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突发!9月22日房贷利率或将再调整!楼市再传大好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21 03:26
美联储近日宣布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仅一名被视为美高层关联人士的理事投出反对票。这一决策标志着美联储政策重心正式 从抗击通胀转向提振就业,凸显当前经济面临的深层矛盾——收入增长停滞、消费信心不足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正成为制约复苏的核心因素。 不过,部分观点直言,利率下调虽能降低购房成本,但房价水平才是决定需求释放的核心。当前经济环境下,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即便融资成本降低,若房 价未回归合理区间,市场观望情绪仍难消散,"房贷利率降不降无所谓,关键是房价要降!"这一声音正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实效的深层期待。 此次降息的外部背景颇具看点。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年底前或连续三次下调利率,每次幅度25个基点。这一调整将显著缩小与其 他主要经济体的利差,缓解货币贬值压力,为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腾出更大操作空间。全球资金成本与流向的变动,使得相关经济体央行在制定政策时能更 聚焦国内需求,而非被动应对跨境资本波动。 房地产市场是观察政策效果的关键领域。作为影响行业走势的核心变量,房贷利率调整始终牵动市场神经。 ...
所有人速看,年内首次,下调25个基点,房贷利率下周马上降?
搜狐财经· 2025-09-20 16:33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25%-4.50%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1] - 降息主要原因为美国就业数据持续疲软 美联储在物价稳定与就业最大化之间选择后者 [1] - 新上任的美联储理事主张降息50个基点 显示内部存在政策分歧 [3] 利率传导机制 - 美联储利率变动通过全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中国房贷成本 [5] - 国际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传导是全球金融环境影响中国银行间市场的重要路径 [5] - 中国LPR调整通常滞后美联储政策变动3-6个月 但2024年9月曾在美联储降息50基点后两个月内迅速跟进 [5] 中美房贷体系差异 - 美国房贷市场以30年固定利率贷款为主流 降息直接惠及新购房者 [5] - 中国住房信贷体系采用LP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 利率调整需等到次年1月1日重算 [6] - 一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维持在3.85%-4.05% 二套房利率在4.25%-4.45%之间 [6] 中国央行政策特点 - 中国LPR调整幅度通常为美联储降息幅度的60%-90% 体现"打折式跟随"策略 [7] - 2024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基点 中国LPR累计下调65基点 [7] - 这种策略是央行在稳汇率、促增长、防风险等多重目标间寻求平衡的体现 [7] 房贷月供变化测算 - 贷款100万元30年期:利率从4.2%降至4.0% 月供从4872元降至4754元 每月减少118元 [8][9] - 贷款300万元20年期:利率从4.2%降至4.0% 月供从18417元降至18085元 每月减少332元 [10][11] - 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纯公积金部分不受LPR下调影响 [12] 政策影响深度分析 - 中美利差缩小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降低资本外流风险 [13] - 降息可能促使国际资本回流中国市场 增持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产品 [13] - 降低房贷利率可减轻购房成本 提振市场信心 刺激住房消费需求释放 [13] - 利率下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带动消费增长并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 [13] LPR调整预期 - 自6月以来央行多次会议释放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14] - 5年期以上LPR从2019年初的4.2%逐步下调至2025年7月的3.6% [14] - 市场对9月22日LPR报价下调预期强烈 预测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突破3% [15] 实际效益量化分析 - 贷款100万元30年期:LPR从3.6%下调25基点至3.35% 月供从4520元降至4270元 [16][17][18] - 每月节省约250元 30年总利息支出减少约9万元 [19][20] - 银行制定利率需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承受能力和监管要求 [22]
鲍威尔泼冷水“激进降息”美国国债终结连涨
搜狐财经· 2025-09-20 04:24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调整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政策制定将以逐次会议方式决定未来货币政策 抑制市场对快速降息的预期 [1] - 利率互换市场仍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 [1] 美国国债市场表现 - 美国国债迎来自8月中旬以来首次单周下跌 各期限收益率上涨1至3个基点 [1]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至4.12% 创两周以来最高水平 [1] - 会议后抛售潮终结了此前因押注快速降息推动的美国国债价格上涨趋势 [1] 市场情绪与持仓变化 - 债券市场在美联储会议前情绪和持仓都极度乐观 [1] - 美联储实施一次降息且未来可能还有几次 但未认可市场当前预期 [1]
央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2:25
9月19日,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 求,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 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 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14天期逆回购是央行向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购入国债等有价证券,14天后再按约定卖回给对 方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央行通过该工具可以释放短期资金,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避免资 金面大幅波动,以往在十一、春节长假前使用频率较高。 记者丨 唐婧 编辑丨曾芳 例如,为应对国庆节期间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9月23日,为维护季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 充裕,央行以 固定利率、数量招标 方式开展了1601亿元7天期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其中,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 又如,2024年2月9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人民银行以 利率招标 方式开展了1360亿元 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 作利率加15个基点。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节资金,展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 向。 ...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 货币政策预期博弈游戏刚刚开始?
