data Center UBB & 交换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是英伟达在PCB领域的主要供应商 [3] - 2023年切入英伟达H系列AI加速卡 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GPU200认证 2025年成为Tier1供应商份额超过50% [3] - 2025年一季度与英伟达相关订单占比超过70% [3] - 2023年收购MFS集团 形成覆盖刚性电路板和挠性电路板的全系列PCB产品组合 [11] 行业发展趋势 - PCB行业受AI服务器 数据中心 智能汽车等下游需求驱动 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 [4] - 2024年全球PCB产值735.65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946.61亿美元 [4] - 2025年港股市场迎来PCB公司"A+H"上市热潮 包括大族数控和广合科技相继递交上市申请 [5] 公司历史与战略布局 - 公司由陈涛于2006年创办 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 [10] - 2022年参与方正科技重整计划 取得5.49%股份对应交易作价3.66亿元 并与华发科技产业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11] - 重整后的方正科技2023年至2024年实现营收31.49亿元和34.82亿元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和2.57亿元 [11] - 实控人陈涛间接持有公司24.7317%股权 以2025年7月30日市值计算持股市值约409亿元 [8]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0
2025-07-30 10:06
公司概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参与单位众多,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30 日,地点在龙泰公司 [1] - 龙泰公司位于泰国 EEC 经济走廊核心区,占地面积 67,700 平方米(约 101 亩),注册资本 26 亿泰铢,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 15 日,2025 年 6 月 26 日竣工并投入试生产,是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首个海外智慧工厂 [1][2] - 龙泰公司主要生产涡壳、排气歧管等热管理部件产品,引入先进设备,融合多种技术,旨在打造标杆与灯塔工厂,为整车企业和主机厂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2] 业绩与产能 -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原因是原材料价格平稳、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外部管理 [3] - 目前公司拥有年产机械水泵 800 万只,排气歧管 460 万只,涡壳 800 万只,机油泵 120 万只,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超 800 万只(含民用领域)的生产能力,民用领域产品年产能最高 120 万只,龙泰公司全线投产后产能将提高 [4] 海外业务 - 向海外供应涡壳、排气歧管等产品,海外主要客户有博格华纳、康明斯等 50 多家 [4] - 龙泰公司团队由中泰员工组成,承接海外出口项目订单,与通用、福特等建立合作,立足泰国辐射东南亚开拓业务 [5] - 依托龙泰公司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客户和市场,海外营收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5] 未来规划 - 机器人领域是未来发展战略重要方向,规划核心零部件延伸和液冷方案布局两条并行互补路径,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合作研发 [5] - 龙泰公司竣工试生产,将依托泰国基地辐射东南亚拓展全球业务,转移部分出口业务至泰国生产以规避风险,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 [5][6]
恒瑞医药20250728
2025-07-30 02:32
恒瑞医药20250728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财务与增长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7.7亿、424亿和508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亿、115亿和137亿人民币[2][4] - 2025年盈利预测从60亿上调至75亿人民币,主要因与GSK合作增厚利润[4][23] **核心合作与交易** - 与GSK达成合作:首付款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120亿美元,涉及PDE3/4抑制剂及11个临床前项目(覆盖肿瘤、呼吸、自免炎症领域)[2][7][23] - 合作直接增厚2025年收入,验证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4][7] **研发管线与竞争力** - 在研管线133条,包括AR Protec、CGT药物、mRNA肿瘤疫苗等新兴技术[3][17] - 31条已上市或准备上市,100条处于临床阶段[17] - 超过30条具备对外授权潜力(呼吸、肿瘤、自免领域)[2][8] - PDE3/4抑制剂临床数据领先:活性为竞品的3倍(3A)和2倍(4B),抗炎效果达first-in-class水平[11] - 呼吸领域潜力项目: - 长效IL-5单抗SHR1,703(中国三期临床,半衰期优于GSK同类产品)[13] - DPP1抑制剂(全球靠前资产,中国二期临床)[13] - IL-4R/GCCR双抗(全球first-in-class靶点,中国二期临床)[13] **呼吸赛道表现** - PDE3/4抑制剂进展: - 2022年8月启动中国临床,2025年7月推进DPI剂型试验(便捷性优于传统雾化)[9][10] - 对比正大天晴、海思科具有竞争优势[2][10] - DPI剂型研发提升用药便捷性,成为未来趋势[10]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默沙东100亿美元收购菲罗娜资产,延长COPD赛道生命周期,利好中国企业[2][12] - GSK呼吸领域龙头地位: - 2024年呼吸业务销售额72亿英镑,全球吸入制剂占6-7席[14] - 创新药布局:R15单抗(2024年销售额18亿英镑)与长效IL-5单抗组合销售峰值预计30-40亿美元[15] - 阿斯利康面临挑战:丽珠单抗专利到期,IL-33产品失败需重新试验[18] - 罗氏、赛诺菲、默沙东通过BD合作填补呼吸领域空白[19][20] **战略转型与全球化** - "少而精"战略:聚焦优质创新药海外开发,合作出海模式(如与默沙东、GSK合作)[2][17] - 积极参与国际会议(ASCO、AACR)展示临床数据,促进BD合作[17][21] - BD潜力分类: - 有临床数据披露的资产(高授权确定性)[22] - 无公开数据但内部积累充分的资产(如LPA、PDE34)[22] - 冷门赛道(如NK1、SUR靶点)或未批度靶点管线(峰值潜力20亿美元)[22] **风险与挑战** - PD-1 VGF及ADC赛道未取得领先,但管线厚度显著提升[2][5] - 呼吸领域需持续应对国际巨头(如GSK、默沙东)竞争[14][19]
