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市工商联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成立人工智能等5个专委会
贝壳财经· 2025-06-13 05:04
会议概况 - 北京市工商联召开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1]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1] 产业专委会成立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1] - 为主任、副主任单位颁牌 [1] 领导讲话要点 安立佳致辞 - 专委会需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北京市工商联应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都经验 [1] - 构建协同联动体系,助力北京打造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1] - 全国工商联将促进直属商会、行业委员会与北京市工商联合作,支持专委会参与品牌活动 [1] 燕瑛讲话 - 以产业和投融资专委会为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 - 优化协同服务,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 [1] - 强化创新驱动,建立"企业+专委会+立体合作"的产业联结机制 [1] -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促进首都民企资源与通州区位优势融合,助推城市副中心建设及乡村振兴 [1] 严卫群发言 - 北京市工商联将推进"四大工程"(思想引领、融通互促、助企解难、赋能提升) [2] - 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融通联动 [2] - 为企业争取资金、项目、人才、活动支持,形成服务合力 [2]
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郑州日报· 2025-06-13 00:45
法人单位数量增长 - 2023年末郑州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达56 6万个 较2018年增加18 1万个 增长46 9% 产业活动单位59 9万个 增加18 6万个 增长45 1% 个体经营户78 3万个 增加28 4万个 增长57 0% [2] -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量最多达20 8万个 占比36 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 7万个 占比15 4% 建筑业5 6万个 占比9 9% [2] - 金水区法人单位数量居首达13 3万个 占比23 4% 郑东新区8 4万个 占比14 8% 新郑市为县域最高达3 3万个 占比5 9% [2] 第三产业就业主导 - 2023年末二三产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12 5万人 较2018年增加113 8万人 增长22 8% 其中三产从业人员427 7万人 增加120万人 增长39% [3] - 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最多达104 2万人 占比17 0% 建筑业88 9万人 占比14 5% 制造业78 6万人 占比12 8% [3] - 金水区从业人员110 7万人 占比18 1% 郑东新区73 2万人 占比12 0% 新郑市县域最高达49 2万人 占比8 0% [3] 数字经济规模扩张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 0万个 从业人员58 7万人 全年营收8680 6亿元 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营收6050 1亿元 占比69 7% [4]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3 9万个 从业人员32 7万人 营收1367 2亿元 数字要素驱动业营收612 7亿元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59个 营收6292 8亿元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027个 营收1311 4亿元 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204 7亿元 [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8个 服务业企业762个 显示新兴领域加速发展 [4] - 数字产品制造业857个企业贡献14万就业 数字产品服务业1万企业营收650 7亿元 [4]
常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完成备案
FOFWEEKLY· 2025-06-12 09:59
基金备案与投资进展 - 常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中基协私募投资基金备案 [1] - 常州投资集团发起设立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达85亿元 已全面进入投资阶段 [1] 基金运作与投资方向 - 基金由苏州元禾控股负责管理运作 充分发挥省市区三级协同联动优势 [1] - 重点布局领域包括合成生物 第三代半导体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 [1] - 投资方向紧密围绕"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650"产业体系 "10+X"未来产业体系 [1]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2]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主题为汇聚中国力量 [2]
唐劲草会长获聘北京市工商联投融资专委会副主任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2 09:23
北京市工商联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大会 -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推动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严卫群主持会议 [2][6][8] 专委会成立及任命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4+1专委会,包括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四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7] - 投融资专委会主任由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膏糕担任,副主任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解骑、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等 [9] - 唐劲草同时担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和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 [9] 投融资专委会职能 - 投融资专委会将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投融资生态圈,加强投融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1] - 专委会将依托委员单位的平台资源、金融力量和行业影响力,打造投融资对接平台 [11] 母基金相关活动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开启,包括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和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13]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成交额超1亿元,贸易复苏需等待,高技术产品出口韧性仍然将支撑我国出口动能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6-12 06:24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2日14:02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下跌0 09% [3] - 成分股中罗普特(688619)领涨19 98% 荣昌生物(688331)上涨16 80% 大地熊(688077)上涨13 83% [3] - 盛科通信(688702)领跌6 43% 久日新材(688199)下跌5 39% 三孚新科(688359)下跌5 00%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0 32% 最新报价0 95元 盘中换手4 4% 成交1 02亿元 [3] 中美贸易动态与出口展望 - 日内瓦会议后中美关税在5月中旬达成重要共识 预期6月中美出口将有所好转 关税对贸易的冲击边际减弱 [4] - 在美国与其他国家完成贸易谈判前 中国仍能通过转口贸易部分抵消美关税对华负面影响 [4] - 美方5月2日起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中美全面贸易复苏仍需等待 [4] - 长期看对美依赖度下降 美关税对中国出口影响将边际减弱 整体可控 [4] -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海外需求小幅走弱 但转口贸易及高技术产品出口韧性支撑中国出口动能 [4] 科创综指ETF华夏产品信息 -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聚焦硬科技领域 [4] - 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新能源 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4]
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20:59
央企基金布局战新产业 - 中国国新设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国新创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300个,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国国新投资覆盖9个战新产业,包括现代产业链"链长"项目17个(金额超40亿元)、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51个(金额超180亿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177个(金额超510亿元)[2] - 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等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2] - 中国石化设立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首期50亿元),专注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投资,为国内最大氢能专项基金[3] 地方国资基金动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基金,其中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改革与现代化产业建设[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拟投资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4] - 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私募基金,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荣耀等共同出资[4] - 广汽集团在重庆设立1.1亿元智联私募基金,并在苏州新设广祺智行产投基金[4] 容错机制创新 - 广州开发区科技母基金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100%亏损,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7] - 深圳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天使基金,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7]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以支持硬科技长期投资[7] 行业趋势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战新产业的核心工具,推动国有资本向战新产业集中[3] - 地方通过引导基金、跨区域合作、"园区+创投"等模式形成资本合力,拓展产业链并创新融资渠道[4][5]