期货日报· 2025-09-20 01:18
美联储降息决策与政策前景 - 美联储于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为今年首次降息 [1] - 降息依据包括经济数据疲弱 通胀压力缓解 就业市场动能减弱 符合市场预期 [1] 市场反应与政策信号解读 - 金融市场出现"买预期 卖事实"现象 降息前预期强烈 落地后情绪转向 美股冲高回落 美元指数V形走势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谨慎偏鸽 未传递大幅宽松明确信号 后续政策保持谨慎 [1] 降息节奏的核心影响因素 - 后续降息节奏取决于三大议题:劳动力市场走弱实际程度 利率回调至中性水平的速度 当前经济环境下中性利率的合理锚定 [1] - 年内实施大幅连续降息条件尚不成熟 激进宽松政策更可能在2026年落地 [2][3] 就业市场与通胀状况分析 - 美联储增加对"就业市场下行风险"表述 将"劳动力市场坚挺"调整为"就业增长放缓 失业率抬升" [4] - 就业市场呈现放缓但未失速 通胀预期上调(2025年PCE预测持平 明后两年预期上调) 通胀压力仍是核心制约因素 [4] 结构性通胀与房地产风险 - 8月CPI整体可控但内部结构存压 四季度通胀翘尾风险未消除 [5] - 房地产市场出现降温迹象:需求端疲软 成屋销售低位 新屋销售同比增速持续放缓 长端利率上行带来潜在压力 [5] 政治因素与政策独立性 - 政治不确定性对降息节奏构成潜在影响 但短期难扭转渐进调整主线 [7] -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质疑 特朗普公开呼吁降息试图干预政策 但制度设计具抗干扰能力 [7] 内部决策分歧与政策导向 - 9月点阵图票型下移 与鲍威尔"谨慎宽松"论调契合 但鹰鸽阵营分歧明显 离散度更高 [7] - 一票支持年内降息150个基点 推测来自理事米兰 但极端点位无实质参考意义 [7] 政策挑战与市场博弈 - 美联储核心挑战是在维护独立性前提下平衡各方诉求 制定符合经济基本面和市场预期的政策 [8] - 市场对货币政策方向的预期博弈刚开始 过度押注宽松政策面临潜在风险 [8]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货币政策预期博弈游戏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08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于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为今年首次降息 [1] - 降息核心依据包括经济数据疲弱 通胀压力缓解 就业市场动能减弱 符合市场预期 [1] - 金融市场出现"买预期 卖事实"现象 美股冲高回落 美元指数V形走势 因鲍威尔表态偏鸽派 未传递大幅宽松信号 [1] 降息节奏影响因素 - 后续降息节奏取决于三大议题:劳动力市场走弱严重程度 利率回调至中性水平的速度 当前经济环境下中性利率的合理锚定 [1] - 年内实施大幅连续降息条件尚不成熟 激进宽松政策更可能在2026年落地 [2][3] - 美联储行动落后于欧洲央行 虽关注就业风险但认为市场未失速 同时上调明后两年通胀预期 [4] 通胀与房地产制约 - 美联储将稳定长期通胀预期列为核心目标 8月CPI整体可控但结构存压 四季度有"翘尾"风险 [5] - 过早大幅降息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反弹 与美国经济房地产降温迹象形成双重制约 [5] - 房地产需求疲软 成屋销售低位 新屋销售同比增速放缓 长端利率上行压力需谨慎评估 [5] 政治独立性影响 - 政治不确定性对降息节奏构成潜在变量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明显干扰可能导致降息次数更多幅度更大 [7] - 特朗普多次公开呼吁降息试图干预政策 但美联储制度设计仍具抗干扰能力 内部分歧未彻底扭转立场 [7] - 9月点阵图显示票型下移但鹰鸽分歧明显 一票支持年内降息150个基点 推测来自理事米兰 但极端点位无实质参考意义 [7]
美联储新任理事米兰澄清与特朗普沟通情况,强调降息立场独立作出
搜狐财经· 2025-09-19 23:40
此前,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但米兰在此次利率决议中投下反对票,主张应将降息幅度扩大至50个 基点。他在会后解释称,这一决策基于其对经济形势的独立判断。 针对外界关注,米兰表示,在本次利率决议公布前,他仅与总统特朗普进行过一次短暂交流。他透 露:"他(特朗普)周二早上给我打电话,只为表示祝贺,仅此而已。"米兰强调,双方"从未讨论过我 该如何投票,也从未提及我在美联储经济预测摘要中的'点阵图'立场"。(新华财经) 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于周五就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沟通情况作出公开澄 清,强调其在本周货币政策会议上的投票决定系独立作出,未受到任何政治干预。 ...