核心业务发力 国邦医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6%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4.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2.6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转正至1.03亿元 [2] 业务板块发展 - 医药原料药优势地位稳固,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形成稳定收入支柱 [2] - 动保业务成为利润增长新引擎,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 [1] - 盐酸多西环素获批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CEP),销售国家突破50个,客户超200家 [1] - 植保项目成功试产,项目稳步推进 [1] - 七方杯系列健康饮品投向市场,切入食药同源领域 [1] 研发与认证进展 - 获批18个产品CEP证书 [2] - 通过FDA认证产品7个 [2] - 国际认证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2] 全球化战略 - 产品覆盖全球六大洲117个国家及地区 [2] - 供销合作伙伴超5000家 [2] - 参加18个国内外医药、动保等相关展会 [2] - 通过高频次、高规格展会互动深化全球市场渠道布局 [3]
山金国际拟赴港上市 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48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赴港上市相关议案,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赴港上市旨在开拓全球化战略版图、推动海外业务落地、优化资本结构与股东结构、构建多元化融资路径 [2] - 目前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发行上市相关工作 [2] 国际化战略与资源扩张 - 公司完成Osino 100%股权收购,新增127.2吨黄金资源量,预计投产后年产能达5吨 [2] - Osino旗下Twin Hills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纳米比亚最大单体金矿山,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 [3] - 公司坚持"资源为先"理念,通过探矿突破、资源整合和海外并购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经营业绩与市场行情 - 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4亿至16.4亿元,同比增长43.24%至52.55% [4] - 扣非净利润15.7亿至16.7亿元,同比增长39.36%至48.23% [4] - 业绩增长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和成本管控体系优化 [4] 行业专家观点 - 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经验丰富,可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 [2] - 港股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相连,满足企业产能扩张和跨境资金流动需求 [2]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四期:氨基酸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北交所无锡晶海为氨基酸原料药“小巨人”
华源证券· 2025-07-29 13:41
氨基酸市场 - 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261.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94.2亿美元,CAGR为7.3% [2][9] - 2023年我国氨基酸行业市场规模达436.35亿元,同比增长4.2% [2][16] - 2020年中国市场在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中占比32.23%,位居首位 [2][19] 无锡晶海 - 主要产品为氨基酸原料药,2024年占总营收57%,下游客户以医药类为主 [26] - 2024年获《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望拓展食品领域应用 [2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上涨13.04%、30.39% [33]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 - 2025年7月21 - 25日,市值涨跌幅中值为+1.68%,上涨公司26家占比70% [2][37] - 市盈率中值由58.6X降至57.1X,总市值由1238.25亿元降至1235.02亿元 [39][42] 行业估值 - 泛消费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维持72.9X [47] - 食品饮料和农业PETTM中值由43.6X降至43.1X,专业技术服务由33.9X降至33.4X [49][51] 公司公告 - 柏星龙在香港和意大利米兰设子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 [56] - 盖世食品拟募资不超1.5亿元用于预制水产及肉类项目 [57]
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CFL100%股权 铜箔年产能将提升至19.1万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3:37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与VoltaEnergySolutionsS.àr.l.签署《股权购买协议》,拟收购CircuitFoilLuxembourgS.a.r.l.(CFL)100%股权,标的公司100%企业价值为2.15亿欧元,扣除调整项目后股权收购价格为1.74亿欧元 [1] - 公司计划在卢森堡设立全资控股公司德福卢森堡,并将协议项下权利义务转让给该公司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深耕电解铜箔领域,客户覆盖宁德时代、ATL、LG化学、比亚迪等全球动力电池巨头,稳居国内锂电铜箔市场前列 [1] - 在电子电路铜箔领域,公司已掌握高阶RTF反转铜箔、HVLP超低轮廓铜箔、载体铜箔、埋阻铜箔等核心技术,并批量供应生益科技、台光、日本松下、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核心客户的高端高速产品系列 [1]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旨在突破全球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市场长期被日台系企业垄断的格局 [2] - CFL被称为全球细分铜箔领域的"隐形冠军",拥有全球领先的HVLP和DTH核心技术,客户包括韩国斗山、日本松下、生益科技、台耀、美国罗杰斯等全球头部覆铜板和PCB企业 [2] - CFL是全球自主掌握高端IT铜箔核心技术与量产能力的唯一非日系龙头厂商,市场份额领先 [2] 协同效应与产能提升 - 收购完成后公司铜箔总产能将从17.5万吨/年提升至19.1万吨/年,位列全球第一 [2] - CFL在欧洲卢森堡维尔茨的生产基地(1.68万吨/年)将成为公司全球化的重要支点 [3] - 公司将构建"亚太+欧美"的全球产销体系,辐射欧美高端终端客户,成为国内首家全球化的铜箔企业 [3] 财务与市场影响 - CFL平均加工费收入远高于国产IT铜箔,主要系其HVLP系列和载体铜箔等高端产品占比高,终端应用于AI服务器、存储芯片等全球IT铜箔高端市场 [3] - CFL加工费是国产RTF铜箔加工费的多倍及以上 [3] - 收购后公司能获得CFL高加工费的收入增长,并有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CFL产品毛利率 [3]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补位国内高端电子电路铜箔自主替代的市场空间,加速产品导入国内核心电子终端客户 [4] - 以卢森堡为支点,辐射全球高端电子电路市场,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巨头的产品开发 [4] - 正在筹备东南亚市场的产能布局,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亚太+欧美"的全球发展战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