前5个月险资向私募股权基金注资近3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1 16:47
政策支持险资私募股权投资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明确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1] - 金融监管总局4月发布通知,调整险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投基金的账面余额占比上限为30%[3] - 金融监管总局3月发布通知,支持险资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债券或参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4] 险资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与趋势 - 今年前5个月,险资机构作为LP共向私募股权基金出资289.71亿元[1] - 5月份金融机构向私募股权基金出资213.05亿元,其中保险业出资104.5亿元,占比49%[6]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5月份以90亿元出资额居首,分别向3只私募股权基金各出资30亿元[6] 险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案例 - 中国太保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7] - 太保寿险认缴出资8亿元参与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投资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领域[7] - 人保资本、中意资产、中诚资本共同出资130.01亿元设立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7] 险资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与模式 - 险资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大数据产业等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7] - 深圳尝试政府与险资合作共设基金模式,如深圳市引导基金与太平保险集团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2] - 政府引导基金与险资合作模式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并可能获得地方税收等政策扶持[3]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环境 -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渠道更为畅通,包括探索份额转让、港股IPO活跃等[4] - 险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进行长期投资,是利率下行背景下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5][8]
“红绿蓝”就业引导,北京大学探索人才高质量就业
新京报· 2025-06-11 15:23
"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使命课题。"汤 诗奕表示。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孟德颖在校期间就树立了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理想信念, 他说:"选择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蓝"则指国际组织蓝。北京大学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更多青年走向国际舞台,代表中国发出响亮的声 音。学校通过证书项目、实践参访等,引导在校生提前演练在国际舞台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毕业生前往西部和东北地区、重点产业领域比例上升 "传承'老西藏精神',扎根边疆,履职尽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奋斗到底!"北京大学中国史 专业博士毕业生邓成在给历史学系党委的请愿书中这样写道。2025年,在博士毕业之际,邓成主动申请 到西藏大学工作,希望用自己的研究为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大学每年有超过1万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长期保持高位稳定。"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 中心负责人介绍。 随着2025届毕业生去向一一落实,北京大学的毕业生的去向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除了工作待遇,北京 大学毕业生们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 ...
激活产业基础、创新能力、要素支撑等优势 江苏南京:竞逐新兴产业新赛道(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日报· 2025-06-10 21:54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南京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 [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600亿元 智能电网产业链国内领先 机器人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累计开展供需对接活动200余场 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 发布应用场景超5000个 开放合作需求超1.4万个 [4][5] 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 - 埃斯顿自动化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20分钟完成一台底座装配 [2] - 南传智能减速器供货量预计2025年较上年翻番 与埃斯顿共同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 [2] - 科远智慧自主研发多智能体软件平台 使机器狗送样效率提升50% 具备15分钟任务预测能力 [3] - 宁和智能地铁检修机器人检测准确率超96% 通过场景对接优化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 [4] 产学研融合机制 - 南京机电与南航合作开发加速试验方法 缩短航空产品验证周期 [7] - 南航创新港研究院孵化10余项专利技术 突破低空精细管理等行业难题 [8] - 2020-2024年在宁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5.06亿元增至21.42亿元 增幅42% [9]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诚迈科技峰昇OS4.0系统实现整车智能化管理 新增10余项智驾应用 [11][12] - 原力数字攻克动作捕捉软件标记点遮挡难题 参与《战神》等国际项目制作 [13] - 钢铁行业开发超高强耐磨钢等特钢产品 石化行业延伸出锂电池隔膜等高附加值产品 [13]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资本市场投融资新生态加速形成
证券时报· 2025-06-10 19:16
资本市场改革成效 - 中国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注册制全面落地,构建多套上市标准,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更加畅通 [1] - A股市场募资总额达5.02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57% [2] - 全面注册制后IPO超募比例从"十三五"的3.82%降至-0.23%,募资更趋合理 [2] 股权融资与上市趋势 - 科创板募资占A股比重达16.05%,较"十三五"提升3倍;创业板募资占比提升1.2倍 [3] - 专精特新企业首发募资6500亿元,占A股首发比重40.94%,较"十三五"增加10个百分点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发募资1.22万亿元,占比76.97%,较"十三五"增加40个百分点 [3] - 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融资981.1亿港元,近50家公司计划跟进 [2] 民营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A股融资总额2.32万亿元,占比46.19%,较"十三五"增加9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首发募资超9900亿元,占A股首发比重超60% [4] - 天岳先进将85%首发募资(20亿元)投入碳化硅项目,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6] 机构投资者与分红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达5.87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超1万亿元 [7] - A股2021-2024年分红总额8.15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加近五成,分红率38% [8] - 2024年一年多次分红公司达922家,分红率突破40% [8] - 50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2027年回报规划,部分设定最低分红率高于历史均值 [8] 回购与市值管理 - 2024年主动回购金额超1120亿元,占首发募资比例首次突破100% [9] - "十四五"主动回购金额较"十三五"增长近1倍,占再融资比重为前期的3.65倍 [9] -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宝钢股份累计回购金额居A股前三,股价表现跑赢行业 [11] - 2024年千亿市值公司中超50家实施回购,贵州茅台已回购51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