欧洲央行按兵不动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5
货币政策立场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存款机制利率2.00% 主要再融资利率2.15% 边际借贷利率2.40% [1] - 释放经济基本面趋稳信号 推升"降息周期已近尾声"预期 [1][4] - 坚持数据依赖和逐次会议决策方式 当前更倾向于鹰派观望立场 [4][6] 经济前景评估 - 上调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至1.2% 较6月预测的0.9%提高0.3个百分点 [3] - 2026年经济增速预期微调至1.0% 2027年保持1.3%不变 [3] - 制造业和服务业持续增长 降息和财政政策带来积极动能 [2] 通胀形势判断 - 当前欧元区通胀率约2% 接近中期目标 [3] - 2025年整体通胀率预期2.1% 2026年1.7% 2027年1.9% [3] - 去通胀进程已经结束 过去推升通胀的因素正在消退 [3] 外部风险环境 - 美欧贸易协定降低不确定性 但未完全消除外部环境风险 [2][5] - 关税战风险担忧下降 报复升级场景概率大幅降低 [3] - 欧元走强和全球竞争可能在年内抑制增长 但预期2026年消退 [2] 金融市场状况 - 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秩序井然 流动性良好 [4] - 欧洲央行拥有必要工具应对国债市场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 [4] - 长期国债市场巨幅震荡可能引发风险规避情绪加剧 [5] 政策影响因素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引发欧元汇率走强 带来宏观冲击 [5] - 全球政策环境中长期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3][5] - 外部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可能迫使欧洲央行重新考虑立场 [5]
特朗普要300基点,美联储只给25!这一次,谁赢了?
搜狐财经· 2025-09-19 21:19
当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紧盯着闪烁的屏幕,期待着美联储降息带来的一波狂欢时,他们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困惑,而非预期的兴奋。 9月17日晚,靴子落地,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本应是市场翘首以盼的利好消息,毕竟,市场已经为此苦等了整整9个月。然而,事与愿 违,股市仅仅是象征性地弹跳了一下,便迅速陷入了沉寂的观望状态。债券市场更是波澜不惊,该涨的没涨,该跌的也纹丝不动。 深入华尔街任何一家大型投行的交易大厅,你都会发现分析师们正眉头紧锁,激烈地探讨着同一个核心问题:这次降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答案 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首先,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未能满足市场的预期。考虑到近期疲软的就业数据,许多交易员原本大胆押注美联储会采取更激进的行动,一步到位 降息50个基点。然而,现实却给他们上了一课:央行在政策制定上,永远比你想象的更加保守。 其次,美联储内部的严重分歧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在12名委员中,竟然有人投了反对票,这在过去32年里堪称罕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 名叫斯蒂芬·米兰的反对者,还是由特朗普亲自提名的"自己人",但他反对的理由并非降息幅度过大,而是认为降息力度还不够。这种内部裂痕释 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就 ...
The Stock Market Got a Rate-Cut Boost. Where It's Headed Next.
Barrons· 2025-09-19 17:51
The Fed's decision to ease monetary policy was just what investors wanted to see. ...